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700000009

第9章 汤方证(3)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治法都是温阳解表,表里同治。麻黄细辛附子汤以麻黄散表邪,附子温阳气,配细辛助麻黄解表,解表力强于扶正。麻黄附子甘草汤用麻黄散表邪,附子温阳气,配甘草之甘缓,又益气和中,扶正功能强于解表。

(背诵要诀)

麻黄细辛附子汤,

太少两感初起间。

阳虚较轻表证著,

发热恶寒脉沉兼。

二三日后阳虚显,

改用麻附甘草煎。

两方温阳解表力,

扶正祛邪细酌参。

(7)麻黄升麻汤证

(原文)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煎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辨证提要)

麻黄升麻汤证的主症是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唾脓血,下利不止,寸脉沉而迟,尺部脉不至。病机是痰热壅肺,兼脾气虚寒。证属寒热虚实夹杂。

(论治归纳)

麻黄升麻汤证的治法是宣肺化痰,清热养阴,兼温脾阳。方中用麻黄宣肺祛痰,升麻清热解毒,黄芩、知母清泻肺热,当归活血排脓,玉竹养阴润肺,六者共奏清肺化痰之功。又配天门冬、石膏、芍药、甘草清肺滋阴,白术、干姜、茯苓、桂枝温阳理脾。全方寒热同用,虚实兼顾,主治痰热厥证。

(背诵要诀)

麻黄升麻汤效多,

虚实夹杂痰热厥。

手足厥逆咽不利,

下利不止唾脓血。

寸脉沉迟尺不至,

脾气虚寒肺痰热。

清热养阴宣肺痰,

麻黄升麻知芩和。

当归玉竹天冬芍,

草苓术桂姜石膏。

寒热虚实并兼顾,

清上温下奏疗效。

3.葛根汤类方证

(1)葛根汤证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诸汤皆仿此。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辨证提要)

葛根汤证的主症是项背强几几,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或有下利,排泄物臭秽不甚,肛门无灼热感。病机是风寒束表,经输不利,或有内迫阳明,大肠传导失职。

(论治归纳)

葛根汤证的治法是发汗解表,升津舒经,升清止利。葛根汤由桂枝汤减轻桂、芍剂量,加麻黄、葛根而成。葛根升津舒经,又能升清止利;桂枝汤伍麻黄,发汗而不峻;姜、枣、草益胃生津;芍药、甘草相配,酸甘化阴,尤能缓急,切中病机。

(背诵要诀)

葛根汤证项背强,

风寒束表气不展。

太阳伤寒下利兼,

桂枝汤中麻葛添。

解表升津舒经气,

升清止泻功效显。

(2)葛根加半夏汤证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辨证提要)

葛根加半夏汤证的主症是发热,恶寒,无汗,呕吐,项背强几几,脉浮紧。病机是风寒束表,内迫阳明,胃气上逆。

(论治归纳)

葛根加半夏汤证的治法是发汗解表,降逆止呕。方为葛根汤加半夏。葛根汤解表发汗、升津舒经,半夏降逆止呕。

(背诵要诀)

葛根汤证见呕吐,

虽不下利病机同。

原汤方中加半夏,

发汗解表止呕共。

(3)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原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辨证提要)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主症是下利臭秽,肛门灼热,伴见汗出而喘,小便短黄,或兼见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病机是表邪未解,热迫阳明,大肠传导失职。

(论治归纳)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治法是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中葛根既能升清止利,又能解肌发汗,表里同治,为主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利,为辅药。炙甘草和中缓急,为佐使药。

(相关证析)

葛根汤证与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均为表里同病,均见下利。不同之处是:葛根汤证为表里俱寒,以表证为主,下利肛门不灼热,排泄物秽臭不甚,口不渴,无汗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为表里俱热,以里证为主,下利肛门灼热,排泄物秽臭,口渴,伴汗出。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与麻黄汤证、麻杏甘石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相鉴别:四证均见喘。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以下利为主,虽见喘,但程度较轻;麻黄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以表证兼喘为主,然一为无汗,一为有汗;麻杏甘石汤证以里热壅肺之咳喘为主,并无下利。

(背诵要诀)

葛根芩连用甘草,

肛热利秽兼汗喘。

热迫阳明表未解,

清热止利解表安。

4.栀子汤类方证

(1)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原文)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切香豉四合,绵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名词解释)

(1)虚烦:指无形之邪热扰于胸膈所致之心烦。虚,非指正气虚,而是与有形之实邪(痰湿、水饮、积滞、瘀血等)相对而言,此处指轻度的热邪。

(2)反复颠倒:形容起坐不安。

(3)心中懊(àonáo):指心中烦闷特甚,莫可名状。

(辨证提要)

栀子豉汤证的主症是虚烦不得眠,心中懊,甚至胸中窒,或心中结痛,可伴有发热。病机是热邪郁滞于胸膈,心神受扰。栀子甘草豉汤证是在栀子豉汤证的基础上兼见少气,乃正气损伤;栀子生姜豉汤证是在栀子豉汤证的基础上兼见呕吐,乃胃气上逆。

(论治归纳)

栀子豉汤证的治法是清宣郁热。方中栀子苦寒,清透郁热,除烦;豆豉辛散,宣透邪热。本方为清透胸中郁热之代表方,兼见少气者,加甘草,即栀子甘草豉汤;兼见呕吐者,加生姜,即栀子生姜豉汤。

(背诵要诀)

热邪郁滞胸膈中,

虚烦不眠心懊。

甚则胸窒心结痛,

清热解郁烦自通。

正虚少气加甘草,

气逆呕吐生姜功。

(2)栀子厚朴汤证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辨证提要)

栀子厚朴汤证的主症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病机是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论治归纳)

栀子厚朴汤证的治法是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方中栀子苦寒,为清热除烦之良药;枳实、厚朴宽中行气,消痞除满。

(背诵要诀)

栀子厚朴枳实煎,

无形邪热胸膈间。

心烦腹满不得安,

清热宽中又消满。

(3)栀子干姜汤证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辨证要点)

栀子干姜汤证的主症是身热不去,微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等。病机是热郁胸膈,兼脾阳受伤,中焦有寒。

(论治归纳)

栀子干姜汤证的治法是清宣郁热,温中散寒。方中栀子苦寒,清热除烦;干姜温中散寒。

(背诵要诀)

热郁胸膈脾阳伤,

身热不去微心烦。

纳呆腹满时作痛,

栀子干姜一并煎。

清热解郁烦可除,

温中散寒脾阳还。

(4)茵陈蒿汤证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辨证提要)

茵陈蒿汤证的主症是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而尿色深黄,腹满,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可伴有纳呆、厌食油腻、大便秘等症。病机是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兼腑气壅滞。

(论治归纳)

茵陈蒿汤证的治法是清热、利湿、退黄。方中重用茵陈蒿,是为主药,既能清热利湿,又能利胆退黄,配以大黄、栀子,则增强其药物作用;大黄清热泻下,又有利胆功能;栀子清三焦之热,通利大小便。三药合用,使湿热之邪尽去。

(相关证析)

茵陈蒿汤证与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均为阳明湿热发黄的主要证候,当需辨别。详见“栀子柏皮汤证”条。

(背诵要诀)

茵陈蒿汤治黄疸,

身目发黄黄色鲜。

小便短赤头汗出,

发热口渴伴腹满。

中焦湿热熏肝胆,

茵陈栀子大黄添。

清利湿热利二便,

利胆退黄功效坚。

(5)栀子柏皮汤证

(原文)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辨证提要)

栀子柏皮汤证的主症是身目发黄,色黄鲜明如橘子色,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濡数,可伴有发热、口渴、小便短赤等症。本证证候较茵陈蒿汤证为轻,其病机是湿热郁结,熏蒸肝胆,热多于湿,然湿热病邪不甚。

(论治归纳)

栀子柏皮汤证的治法是清热、化湿、退黄,清热为主兼以利湿。方由栀子、甘草、黄柏组成,栀子苦寒清热通利大小便,黄柏苦燥清热化湿,然两药剂量较少,故全方作用较轻。

(相关证析)

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均属湿热发黄,病机均为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茵陈蒿汤证湿热均重,病变以中焦为主;栀子柏皮汤证湿热较轻,两者相比,热重于湿,病变较轻;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为疾病初期,湿热内蕴兼有表证,或湿热弥漫三焦。三者主症均为身目发黄如橘子色,伴有汗出不畅、小便不利、发热、口渴等症。茵陈蒿汤证发热较重,且伴有腹满,便秘;栀子柏皮汤证症状较轻;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发热恶寒并见,无汗明显,或伴有头重、身困、脘痞等症。治疗均用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法,茵陈蒿汤功效较强,祛邪退黄力大;栀子柏皮汤清热化湿,力量较小;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有发汗、宣肺利水作用,上中下三焦并治。

(背诵要诀)

栀子柏皮加甘草,

热多湿少阳黄施。

身目发黄色鲜明,

清热为主兼利湿。

(6)枳实栀子汤证

(原文)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

(名词解释)

劳复:指病新愈后起居不慎,因劳累而复发。

(辨证提要)

枳实栀子汤证的主症是心烦懊、低热、纳呆、心下痞塞或脘腹胀满等。病机是余热复聚,热扰胸膈,脘腹气滞。

(论治归纳)

枳实栀子汤证的治法是清热除烦,宽中行气。若兼宿食积滞,则兼以消积导滞。方中枳实宽中行气,善除痞满,栀子清热除烦,配豆豉宣散透邪。用清浆水煮药,取其性凉善走,调中开胃以助消化。若兼有宿食停滞,出现腹痛、大便不通者,可加少量大黄以荡涤肠胃,通其结滞。

(背诵要诀)

枳实栀豉治劳复,

热扰胸膈脘气滞。

心烦懊纳食少,

清热行气宽中宜。

5.五苓散类方证

(1)五苓散证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名词解释)

(1)消渴:渴欲饮水的一种症状,非病名。

(2)水逆:指饮邪内停,水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证候,为蓄水重证的表现。

(辨证提要)

五苓散证的主症是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可兼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症状。病机是气化失司,水气内停,兼表邪未解。

(论治归纳)

五苓散证的治法是通阳利水。方中桂枝通阳,并外散表邪,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利水,合而通阳化气利水,兼散表邪。

(背诵要诀)

五苓散方用泽泻,

更配桂术猪茯苓。

小便不利兼消渴,

气化失司水内停。

水入口中则吐逆,

通阳利水解表行。

(2)文蛤散证

(原文)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辨证提要)

文蛤散证是表证未用发汗解表法,却用冷水喷洒而致烦热、形寒、口渴欲饮等症。病机属轻度水热互结。

(论治归纳)

文蛤散证的治法是清热利湿。文蛤即花蛤壳,咸平无毒,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背诵要诀)

文蛤散即花蛤壳,

烦热形寒口干渴。

水热互结证候轻,

清热利湿效果可。

(3)猪苓汤证

(原文)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辨证提要)

猪苓汤证的主症是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或见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病机是里热阴伤,气化失司,水热互结。

(论治归纳)

猪苓汤证的治法是清热、滋阴、利水。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利水,其中滑石、泽泻兼有清热作用,阿胶滋阴。

(背诵要诀)

猪苓汤方用泽泻,

滑石阿胶猪苓茯。

水热互结阴伤里,

小便不利渴欲吐。

心烦不眠亦可见,

清热滋阴利水除。

猪苓五苓均水停,

猪苓为热五苓寒。

热邪伤阴寒袭表,

气化失司为关键。

(4)茯苓甘草汤证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辨证提要)

茯苓甘草汤证的主症是心下悸,肢厥,可伴脘背冷痛、舌淡苔白滑或白腻等症。病机是中阳亏虚,水饮内停。

(论治归纳)

茯苓甘草汤证的治法是温化水饮。方中茯苓配桂枝,通阳化气利水;甘草和中补虚,助桂枝通阳化气;生姜温散胃中水饮,助茯苓化饮利水,合为温阳行水之剂。

(背诵要诀)

茯苓甘草桂姜配,

中阳亏虚水停胃。

四肢厥逆心下悸,

温化水饮治法备。

(5)牡蛎泽泻散证

(原文)

同类推荐
  • 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儿童骨与关节损伤》全面涵盖了儿童骨关节损伤的特征与处理原则、儿童骨折的生物学与生物力学等内容。
  • 肿瘤综合治疗与康复

    肿瘤综合治疗与康复

    近50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肺癌、肝癌、乳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这主要是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有关,如何开展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正处于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碰撞的时代,所以信息数量膨胀十分巨大,随着治疗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学科的纵横交叉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优势互补,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性进步,这些技术在给病人带来福音的同时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医生必须吸取各种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综合治疗的认识水平,才能为患者提供更新、更好、更优的服务。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阐述结缔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免疫学基础理论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结缔组织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郑虹,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主治医师,2013年1月辩证副型从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CN42-1340/R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热门推荐
  • 一世修灵记

    一世修灵记

    是否弱者恒弱?是否强者恒强?一个异界江湖,尽显肖小英豪。强者之路,哪一个不尔虞我诈?儿女情长,哪一个不惹牵挂?想了解一个陌生的异界,尽看《修灵记》
  • 扶摇九天

    扶摇九天

    前世,她,伫立于俑兵界颠峰,被誉为暗夜之王,却在任务中惨遭背叛。意外穿越,竟成天源大陆人尽皆知的废柴。爹不亲,娘不爱,兄弟姐妹爱使坏。重来一世,且看她左手乾坤,右手阴阳,玩转天下。
  • 无极神皇

    无极神皇

    林凡,有着卓越的天资,但是时不与他。阴阳神功,夺天造化!他踏上逆天之路!双手紧握毁灭双足踏出战火白骨累累,鲜血成洋封尊称神,无极神皇苍茫宇宙,浩瀚时空逆天之路几人成功,几人失败。巅峰,不是他的终点!而是开始!
  • 倾世之恋之草万髓

    倾世之恋之草万髓

    她这个世上真是个祸害!爱谁,谁死!恨谁?谁偏偏活的像模像样的!“喂!你这么人模龙样的?还有你!看看你的脑袋!那是人的脑袋吗?”人人都背弃她,人人都舍弃她:“嘿嘿,望秋水,你不是说,爱我吗?”无人怜她,无人问她,十大罪恶缠身:“哈哈哈哈哈!你们这样对我!曾经的?难道全部都是梦境而已?”“都舍弃我?不要我?那么,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煞星!”一怒万物失色,万草覆灭,前世今生,不复相见!
  • 青春悲葬花

    青春悲葬花

    她,永远的她。我不在了,你也要好好的,我会守护你,直到我生命的结束......
  • 天价重生:盛世神医商女

    天价重生:盛世神医商女

    她是家里的灾星,学校里的丑小鸭,被男友闺蜜背叛,被人从二十楼推下,死不瞑目,一朝重生,得到祖传空间,学医,开公司,赌石,统统手到擒来,一路上越走越高,越来越耀眼,追求者越来越多,然后某男方了,老婆过来,求安慰!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妖惑千年

    妖惑千年

    十个不同的灵异悲情小说妖惑千年-10-奈何桥妖惑千年-9-三生石妖惑千年-8-孤独·下坠·剑妖惑千年-7-雪妃妖惑千年-6-轮回中的缘妖惑千年-5-肉香妖惑千年-4-如果有今生何必求来世妖惑千年-3-灵蛛妖惑千年-2-我是千年妖精妖惑千年-1-三世之赌
  • 洛特时代

    洛特时代

    一个隐藏着秘密的项坠,一个陷入黑暗的王国,来自神族的青睐与垂怜,来自隐秘龙族女王的爱恋。究竟是乱世造英雄还是英雄起乱世,他该何去何从。。
  • 阴职

    阴职

    生前,他是因为父母早亡早早当家的可怜孩子,死后,他是穿梭于阴间与阳间索人性命的无常!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绝无雷同。以亲情为主,悬疑灵异为辅,请适度观看,不提倡迷信。本文慢热,心急吃不了热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