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1900000041

第41章 Z(1)

砸锅

“砸”是指“垮了”、“坏了”,而“锅”则并非烧饭做菜之锅。以“锅”喻事源于戏曲界的“两下锅”、“三下锅”、“钻锅”等术语。

清末民国初年,我国北方的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今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等又仍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人们就将这种班社俗称为“两下锅”戏班。类似的情况在南方也有发生——流行于云贵一带的滇剧,其腔调包括襄阳、胡琴、丝弦三种,原来也是一个戏班只唱一种腔调,后因人事凋零等原因,逐渐变成三种腔调杂演,有时是一本大戏兼用三种腔调,有时则一本戏的一折兼用三种腔调,人们就将此俗称为“三下锅”。

另外,京剧演员为了扮演自己所不会的角色而临时去钻研、排练,本行也俗称为“钻锅”。在这里,“锅”已经成了“戏”的代名词。旧时,人们常用“砸饭碗”来喻指失业,而戏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锅”了。至于艺人及戏班遭到外来的骚扰和破坏,戏园子被冲,戏班子被砸,则更是彻底“砸锅”了。

现人们常用“砸锅”来比喻办事失败了。

载不动许多愁

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词末尾的一句,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当时极为沉痛的心情。因它想象奇特而又入情入理,传为千古名句。然而这一名句不是偶然想出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

南唐后主写的《虞美人》中有这样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受这两句的启发,宋朝词人秦观在他的《江城子》中便有了“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词句。这样“愁”字的形象越来越明晰了。只差重量等着后人来描绘了。当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后,心情逐渐沉重了起来,一首《武陵春》便创造性的写出了“愁”的重量。“载不动许多愁”便成了历代传诵的名句。

斩草要除根

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a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shen)矣。’”这段话译成白话是:《商书》中说:“恶若是发展起来是极容易的,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靠近尚且不能,还能够扑灭吗?”周任(周时任大夫)说:“治理国家,见到恶就像农夫见到草务必除根,不仅要把聚在地面上的草割掉,还要把草根也挖净,使它们不能再繁殖,这样善就会得以伸展。”

这段话讲得颇具哲理,后便在民间演化出“斩草要除根”这句俗语来,用来比喻铲除坏人坏事,务必要彻底。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苏州有座古庙西园寺,寺里有座罗汉堂,堂里供着五百尊罗汉像,那一座座罗汉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座罗汉堂,不是一般的长方形,却建成一个“八卦”形,五百尊罗汉布置得往返循环,上上下下,将房屋的角角落落,全部利用了起来,实在高妙。

据说,设计这一奇特建筑的人,是本寺一个老和尚,他身高无比,大家不喊他法号,都喊他“丈二和尚”。施工中,他一不画图纸,二不将施工计划告知大家,只一股劲地在工地上干活,招呼大家。他干到哪里,要别人跟到哪里。一个“八卦”式的建筑,右扭,左拐,东弯,西曲,把一般匠人弄得晕头转向,都叹息:“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哉!”等到竣工的那天,大家细细一看,才完全明白了,没有一个不啧啧称赞。“难怪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实在是本领太高哉!”从此“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这句话就传开了。

招之不来 挥之不去

原作“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招:同“召”,帝命前来,称召;麾:同“挥”。即皇帝召之前来而不来,令去而不去。通俗地讲,即要来不来,叫去不去,形容个性耿直,贞定,不肯低三下四。语出《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字长孺,是汉武帝时有名的直臣,他为人孤傲,不拘礼法;好直谏,屡屡使武帝难堪。汲黯信奉黄老之术,官至九卿。武帝尊儒术,重用儒生公孙弘、张汤等,汲黯反对。一次,武帝大谈了一通尊儒的好处,汲黯说:“陛下心里满是这样那样的欲望,不过是在表面上作出好施仁义的样子,您以为这样就算是效法唐虞之治了吗?”武帝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有人责备汲黯过分,汲黯说:“设置公卿谏臣,难道是为谄媚的吗?我已经当了这个官,纵然贪生恋位,也不能辱没朝廷。”汲黯因此被罢官,但后又被起用。

汲黯多病,汉制官吏告病假满百日就要免职,汉武帝一再延长他的假期。后来汲黯病不能起,庄助再次为他向武帝告假,武帝有些犹豫。庄助说:“汲黯从您年幼时就辅佐您,忠贞不二,一心为天下社稷着想,能抱定宗旨,‘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其气节即使是贲育(古代勇士)那样的勇士也比不过啊!”武帝深以为然。

“招之不来,挥之不去”即源于此。后人也据此引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形容可以任意呼唤指使。现也用“招之能来,挥之能去”形容服从指挥调度。

照葫芦画瓢

意指比照原来的样子,加以模仿。

据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东轩笔录》(宋人魏泰著)云:“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乃俾其党,因事荐引。言谷在词禁,宣力实多,微伺上旨。祖笑曰:‘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词换语,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作诗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

这段故事说,陶谷在翰林院供职多年,希图升迁,便拜托好友向宋太祖推荐,推荐人说陶谷在翰林院,为皇上起草了不少文件,还是有点功劳的。太祖笑着说:“翰林院起草的文件,都是查看前人的旧文改换一下词语而已,有什么功劳啊?”陶谷知道后在翰林院的墙上题写了前面那首诗。太祖知道他发牢骚后,就更不想提拔他了。

由于这段故事颇能反映旧时文臣的照抄照搬的文风,遂流传极广。而“依样画葫芦”便逐渐转化为“照葫芦画瓢”这句俗语了。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是指一只眼看见,一只眼看不见,看见当没看见。意即马马虎虎,不必认真。又指没有完全睡大觉,暗中察看。溯其语源,还得从春秋战国时期谈起。

远在春秋时期,安徽含山县北的昭关是楚头吴尾——两国交界的地方。当时吴国有位大夫名叫伍子胥,因过不了昭关而忧虑万分,结果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后在医师黄甫皋的帮助下,蒙混过了关。这个说法颇富浪漫气息,而且曲折跌宕,故小说戏剧都引用了这一情节,因而流传很广。

然而,《韩非子·说林上》中的另一记载,似乎更现实可信些:伍子胥在边境上实际被捕获了,边防所的官员在审问伍子胥时,他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坦然承认:“我就是伍子胥,也叫伍员。”他问昭关官员:“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那是因为想要我那颗宝珠。可是我的宝珠又丢了,和他说真话他也不信。现在,你倘若将我送去,我就说宝珠被你抢走,并且让你吞到肚子里去了。”那驻守昭关的官员一听,呆了。是啊,伍子胥如今是地道的亡命之徒,假如他到楚王面前这么一说,楚王为了宝珠,一定会将我开膛破肚,那本官还有命吗?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手下的士兵说:“经本官审问,此人不是伍子胥,放走了事!”

这便是俗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掌故。

知子莫若父

没有像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谓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早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就记载着一个“知子莫如父”的故事。

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带上西施,离开越国,定居于“陶”,成了大富翁,人称“陶朱公”。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定为死罪。范蠡准备了千两黄金,让小儿子带去营救他二哥。范蠡的长子不服气,对父亲说:“这样重要的事为什么不叫我去?”范蠡说:“你去不行,只有你的小弟去才能救活你二弟。”长子又搬出母亲西施来肯求,范蠡拗不过,只好同意。临行前,范蠡叮嘱他,把金子交给庄生,听他去办,不管二弟得救与否,礼物不要带回。

范蠡长子到了楚国,拜见了庄生,呈上礼物和书信。庄生说,我尽力而为,你回去吧。范蠡的大儿子告辞出来后,心想,老头又穷又不做官,如何能救得兄弟?于是他又给楚王的近侍送了厚礼,打探消息。

第二天,庄生求见楚王说:“臣夜观星象见彗星侵犯紫微星,天上有灾难降临。王上只有即刻释放全部在押死囚,才能幸免于难。”楚王听后,立即下旨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听到消息后,心想:二弟已被赦免了,又何必白白丢掉那千两黄金呢!便又来见庄生。庄生见他没走,就已知道他的来意,让他把礼物带回去。庄生本打算把范蠡的二儿子救出来后,把金子一并交给他带走的,这一来很生气,觉得这个大儿子太瞧不起他了。于是参见楚王说:王上大赦天下,本为积德消灾,岂知您身边有人收受范蠡一千两黄金的贿赂。如放了范蠡公子,恐怕难平民愤。楚王听后,就下令斩了范蠡的儿子,第二天才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拉着弟弟的尸首回家后,全家人都痛哭失声,只有范蠡不哭。西施责怪他,范蠡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大孩子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吝惜钱财啊!他是在我贫困时出生的,从小跟我一起过苦日子,深知钱财来之不易;而小儿子是在我当官后出生的,从小挥金如土,我让小儿子去救他二哥,就是为他能不惜钱财,大儿子却不能。本是预料中的事,又何必悲痛呢?”西施听了这话,哑口无言。

后人将这个故事概括为“惜财杀弟”或“知子莫如父”,用作成语,前者比喻吝惜钱财,结果丢了亲人的性命;后者形容父亲对儿子的了解之深。

同类推荐
  •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本书适合传播专业师生、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创意与责任

    创意与责任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就好像我们在最初认识飞机时一样,我们先认识了飞机由机头、机身、机翼等部分构成,飞机内部有驾驶室、客舱等组成部分。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部形态上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从外部形态上看,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热门推荐
  • 落梦无情

    落梦无情

    妖王殿的后山是一座冰山,上面有一种植物叫做梦回,寓意梦回三生,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时间轮回,冰山有结界是神兽守护的地方,妖王一直想得到梦回,但一直都没成功,小女孩梦雅为了找回父亲,踏上了旅程
  • 几多停留几多飞扬

    几多停留几多飞扬

    他是一名罪犯,心思缜密、冷漠孤僻。而她的出现融化了冰封的他。他爱她,她爱他,可是当她无意发现了一切,却做了警察最好的卧底。当她亲手把他送进监狱,他从此自闭,她一夜白头。颠沛流离后,当他们再次相遇,该何以为继。这是由一个生活中真实的犯罪案例改编而成。
  • 阴婚不散

    阴婚不散

    结冥婚,娶鬼妻,这本来只是一种祭奠亡人的仪式。却由于可以改变活人的运势、旺风水,近几年渐渐在内地风靡起来。甚至,有的不惜拿活人……
  • 多一秒钟

    多一秒钟

    心灵深处的感觉...权利与钱力的碰撞。欲望是人类最本质的东西,虚无缥缈!
  • 万古尊帝

    万古尊帝

    一段消失的历史,一个被封印的上古世界。上古大能无数,而现在的世界,巅峰却只不过是修行的开始,一个少年,一块破碎的瓷片,能否再现上古的辉煌?
  • 鸿蒙之神在人间

    鸿蒙之神在人间

    初入神界的赵飞没能打成鸿蒙怪兽,却悲剧的被怪兽吞噬,灵识附身到人间一个大学生的肉体上。未来的日子该如何,赵飞不知道,只是眼前大学最后的时光似乎比危机四伏的神界更有趣,那好,一切就从此开始吧。
  • 大王叫我来巡夜

    大王叫我来巡夜

    君晗于崩溃边缘觉醒,选生死由天之路。自此,一把镰刀随百鬼夜行,一支短箫摆渡众生。“汝等邪祟安敢以神自居,吾以永夜神君之名,战不休!”“吾以不人不鬼之身,游走于人世地狱之间,看遍了生离死别爱恨情仇,终不悔!”本书非传统意义上灵异恐怖,偏向于都市灵异,不走惊悚流,较为热血,坚持完本,求支持。
  • 伪魔法世界

    伪魔法世界

    一个魔法融合玄幻的世界,一个魔法战斗贼的旅程。只要存活下去,百合花下,御姐和萝莉可以兼得。咳咳,以上纯属手滑,其实这是描述一个魔法战斗贼生存之旅的严肃故事,色调偏暗。
  • 樱花树下的那一缕斜阳

    樱花树下的那一缕斜阳

    萌喵一只爱宠物腹黑霸气····~女滴喜欢黑白樱花紫丁香(∩_∩)
  • 综漫:剥夺灵魂的王

    综漫:剥夺灵魂的王

    一个宅男莫名穿越到动漫世界的故事……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因为各种关系,所以会对原剧情合理修改,我一直认为故事往往存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如果平衡被打破,加了不必要的变量,那么整个故事都会变得无趣——我会把同人故事合理化后在呈现出来,让主角更好的融入故事,而不是像大多数小说那样的掌控一切的不实际。总之就是,把它当作一部小说来写,而不是那种写着很苍白的剧情。我想有不少人看到这么严肃的简介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如果是我反正不想看不下去,但我也没说会改的体无完肤是吧,只是给主角加了些对抗的势力,并不影响可观性的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