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46

第46章 马来西来的“同乡”(1)

我在马来西亚国民大学1996年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解释了文化象征的概念,即一种为某一文化群体的所有个体或大多数个体认同并反映基本价值观念的活动、现象或习俗。就一个国家或国家文化而言,个体就是其公民。正如我在第1章中所解释的那样,最理想的活动、现象或习俗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或特征突出的,最好让外人觉得很难理解这种活动、现象或习俗是如何表现基本价值观念的。有的学者马上就注意到,马来西亚的三个文化群体,即土生土长的马来人(约占马来西亚2000万人口的59%)、印度人(9%)和华人(32%)相互之间差异巨大,几乎无法找到一个共同的文化象征。许多到马来西亚访问的外国人也能体会到这一点。的确,塞缪尔·亨廷顿说过,像马来西亚那样的民族文化是劈裂的民族文化,也就是说它的各个民族相互隔绝,难以融合为一个共同的文化(亨廷顿,1996年)。甘农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连一个共同的文化象征都找不出来,那么这个国家能不能以现有的形态生存下去就很难说了。从这一角度来看,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鼓吹亚洲价值观就是在寻找文化象征。

经过激烈的讨论,罗然·奥斯曼提出,也许可以把“回乡”当作马来西亚的文化象征。正如奥斯曼所说,“回乡”是三个文化群体所共有的现象,与回乡相联系的行为模式非常固定,可以预见。例如在几十年前的反共战争中,警察要抓某一个共产党要人就常常埋伏在村庄的外边,等他回乡吃完团圆饭立刻逮捕他。

马来西亚于195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获得独立。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民族群体壁垒分明的东南亚国家都经历了迅速工业化的过程,马来西亚也是如此。尽管马来西亚的人口近一半生活在城市地区,但许多城市居民都是从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的,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可以想像他们对于传统的乡村价值观念依然留恋。事实上,在有500万人口的首都吉隆坡,来自不同乡村地区、甚至来自不同村庄的人常常相对集中住在某一个城区内。

此外,马来西亚的历史对职业结构和群体隔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人奉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招来华人充当锡矿劳工,但不允许他们获得土地。除了当劳工,华人只能经商。如今,海外华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生活在许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多数华人既信儒教也信佛教。相比之下,印度人主要充当橡胶园的劳工和铁路系统的职员。在橡胶园工作的印度人生活在乡村地区,但他们居住的地方与马来人相互隔绝;在铁路系统工作的印度人多居住在城镇。印度人基本上信印度教。一般来说,马来人生活在乡村地区,从事种植水稻、捕鱼等农业生产。几乎所有马来人都信伊斯兰教。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民族不仅语言、宗教和传统不同,而且职业分工和地理分布也有区别。英国人在城镇地区开办英语学校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三个民族的相互隔绝。乡村地区,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他们分别使用自己的语言,也就是马来语和泰米尔语。1957年以前,只有受过英语教育的人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种要求进一步限制了马来人和印度人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华人慢慢发财致富,而马来人却贫穷依旧,这就不难想像,1969年发生的针对华人的民族骚乱与各民族之间的鲜明差异不无关系。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政府设计出一个机会均等的政策,意在帮助马来人脱贫脱困。根据这一政策,想在当地股票市场上市的马来西亚公司,马来人的股份至少要占30%。马来人被称为“土地之子”,所以这一政策也被称为“土地之子”政策。尽管在政府的合同招标中还存在着作弊的现象,但“土地之子”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1970年,马来人的公司资产仅占总资产的2.4%,到1998年则达到了20%(格兰,1998年,第A15版)。相比之下,在相邻的印度尼西亚,5%的人口(主要是华人)控制着近95%的国民生产总值,结果1965年和1998年先后发生两次针对华人的大规模民族骚乱。但愿今后能够避免再度发生这样的骚乱,为此不仅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而且人民也要了解全体或多数公民所认同的共同价值或文化象征。

我们要强调的是“回乡”的三个特征,即追根溯源,权威排列,巩固基本价值和行为。下面我们就一一加以探讨。

追根溯源

移居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此情此景令人心酸,19世纪前往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移民所留下的伤心歌曲就是证明。几乎所有移民都不可能再回到自己原来的文化环境中,因此不得不接受新的价值和行为,适应新的环境。相比之下,马来西亚是一个正在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城市的移民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附近的农村地区。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与马来西亚有着大致相同的经历,因此了解马来西亚的文化对于了解其他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应有所帮助。

定期回到农村的家乡看看是“回乡”的第一个特征。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正是在马来西亚的民族差异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充分描述马来西亚文化的象征。许多社会中,宗教和传统的差异是造成不和的根源。然而在马来西亚,宗教和传统的庆典却为不同的民族提供了举国同庆的机会。每逢这样的节日,“回乡”都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例如从1996年到1998年,穆斯林的开斋节和中国的春节碰巧连在了一起,于是城里的人都回到了乡下,连续好几天城市里见不到什么人。印度教的屠妖节也是如此。

“回乡”并不仅仅是离开喧闹的城市回到乡村享受几天平静的生活。“回乡”是马来西亚价值体系的黏合剂。马来西亚人依恋他们的祖先,依恋他们的家庭。宗教节日期间举办的仪式也有助于说明“回乡”的重要意义和“回乡”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回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为整个大家庭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对于多数马来西亚的家庭来说,家庭聚会意味着老少三代人聚集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些人家把厅堂临时改作大寝室。

三大民族的节日庆典都少不了宗教仪式。节日是反省、赎罪和自新的机会。对于马来人来说,开斋节象征着斋月禁食期间战胜了自我,战胜了诱惑。作为穆斯林,马来人要净化自己的财富和财产就要在这个日子支付“天课”税,这是一种施舍形式。他们还要在这个日子求得相互原谅。印度人的屠妖节也称灯节,纪念的是珂哩史那王斩杀那拉卡素拉王的胜利。屠妖节是光明战胜黑暗、正义击败邪恶的节日,这一天一大早,印度人先要洗油澡,以示洗清罪过。

节日期间,三个民族都少不了一个仪式,就是拜见长者。马来人的孩子要挨个跪在父母面前请安,并祈求他们的原谅。华人的孩子要依次向父母鞠躬,祝福他们新年好。有些传统的华人家庭,孩子还要向父母敬茶,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印度人的孩子则要跪在父母面前祈求他们的祝福。三个民族的传统都是按长幼顺序行礼,老大在先,其余孩子按年龄依次排列。年龄决定着一个人在家庭的地位和位置。同样,三个民族都有给孩子红包的传统。亲戚之间、邻居之间、朋友之间也互送礼物。马来人和印度人常送自家制作的食物,华人喜欢送橘子。对死去的父母、祖父母也要有所表示。许多马来人从清真寺出来要在父母或祖父母的墓前祭奠一番。华人和印度人则在家里的亲人牌位前为死去的人祈祷。

祈祷,请安,一起吃早饭,然后开始探亲访友,三个民族都是如此。节日的第一天,主要是拜访亲戚和邻居,然后才是拜访朋友。马来人一般到节日的第二天才开始探亲访友。

三个民族都有在节日期间招待客人的习惯,每逢这样的场合,不论来自哪个民族、哪个行业的客人都会受到款待。不论是谁都可以不打招呼就来做客,肯定都会受到欢迎。节日的聚餐常常成为朋友、同事和生意伙伴的聚会,聚会没有民族之分。开斋节持续一个月,中国的春节持续15天,印度的屠妖节持续一周。尽管有的马来西亚人习惯于在这些节日的固定日子接待来客,但实际上客人什么时候来都会受到欢迎。就连国王、总理和部长也在固定的日子招待来客。

我们一直都在说节日如何如何,其实许多马来西亚人每个月甚至每周都“回乡”,因为他们的家乡都离得不远,回去一趟并不费劲。父母利用回乡教育孩子不忘本,让孩子了解马来西亚的传统文化。

权威排列

正如前面所说,亨廷顿把像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称为“劈裂的民族文化”,因为在这样的国家里没有任何民族可以支配其他民族(亨廷顿,1996年)。然而亨廷顿没有说明,劈裂的民族文化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高度重叠,另一种是价值观念的重叠度不高。马来西亚属于第一种类型,加拿大属于第二种类型,加拿大的英语文化、法语文化、华语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国家维持下去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加拿大。

按照阿兰·菲斯克的类型学,马来西亚的三个民族都属于强调权威排列的民族(菲斯克,1991年a),用特里安迪斯和盖尔芬德的话说就是“垂直型集体主义”(特里安迪斯和盖尔芬德,1998年)。按照菲斯克的理论,权威排列型文化的成员可以按照权力和威望的顺序将个人加以排列,但是没有共同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得分只表示顺序,而不表示区段。例如2大于1,3大于2,但3不是l的2倍。这种情况往往产生出强有力的领袖。由于他们的追随者难以精确计算他们的权力究竟有多大,他们的权力就会被夸大,他们的命令就会得到绝对的服从。不过这样的领袖必须关心照顾团体的成员,以回报成员的绝对忠诚。从行为举止上来看,权威排列型文化的鞠躬大有讲究,地位低的人与地位高的人,躬身程度是不一样的。与西方的组织相比,权威排列型组织中的心理关系要复杂得多,西方的组织中只认理性和法律的权威(韦伯,1947年)。

马来西亚人对于地位、位置的意识和敏感性非常强,这与霍夫斯泰德的判断是一致的:霍夫斯泰德认为马来西亚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霍夫斯泰德,1980年a)。马来西亚人做生意习惯于派级别相同的人与生意伙伴打交道,如果对方不这么做,就被视为不尊重权威,未来的生意就会受到影响。

年龄也是用来排列权威的工具。Dato这个表示尊敬的称呼就反映了年龄的重要性。Dato的字面意思是“祖父”,在马来西亚用来称呼长者和有地位的人,国王常常把这一称呼作为一种荣誉授予臣民。就连一个相对年轻的中年人,也希望别人使用这一尊称称呼他。很难想像一个西方的中年人听了这样的称呼会感到舒服。

还有一些说法也能说明年龄的重要性。例如马来人常说年长者“吃盐吃得早”,华人喜欢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此外,吃饭的时候,年轻的家庭成员要等着年长者先开始吃。就连走路都有规矩,只是现在没有那么严格了。例如如果一位老者坐在那里,年轻的马来人不经过这位老者的许可就不能从他或她的前面走过。老者会伸出右手,稍微欠一欠身子,以示允许通过(克雷格,1979年,第92页)。三个民族都要求一个人坐着的时候不能脚尖冲着人,特别是不能冲着老人。

同类推荐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

    海上丝绸之路是1840年之前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两大干线组成:一是从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二是从中国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南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港口、造船、航海术、航线、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民间的商品贸易、外贸管理体制、货物流通、人员往来、文化传播、民俗信仰等众多方面,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由于各国学者都在关注这个领域,所以,它又具有鲜明的国际性。
  • 印象美国

    印象美国

    本书为一部文化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为作者留美期间对美国文化、社会管理、民众生活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整理成二十三个“印象”主题,如“民众精神积极乐观”“公共秩序井然和谐”“经营理念新颖独到”“以人为本理念至上”等,对读者了解美国社会具有参考价值。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热门推荐
  • 高斋漫录

    高斋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得及说我爱你

    来得及说我爱你

    婚后,他从不碰她!是她不够漂亮?不,她赛似三月桃花,淡雅迷人!是他有毛病?变态?不,他英俊似古天乐,强健似吴彦祖!那是为何?……原来,他是那复仇的撒旦,正向女孩张开他的魔掌……怎么办?逃呗!逃、逃、逃!可是……他却硬是不、放、手!好!小子!你够狠!……那本小姐就陪你玩---到---底---!
  • 最末夕阳之双子星计划

    最末夕阳之双子星计划

    相依为命的普通姐弟,在参加毕业考的那天,一切都变了。死亡,僵尸,内奸,战斗;亲情,友情,爱情,战友情;信任与怀疑。。。究竟一切是自然灾害,还是有人刻意操纵?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会有多少人离开,我们活着的人,都永远不要失去生存的意志,连同死者的心愿,一起努力地活下去!
  • 逃婚总裁

    逃婚总裁

    季步,盛扬集团董事长的千金,过着令所有女孩羡慕的公主般的生活。有富裕的家庭、疼她的父母,还有一个视她如珍宝的爱人,麦梓洛。他年轻有为,英俊潇洒,她以为她能在18岁生日的时候成为他的新娘,她以为,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一夜之间,他带走了她的一切,她的人生因他的背叛发生了转折。
  • 樱国那方的都雀

    樱国那方的都雀

    那里,曾是这群人眼里的一方乐土,也曾是这群人想要逃离或坚守的巢窟。栖身在樱之国的我们就像一群迷失在都市的麻雀,结伴同行,却自私自利,好大喜功,却患得患失,八面玲珑中藏着一条妖精的尾巴,夹着它时是人,放下它时是鬼。
  • 虚拟世界守护者

    虚拟世界守护者

    游走在这虚拟世界,却真实在于你身边,战斗在无硝烟战场,守卫网络家园和平。他们是一群虚拟世界的守护者!
  • 天启星辰

    天启星辰

    没有一个人能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变革中力挽狂澜,几个天真幼稚的孩子,世界的历史不会书写进他们的名字,大时代的命运让他们相遇,被遗忘的神话传说,南国的六大宗门,隐藏在角落里的神秘政府部门。引导世界走向毁灭还是重生,六卷天书之一的预言卷被解读,另外五卷下落不明,伙伴们踏上冒险之旅,一次次经历生死的战斗,伙伴的友情,羁绊于灵魂的爱情,正在谱写出一首震撼心灵的命运长歌
  • 有妖为证

    有妖为证

    王多多:“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妖怪,直到我遇到了......”
  •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

    林安安穿越了,穿越成了一本书里的主人公,一个多愁多病身,十六岁就夭折了的女人,对,就是大名鼎鼎的林黛玉。其实这原本也没什么,反正她熟知剧情发展,自然有本事能趋吉避凶,逢凶化吉。可是,老天爷居然给了她一个特殊的异能——她左眼能看到鬼!从此以后,林安安版林黛玉的人生,就开始往一种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 神女令:君倾天下

    神女令:君倾天下

    她是天下皆知的丑女,人人躲而避之。一次偶然的相遇,从此他对她狂追不舍,大婚之日,身为新郎的他却无故失踪。再见他时,他已摇身一变成为幽冥圣君,权野天下。君:“你会忘了我吗?”陌:“我陌千城对天发誓,永生永世都不会忘记君娆!”————————————————————————————————再见之日君:“你还记得我吗?”陌:“本君从不记阿猫阿狗的名字!"呵呵,陌千城,是你先负我,莫要怪我不义,从此以后,你我相见,便是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