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000000010

第10章 从改善你的说话方式开始(2)

其实,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对世界的判断,只是他们不会表达,不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以及自己的想法。由于不会表达,父母就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父母在上面给画上美丽的图画。

但是父母通常都会成为糟糕的艺术家,即使他们拥有高超的“绘画技巧”,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选错了“画布”,孩子怎能当成你的画布呢?孩子有自己天分和想法,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引导,而不是强迫、控制。

当然,这里说的强势父母并非专是指事业成功的父母,很多个性强势、喜欢表现自己的人,也可能会成为强势父母。一些在事业上一无所成的而性格又粗暴浅薄的人,通常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对人生产生恼怒的心理,一旦有了儿子,又会重新升起希望,想要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他们会对孩子非常专横粗暴。这些人在儿子面前做错了事情,也不会承认,相反还会以长辈的威势来压迫孩子,强迫孩子接受。这种专横粗暴有着自卑的成分,是失败者维护自尊的手段,粗暴者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

如果说优秀的强势父母对孩子是一种束缚,那么失败的强势父母对孩子就是一种误导。只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第一种强势父母教育下的孩子会变得非常懦弱而不敢表达,在父母的光环下,他们会非常自卑。而后一种强势父母教育下的孩子,则可能因为看到父辈的无能而表现得很无奈。他们也自卑,但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长辈。

当然,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样,在强势父母教育下的孩子,大多都会表现得很懦弱。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父母表面看来温文尔雅,但他内心的意志是不容抗拒的。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让孩子去做。他可能不会采取武斗的方式,直接地严厉要求孩子怎样怎样做,他会用物质的诱惑甚至温柔的眼泪,胁迫孩子就范。对于这些父母来说,只有孩子最终按照父母设计的轨迹走下去,他才会觉得安心。

这种父母通常不会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利、鉴别的时间、进行分析的思维能力和选择的机会。这种父母教育下的孩子可能不会表现出懦弱,但是一定会很无能。因为他的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的意志下,没有了父母的意志,他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员把一只狗关进迷宫装置,施以轻度电击,让它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狗本能地逃跑,到处乱撞,经过若干次错误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当狗再次被关进迷宫装置,并被实行电击后,它就立刻往那个出口跑。研究员将这个出口安上玻璃屏障,再次将狗放进去,并施行电击,狗跑到出口,重重地撞到了玻璃上。它又发疯般到处乱撞,终于找到了另一个出口。,后研究员又把那个出口也安上玻璃屏障……如此反反复复,直至所有的出口都被封死。狗疯狂乱撞的程度会逐次降低。当所有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这只狗的就放弃了一切努力,它不挣扎,不奔跑,不去找出口。再次受到电击,它都会选择忍受,无论那痛苦有多强烈,它都不会躲避,直到电击结束。最后,研究员将玻璃屏障全部拆除了,但是狗已经没有了逃跑的机能,无论怎样,它都选择忍受。

这个实验应该引起强势父母们的警惕,如果你还是给孩子施行各种“电击”,让孩子疯狂乱撞,自己寻找出口,而你又把所有的出口都堵塞住,就毁掉了孩子的出路和未来。这是一个悲剧。世界上有无数人被强迫,被束缚,备受压抑和痛苦,几度寻找出口而无望,就开始忍受、绝望、萎顿直至消亡。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不要让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

新教育方案:

如果你没有成功的经验,那么就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你的错误百出的结论。即使你有优秀的成型的经验模式,也不要把这强加给你的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给孩子放松的机会,就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教育让得失心走开

教育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不是为了你或者孩子的面子,也不是为了你或者孩子将来的名利地位。

一提到功利心,几乎每个父母都有。教育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更有出息吗?谁愿意培养个笨蛋出来“光宗耀祖”呢?你当然不能说这是错误的,毕竟人类需要不断进步。但是不要太强调这样的结果,因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并一定是最好的,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

就拿当下的各类校外艺术培训班报名的火爆来说吧,为了让孩子在某方面出人头地,或者至少获得一种技能,父母对这样的艺术班极度热捧,他们常常这样说:“孩子啊,我能为你做的,我都会去做。如果你将来还是没有出息,那么你就不能怨我了。”可是据一项心理调查显示,纯粹希望孩子接受熏陶的家长仅占30%,大多数家长因为别的孩子会某项技能,而自己的儿子不会,感到很没面子,害怕将来孩子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技能而感到自卑。这就是一种得失心,患得患失,而又功利性极强。

由于得失心很重,致使父母们出现如下几种教育的误区:过高、过多、过急、过早。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比如,有的父母同时为儿子报英语、绘画、舞蹈、书法、武术等若干个特长班,孩子刚从学校出来,就要奔波在各种培训班中间。正应了那句话:孩子不在课堂上,就在去课堂的路上。这种做法让孩子没有了喘息的机会,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要知道,对于十几岁的男孩来说,他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接受知识需要消化的过程,这样没有休息没有应用,只是一味学习,只能让他走马观花,不能学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浪费钱财而已。

尤其糟糕的是,很多孩子本来对于某方面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佳,使得原有的兴趣也丧失殆尽,甚至激发了砸钢琴、自伤手指等过激行为,这不是毁掉了孩子吗?

目前,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倡导要给孩子自由娱乐的时间,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显得很无奈,他们说:“别的孩子都会,我的孩子不会,你说我是不是不负责任啊?”让孩子变得筋疲力尽,你负的又是哪门子责任呢?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人群中不能脱颖而出,无论哪个方面都毫无显眼的迹象,甚至远远落后于优秀的学生,就开始着急,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制定各种改进计划,并很有耐心地陪着孩子学习,看起来是对孩子负责,实际上却是拔苗助长。

还有一个教育的误区就是过早。由于现在媒体错误的引导,很多家长看到有这样那样的小神童,8岁上大学,13岁考博士,就蠢蠢欲动,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也培养成一个天才,让他早早成为一个人才。于是,语文、数学、化学、英语,一股脑地强加给孩子。有些家长竟产生了让孩子0岁识字、3岁扫盲、6岁前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十几岁进科大少年班、20岁拿博士的念头,过早地让孩子背上了被动学习的包袱。的确有些孩子在父母的这种强迫教育下,早早就考上了大学,可是在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不能自理,人际关系极差。这样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有一句话说的好: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如果父母过于看重成功,那么就容易违背孩子的天性,对孩子造成伤害。同时,一旦有了得失心,父母就会变得急躁、浅薄,无法静下来看待孩子所出现的错误。孩子一旦犯错,或者表现得不够优秀,就打骂贬低孩子,给孩子造成伤害。

十几岁的男孩,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叛逆的心理会让他对父母的做法非常反感,他们可能不会从功利得失等角度看待问题,但是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肩头的压迫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强迫,于是,他们会产生反抗心理。

如果你已经遭遇了孩子的反抗,那么你就要开始反省了,至少,你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看看孩子的天性,再决定是否让孩子承受更多。

父母在教育的时候有太多的得失心,就会对孩子造成压迫,违背孩子的天性。力不从心的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父母的要求越严苛,越不容反驳,孩子的反抗可能就会越激烈。

从承认孩子的感受开始

承认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心平气和地和你沟通,并能告诉你他的心事。

什么叫承认孩子的感受?

大多数父母对于这种说法没有概念,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当孩子拿着考砸的成绩单回来的时候,肯定会非常沮丧,这时候,父母如果说:“哎呀,你又考砸了,你怎么那么没出息?”那么孩子就会越发沮丧。这话是错误的,通过前面的论述,大多数父母已经能够理解了,这时候孩子需要鼓励和安慰。于是,有的父母会说:“哎呀,没关系,我觉得你考得很好。”这样的说法可能并不会让孩子觉得好受,因为他的真实想法可能是:“真糟糕,我没考好,120个单词我只写对了12个,昨天晚上我学了一个小时呢!”可是由于父母认为他考得很好,就阻碍了孩子把他的委屈和懊丧表达出来。这两种方式——贬低和鼓励——其实都是没有承认孩子的感受。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孩子摔倒了,趴在地上哭泣,这时候父母说:“哎呀,没关系,你是男子汉,不怕疼,赶紧起来。”孩子的内心其实很难过,可是,他的痛苦情绪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这就阻碍了他对自己感情的认知,同时也阻碍了他进一步和父母沟通的愿望。这种无形中忽视孩子感受的行为,可以说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那么,怎么才能算接受孩子的感受呢?

第一,描述孩子的情绪。

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一个女生的嘲弄,感觉非常窝火,但是他又不敢向父母说,这时候,他会感觉压抑、沮丧,同时还有一些怒气冲冲。父母在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心不在焉,而且非常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

不要一味把孩子的怒火归咎到青春期的叛逆上去,大多数孩子发火还是有原因可查的。如果孩子不愿意告诉你,你不妨描述孩子的情绪:“今天很不开心,是吗?”描述孩子的感受,容易让孩子打开心扉,因为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同。

第二,不要去评价孩子的感受。

举例来说,假如你十几岁的儿子抱怨功课太多,不要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回应他:“你现在已经上初一了,当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课程,你不能老想着学校都很好玩、有很多游戏。”这样孩子会感觉非常反感。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你向老公抱怨你的工作很多、很烦,你老公给你讲一通大道理,说:“你就要努力工作,才能提高薪水,才能获得你的个人价值。”你肯定会不愿意听。为什么你不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强加到孩子身上呢?

另有一些父母用否定、反驳甚至批评的方式来回应孩子:“为什么你每次都这么抱怨?其实那个功课真的很简单,你再仔细看看。”你否定孩子,就等于封闭了孩子的潜能。

那么怎么做呢?你可以用描述性的、不带评价性的方式来回应孩子的抱怨:“看起来真的功课蛮多,到了初中,课程不简单了啊!”

第三,承认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的儿子喜欢上了一个明星,喜欢他的外形、歌声甚至关于他的一切,你不要急于纠正孩子,告诉孩子“这是盲目崇拜”,或者说“浪费时间”。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很沮丧,而不愿意再和你分享他的想法。

你应该要承认孩子的感觉,比如你可以说:“我看看,他还的确长得很帅呢,歌声真的很好听吗?你听出什么来了?”

当你不确定要说什么,或是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时,重复一遍或换个方式说说看。比如,当孩子放学回家愤怒地说:“真气人,篮球队长居然让我做候补,我反驳,他就对我大吼大叫。”不要对孩子这样说:“你一定是篮球打得不好,否则队长怎么会不选你呢?”这样的回答让你在知道事情真相之前,就先判了孩子的无能,让孩子陷入更深的沮丧之中。那么该怎么说呢?你可以这么说:“他没有让你做候补?还对你大吼大叫?是吗?”这样的回应,一般来说,会让孩子能够跟你讲出更多的细节,告诉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你也就知道怎么对孩子说了。

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做会纵容孩子的不良想法,只会抱怨,只看到别人的问题。其实,感受孩子的感受,要求父母包容孩子的感受,但是并不表示要对孩子的行为放松。

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时,一定要制止,当你承认了孩子的感受后,再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不对,孩子会容易接受你的规则。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受,却能掌握自己的行为。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把感受和行为区别开来,什么感受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当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人的感受也会变得更加积极。

在孩子抒发感受的时候,父母不要只做表面文章,而要以接纳的心态,承认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打开心门,将不良情绪疏散掉,然后再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要记住,承认感受和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缺一不可,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同类推荐
  • 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本书为“健康全家福,生活礼品书”之家庭育儿宝典分册。全书分为6部分。内容包括新生儿抚育、婴儿抚育、2岁儿抚育、3岁儿抚育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根据儿童各个生长时期的体格和发育特点分别以合理喂养、日常照料、早期培育、智力开发等板块详细叙述了科学育儿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照料孩子。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对培训育婴员和指导新手妈妈极为有用,适合0~3岁宝宝的父母和照料者阅读。
  • 我家有女初长成

    我家有女初长成

    先哲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同理,教育孩子也要从细节做起。小事不是再是小事,而是培养女儿气质和智慧的契机。妈妈想要培养出完美的女孩,当然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针对女孩的成长特点,本书从女孩的恋爱心理、心态健康、生活习惯、情商教育、美德教育、气质修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讲述,让每一位妈妈在轻松阅读中把家庭教育具体化、细节化,培养出人见人爱的完美女孩。堪称最亲情最温馨最动人的母女情话。
  • 儿童健康靠父母

    儿童健康靠父母

    儿童健康靠父母,从细节开始,关注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 妊娠分娩育儿的智慧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的智慧全书

    将孕期分为40周分别进行系统介绍,提炼出怀孕期间每月的不同变化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孕妈妈篇、宝宝篇共两篇。此外还将共性问题按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时间段划分,分别加以详尽解答。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叶子的泪滴

    叶子的泪滴

    望着范俊波的背影,叶子走了,提着简单的行李,进入新学校的她却碰到了学校的霸王赵明浩。是缘分使然,还是天生的冀盼。她迷失在了两人之间,一句分手斩断了情缘。多年后,再次见面,却回不到从前。
  • 网游龙霸天下(原名九龙)

    网游龙霸天下(原名九龙)

    讲一个因网络游戏迷失的少年,如何在网络游戏中找回自我的故事。这里有惊险的打宝这里有浪漫的爱情这里有苦闷的练级这里也有激烈的帮战这里还有惊心动魄的PK更有九死一生的冒险
  • 历史上的小故事

    历史上的小故事

    读历史,品人生。本书搜集了世界历史上各大历史事件,和民间英雄的传奇故事(二战时,有一次在火车的一节包厢里坐了四个人.一个老太太,一个漂亮的姑娘,一个德国军官,一个波兰人.火车穿越隧道时,车厢里一片黑暗,突然响了一声亲嘴的动静,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从隧道里钻出来后,只见德国军官脸上有五道红印,尴尬的坐在那里,四个人谁也没说话.老太太想:这个德国人太不象话,趁黑欺侮那个姑娘,活该!漂亮姑娘想:这个德国人不怀好意,一定是想亲我,却亲到老太太,真是活该.德国军官想:这个波兰人胆子真大,亲了那个姑娘,躲的倒快,害我替他挨了一巴掌.波兰人想:我亲了一下自己的手)
  • 我的同桌我的妻

    我的同桌我的妻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沉积,有的疯狂。当爱不在,还能剩下什么?看一个80后的爱恨情仇!
  • 单身妈咪:一个宝宝两个爹

    单身妈咪:一个宝宝两个爹

    冥币!这就是她所说的一千万?冷情总裁被个女人给涮了!掘地三尺,找到她,签下她,然后狠狠报复她!“你是我的监护人?!”望着美妞不可置信的神情,他的唇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微笑……怀着复仇的狼心,用温情掠杀她的防线,再次的重逢,却换来她抱着正太小娃,徘徊在他和另一男人之间认爹地的尴尬……
  • 绝美太子妃:倾城杀手太诱人

    绝美太子妃:倾城杀手太诱人

    她,杀手女王,最优秀的多功能杀手,嚣张肆意,为了最爱她的哥哥而奋斗了十年,终于踏入了异世;他,异世里最强大国的太子,皇上面前的红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领高超,冷酷乖僻......当她,穿越异世变得更加风华绝代,定要搅得这这苍茫大陆个风起水涌......
  • 疯狂初一男女生

    疯狂初一男女生

    我们不是什么非主流九零后,我们只是在九五年后出生的一些小孩子:喜欢一个人就傻傻的去表白;答应了就在一起山盟海誓;被老师知道就宣扬什么“为爱情进行到底,不怕开除”;分手后就在朋友面前哭个半死;最后说什么看开了,不过几个月又幸福的牵着别人的手。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还小,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是九五后,我们的恋爱自由。
  • 不要再让你孤单

    不要再让你孤单

    当成长到一定阶段,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会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变得犹豫而迷茫,多么希望出现一道亮光来照亮所有的灰暗,然而所有的感觉终究是要去体验的。当你感到被这个世界孤立和抛弃的时候,不要忧郁,不要放弃,所有不喜欢的日子都会过去,你总会拥有热量的,从黑夜里走出来的人才可以感受到阳光深入骨髓的温热。
  • 逍遥小圣

    逍遥小圣

    顾思轩,立志成为一代后宫王的男人。但他人生中第一次表白却被拒绝。在此之后,他按照她所说的拒绝他的人所说,想要成为强者,挽回他第一次还未开始的恋情。从此,他踏上了成就后宫王的道路上。无论贵族小姐、公主、风雅才女、天才军师,还是猫女、美人鱼,甚至吸血鬼公主、魔族郡主、天神之女……
  • 盛世爱:敢不敢给你的爱

    盛世爱:敢不敢给你的爱

    她是古灵精怪的郁氏千金,却被迫以男生的身份示人。他是优雅高贵的唐家长孙,却从小背负着沉重的使命。他们在国外相识相知,却始终以兄弟相称。回国后的一连串意外,让她暴露女生身份。从此他再无法忽视那份抑制已久的心动,以身赴爱。只不过再勇敢的爱情,似乎都无法逃开现实的折。家族考验,黑帮追杀,媒体曝光,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越走越远。经历过千难万险,他们的幸福本该是尘埃落定,却不料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