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200000004

第4章 曹操,乱世出枭雄(3)

夹在当中的汉朝既不是世袭制也不是科举制,而是有自己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察举制说白了就是推荐制。太守、州牧、九卿等二千石以上的高级领导干部看谁有才,看谁顺眼就把他作为孝廉或者茂才(即秀才)推荐给朝廷,经过上级考察合格后,就可以出来做官。

光忙着推荐别人,自家的孩子咋办?放心,这点朝廷早就为他们考虑好了。凡是任期满三年的高级领导干部(二千石)的公子哥儿可以走“绿色通道”自动获得晋级资格,连一般待定、考察程序都免了,这种人性化的照顾措施叫任子。

因此,像曹操这样的高干子弟完全可以在体制内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然后坐上官场直通车,当个幸福的官二代、富二代,别人只有眼睛冒火的份儿。

虽说有优惠政策,但令人奇怪的是,曹操似乎并不想走“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就业,成年后的他不再斗鸡遛狗,而是开始结交天下名流,因为他是个有远见的人。曹操明白,靠走后门得来的乌纱帽是没什么含金量的,也是为士人所鄙弃的。即使依靠任子当上了官,那些士人照样敢骂你这个关系户没文化。在这些人眼里,真正受大家尊重是经过正规途径(被人察举)步入仕途的官,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不值一提。

曹操想得到大家的承认和尊重,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的家庭成分不太好。在东汉,最受欢迎的是读书人(士人),最牛气的是世世代代靠读书做官的士族,像在当今社会广受欢迎的商人、大款、暴发户等,在当时虽说衣着光鲜,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却被广大士人鄙视为没文化、没素质的下层人,不受欢迎。其余的像农民、雇工等群体,历来都是弱势群体,是被压迫的对象,要想出头那就更不容易。

东汉的士人虽然不掌权,但掌握舆论,他们瞧不起你,就是社会舆论瞧不起你,而曹操的短板就是出身不大好,不是书香门第不说,他父亲曹嵩拜宦官为干爹,就常常被人嘲笑,人前人后矮三分。虽然汉末的政权为宦官所掌握,但舆论却为进步的知识分子(士人)所掌握,这些士人普遍都有那么一点点道德洁癖,鄙视权贵。

有钱有势又怎样,小时候可以嚣张一点,长大了要想士人买账好像也不现实。因此,曹操多少是有点自卑的,所以,他需要通过结交天下名流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东汉用人取士实行的是察举制,一个普通学子要想被领导看上的可能性跟买一张彩票就中千万大奖差不多。比方说,举孝廉,一个郡一年就一两个名额;举秀才更难,一个州一年才一个。那时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大体对应现在的省、市、县。也就是说,要想被举为孝廉,理论上你应该是郡里的第一名,相当于现在的市高考状元;如果想被举为秀才,你应该是州里的第一名,相当于现在的省高考状元。关键是那时虽然有考试,却没有科举,名额又那么稀缺,如此低的中奖率,一般群众只有重在参与了。

当官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出路终归是有的,只要你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任何一个:一个叫关系,另一个叫名气。所谓的考试,走走过场而已。关系我就不多说了,关系户从古至今都是受特别优待的。那没关系的咋办?就看名气了,如果你的名气如雷贯耳、威震四方,领导自然对你另眼相待;可如果你没名气,领导怎么认识你?领导不认识你是何方神圣,凭什么推荐你?因此,名气很重要,不管是美名还是虚名,只要有就行。

接下来有个问题,名气从何而来?答曰:炒作。怎么炒作?答曰:炒作也就是包装。那时候没有电视、报纸,没有网络、收音机,靠玩艳照门、诈捐门、炫富门等搏出位估计是没戏的,要解决问题只能去专家门诊,找权威专家给你包装一下。这样看来,经过那些忽悠大师之手包装出来的东西,其实就像今天的月饼,里面的材料都差不多,但换上精致的包装,立即身价倍增,可以卖个大价钱。

汉末的文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但可以通过清议控制了舆论。所谓的清议,就是一大堆文人聚在一起,一边喝茶聊天,一边议论朝政。有些清议界权威专家专门品评人物,吃起了职业饭。他们随随便便点评你一下,就能让你麻雀变凤凰或者凤凰变麻雀,其威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品评人物其实和算命没什么两样,清议专家和算命先生没多大区别,只不过算命先生服务对象比较广泛,从街头百姓到皇帝(汉末的皇帝信这个),只要你敢信他就敢忽悠;而清议大师专门忽悠那些想出名想疯了的文化人,且清议大师们的工作流程大致也和算命差不多,无非是先看看人的五官长相,然后问上人家几句姓名、年龄、籍贯、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技术特长、兴趣爱好、人生理想之类的东西,最后根据忽悠原理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这样对一个人的包装工作就算完成了。

所以,在东汉,有大师出面帮你炒作、为你造势,想不红都难。曹操深深懂得出名要趁早的道理,所以,他也急迫地需要得到大师们的点评。在当时,何甬、桥玄、许劭都是清议界的大腕,要想扬名立万,至少要拿下其中的一个。当然,曹操的目标还要远大一点,三个大腕他都想去公关一番。

曹操先找到了何甬。何甬的专业特长就是观察、评论人物。何甬的算命水平究竟如何不好说,反正名气很大,群众反映良好,在朝野很有口碑。于是,无数有志青年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找到心目中的偶像,就想对他说句“大师,求求你,表扬我吧”。

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何甬见到了很没名气的曹操,经过目视、提问、交谈等一系列环节了解下来,不由得对曹操刮目相看,评论道:“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汉家就要灭亡,能够安定天下的,只有看这个人了)!”能得名家如此点评,曹操自然喜出望外。

其实,欣赏他的不止何甬一个,桥玄对他也是高看一眼。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度辽将军、河南尹、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太尉、太中大夫等职。光看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职务,就知道他是一个官场上的成功人士。从地方官到中央大员,从文职到武职,从虚职到实职,他都干过,在宦官当道的年月,能做到如此程度实在很了不起。

俗话说“牛人常常有牛运”,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官场达人,桥玄是比较幸运的,不管他有什么错,哪怕被人踩倒,都能很快爬起来,拍拍尘土重新上岗。更绝的是,有次他犯罪,被派去城墙砌砖头。按说,等他服刑完毕,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完结了——一个劳改犯能有什么好前途呢?可这个桥玄关系实在不一般,他前脚刚刚出狱,后脚就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去了——升任上谷太守。真是福星高照啊!

作为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桥玄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外,业余时间还兼职给人算命(品评人物)。事实上,他做得最成功的不是当官,而是算命。虽然算命属于封建迷信,是糊弄人的东西,但没办法,那年月人们买产品(包括政府聘请员工)都喜欢看包装,都吃这一套,所以一直很流行。

高级干部亲自给人算命,影响力自然不低。这样的名人,曹操当然不会放过结识的机会。他主动拜见桥玄,照例对他海阔天空地畅谈了一番人生理想、天下大势等高深莫测的问题,结果桥玄对这个小青年不由得刮目相看了。他像当今选秀评委点评自己坚决看好的选手一样,给出了宝贵的专家鉴定意见:“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如今天下将要战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

能得如此评价,你就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知己。两人一见如故,遂成为忘年交(桥玄比曹操大46岁)。

可能实在是太看好曹操了,桥玄接着对这个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见过的所谓名人多了去了,大多数都是过度包装的产物,有名无实,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有见识。后生,你要把握好机会,好好努力哦。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这里要说明一点,在《三国演义》里,作者把桥玄与乔国老混为一谈。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为突出曹操好色,借曹操之口说是桥玄临终遗言“愿以妻子为托”,因此,曹操打赤壁之战的目的就是图人家两个女儿的姿色。这就比较恶搞了。

其实,桥玄如此表白,无非是希望曹操得志以后,在动乱岁月里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何况史书上并没有说他有两个女儿,也没有说他的两个女儿是二乔。即使他有女儿,其年龄也比曹操大(因为桥玄比曹操大46岁),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大战之时,至少已是奶奶级的人物。曹操再好色,也不至于见到太婆也如饥似渴啊。事实上,二乔那时才二十多岁,分别嫁给了年轻的孙策和周瑜,她们的父亲被人称作乔公。由此看来,此乔公非彼桥玄。

能得桥玄如此高的评价,应该可以了,但曹操认为还不够,还应该去找一个人,这人就是许劭。许劭这个人很怪,虽然名气大,却不喜欢做官,官府真心聘请他也不干,他一心一意就做一件事——搞社会调查,然后发布排行榜,谁是绩优股,谁是垃圾股,谁是成长股,都写在榜单上。通常在每月的初一,他会把本地的人物又拉出来重新点评一番,谁行情看涨,谁行情看跌,一目了然,这叫做“月旦评”。这可是权威发布,而且与现在流行的各种排行榜相比,人家那可是免费的,无需赞助。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有一个共识:要出名,找许劭!

曹操自然也想得到许劭的赞誉,即使不赞美,给句公道话也行啊。当曹操怀着急切的心情找到心目中的偶像,满心希望他赞美自己几句,然后自己光荣上榜,享受万人的敬仰时,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那个许劭实在太古怪,他表情很冷漠,惜字如金,对曹操不予评论。

“太不给面子了吧,我不辞辛劳大老远地赶来,恭恭敬敬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竟然让我吃闭门羹啊。何况,那么多评委都看好我,你为什么不发言?不管你当黑嘴也好,当毒舌也罢,好歹给句话啊?文的不行,就来武的,你不说,那就让拳头说话。”曹操心想。

好汉不吃眼前亏,深知暴力哲学厉害的许劭终于开口了。不愧是业内大腕儿,金口一开,字字珠玑,且千古流传:“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意思是说,我看你这个人啊,在太平世道是一个贤臣;在混乱年月是一个奸雄。真正的酷评,可谓一针见血啊。

许劭先生一生为无数人看过面相,做过鉴定,准确率有多少实在不好说,但我认为,这次是他看人最准的一次。要知道,那时的曹操还是个小青年,许劭先生仅凭肉眼观察就能准确预测出此人的就业前景(能臣、奸雄),还能预测到遥远的将来此人可能是个野心家,真是不简单啊。相对而言,桥玄、何甬的眼光就差远了,只看到了曹操的优点,却不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运动的,而人是会不断变化的。

“不管是贤臣还是奸雄,都必须有本事才行啊,这样看来,许劭还是很看好我的啊!”得到权威专家这么一个宝贵的鉴定意见,虽然结果是五五开,曹操还是很满足的,大喜而去。

当时的曹操并不是野心家,只是一个热血青年,他想当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好官,他很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20岁的时候,曹操被保举为孝廉,这是他在官场迈出的第一步。正如许劭所说,如果在和平盛世,他绝对是个有料的人,成为一代名臣不是梦,但他不幸生在了乱世。许劭还说,乱世中的曹操是奸雄,乱世中的曹操也是治世之能臣。

在东汉,如果你被推举为孝廉,一般是先入朝当郎官,干上两三年,在皇帝身边混个脸熟,然后外放出去当地方官。如果在地方上表现好,再调回中央入朝为官。

曹操不是一般人,他的爷爷曹腾虽然挂掉了,但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父亲曹嵩一直在朝廷里混,也是搞关系的高手。曹操要想上进,自然也得借点老一辈的光。不久,曹操入朝当上了郎官,之后经尚书右丞司马防推荐,担任洛阳北部尉。司马防这个人不太有名,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对他的儿子一定非常熟悉,此人就是在三国后期呼风唤雨的人物司马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司马防是看好曹操的,他的儿子司马懿也是看好曹操的,不过,他更看好的是曹家的江山。

这是曹操第一次担任实权职务,但他起初并不想干,并不是他嫌官儿小,而是因为这个洛阳北部尉的确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在东汉,县尉是县官的副手之一,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大县设两名,小县设一名,而洛阳作为京师,当时是国际化的大都会,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每部设一尉,负责抓小偷、逮强盗这类的治安管理工作,地位相当于警察分局长。警察局长主管抓人审案,在任何时代都是个实权人物,但曹操担任的这个洛阳北部尉就要另当别论了。洛阳是京畿重地,和现在一样,不到京城你不会知道自己官儿小,随便一竿子打下去就有可能打倒一大片厅局级高官,而且这些高官个个是大爷,背景深厚、脾气火爆,实在不好惹,如果一不留神得罪他们,自己的乌纱帽怎么丢的都不清楚。所以,这个洛阳北部尉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

虽然曹操钟情的是洛阳县令,但命运往往就是这样,并不是事事皆如人意,朝廷如此安排,不好干也得干,而且还得好好地干。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到任后,先将衙门重新装修了一番,然后做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挂在大门口,反复声明禁令:有犯禁者,皆棒杀之(谁胆敢违反,打死再说)!

曹操够狠,但也有不怕狠的。似乎是上天有意要考验一下曹操的决心,几个月后,一条大鱼自己撞上门来,那个人就是宫廷大红人蹇(音同检)硕的叔叔。他因违反宵禁令,深夜独行时被逮了个正着。

蹇硕是小黄门,东汉的小黄门属于高级宦官,能爬上这个位置,也算是宦官中的成功人士了。小黄门负责在皇帝和后宫之间跑腿,两头讨好,两头吃香,是皇帝的心腹。除此之外,小黄门还有一项让人眼馋的特权——受尚书事。照现在的话说,他们除了给皇帝跑腿,还在中央办公厅兼职国务秘书,帮着起草中央文件(皇帝诏书)、处理国家大事,你说,这个位置要紧不?这个蹇硕由于在小黄门的位置上表现突出,后来还被提拔为西园八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连大将军何进也得听他使唤。

曹操虽然生长在宦官家庭,却对宦官很不感冒——管他是皇亲国戚,还是张三李四,打死再说!许多人以此为据,认为曹操具有依法办事的精神,并由此推出曹操的治国理念是依法治国。其实,这纯属误解。要知道,曹操这么做差不多算是蛮干了,蹇硕的叔叔违反了禁令是不假,但罪不至死啊;即使他罪该万死,也不应该被曹操处死。

同类推荐
  • 八大奇人

    八大奇人

    本书题材涉及成长、婚恋、武侠、传奇、世俗、灾难、悬疑,情节扑朔迷离,矛盾此起彼伏,结局百折千回,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深思和回味。
  • 女法医之索魂

    女法医之索魂

    女法医吕鸿清楚地知道,让心灵面对死亡背后的真相,比面对死亡更加困难。市区发生了一连串诡异的爆炸案。在警方以高毅为首的侦破工作层层推进中,女法医吕鸿发现,这些爆炸案竟是冲着她来的,一切和她以前经历过的侏儒墓葬案有关,和一个自称为“索魂者”的凶犯有关。索魂者就此浮出水面……索魂者挖出了吕鸿和高毅各自埋藏内心多年的秘密,费尽心力修筑了一座陷阱之城,吕鸿陷于城内,高毅被困于城外……
  • 成吉思汗宝藏

    成吉思汗宝藏

    外出旅游的花朵,偶遇一个被某国神秘考古队追杀的蒙古人。蒙古人临终将一根藏有成吉思汗宝藏秘密的中空木棒交给花朵。木棒被安全寄给雷鸣后,花朵遭考古队绑架。雷鸣只身救花朵。最终他们却一并成为考古队寻找成吉思汗宝藏的“探路石”——途经1000工匠、800士兵葬身之所和阿尔寨石窟,考古队从遥远的黄河潜入一条地道,终于找到了墓群入口。
  • 西三旗:赵大年短篇小说选

    西三旗:赵大年短篇小说选

    本书包括:《五百里路呀》、《怪圈儿》、《活鱼》、《西三旗》等21篇小说和一篇报告文学。
  •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白云森万没想到,这头狡诈而凶猛的狮王在赴黄泉之路的时候,还会给新二十二军留下这么一道荒唐无耻的命令。他自己死了,不能统治新二十二军了,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日本人……望着滚滚涌动的灯火,望着手中的枪,孟新泽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炮火隆隆的战场,仿佛民国二十七年那个灾难的五月十九日刚刚从他身边溜走……为这奇迹,卸甲甸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千六百人倒下了,永远躺在这片焦土上了。卸甲甸的男人们被一场血战吞噬殆尽。这里成了寡妇城、孤儿城……
热门推荐
  • 痴狂等到你

    痴狂等到你

    前世,我为你痴狂,白发三千显惆怅。今生,我非你不娶,被虐千遍又何妨。姻缘,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前世今生,你我纠缠不清,都只为续写爱的篇章。前世不能同鸳鸯,化作相思泪两行,你我约定今生相聚话离殇,奈何与君不相识,怎不叫人肝肠寸断,痛苦哀伤。我心执着如明月,誓死守护你身旁,愿化作一具盤石,再等你五百年又何妨!!!一个千年的诅咒,让他终生承受梦魇的折磨,而那个守护诅咒的人竟然是她。
  • 邪帝追妻废材逆天神医大小姐

    邪帝追妻废材逆天神医大小姐

    她,人前是风光无限的大影后,人后却是令人心惊胆战的特工。他,人前是衣冠楚楚的总裁,人后却逼着自己的小妻子喊“老公”【欲知后事如何请点进文章......】
  • 菱魅

    菱魅

    一线阳光穿越眼帘,击碎了隐藏千年的封印。一个可恨的男子,将她推送到未知的世界在那里,上演着一场场爱恨情长的不屈和执着少女潜藏已久的神秘面纱渐渐被彻底揭开一幕幕涟漪就此激荡、涌动……
  • 豪门逼婚:偏执老公宠上瘾

    豪门逼婚:偏执老公宠上瘾

    姐姐唐笑薇被夫家差点害死,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妹妹唐薇薇为了讨回公道,代替姐姐进入秦家,从此,秦家再无安宁之日。带着复仇之心而来,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只愿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能够潇洒转身离开,阴差阳错,却没想到卷入一场豪门阴谋争斗中,命中注定的人悄然而至。
  • 总裁用心爱:宠妻无下限

    总裁用心爱:宠妻无下限

    本书暂时停更,因为一些原因没时间更,书友们请谅解(一对一绝宠文,小小虐,欢迎跳坑)刚重生就有未婚夫?林雪本来不想理他,结果却被他逮回家却扔在床上某天早上,林雪装可怜对萧瑾天说。老公你就不能给我放一天假吗?恩?给你放假?看来我还是不够努力,说完恶狼扑食朴向女人谁来告诉她,世界怎么了,莫名其妙的重生,还莫名其妙的生了小包子。
  • 琉克家族

    琉克家族

    冷酷但温柔的家族首领,一个不一样的韩娱文。可能有点偏向少时,大家请见量。文笔很差(请勿吐槽)书友群:73643653
  • 青少年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青少年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新时期青少年知识读本》共分为七章,从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等多个方面,选取了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些题目涵盖了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在选题方面,既有一般常识,也有逸闻趣事和鲜为人知的典故,既突出了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能够较好地扩展读者的发展思维能力,衷心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素养。
  • 异世开山

    异世开山

    本文主题曲——《东成西就》之开山怪:一身的穿戴,不必名牌!自然的潇洒才真有气派!头发随风舞,才真精彩呀,一举手一投足,都带风采哪!这才是帅丫!逍遥的主流派,你是今天新一代!漫不经心最愉快,二话不说最爽快!……实在是太帅,自然帅!【配音:他真帅!】不装不作状,不趁热闹不胡来!【配音:这样才是新帅派!】你是新一代的开山怪!【配音:帅哥呀,你丫你是真的,真的帅!】
  • 废恤诡异事务所

    废恤诡异事务所

    你相信幽灵的存在吗?你相信超自然的灵异吗?在你身边奇奇怪怪的幽灵又像是无所不在但当幽灵有了麒麟的东西幽灵却又有了它们自己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又让人感到好奇但看到了却又让人心里产生了恐惧感另外,你相信人性吗?一个人凶悍起来还有人性可言吗?报复?报仇?有比灵异来得可怕吗?那么这世界到底是人可怕还是灵异可怕呢?就让MONSTER故事带你走进不可思议的诡异事件里....
  • 拽王爷的抽风小妾

    拽王爷的抽风小妾

    一日,某女从天而将。华丽的砸到了一个‘太监’的怀中,‘太监’两眼猩红的看着她,很淡定的说道“给爷当妾吧!”“……”某女一脸迷茫。许久,某女突然火山爆发,穿越就穿越呗,她既然要嫁给了太监当妾!好吧,嫁就嫁,再怎么说也是一帅锅。可是,最为可恨的是,那家伙既然每日,在她面前上演真人的动物世界……演完还不忘说一句‘爱妃,有何感想?’某女握紧拳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