围着E公司办公大楼逛到第三圈时,我找到了突破口:地下停车场出口处值班的保安。
为了做好这件事,我也算是卑鄙无耻了,但我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自己,只有自己才是书写个人历史的唯一主角。
是我公司成立后的第十几天还是第二十几天,我不记得了。
窗外如这个城市大部分的日子一样明媚,室内特别是客厅,因为房子采光不是太好,有点幽暗和沉闷。
我坐在客厅发呆,在房间里呆得太久了做出的下意识的放风行为。
第一单的激情过后,我们接连十几天都没再开单,我和李有喜的情绪都开始烦躁。容易理解,被周而复始、枯燥无味的工作淹没,两个大男人除了工作和讨论工作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的话题,不烦躁才怪。
谁都想要激情热情,我们也不断地强迫自己保持状态,但在长时间看不到回报的打击面前,我们也抵挡不了情绪被侵蚀。
尽管我发了疯地想赚钱,尽管我每天都在鼓励李有喜,他也愿意听我忽悠,一天天地坚持着来这个“两人有限公司”当一个没底薪的销售经理。好玩的是,他的另一个唯一的同事兼领导兼老板的我,和他的头衔一样。
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那个电话,我会走向何方?以自己的固执或许能走出一片天地,但一步变步步变,我能肯定?
我不知道电话的内容,能记得的只有李有喜施施然从房间里走出来时的表情。
他的脸微微发红,他显然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某种情绪。“E公司,是E公司,”他吞了一口口水,“刚才E公司的人给我打电话,要我们明天送样品过去。”
麻雀虽小,但什么事我们都干。贸易通和QQ随时在线,专业论坛、QQ群到处做广告,电话陌拜,等等。可以这么说,国内国外只要有潜在的客户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就差对全世界大喊:我们是卖有机玻璃的。
E公司是在网上看到我们发的信息,然后打电话过来问有关情况的,并让李有喜第二天送样品过去。
E公司,我听过它的大名,传说中的大款型企业,只是他们怎么会用到我们的产品?
这年头形形色色的骗子太多,我还有些不敢相信:“是真的还是假的?”李有喜这才平静了一点:“应该是真的。”
我说:“对方让你把样品送到哪里,来电显示是多少?”
我把李有喜给我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输入互联网进行搜索,心一阵狂跳,结果显示这事确实是真的。
冥冥中真有天意?
我稳了稳心神:“把具体情况说一下。”李有喜把通话过程简单地说了一遍。
原来,E公司是想让我们用有机玻璃加工成一个展示架,这种展示架是放到各大商场里用的,数量很大。
竟然是超级大单?天上掉馅饼?中大奖?已经很久没有过,我的心抽搐了,难道老天爷不忍心看我如此苦累,要救我于水火之中?
冷静下来一想,这又关我什么事?这是李有喜接到的单,我对他嫉妒得简直眼睛都要发红了。
还好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那你还待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收拾一下。”
李有喜并没回答我的话,过了很久他才慢慢说道:“我有点不太想去。”我先是有些吃惊,然后反应过来他在想什么,心头一阵狂跳:“干吗不去?”
他表现得很理智很淡定:“我知道这张单我接不下来。”
我承认,我很想把这张单接过来跟,但我不可能也不会横刀夺爱,我劝他:“你不试怎么知道?”
他也觉得可惜:“我没有信心。”
我对李有喜也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他说的可能是事实,一个年轻的没经历过多少事情没做过几天业务的他,要把这张单接下来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我直视着他,目光炯炯:“你不去的话,我去?”
李有喜把视线转向了窗外,我能理解他的感受,这不亚于他很喜欢一个女孩,但他知道女孩子不会喜欢他,然后把这个女孩让给我去追。
他淡然说道:“好。”
尽管不忍心,我还是再问了他一遍:“你真的考虑清楚了?”这次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改口:“考虑清楚了。”
我没再废话:“这张单我要是能接下来,我会给你一笔钱。”
在跟单成本和利润都无法确定的前提下,我不能明确告诉他我会给他多少钱,也很难明确提出一个如一人一半之类的具体方案。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我宁愿他现在心里有想法,也不想在事成后因我兑现不了承诺而大家不愉快。
在这点上李有喜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他理解并不以为意:“好。”
我没有意识到这个普普通通的下午对我的意义,也没意识到李有喜的这一让对我有多么重要。
我也问过自己,我如果是他,拥有和他一样的能力和信心,我会让?我见过太多的赌徒,宁肯输得一干二净也不愿别人给他换换手气。
自知,本来就是从来都是当然也是一种智慧,事实证明他这一让不但帮了我,也帮了他自己。
凌晨五点,我醒了。
看了表,坐在床上发了一阵呆。人真是种神奇的动物,很少在这个时候醒来的我,不等闹钟响就醒了。
早上5点半,没有公交没有地铁,坐在出租车里看着窗外静寂的城市,呼吸着早上清新的空气,我有一种出征的感觉。我觉得这张单就是老天爷给我安排的,我能拿下来。我又马上嘲讽自己,买彩票的人都认为下一个大奖是自己的。
早上8点一刻,我就赶到了E公司的总部,离约定时间提前了45分钟。
趁还有时间,我在路过小摊时买了盒酸奶和俩馒头,然后就这么一边喝着酸奶咬着馒头,一边围着E公司的总部大楼转。
整栋大楼四四方方端端正正,外墙主色调是灰色,这世界除了蓝色绿色外最多的天然色。大楼在细节设计上似乎有表现中国天圆地方思想的味道,一眼看去,给人的感觉是虽然平平无奇不引人注意但稳重可靠。
或者,一家企业的运作方式经营理念实际上就是老板或者说操盘手个人风格和性格的体现,这种体现甚至会一直延伸到这家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司的内部装修,更别提整栋总部大楼的风格。
这世界收集资料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一栋大楼的建筑风格。一个高明的猎人能读懂森林的语言,一个出色的侦探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个顶尖的业务员当然也应该从对手的办公场地中看到很多的信息。
来之前我查过E公司的资料,这栋大楼是他们自建的。
没有多少老板会放弃对整栋大楼的建筑和设计指手划脚的,如果他放弃,只能意味着他主动或被动地退休了。我相信我如果看懂了这栋大楼,就等于部分看懂了E公司的老板或E公司实权派人物的思想,部分看懂了E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性格。
综合收集到的那些资料,E公司狂风暴雨密集阵式的营销手段,少得可怜的对E公司老板的只言片语式的揭秘,再结合这栋大楼,对于E公司的风格我似乎找到了一点感觉:锋芒在外,内敛于内,低调沉稳,闷声发大财。
这思路未必完全代表了E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性格,但至少能让我在还没开始和他们接洽前就做到有的放矢。
好玩的是,当我再把目光拉远,把这栋大楼放到整个片区的背景里来看时,我又发现了新的东西。E公司总部大楼的设计初衷或是想表达出一种成熟低调的风格,但和旁边其他的或豪华或现代的大楼比起来,这栋楼的稳重、低调反而显得突兀了。
不知道这栋大楼的设计师和E公司的老板有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低调放在一个高调的环境里,其实是一种更高调?仰望着E公司的办公大楼,我中止了考虑E公司的事情,有一个念头在心头浮起:这里会是我翻身的福地?
林生,一个看上去很冷静且酷酷的小伙子。
在这里,我就叫他小林吧,因为看上去他要比我小一点,这一点在之后的交往中也得到了证实。
握手,互换名片后,他以开门见山的态度说:“样品呢,拿来我看看。”没有人端茶倒水,也没有请坐,我知道这次的谈话应该不会持续太久。
我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有机玻璃样品递到他手里,这个过程我没说话。也许多数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说些大同小异的客套话或自以为出色的专业术语、技术指标,他们生怕错过了每一个表现的机会,却忘了小林这类人早对这一套听厌了。
既然这样,我不如主动放弃机会,把时间用在静默上,一来让对方觉得我有所不同,二我也可以集中精力观察小林。
小林把我拿出来的小块有机玻璃样品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态度有些拽:“你们的材料和友达公司的有什么不同吗?”
我似是而非地回答:“区别不大,都是挤压板,用的原料也几乎一样。”小林侧目看了我一眼,对我的表现有些奇怪,我心道你能表现得这么拽,我就不能假装昨天晚上没睡好觉?
对我的似是而非的无礼,他没往心里去:“这些样品留下来可以吗?”知道他要拿着样品对比研究,我说:“当然没问题。”
他一点都不和我客气:“陈生,我们这次就谈到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才能再给你答复。”
这么快?
有些失望,但我不能表现出来,我选择了保守:“好,希望能有机会和贵公司合作,这将会是我的荣幸。”
我们有时需要推陈出新,有时却不能不中规中矩,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尤其如此。
身为大名鼎鼎的E公司的采购,这话他听了不知多少次了,他脸上酷酷的表情依旧,淡淡说:“客气了。”
然后他礼貌地送我到门口,我们握手道别。为了这一次会面我来回300多公里,光车费就300多块钱,如果就这么个结果,那实在是让我心寒。
就这么回去?我心有不甘,很不甘。
绕着他们的办公大楼我绕了一圈又圈,然后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
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掏出手机给小林发了个短信:“林生,很高兴认识你,希望我们能有机会成为朋友。——A公司陈某。”
他回了两个稍有些词不达意且超简单的字过来:“好的。”
哪怕你只是纯礼貌地回我两个字,但只要你回信息就好,哪怕是一点点缝隙我也要挤出一片天堂来。
我也回了两个超简单的字过去:“谢谢。”
仰望着E公司的办公大楼,我在脑里回忆着刚才会面的细节。
先是前台妹妹的端庄大方和活泼,然后是酷酷的看上去并不怎么喜欢说话的小林,他们的一举一动、穿着打扮我都在脑海里回放并分析了一遍。
还有E公司既不奢华又不简单的装修,安静得都能听到敲击键盘声的办公场所,桌上用的某牌子的电脑,坐的某牌子的电脑椅,甚至一路上我看到的他们摆设的绿化植物,我都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
让我最有印象的是一点:我见到的多数人脸上的表情,不同于很多成立了多年的公司里的员工脸上的懒散或麻木,而是有所区别地夹杂了少少激情和少少忙碌的平常,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成立了15年的民营企业来说不容易。
我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加入那些在网上找到的E公司的资料集合在一起搅拌。
有的公司,最重视的是价格;有的公司,最重视的是面子;有的公司,最重视的是质量;有的公司,最重视的是回扣。
对我来说,E公司的偏好,他们的企业意志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都是我感兴趣并且应该搞懂的地方,这将决定我接这张单的态度和方向。
看到E公司的第一眼,看到小林还有前台小姐包括E公司老板照片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这是我喜欢和欣赏的,也就是说说不定在有些方面我的性格想法和他们的喜好文化相吻合。
从这一点上说,搞定这张单有一定希望。当然,这对于我来说,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心理战,或者说心理暗示、心理安慰。兵马未动,信息先行。
我得想办法收集点情报,哪怕能认识一个E公司无关紧要的人都可以。
从E公司的周边下手?郁闷的是,他们的办公大楼下面既没有便利店,也没有小餐馆,我想打听消息和寻找切入点都无从着手。
连美丽邂逅、守株待兔这些最无聊但有时也会很有效的招我都想过,我见过销售高手把这些招用得出神入化。
但以E公司的名气和实力,我的竞争对手肯定很多,也就是说我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一件事第一次做的人是天才,第二次做的是人才,第三次做的是蠢才。所以,我必须另辟蹊径。
想办法认识一个E公司的人不难,甚至拿到他们老板的手机号也不是很难,最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迹可寻并且不让对方反感。我直觉E公司这样的企业,当它发现你用很低级的营销手段去公关的时候,你很有可能立刻出局。
那么,我该怎么办?
围着E公司办公大楼再逛,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地下停车场出口处值班的保安。
选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相对正门的保安来说,他不那么引人注意,也就是说他被我这种业务人员骚扰的次数较少,应该来说他会更有耐心;二、他更无聊,和他聊天估计比较容易上手,再加上这里很少有领导监督、路过什么的,他和我聊天也不会有太大压力;三、相比那些能在领导面前表现的岗位上值班的保安,在这种比较偏的地方值班的保安有可能不是很懂钻营,也就是说比较实诚,这对我来说是好事,起码他不会动不动就用手上的信息和我谈条件开天价。
我走了过去,对他说:“兄弟,问你个事。”
他四方脸,个子不矮但依然显得敦实,年纪应该不大,他警惕地看着我:“什么事?”
看他的反应,第一感觉就是搞定这家伙的希望不大,心里已经知结果了,但我还是有些不死心。
我不抽烟,但包里总会放上一包,我从包里掏出香烟,投石问路:“来一支?”
他摆摆手,表现出一种不容易亲近的警觉:“不抽。”
如果他接了烟,我就会顺水推舟把那包烟给他,看样子这招不顶用了,我没勉强,顺手把烟放回了包里。
只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我仰仰脖子示意了一下他身后的大楼:“我是做有机玻璃的,今天过来你们公司谈合作,能不能打听点情况?”
他倚着治安岗亭的门,懒懒地说:“我们都是些小保安,哪知道什么情况。”
我没指望很快很顺利地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不现实,我只是想在谈话中找到和他攀亲结故的机会。
我说:“兄弟你是哪里人?”
他不耐烦了,挥了挥手表示不想再聊下去:“不好意思,我们上班的时候不让聊天。”
做业务失败是常态,我没当回事,闪身走人,当然临走的时候还是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我又围着E公司的办公大楼绕,绕了一圈没找到机会,正准备打道回府。机会来了,我看见刚才的保安在和一个人争执。
路口停着一辆本田车,仔细观察一下现场,原来因为铝合金道闸出现故障没升起来,压在车顶在上面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刮痕,他们为这事争执。
本田司机气势汹汹地说:“把我的车给刮花了,不赔钱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保安对着对讲机喊:“队长队长,你过来一下。”
那车主怎么这么不给保安面子,他难道不是E公司的人?停车场对外开放,还是那车是来办事的外来车辆?
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能在其中抓住什么机会。
一会儿队长过来了,一看情形就知道这是怎么了,他先训斥了保安一句:
“你怎么不注意点。”
保安挺委屈,他反过来埋怨队长:“早就和你说过这栏杆失灵了,叫你找人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