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200000043

第43章 东郡,第一块根据地(2)

虽然当大官了,但曹操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仍然是眼前的百万黄巾军,他们一个没减少,且斗志昂扬。而他自己只有区区数千人,且老兵少,新兵多,更要命的是自己手下这些人也没受过什么训练,许多人都没上过战场,猛地听说敌人有百万之众,“举军皆惧”。但既然当官了,就得干活,即使不为老百姓,也得为自己拼命啊。于是,初平三年,曹操率兵开赴寿张与青州黄巾军交战。

曹操的原计划是趁着敌人无防备之时,设计迎战。曹操和农民军打过多次交道了,基本上是怎么打怎么赢,他相信这次也不例外。但当曹操和他的铁哥们鲍信率领骑兵先期抵达战场时,却发现对方早有防备。

事实证明,时代在变,对于敌人也必须用发展眼光去看待,轻视敌人是要吃大亏的。一番较量下来,曹操手下死伤数百人,而曹操自己更悬,被敌人紧紧包围,要不是鲍信够义气,在后面掩护他突围,曹操恐怕已经是刀下之鬼了。算来这是曹操第二次死里逃生了(上次是荥阳之战对徐荣)。不同的是,上次救他的是亲戚曹洪,这次是亲信鲍信。曹操真是天下少有的幸运儿。

曹操是安全了,可鲍信就惨了。他随曹操两次出征,前次输得干净,这次输得彻底,把自己都搭进去,曹操连他的尸骨都没有找到。

曹操这一生性格多疑,真心朋友很少,但鲍信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自始至终,鲍信都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真的很铁,很哥们。所以鲍信死了,曹操很伤心,他明白,今后再也不可能遇到这样的真心朋友了。于是,他叫人刻了一个鲍信模样的木头人下葬。

黄巾军获胜后,乘势向曹军压过来。曹军原本就军心不稳,这下随时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只好强打精神,穿上铠甲,戴上头盔,到军营中鼓舞士气:“同志们,你们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没事儿,只要大家好好干,你们的未来是光明的,奖金是丰厚的,前程是远大的。”在他的激励下,士兵们的斗志一下昂扬了不少。

失败之后的曹操改变策略,不再贸然出击。不久之后,他开始迎来胜利的曙光,而青州黄巾军则盛极而衰,因为他们面临一个大问题——后勤保障不足。

黄巾军的一大特点就是行军基本不带粮食(那时灾荒年月,似乎也没多少粮食可带),实行流动作战,打到哪儿,抢到哪儿。打下了一座城,就大吃大喝一番;打不下,就只能忍饥挨饿。总之,对他们来说饥一顿,饱一顿很正常。可上百万人口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啊,所以他们总是饿的时候多,饱的时候少,可人长期饿肚子是要出问题的。

黄巾军的根据地青州已经被袁绍的部下臧洪占领,靠那儿补充给养是不可能了。曹操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开始固守。当然,他也不是一味固守,一有机会就对敌人进行袭击。曹操虽然人少,但像牛皮糖一样,打又打不着,甩又甩不掉,黄巾军不堪骚扰。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一个应对的绝招——收买。

说是收买也不对,他们主要是写信,给曹操摆事实,讲道理。信的大意是:你当济南相的时候,捣毁寺庙,毁坏神坛,差不多算一个无神论者了,而我们道家(黄巾军是道教的一支)只崇拜黄帝和老子,其余的大神统统不认。这样看来,咱们的主张是多么雷同啊。既然大家是同道中人,你就不要管闲事了,赶快撤军吧,从哪儿来,还回哪儿去,大家脸上都好看。这些理由听上去很美,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了。

他们希望这种套近乎的方式能感化曹操,但如果他们知道曹操的成长史,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天真。要知道,曹操虽然痛恨宦官,痛恨贪官污吏,却是靠打黄巾军起家的。你找这样的人合作,只能说是搞错了对象。

从这封信里,曹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你们人多势众,凭什么主动求和?啃不动我呗,既然啃不动,我为什么接受你们的建议?所以,曹操不但不听黄巾军的忠告,反而要把闲事管到底。

由于曹操善于使用骑兵,且士兵个个酒足饭饱、斗志昂扬,因此,饿着肚子的黄巾军就该受苦了。曹操对他们穷追猛打,但追到济北,就不追了,因为黄巾军投降了。

人多势众的黄巾军居然向只有几千人的曹操投降,听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但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黄巾军的战斗力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初平三年冬,百万黄巾军向曹操投降。都说曹操疑心重,下手狠,但对这些投诚过来青州黄巾军,曹操是相当宽容的。曹操从中选出了三十万精锐,重新编队,号称“青州兵”。这支部队虽号称精锐,但由于纪律涣散,除了攻击陶谦时杀人放火在行外,在历史上似乎也没留下什么亮点。

除开这一部分人,其余的人曹操也没发遣散费让他们回家,而是给他们安排了一份新工作——屯田,也就是从事农副业生产。

得到青州兵后,曹操的实力大增,他的心气也随之水涨船高。初出道时,他只想当个好官、清官;董卓专权时,他想的是讨贼立功;现在,他开始着眼天下,为自己规划未来。

当上兖州牧后,曹操的名气更大了,一大批人才纷纷投奔到他帐下:谋士如满宠、毛玠、程昱;武将如乐进、典韦、李典、于禁,加上曹家帮自己的人才,曹操阵营可谓人才济济。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曹操一出名,眼红的人就打上门来。来找茬儿的不是别人,正是袁术。袁术之所以要找曹操的麻烦,不是不服气,而是被人逼得实在没法儿了。而逼他的是刘表。前面说过,汉末军阀主要分为两大门派,两派的盟主分别是北方的袁绍和南方的袁术。而曹操和刘表都是袁绍的盟友,一句话,他们都是袁术的敌人。

袁术虽然贵为南派盟主,但却属于没皮没臊、眼高手低的人物。这样的人要实现自己无比远大的志向,真是比登天还难。但就是这样一个眼高手低的人物,偏偏没有自知之明,偏偏要为自己所谓的理想努力奋斗一番。

一开始袁术和刘表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孙坚杀掉南阳太守,把南阳交给袁术后,还是刘表帮着推荐袁术兼任南阳太守(他之前的职务是后将军)。但袁术很有追求,他不光要南阳郡,还想打整个荆州的主意。因为在他眼里,刘表这个人比较老实,比较好欺负。所以,他决定玩一把以大欺小的游戏,派孙坚攻打荆州。

但战争游戏有时也不是那么好玩的,刘表打仗固然不行,可他手下有一员名叫黄祖的大将,既不软,也不好欺负。虽然孙坚打仗敢打敢冲,但脑袋一直比较单纯,也比较听话,袁术叫他去,他就真去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州没打下来,他自己也挂了(被黄祖射杀)。

孙坚死后,袁术虽然没得到荆州,却依然是大赢家,他接收了孙坚的全部遗产——豫州(孙坚是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但孙坚和他的关系实在过于特殊,孙坚既是他的盟友,也是他的打工仔——至少袁术是这么认为的。南阳是孙坚帮他打下的,豫州也是孙坚帮他打下的,可以说,有孙坚,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有孙坚,就没有他袁术今天的幸福生活。

孙坚死后,随孙坚一同出征的侄儿孙贲带领残兵败将赶回去,袁术为安抚他,依然封他当有名无实的豫州刺史,实际权力仍然在他袁术手上。

此时的袁术,除开南阳郡、豫州外,自己还打下了一些地盘,比如扬州的九江郡、司州的若干地盘,杂七杂八算下来,他的地盘竟然横跨司州、扬州、荆州、豫州,俨然是南方的霸主,的确霸道。

如果好好治理,成为全国霸主也不是梦啊。但袁术这个人理政的本事是很差劲儿的,打仗的本事也是很差劲儿的,如果一定要说他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那就是享受,而且是高档享受、超前消费,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前文说过,南阳郡是东汉第一大郡,辖区37个县,人口二百四十多万,经济繁荣。袁术到任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基本上只办了一件实事——搜刮民脂民膏(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结果,好端端一个南阳郡被袁术弄得一片狼藉。

孙坚死后,袁术元气大伤,连一向比较软弱的刘表也硬气起来,他开始从襄阳带兵北上,断了袁术的粮道,直接威胁南阳。刘表是有名的老实人,但被这样的老实人欺负,袁术却没有一点儿脾气,因为他手上无粮。因此,心头发慌的袁术决定,自己挪挪窝,换换手气,撤离南阳郡,重新找一个软柿子下手。去哪里呢?他相中了兖州。在他眼里,曹操在酸枣会盟那会儿还是个挂靠在张邈门下的跟屁虫,这个被徐荣打得血本无归的人,就是传说中的软柿子啊。他不挨打谁挨打?认准他了,没错的。他当然不会想到,曹操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软柿子,而是硬骨头,没有好牙口是啃不动的。

初平四年,袁术屯驻兖州陈留郡的封丘县,准备拿曹操开刀。这次袁术是有备而来。为了彻底打败曹操,他网罗了一批盟友,比如被曹操打得灰头土脸的黑山军、南匈奴单于于扶罗等人,与他们结成反曹统一战线。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东汉时期,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逃往漠北,南匈奴归顺朝廷,成为东汉的雇佣军。董卓进京后,天下大乱,南匈奴成了没娘的孩子,在单于于扶罗的带领下,跟着白波农民军四处打零工,先后攻破太原郡、河内郡,还威胁到了曹操的东郡。曹操当然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主儿,立即毫不客气地把他们打了出去。

除了上述一干人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的名字叫金尚(也作金敞)。金尚是谁?新任兖州牧是也。金尚字元休,京兆(长安附近)人。金尚并不是无名之辈,他和同郡另外两个名字带休字的人(韦休甫、第五文休),一同被称作“三休”。

原来,自从兖州牧刘岱同被青州黄巾军做掉后,朝廷考虑到兖州人民群龙无首,又重新为他们委任了一位新领导。那人不是出力最多的曹操,而是金尚。那时的朝廷处于李傕等人的控制之下,曹操曾经是国家的通缉犯,让一个逃犯来领导兖州人民,成何体统?

这下难办了,一个是经过正常组织程序任命的,一个经过基层“民主”推荐产生的,兖州一下子有两个领导,谁是正牌货?只能让拳头说话了。

毕竟是天天打仗的人拳头硬些。曹操听说抢生意的人来了,立即派兵到兖州边界提前“恭迎”金尚。面对一大群穷凶极恶的士兵,金尚自然没胆量去上任,索性跑到袁术那儿去诉苦。

袁术这个人似乎很仗义,听金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的不幸,当即慷慨地表示:“金尚,你放心,你的事情就是我袁术的事情,看我亲自带人为你报仇雪恨。”

这样看来,袁术盟友够多,且个个苦大仇深、志在必得,但他们面对的是曹操,袁术就是有一打朋友也等于零。按理说,以曹操的实力,打谁都是小菜一碟。但纵观他的一生,他打袁绍和吕布是很吃力的,但打袁术、刘备等人却很轻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注定是袁术命里的克星。

袁术进入兖州后,驻扎在陈留郡(史书记载有误,应该是陈留国,因为刘协称帝前就曾经被封为陈留王,陈留郡已经改为陈留国)的封丘,而曹操驻扎在东北角的鄄(音同倦)城。虽然袁术看不上曹操,但他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出部将刘详作为先头部队驻守封丘东北的匡亭,互相策应。

面对打上门来的袁术,曹操也不含糊,他迅速带兵南下,打算先打弱一点的刘详,然后专心致意啃袁术这块硬骨头。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后,袁术当即决定带兵救援刘详,因为匡亭若丢了,袁术就相当于失去一只臂膀。但袁术很快发现自己和刘详的组合加起来也不是曹操的对手,结果,二人大败。

匡亭没保住,袁术只得退回封丘,准备歇口气再说。但曹操实毫不给他喘息之机,马不停蹄地追了上来,准备包抄他。

袁术千里迢迢从南阳赶来,后勤补给一直是个老大难,如果被包围,不用曹操攻打,自己不被困死,也得饿死。怎么办?袁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逃跑。他放弃了封丘,逃往襄邑。但他没想到曹操擅长使用骑兵,体能比他还充沛,跑步的功夫比他还强,一直咬着他不放,袁术惶惶如丧家之犬。整个逃跑过程中,袁术没有组织一次像样的反抗,一直发扬马拉松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住地往东南跑。他以为逃离兖州这块伤心之地,那就安全了。

袁术逃到太寿时,曹操直接放水灌城,袁术不幸成为落水狗,差点儿淹死,只得再次搬家。袁术的下一站是宁陵。但更凄惨的是,宁陵也不是安全岛。

袁术一路丢盔弃甲最后逃到九江郡,这下是真的安全了,因为九江郡属于扬州,曹操的手还没那么长。何况扬州牧陈瑀是自己任命的,是自己人,因此跑到扬州就相当于是到家了。但袁术的霉运远没有结束,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家的温暖,势利的陈瑀突然翻脸表示:“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无家可归的袁术鼻子都气歪了。

大家都是势利眼,能怪谁?好在九江郡的守将是孙坚的侄儿孙贲,在孙贲的大力支持下,袁术总算驱逐了扬州牧陈瑀,并且创造性地为自己封了一个“徐州伯”的头衔。

徐州是一个州,长官不是徐州牧就是徐州刺史,就是没有“徐州伯”这个编制,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徐州牧是陶谦。你袁术在人扬州,心却念叨着徐州,典型的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该不是吃错什么药吧?要知道,陶谦和你可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啊。

哎,没办法,老子穷得叮当响,被人逼得快要上吊了,打敌人(比如曹操)又打不过,只好打战友的主意了。虽然占不了徐州,自我安慰一下也是好的。委屈你陶谦了,多多理解,多多包涵啊。袁术真是想当官都快想疯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失魂落魄、精神近乎失常的人还是有人欣赏的。比如,初平四年,朝廷的当权派李傕等人就大大方方地送给袁术一个左将军的头衔,还封他为阳翟侯,赏他节杖(假节)。当然,职务、权力都是虚的,反正是空头支票,上面的金额随便开多大都行。

换在以前,袁术对此会理都不理,以前,董卓给他官职(后将军),他表现得很有种,没要;但世道不同了,讲实际讲不下去的袁术也贪图虚荣了。董卓的旧部给的官帽,他表现得很没种,要了。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以前很清高,很有骨气,此时也有气,但是是俗气。

同类推荐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和小狗菲斯在一起

    和小狗菲斯在一起

    小狗菲斯(Faith:信念)和她的主人一样有着多舛的命运,菲斯,曾经因为残缺而不能像正常的小狗那样生活,连狗妈妈也想要杀死它;它的主人朱迪,经历了与同一个男人的两次不幸婚姻,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女儿被她们的父亲与继母虐待而无能为力,在此期间还不断地失业,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一起证明了,“信念”能改变一切。
  • 心被雨淋过

    心被雨淋过

    本书收录作者短篇作品近50篇,内容以歌颂枸杞之乡人情风貌、讴歌时代精神为主。
  • 政治暗潮涌动

    政治暗潮涌动

    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站在世界历史的潮头,独领时代的风骚。因此,我们学习民族的历史,同时也要放眼世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到我们民族的价值和不足,以找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 原州情

    原州情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想起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城、那里的山、那里的人。源之于一个“情”字,这是作者萌生写作这部小说的缘由。让人们知道一切皆存在过,时光与空间也见证过。由于是业余爱好,也就不说其功利,好坏算足了结了一个心愿。
热门推荐
  • 进击的高冷小姐

    进击的高冷小姐

    她,曾是个骄傲的女生。却跌在爱情这个坎上
  • 神鬼传记

    神鬼传记

    万物皆为阴阳,阳之极则衰,阴之极则盛。阴阳合一便是极尽。奇门中人通天地知阴阳。古往今来这些人统称为奇人异士。风水相术只能称之为奇人,懂阵法一道便为异士。
  • 修真红包群

    修真红包群

    当鸿钧老祖拉陆羽进群时,他内心是拒绝的;当看见红包时,他内心是舒爽的;当发现群里的人都是神仙时,他内心是紧张的;当领到多宝道人,财神赵公明,三霄娘娘的红包时,他是兴奋的。当他默默的看着群里面聊天的女神仙时,他内心暗暗决定,我陆羽,将会是一个泡神仙的男人。
  • 陪你一起倾国倾城

    陪你一起倾国倾城

    那年她还年少,雪家大劫,在娘亲的安排下,她女扮男装,进入月家。她是温文尔雅、名动天下的月家少主月倾,被人尊称为少君;他虽是龙子,血统高贵,但地位低下,默默无闻。在白雪纷纷扬扬的樱花树下,她遥遥一指,选择了不被人看好的他。娘亲说:“足够无情,才能好好活下去。”娘亲说:“在这个世上,你能相信的只有自己。”他却对她温柔一笑,道:“阿倾,你信我,我能保护你一辈子。”
  • 一捧黄土映流年

    一捧黄土映流年

    传言,北秦女帝杀人如麻、暴虐乖戾。以至于百姓们苦不堪言。后来,一人率领百万兵将揭竿而起,斩杀暴君,登基为帝……--若非黄土白骨,我护你百岁无忧。染了一身的血,沾了一身的孽,只为完成他的愿——只要你想要,我定要为你铺就一条畅然无阻的道路,替你斩杀一切阻挡你前进的人,哪怕…那个人是我自己……--无人知道,那壮丽的锦绣山河,究竟埋藏了多少铮铮铁骨,葬送了多少儿女真情……
  • TFboys青涩青春

    TFboys青涩青春

    三位公主,在小时候遇到了三位王子,但因情敌从中作梗,使得三位公主和三位王子彼此分开,却没有想到三位公主竟是诺樱王国的公主,为了报仇三位公主与三位王子重逢,可是情敌不断,不停地在三位公主和王子之间制造误会,三位公主还会像以前那样相信三位王子吗,三位王子还会坚守小时候的约定吗,他们又将会如何守护这份爱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绝宠娇妻豪门婚宠儿

    绝宠娇妻豪门婚宠儿

    他,在六年的时间里怀念那个温暖自己一生的女孩。她,被情所抛,却遇见他。他说:“洛依然,你是我一生的救赎。”她说:“皇甫逸爵,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是如此幸运,竟然可以拥有你。”
  • 梦断王城

    梦断王城

    庶出王子为抗争命运,在竭力追求权利的过程中,迷失心智,无所不为,终获王位之时,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悔恨与哀伤
  • 我的校花老婆

    我的校花老婆

    一个隐身都市的高手少年,被白富美逼婚,又无意间和校花产生了交集,本欲平凡的他,却招来各种事端,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 TFBOYS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TFBOYS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过去已是过去,故事很美,还在继续;我们的相识不意外,愿永远陪伴你们;沉默的一时,换来的是我们的故事;舞台上的荣耀,等待的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