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200000001

第1章 张角,东汉的掘墓人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文字更精彩。

东汉的灭亡之路是从两个极品皇帝——汉桓帝和汉灵帝开始的。汉桓帝刘志在位期间,好事没干几件,工作基本都在梦游,但坏事却做了一火车——宠信宦官、搞政治运动打击士人(即著名的“党锢之祸”),穷奢极欲、五毒俱全,搞得民怨沸腾,真的很极品。

在他驾崩后(167年),又一位比他更混蛋、更极品的皇帝闪亮登场了,他就是汉灵帝刘宏。所有的极品皇帝都是相似的,汉桓帝干过的那些破事儿,比如娱乐、斗争、搞政治运动,他基本都干过,而且因为他干得更荒唐、更无耻、更流氓,所以他的名气也更大,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千年一遇。

东汉的政治势力一共分为三派:宦官、外戚和士人。严格地说,宦官属于皇帝一派,由于他们常常帮助皇帝夺权,因此,在皇帝大人眼里,他们是同志加兄弟。所以,斗争的结果通常是宦官、皇帝获胜,外戚完蛋,士人靠边站。比如汉桓帝联合“五侯”(五个极品宦官),先是斗垮了外戚梁冀,然后斗垮了士人,最终自己掌权。

有文化的人被晾在一边了,那就让没文化的人上,于是宦官上台了。

汉末除了皇帝带头乱搞外,还有宦官。汉桓帝宠信宦官,汉灵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家伙打破中常侍一般只有四人的常规编制,一口气突击提拔了十二个宦官,号称“十常侍”。

所谓的常侍,就是中常侍,通俗地讲,就是皇帝的秘书。可别小看这些人,他们不仅管皇帝的生活,还管国家大事。由于皇帝不大理事,这个职位的实权大体相当于丞相,很牛气的,其中的两只领头羊张让和赵忠更是不得了,一个混成了皇帝他爹,一个混成了皇帝他娘。

严格地说,汉末掌权的宦官已经不是人,而是“人妖”。所谓“人妖”,似人似妖,在皇帝面前是人,在皇帝背后是妖,而是妖怪就要吃人的。这么说吧,这些直起了腰杆的“人妖”除了自己掌权,还安排亲友团成员到各地做官,一起祸害国家。

一个妖怪已经够受的了,十二个妖怪一起兴风作浪,还让不让人活?都乱套了,可更乱的还在后面。

汉末以后的年份是比较诡异的,除了宦官爱折腾外,老天爷也爱时不时出来凑热闹,什么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瘟疫、冰雹……怕什么,来什么,品种齐全、花样繁多,数都数不过来。比如史书记载豫州灾后的情况是“饥民死者四五”,而冀州的情况只比豫州多两个字——尤甚。

尤甚,尤甚,真是要命。天灾加人祸,双重打击一块儿上,谁受得了?

老百姓活不下去,怎么办?

造反!

一切改变从184年开始。

184年,那个能让汉灵帝做噩梦的人出现了,叫张角。

对于许多人来说,张角是一个神秘人物。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他以前没名气,而且从事的是特殊工作——传教。以前没名气,没关系;搞出动静来,自然就有名气了。

其实,张角出道已经有好多年了,早在汉灵帝建宁年间(168—172),张角就和两个弟弟张梁、张宝一起开始了传教活动。他获得道士于吉传授的《太平清领书》(《太平经》),自己琢磨了一番,终于开发出了拥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宗教新品种——太平道。

张角具体的活动区域是冀州(今河北衡水)一带。之所以选择冀州,是因为那里是重灾区,拉人头容易。咱们中国人平时不信神,但遇到躲不过去的大灾大难,往往不问青红皂白,什么都信,包括像牛鬼蛇神一类的冒牌货,也能大行其道。也难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神仙总是没错的。

张角是个多面手,不仅会理论研究、宣传策划(传道),还会一点儿医术。其实,道家本身也是把行医作为第二产业在搞,因为他们追求长生不老,期望最后能羽化成仙。

张角的医术怎么样不好说,但他的名号足够响亮——大贤良师。后来举事时,他的名号更加生猛,号称“天公将军”,而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则分别号称“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听上去实在很威风。当然,这些荣誉称号都是他们自己封的,不用花钱买。

我是天公将军,皇帝不过是天子,谁大?由此看来,要办大事,面子很重要。

张角治病的方法的确别具一格。治病之前,他先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叫病人坦白一点儿个人隐私,比如自己以前都干过什么对不起政府、对不起人民之类的坏事,然后再施展法术,嘴里念出一大堆只有外星人听得懂的咒语为患者消灾除难。这就是传说中的心理疗法,玩的就是神秘。除此之外,还有药物疗法。不过,张角开出的药方既简单又神秘,就是符水(神水)。据说不少群众饮用过后,感觉还相当不错(应该是心理作用)。不开刀、不住院、不用送红包,喝一碗符水就能药到病除,真是太神奇了。

创造奇迹的就是神医,不,是活神仙,事实上,张角一直被当做活神仙崇拜的。这样好的组织,就是挤破头也得加入啊。

除了传播教义,张角还组织群众搞政治理论学习。其实,张角成立太平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弘扬什么宗教文化,而是为了政治。行医也罢,传道也罢,都是假的,一个幌子而已,因为搞地下工作,披一件合法的外衣很重要。

很快太平道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由于加盟的人太多,许多人抛弃财产,也要追随“大贤良师”,由此也造成了两大严重后果:一是交通堵塞(流移奔赴,填塞道路);二是安全事故频发。据史书记载,还没见到心目中的偶像,病死的人居然就有一万余人(未致病死者亦有万数)。都说现在的“粉丝”疯狂,可和古代的那些“追星族”相比,那热情可是小巫见大巫,“大贤良师”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十余年间,张角苦心经营的太平道影响力一下子席卷大半个中国。这样说吧,东汉只有13个州,它就占据了8个州,信徒高达数十万之众,外围“粉丝”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张角开始对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他把信徒按地区分为36个方(片区),小方有六七千人,大方有一万余人,分别派出片区经理(渠帅)进行管理。

做得如此有板有眼,就是傻瓜也明白张角想干什么。但奇怪的是,张角出道那么多年,事业做得风风火火,却没人说它是邪教组织,也没见人来找他的麻烦,真是相当的怪异。

张角的确是一个狠角色,不光理论宣传做得好,统战工作也做得相当到位。太平道中除了一般的信教群众,不少政府公务员都被他挖了过去,成为秘密会员。更让人叫绝的是,他不光发展一般的地方官,连中央也有人,而且是重量级选手,他们是中常侍封胥、徐奉。呵呵,也就是说,皇帝的秘书被发展成卧底了,也不知道张角给人家灌了什么迷魂汤。不管怎样,这两位算是跳上“贼船”了。走上那条路,就不能回头了。不管红道、黑道,只能一直往前走了!

其实,造反这样的工作就和做生意差不多,开业之前,一般都要翻翻历书,挑一个黄道吉日,以求开张大吉、财源广进,张角也不例外。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出一个吉利的日子:甲子年甲子日(184年农历三月初五)。我坚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但有时候,迷信的东西也不那么靠谱。

选好了日子,还得有行动。为了让大家认准目标,他拿出今日小商小贩贴小广告的精神,特意让人在各地的官府衙门上用石灰写上“甲子”两个字作为标记。好在那时没有城管,即使你乱写乱画,污染环境,也没人管。

离预定举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张角开始加紧准备。他派出一个叫马元义的大方渠帅,先是联络荆州、扬州的信徒,让他们到冀州的魏郡会合。紧接着,马元义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洛阳,联络京城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封胥和徐奉,让他们做好准备,来个里应外合,共同迎接美好的新生活。

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出乎张角意料的是,东风没等到,迎面刮来一阵冷风——出叛徒了!一个叫唐周的信徒向朝廷告了密,检举张角的“不轨行为”。这时,离起义只有一个月时间了,时间紧迫,对于起义军而言是如此,对于朝廷而言更是如此。

原来真有人要造反啊,汉灵帝刘宏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地使出三招:首先,把马元义抓起来,车裂(五马分尸);其次,派人去冀州捉拿张角;最后,拉网式清查公务员中信仰太平道的官员。他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好家伙,公务员队伍中竟然有一千多个意志不坚定分子。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老子花钱养你们,还吃里爬外,怎么吃的怎么加倍给我吐出来——全部处死!看来搞政治投机就像是买彩票,风险极高,稍微选号不准,就会血本无归。

皇帝已经磨刀霍霍,张角被逼到了墙角,他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等了,于是派人连夜通知各地,不必等那个好日子了,立即行动!一时间,各地几十万人一起举事,加上跟风响应的,造反的人数多达百万人(算上随军家属)!

黄巾起义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而火山的岩浆足以吞噬一切!

危机!危机!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黄巾军,汉灵帝感到自己的背脊骨透出阵阵凉意。三月初三,汉灵帝任命大舅子何进为大将军,布置京师的防御,接着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带兵四万迎战。

四万人去对阵一百万人,听上去和送死差不多,但事实恰恰相反。当时黄巾军的主力主要分为三支:张角三兄弟所领导的黄巾军在冀州活动,波才、彭脱领导的黄巾军在颍川(河南禹州一带),张曼成领导的南方黄巾军在宛城。这三部分起义军分别从东、南、北三方向洛阳进发,准备抄汉朝的老底。

一开始,趁朝廷手忙脚乱之际,黄巾军攻占了很多地盘,但开局很梦幻,结局很凄惨,这大概是多数农民起义军的宿命吧,有时你不得不信。而且黄巾军的战斗力是所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军中最差劲儿的。

对朝廷而言,目前威胁最大的不是张角,而是颍川的波才,因为颍川离洛阳最近,波才的队伍能力最突出,而且表现最积极,任其发展,要是让皇帝大人睡不好觉,那大家都别想混了。所以,先解决波才,解除京师的直接威胁再说。

到了颍川,皇甫嵩和朱俊开始分兵,由朱俊和波才面对面会战。但朱俊并没有取得意料之中的开门红,而是失败。看来,波才也是个人物啊。

朱俊首战失利,连皇甫嵩也受到影响,在长社(河南长葛县)被波才包围。农民军人多势众、气势正盛,皇甫嵩闭门不出,他在等待战机。

由于条件限制,黄巾军只能野外宿营,睡觉也没有军用帐篷,只能用野草扎几个凑合着用。这是个小小的纰漏,却被最不应该发现的人发现了,这个人就是皇甫嵩。事实证明,皇甫嵩不愧是汉末名将,他在这方面有过人的眼光。

到晚上,战机就来了。到了深夜(应该是黄巾军睡得正香的时候),皇甫嵩派一部分士兵偷偷进入对方军营放火,然后自己趁机带着人马杀过去,大家里应外合。

火攻,应该是三国时期最经典、最实用的战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都是靠火攻一锤定音的。

黄巾军猝不及防,大败。真是祸不单行,这时朝廷又给皇甫嵩派来了一支生力军。带队的骑都尉当时不咋有名,但后来却威名赫赫,直到现在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就是曹操。

现在仔细想来,黄巾军有点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皇甫嵩和黄巾军这么一交手,立即被照亮了,成为名将,曹操、刘备、孙坚原本没啥名气,也借黄巾军的光大踏步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同类推荐
  •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 脸色

    脸色

    小说以机关传达室守门人为视点,通过机关人形形色色的脸色,窥视谁得意走红,谁失宠去势,别有一番意味。如果要多此一举给《脸色》定一个什么调子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世情小说,其中除了官场人事外,还有一些篇什是关于世俗人情的。
  • 十月围城前传

    十月围城前传

    在以时间和空间节点为坐标的引领下,改编者用带有压迫感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保镖和刺客的惊心动魄的故事。1906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革命代表见面。为保卫孙先生的安全,民间高手与清廷鹰犬、港英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清廷派出的暗杀队,远比想象得凶狠。
  • 射雕时代

    射雕时代

    老四海以高智商闻名,成为骗界一代枭雄!他自以为是当代射雕英雄,行骗的对象是黑社会老大、贪官和暴发户。老四海的骗术出神人化,他曾卖掉海南的烂尾楼、阿波丸上的北京人头盖骨,并把指南针当做全球定位系统公然出售。更绝的是他借联合国环保官员的手,骗走了破坏青海湖环境的大老板的心爱至宝。
  • 案藏玄机之血色情怨

    案藏玄机之血色情怨

    市财务大会进行的夜晚,一名与会者被残忍杀害;企业财务负责人深夜暴卒,其妻随后竟暴尸街头;案件嫌疑人死于车祸,是意外事故还是精心策划?冰冷沉默的尸体、触目惊心的现场、丧心病狂的凶手……随之而来的桩桩命案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谋杀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张由自私、背叛、邪恶、欲望交织的迷网玄而又玄,神探古洛该如何突出重围,揪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热门推荐
  • 跋涉

    跋涉

    《跋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坚持正确思想政治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当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时,他的工作就比较顺利,容易取得成绩;当“左”的思潮和错误路线占上风时,他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工作也难免受阻,难有作为。个人如此,党和国家亦如此。“文革”时的极“左”思潮将社会引上歧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使国家民族重新焕发青春,欣欣向荣。我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弑魔帝

    弑魔帝

    萧天。生在神魔大陆上的人,天魔体,几乎是世上的最强体质。笑看天下,他没有厉害的武技但是他有厉害的功法。他没有最好的武器但是他有比武器更加管用的好朋友
  • 仙子在异界
  •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

    当美食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雅俗共赏成了一种趋势。家厨与食府,会搭起各自不同的景观。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行云流水,自在其间。江南鱼米之乡的丰饶与温润,最能显见于口腹之道。其实,吃什么,喝什么,聊什么,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味觉能透露一种心情。本书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有口舌惜繁华的秦淮桥下水,有舌尖下的西湖,有味蕾上的芜湖,有茶意的江南,有风味里的故乡。好吃好看,给江南古意平添了一分魅力。
  • 仙路魔踪

    仙路魔踪

    一个身具不灭尊身的天才,却在幼年时因丹田被毁而被抛弃在偏远的山村。当机缘巧合之下让他恢复丹田,他又该选择怎样的修炼道路?是追寻前人的脚步?还是走出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天空?当他一步一步走向巅峰,面对抛弃自己的地方,他又会怎样对待?是狠心报复?还是选择回归?亦或是置之不理?且看陨落的天才陈昊如何经历一个又一个人生抉择,如何一步一步踏上修仙之路!“没有谁会时时刻刻都保护着别人,所以做人,必须自强不息!”——陈昊
  • 蓝境

    蓝境

    这夜颇不安宁,狂风大作,将树影摇出狰狞的身姿。我的冰蓝色窗帘猛烈地飞舞,我执著地不关窗。失眠多日了。我已经不以为意。披起丝袍,站在窗前。我是蓝冰,蓝国的女王,从前蓝金帝国的公主。
  •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书中不仅包括他们过去的散文佳作,也酌选了每人最新的散文名篇。
  • 天作之合:娇妻不懂爱

    天作之合:娇妻不懂爱

    林兮然是林氏一族最聪明可爱的女孩,也是林氏里最宠的小女王。可是呢,她的情商低的不能再低了,天天围着她的那些闺蜜死党转来转去,我们的男主出来以后,天天看着她这样,简直就成了一坛陈年老醋,散发着醋味,偏偏身为女主的小兮不自知,还是围着死党转。其实,小兮,我好想提醒你一句哦,到你喜欢上他的时候就惨咯。(我才不会说我是被她欺负的惨了在报复她呢。)林
  • 青春蜜爱:陌殇花开情亦在

    青春蜜爱:陌殇花开情亦在

    【甜宠文】传闻中,C国的四大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经济命脉。原本应该没有交集的他们,夏氏的夏陌和凌氏的凌暗殇相遇在一起。经历过种种,让他们的爱情生根发芽,原以为最后会相守在一起,但是.........
  • 七月向日葵

    七月向日葵

    被租房婆婆勒令退租,以为没地方住,没想到男朋友居然给了她一个大惊喜——有房子了!参加好友婚礼,遇上不羁青年阿源,更没想他的另一个身份竟是公司的合作对象乐队主力!相处越久,感情滋生,男友和他,一个温柔绝顶,一个充满刺激,究竟该选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