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200000015

第15章 决斗,最后的决斗(1)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灵帝是幸运的。他不是亡国之君,但他干的坏事比亡国之君还要多,而且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轻轻地来,轻轻地去,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但国家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责任总得有人负。他绝对想不到,自己所欠下的一切,都要由他的两个儿子来担负。

汉灵帝死前,国家很乱;他死后,国家更乱。

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斗争也开始了。

由于皇帝大人走得匆忙(估计是暴病身亡),连最重要的后事——皇位继承问题都没有来得及交代,让大家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其实,汉灵帝也有交代,只不过是在病重期间对蹇硕交代的:“蹇硕,以前我之所以提拔你,是要你照料好刘协,现在我是不行了,刘协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会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刘协还小(9岁),给他找个监护人是应该的;至于刘辩,虽然也只有14岁,但他有母亲、舅舅罩着,就不管他了。当然,蹇硕比较有追求,他是不会满足于皇子监护人这个角色的,他要做的是小皇帝监护人,他要监护的是整个国家。但西园新军从成立到现在才半年多,好多计划都没有完成,比如八校尉内部的团结问题、统一领导问题,等等,总之,问题多多。因此,汉灵帝意识到,要想让刘协当继承人多半是幻想了,所以这件事也不能明说。至于谁当皇帝,你们看着办吧,反正我是管不了啦。

其实,他说清楚也没用,依照朝廷当时那个混乱劲儿,就是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比如,让刘协继位,何进他们干吗?文武百官干吗?当然不干,但这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交代依然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的当务之急是立一位新皇帝。既然前老板没明说,蹇硕决定按自己的理解办——立刘协为帝,这样,自己也就成为了开国元勋、托孤重臣。当然,他也只能这么做,自己一向与何进不和,一旦刘辩继位,第一个被收拾的就是他。但立皇帝毕竟是大事,并不是蹇硕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这事儿估计先平等协商,再达成协议是不行的,只能先干掉何进,然后拥立刘协。

一场恶斗在所难免,但蹇硕这边的情况就比较寒碜了,基本上就是他一个人在战斗。不对,他还是有支持者的,说来还是领导的领导——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但自从灵帝陛下归西了,她老人家的身份一下子由皇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习惯上大家仍然称作董太后)。她的辈分虽然上去了,权力却下来了,说话也没有人乐意听了。所以,对蹇硕,她老人家主要是在精神上支持,并不怎么给力,像抢班夺权一类的体力活儿还得靠自己啊。

既然实力不济,那就先下手为强!蹇硕决心动手了。对此,他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他很了解自己的对手:何进虽然是大将军,但既不会打仗,也不会谋划,性格还优柔寡断,如果没人帮忙,充其量是个猪头将军。再加上自己也手握重兵,虽然实力差点儿,但擒贼擒王,只要把何进引诱进宫,就胜利在望。正好汉灵帝大丧,蹇硕就通知何进去宫中开会,想借商讨国家大事为名,将何进逮住杀掉。

眼看鱼儿就要上钩了,却又脱钩了,原来蹇硕手下一个叫潘隐的军政官(司马)在宫门外迎接何进时,故意给了他一个怪怪的眼神。何进心领神会,转身就走,因而躲过一劫。

蹇硕原本设计要玩人家一把,但计划不如变化快,阴谋诡计见光死,接下来,该人家玩他了。当然,他已经是落水狗,什么时候打都可以。在玩他之前,何进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拥立14岁的刘辩当皇帝。有了皇帝这块金字招牌,办事就方便多了。

按照惯例,儿子当皇帝了,何皇后随即晋级为何太后临朝主政,何进这个舅舅也更进一步,大将军照当不误,还把宫廷政务抓在手里(参录尚书事),军政一肩挑,实实在在地当起了帝国的一把手。

何进虽然是外戚,位高权重,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实力有限,能力也有限,要想坐稳现在的位子,除了和宦官搞好关系外,还得依靠士人。于是,他听从袁绍的建议,开始征召天下名士参政。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于公可以让他们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于私可以培养自己的亲信班底,对付政敌。正可谓公私兼顾、一举两得,是步好棋。但他想不到的是,这一招让自己死在了宦官的手中。

大权在握的何进春风得意,另一个大反派蹇硕就很受伤,他虽然是西园新军的总指挥,实际上谁也指挥不动:袁绍是何进的人,而曹操曾经棒杀他的叔叔,不消说是他的仇人,其余的人似乎也不买账,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更乐意听何进的,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光杆司令。

面对步步紧逼的何进,蹇硕似乎已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了自己的宦官同行,这也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蹇硕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给他们分析形势、陈述利害:“何进兄妹控制朝政,现在又有党人帮忙,更是如虎添翼。党人和咱们宦官是老仇家,一向是势不两立的,以前咱们把他们害得够苦的,现在他们卷土重来,明显就是反攻倒算,和咱们玩命来了。只因为我现在是上军校尉,手里有兵权,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千万别因为他们现在给你一点儿糖吃,就迷惑了双眼。人家给的不是糖,而是糖衣炮弹啊。兄弟们啊,大家可千万要提高警惕啊,从现在起,大家应该团结一心,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如果我们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关闭宫门,逮捕罪魁祸首何进,天下还是咱们的,咱们还可以手拉手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现在兄弟有难,你们就伸出援手拉兄弟一把吧,否则咱们都会死得很难看的!”

苦口婆心,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是猪脑子也应该开窍了。宦官们都不是猪脑子,一个个都猴精猴精的,但有时精明过头,就是愚蠢。他们像着了魔一样,不住地犹豫,不住地权衡:一边是同行,一边是关系户,怎么选择?

宦官们自己拿不定主意,便决定充分发扬民主,找来一个叫郭胜的中常侍征求意见,希望这位高参帮他们拿主意。郭胜自然是不同意站在蹇硕一边的,因为他和何进的关系更特殊——同乡。大家出门在外,乡里乡亲的,还指望互相关照呢,怎么可以背后打黑枪呢?

除了他不同意,还有一位宦官的“带头大哥”也不同意。谁?张让。何家大小姐进宫以来,就一直和大多数宦官维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和工作关系:她当皇后,是宦官出力美言;她杀掉王美人,险些被废掉,还是张让他们自掏腰包,为她消灾避难。此后,为巩固两家牢不可破的友谊,两家还结了亲(张让的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总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双方的互利合作都是愉快的。现在,何进兄妹飞黄腾达了,兄弟们正指望搭上顺风车风光一把呢,谁和你蹇硕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死也是你自个儿死,凭什么要听你的?

都是实用主义者,权衡过后,宦官们很快做出决议:还是老客户何进重要些,至于蹇硕,不用理他,让他自己单飞,一切看他的造化。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与何家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大家还一致决定,将坏事做到底,发扬大无畏的落井下石精神,拿出实际行动坚决与蹇硕划清界限,于是他们将这封要命的信交给了当事人——何进。他们当然想不到,这封信换来的不是他们梦想中的长治久安,而是大难临头。

而同行的背信弃义、邀功求赏让蹇硕很快就明白了,所谓的死党,就是置你于死地的同党。但蹇硕连骂人的机会都没有了,接到举报的何进闻风而动,很快将蹇硕绳之以法,顺带还收编了他的军队。

搬开了蹇硕这块大石头,何进却没有歇口气,他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因为他要对付的目标是董太皇太后!为什么要对付董太皇太后?大家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啊,有话不能好好说吗?不能,因为何太后和她的婆婆董太皇太后关系不和。婆媳关系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而皇宫里的婆媳关系还要特殊一点,它不是因为琐碎的家务事而起,而是因为权力。权力啊,真像毒品一样,让人着魔,让人发疯!

董太皇太后虽然身居深宫,却心系朝政,参政议政的热情不减当年,老想为国家出谋划策,贡献余热。问题是何太后临朝,她也是一个争强好胜、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怎么会允许婆婆在旁边说三道四?

您老多大一把年纪了,还是吃好、喝好安享晚年得啦,莫问政治!谁知道,这个老太婆也不是省油的灯,性格比年轻人还要强,她老人家的性格用一句话说就是:你不要我说,我偏要说;你不要我做,我偏要做!儿子在位的时候,我都要插上一脚,现在孙子继位,我为什么说不上话?老太婆如此生气是有原因的,自己一手带大的刘协没当成皇帝,能不生气吗?

脾气的大小往往和实力成正比,也就是说,生气还必须有实力做后盾,董太皇太后如此强势,说话如此有底气,因为她有个侄儿叫董重,是军队的二把手——骠骑将军。你是太后,我是太皇太后;你是晚辈,我是长辈;你家有大将军,我家有骠骑将军;你有权,我也有权,凭什么怕你?

真是针尖对麦芒!婆媳俩开始只是开展辩论赛,随后升级为口水仗。估计是说不赢年轻人,董太皇太后情急之下,口无遮拦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仰仗你哥哥何进吗?何进有什么了不起,我叫我侄儿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他的狗头当球踢,易如反掌!”

董太皇太后原本只想吹吹牛,过过嘴瘾,来点精神胜利法。没想到,激动过头,吹大发了!谁说吹牛不犯罪,谁说吹牛不上税?吹牛也是有代价的!董太皇太后很快就为自己的吹牛艺术付出了代价。中平六年五月,何进联合诸位在家的领导(三公),弹劾董太皇太后与宦官勾结,贪污腐化,应该被遣散回原籍(河间)。

其实,这样的理由是比较无聊的。难道你何进就那么清高,没有勾结宦官?难道你何进屁股就那么干净,没有经济问题?不过,最终解释权在何进手上,董太皇太后再怎么解释也是白搭,何况,何进也没给她这个机会。

当年,什么都得到了又什么都失去了的董太皇太后又忧又怕,竟然一病不起,死了。关于她的死因,说什么的都有,除了说她是生病去世外,还有说她是自杀的(《九州春秋》),也有说是何进下毒手的(《三国演义》)。不管怎样,民间老百姓都一致认定是何进干的。随后,董太皇太后的侄儿董重也被解除兵权,被逼自杀(《后汉书》说他是下狱死)。从此以后,何进一家虽然如愿以偿得到了权力,却失去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民心。

汉灵帝下葬,按说皇帝逝世,大将军何进应该进宫陪丧的,但他既不进宫参加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也不送汉灵帝的灵柩到皇陵,一丁点儿表示都没有,连过场都不走走,实在不像话。其实何进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心里怕啊。

问:“您都是权倾天下的人了,还怕什么啊?”

答:“怕宦官。”

再问:“为什么啊?”

再答:“哎,诸位看官,你们有所不知啊。俺何进一家原本是没啥文化的粗人,是靠宦官帮忙才发的家。俺妹妹能入宫当上皇后全靠他们帮忙,能保住皇后之位也是全靠他们帮忙,包括俺何进能成功解决蹇硕也是全靠他们及时准确地给俺提供情报。没有宦官弟兄的帮助,就没有俺何进一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总之,广大宦官朋友们是俺的好同志、好伙伴、好兄弟,他们的大恩大德,俺一家子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猛地要和恩人翻脸俺真的很难为情啊。

“但是,话说回来,俺何进不和他们翻脸会更难为情的,因为俺何进在心存感激之余,其实心里也虚啊。要知道,国家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一块儿,你需要,俺也需要;你想要,俺也想要。江湖上的门派五花八门,都想吃独食;吃不到独食的也巴望多分一点股份。怎么分啊?要知道,宦官在以前是何等的猖獗啊,张让先生、赵忠先生还光荣地混成了先帝的爹和妈,权倾天下,让人一想就汗毛倒竖。俺就担心万一这块蛋糕切不好,惹他们不高兴了,变起脸来,俺怎么对付啊?所以,虽然俺何进喜欢权力,但一看那阴森森的皇宫心里就直发毛。所以,俺要找士人为伴,把他们一起拉上我的战车,给俺壮壮胆,也给他们壮壮胆。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都明白这世上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生活,大家各取所需。今天是手拉手的朋友,明天是老拳相向的敌人,也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一句话,不是俺的错,都是权力惹的祸啊!”

呵,这翻脸比翻书还快啊。何进刚掌握了大权,就想把以前的老功臣、老朋友踢下马,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袁绍。

袁绍(?—202),字本初,汉族,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他出身名门望族,自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代人中有三人位居政府总理(三公)之位:袁绍的父亲袁逢被拜为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先后担任过司徒、太傅,加上后来袁绍被任命为太尉、大将军,所以袁氏家族博得了“四世三公”的美称。

这一大家子之所以能在官场屹立不倒那么多年,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拿手绝技——混。要知道,东汉的政治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外戚、宦官和士人三方势力斗得你死我活,一般人一旦站错队,稍不留神脑袋就搬家了。因此,光有学问是不行的,光有能力是不行的,光有关系也是不行的,袁家就是凭借着超级混功,才做到了三面讨好,处处吃香。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袁绍这个人。袁逢有两个儿子,袁绍是老大,袁术是老二。仔细算来,袁绍应该属于幸福的“官四代”,但袁绍在家里的日子却过得很郁闷,因为有人常常骂他是贱种,而这个骂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袁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袁绍是袁逢的庶子,也就是说,他是袁逢的小老婆生的,来路不正,不像兄弟袁术,是根红苗正的袁家传人(嫡子)。所以,从血缘上说,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袁绍虽然出身偏房,但生得英俊威武,是个有名的美男子,深得袁逢、袁隗的喜爱。这下,嫉妒心强的弟弟袁术更是怒火中烧,看他不顺眼了。

后来,袁逢将袁绍过继给袁成,让兄弟俩分开过,以便袁术眼不见心不烦。但这样做也没起多大作用。人前人后、从头至尾,袁绍与袁术这一对难兄难弟从没有和谐过,甚至搞得连外人都不如,真让人笑掉大牙。

除了出身稍微差点,袁绍在其他方面都是非常拔尖的,比如他的长相。

对袁绍而言,家庭背景过硬、社会朋友多、群众口碑好,如果进步不快,太阳就该从西边出来了。于是,袁绍年纪轻轻就进宫当了郎官,不到二十岁就外放出任濮阳县长。正当他的事业渐入佳境的时候,他的母亲病故了,他不得不回去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服完丧,按常理,他需要报告中央,由政府重新安排工作。

同类推荐
  • 新疆探秘录之独目青羊

    新疆探秘录之独目青羊

    都说和田玉美,有谁见过玉璞矿?都道新疆葡萄甜,有谁知道葡萄架缠尸藤!都传昭君出塞,落雁凄美,有谁知道谁是和蕃公主第一人?公元17世纪,蒙古准噶尔部控制了天山南北,强制推行藏传佛教。部分穆斯林带着经典和财物,迁入阿勒泰深山中,从此音信全无……新疆,有多少事曾经暗中发生?
  • 花姐

    花姐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红梅村

    红梅村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让你足不出门便晓天下事。培根《论读书》,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仙人掌之花

    仙人掌之花

    现在,《日本推理名作选:仙人掌之花》如同之前作者所说的,奉上我的画作。这画如你看到的一样,内容是仙人掌。仙人掌虽然颜色青黑有刺、外形丑陋,其头顶盛开的小花却如鲜血般殷红。临别之际,我为何要画仙人掌,恐怕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说出这原因的。但是,我相信,也许在我死后,你终究会有了解的一日。
  • 獠牙

    獠牙

    古老的东方大陆,是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地方,传说中,在这片大陆上曾经存在过一支特殊的种族。他们拥有一批肉体强悍,精神顽强,斗志不屈,杀意冷酷的铁血战士,对待敌人是不死不休,可以为了信仰和尊严,荣誉和使命,而流尽体内最后一滴血。在他们身上,都文着一头赤眼四翅的魔獠。最强者则有最高荣誉:獠牙!有时……这些传说可能是真的。
热门推荐
  • 上位诸神的世界

    上位诸神的世界

    天地间魔法精灵的数量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像潮汐一样有涨有落。“智慧神预言所在,就是你们的宿命!你身上有他的气息,我必须这样选择。魔法大潮将至,大时代快要来临,任何种族都无法独善其身。我的孩子,我希望它能跟随一个真正的骑士,在乱世中立足。”大时代,缓缓开启······
  • 长生途

    长生途

    世间修真门派无数,谁家能得长生?据说渡过帝国东边的广袤之海便是彼岸,也有说登上帝国最西边的吉祥铜色山便可虹化成仙。神仙的传说从未间断,但又有几人见过真仙。孱弱的身体如何能突破桎梏,实现生命的升华。东土的道门把灵神修炼,西土的佛门把意志锤炼,更有奇幻大陆的血族,精灵族用各自的方法延续着寿命。然,天下谁能长生!
  • 塔尖时代

    塔尖时代

    轻松、爆笑之大学屌丝男的生活,以及那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总有那一幕能让你感触,如此相似,如此普通又如此深刻!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嫡女妖毒:弑转云天

    嫡女妖毒:弑转云天

    【坑爹版】“去暖床吧”他笑的春暖花开,“你几个意思?”她感叹文字奥妙博大精深,一退再退,退无可退…【装逼版】“陪我地老天荒如何?伴我白头偕老可好?同我生死不离怎样?”“我必倾尽一生,以我真心换你永恒。”他揽她入怀,这一世,唯她独爱。【文艺版】在这苍茫天地之间,似乎一切都成了轻雾背景,他往她的方向轻抬起手,最终也只是拂去衣上的花瓣。他与这背景融合在一起,如同古老的诗集,珍藏的画卷,埃及的壁画,斑驳了,残缺了,却一笔一画都勾勒在她心里。他眉目依旧,却不再属于她。【一句话解说版】这只是一个邂逅与被邂逅的故事。【声明:女主强但非短裤外穿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女超人,HE】
  • 巫师的隐秘生活

    巫师的隐秘生活

    一个低调而腹黑的宅男获得系统穿越中魔封建世界的生活。(为什么必须二十个字,简直就破坏了美感)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贵州白族史略

    贵州白族史略

    白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白族与西南地区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和影响,互相渗透、联合和融合,大家在地缘与血缘上,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起为祖国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反骨绯歌

    反骨绯歌

    【一个主打言情的伪武侠】爱上一个不可能爱上自己的人,你怎么办?【一场看似无结果的单恋】班澜:我喜欢你。岑寂:我不喜欢你。班澜:……你太直接了。o(>﹏<)o岑寂:你不需要委婉。班澜:……妈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