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9300000020

第20章 用行动战胜困难(1)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这是清华人奉行的准则。行动是最真实、最有力的战胜困难的武器,当面临着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不定决心,用实际行动战胜它们。华罗庚正是这样做事的代表。他不畏艰难,迎着挫折前行,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人生范本:华罗庚不怕挫折,迎难而上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是个小小杂货店的店主。

他的学历,不过是初中毕业,另外加上在职业学校读过一年半,未毕业即因交不起学费,而被逼退学。而且他在20岁那年,还因一场伤寒病而变成瘸子!

一个初中毕业生,又是一个瘸了,如果他稍为少一点毅力,那就必将是庸庸碌碌过这一生了。

但他通过自学,却变成了大数学家,这还能说是“平凡”么?

华罗庚无疑是数学的天才,但他的“天才”也是经过磨炼,“锋芒”始显的。

你大概想不到,这大数学家也曾在数学这一科考试不合格吧?这是他读初中一年级时候的事情。香港作家梁羽生曾问他是不是因为他曾触犯那位老师,老师故意不给他合格,他说:“不是,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试卷又写得潦草,怪不得老师的。”

经过这次教训,从初中二年轻开始,他就知道用功了。初中毕业后,家中无力供他升学。1927年春天,华罗庚到了上海,考进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读职业学校的费用虽然较少,一个学期(半年)的膳费和杂费也得50块洋钱。华罗庚因是清贫学生,申请免交学费已得学校当局批准,但膳费是必须自己出的,他的父亲已经十分贫穷,这50元是再也筹不出来了,于是华罗庚虽然只差一个学期就可毕业,还是被迫退学,回乡帮父亲料理那间小小的杂货店。

一个数学天才难道就要在杂货店终其一生么?不会的,有志者事竟成。华罗庚借来一些数学书籍,开始他的自学了。

但阻力马上来自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看不懂数学书上那些古怪符号,对儿子大发脾气:“你看这些天书做什么?书又不能当饭吃,还不赶快招呼顾客?”多年后西方一本数学杂志刊了一幅漫画,画中的华罗庚,抱着几本破书,被拿着烧火棍的父亲追得满屋子地团团转。父亲威胁儿子,要他把数学书扔到火炉里。

杂货店生意不好,他父亲帮人收购蚕丝,白天收购,晚上算帐。有一晚算错了1000多元,算不清明天就不能开工。华罗庚说:让我来帮你们算帐吧。父亲不相信儿子有这本领,但抱着姑且让他一试的心情,把两大本账簿交给他。结果华罗庚牛刀小试,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账目算清了。父亲一看,学数学果然有点用,这才不再阴止他学数学。

之后,华罗庚的数学天才被王维克看中,推举他在金坛中学当了教师。他不过是初中毕业,竟然在中学当起教员,虽然只是教补习班,亦已有人看不顺眼了。王维克和当地士绅的关系又不好,于是一班士绅联名向县教育局控告王维克“十大罪状”。“任用私人不合格教员华罗庚”也成为王维克的十大罪状之一。那位教育局长似乎还颇明事理,他批下来说:“学生焉得为私人,受控各节,大致类此,不准。”

不过王维克虽然官司打赢,但他不堪排挤,又来一次指袖而去。华罗庚的补习教员也干不成了,不过学校仍然用他做会计。

“运气”才好了不过一年,第二年又变坏了。19岁那年,华罗庚母亲因病逝世,他自己也染上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

这场大病,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足足病了半年。请来的老中医对他父亲说:“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点什么吧。”

但终于“奇迹”出现,他并没如医生断定那样夭亡,到了第二年端午节那天,他终于能够起床了。这“奇迹”或许正是由于他那顽强的求生意志,才能战胜死神吧。

但可惜“奇迹”的出现也未能使他恢复如初,而是造成了一个“终身缺憾”。他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从此,他是必须扶着拐杖走路了。金坛中学会计的职位当然也丢了。

对一个有残疾的人来说,谋生都有问题,还能够“梦想”攀登学术的高峰么?

他变成跛子,但并没有倒下去。他在数学书籍中发现了广阔的天地。

多年后有个记者问他,为何选中数学自修,他说:“我别无他选。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者要有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

于是他就凭着一支笔,一张纸,和从王维克那里借来的几本书,后来又添上了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每天在杂货店关门后,在昏暗的油灯下,不管家人的埋怨,苦读、钻研。

他好学,又能深思。读过的书在他脑中由繁化简,真正做到了触类旁通。这种自学的锻炼,造成了他一种独特的本领,研究问题,一抓就抓到了问题的核心。

经过了5年的自修(从16岁那年开始算起),他开始写些数学论文投稿,他的投稿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往往收到退稿的信件,编者指出:这一个题目是法国某一个数学家解决了的,那一个题目又是德国某一个数学家解决了的,等等。这非但没有使他气馁,反而令他充满自信。因为他并没有看过那些数学家的文章,但同样可以解决那些难题。

终于他有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的《科学》杂志刊登出来了。《科学》杂志是当时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权威的杂志,经常在《科学》上学文章的有李四光、竺可桢、翁文灏等等名家。而苏家驹也是一位相当有名的大学教授。这篇文章惊动了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熊庆来坐在他的数学系主任办公室,打开《科学》杂志,看完这篇文章,他抬起头来,问周围同事:“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没有能够回答。再问:“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同事们仍是面面相觑。

也是“无巧不成书”,恰好有江苏籍的教员在旁,忽然想起了他的弟弟有个小同乡名叫华罗庚,便道:“这个华罗庚哪里教过什么大学,他只念过初中,听说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

就这样,华罗庚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第二年(1931)夏天,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限于资格,他只能当数学系的助理员,比起他在金坛中学的薪水多了一倍多了。

重要的不是收入增多,而是清华大学提供给他更好的自学条件。有个记者写他这段期间勤学的情形:“清华的藏书比金坛自然丰富多了,对他来说有这个就足够了。他每天徘徊在数学海洋的岸边觅珍探宝,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个自学者对知识的巨大吞吐力,这时惊人地表现出来!他甚至养成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乍听起来不可置信,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心驰神往。他设想这个题目到了自己手上,应该分做几章几节。有的地方他能够触类旁通,也有的不得其解。他翻身下床,在灯下把疑难之处反复咀嚼。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这个助理员可不寻常,他的座位在熊庆来办公室隔壁,熊庆来碰上难解的题目时,也往往朝着隔壁喊道:“华先生,你来一下,看看这个题怎样解呀……”

他的论文也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第二年他就升任助教,初中学历当助教,破了清华先例,但却是教授会一致通过的。再一年半升讲师,然后当了两年研究员。1936年,他26岁,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英国最著名的剑桥大学留学了。

华罗庚到达剑桥地,适逢系主任哈定在加拿大避暑,他根据维纳的推荐,临行时嘱咐其代理人说:“东方的华某在此,可以告诉他,由于他的著作很多,一年时间即可完成博士学位。”但是华罗庚听了这个“优待”时说:“我此来的目的,并不在于用多少时间得什么头衔,我的志愿是在数论和分析方面,都得到深造的机会。我想先听权威学者关于数论方面的课,再用若干时间听分析方面的课,这样,两方面的精华我都能取得,然后研究以‘分析’来解释‘数论’,再以‘数论’来阐发‘分析’。”

他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但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却出色地解决了一个个当时著名的难题,如“华林问题”,“泰利问题”等,并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提他出的理论甚至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从逆境中奋起

假如真有上帝,天下会像天堂一样,人间会处处洒满阳光。然而,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这个世界上苦难太多,我们的生活中压力太大。谁来拯救自己?奇迹该怎样发生?无数的人有无数的困惑,无数的追求有无数个答案。而成功者选择了这样的道路:从灾难中爬起,从废墟中新生。只要点燃了自己那熊熊的生命之火,辉煌的成功大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

我非常佩服香港董建华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拼搏的吧!1982年,船王董浩云去世,作为长子的董建华理所当然地成了董氏家庭的掌门人。但是,落在董建华肩上的却不是荣誉的掌声,而是灾难与空前的压力。

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对亚非拉的产品需求枯竭。整个欧洲、美洲经济接近萧条状况。

世界航运业的衰败也于1982年彻底表面化,巨大的灾难降临到刚刚接管东方海外集团不久的董建华头上。

最让今天的人们扼腕叹息的,就是叱咤风云的船王董浩云当时并没能预见到这一点,反而去大规模扩充船队,从而使董建华身上的重债不堪重负,几至折戟沉沙。

首先是船价大跌。这使董建华名下的财富大幅度“缩水”,其资产净值在1982年为25.1亿元港币,到1984年则只有18亿港元。

公司的业绩同时也一落千丈,在船只吨位严重过剩的状况下,想卖船也不是容易的事,没有人肯在这种背景下买船,把负担往自己身上压。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1982年,尽管董建华用尽一切办法进行补救,但财务危机之漩涡还是将董氏家族卷入了其中。这个时候,他不仅欠银行的钱还欠股东的钱,欠日本造船厂的钱。据说,董家所欠的钱和奥地利的国债一样多。当时汇丰银行是董家最大的债主,仅此一家,董建华名下的债务就高达百亿港元。这意味着每年5亿元的利息。最高时,有人统计,董建华欠债达28亿美元,也就是说250亿港元。想想吧,背负这么重的负担,怎能不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

试想一下,150多个债权人接连不断上门的状况是何等苦楚;说服债权人和银行不要冻结资产,让他有个翻身机会,该需要多大的勇气,该忍受多少的白眼和冷面孔;有进连续和债主开会,打20多个小时的电话处理纷乱的事务,又该是多么艰辛。何况那是在业绩低落的情况下,还要面对美国轮船公司低价抢货的挑战。内忧外患一齐涌来。

让董建华倍感凄楚的还有世态炎凉。当董建华随着事业处于巅峰的董浩云周游世界时,所爱的待遇是何等荣耀,然而,当他身处逆境时,无情的商场给董建华尚存的天真上了毫不容情的一课。

债台高筑,债主盈门,尽管董建华用尽浑身解数,游说各方财团,想尽一切措施,如出租轮船,减少船舶数量甚至变卖分公司,但东方海外的财务始终没有起色。1985年9月,伤痕满身的董建华无奈宣布:东方海外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停牌,待债务重整后再行复牌。

正在此时,日本的东绵承造商社对摇摇欲坠的董氏大厦进行了最后的打击:货柜船必须要按时交货。

这一打击是致命的:若不及时付款接船,董氏家旅族将被迫清盘。

董氏大厦自身已难支撑,平衡已被打破。若无强援,必将倾覆。

1985年,董建华的事业似已走到穷途末路。虽然采取了降低成本、降低压力的多种手段,但对于奄奄一息的东方海外来讲却收效甚微。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样,其自身免疫系统根本应付不了凶猛的病情,一般的医生也束手无策,只有等待扁鹊、华佗之类的神医了。

汇丰银行是董家最大的债权人,据说,董家的欠贷高达100亿港币之巨。看到董建华苦苦奋斗,却周身是债,自救乏力,汇丰银行决定冒一次险。1985年9月,汇丰银行在会同中国银行向董建华贷出1亿美元的备用贷款,解救他被人起诉的燃眉之急后,决定再以新船为抵押,帮助董建华度过日本人这道难关。

就像失血过多的病人得到了血液补给一样,东方海外算是躲过了清盘厄运,然而大病未愈,积重难返。若想有所作为,非得再有带造血功能的“营养”补允才行。然而,有谁会再帮助董建华呢?

1986年3月,与董浩云私交甚笃的大富豪霍英东伸出援助之手,这对董建华来说,无异是久旱逢甘霖,无异于雪中送炭。

霍英东这笔救人于危难的注资,给东方海外带来生机。董建华宣布,重整公司债务。

董建华拿出了全部家产,全部注入重新组合的董氏集团。

董建华首先要做的,是说服150多个债权人同意他的重组方案。为此他不惜将全部资本投入重组后的公司,而把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交到债权人手中,自己实际上成为公司的高级“打工仔”。董建华的决定以及其行动时的坚定,征服了所有债权人,他们同意了董建华的决定。从1985年开始的公司债务调整,直到1986年5月17日这天,董建华宣布设立一家新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持有东方海外65%的股票,余者为霍英东名下的公司所持有。

这次重组工作进行得很慢,直到1987年才结束。这两年是董家最难挨的一段时光。股票被迫停牌,公司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公司欠债达26.8亿美元,预计要到2002年,公司才有可能夺回控制权。不过,希望也在增加。1987年,东方海外股票恢复上市买卖,公司业绩不再下滑。

80年代末,世界航运业开始复苏。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繁荣,航运业、造船业再度繁荣。东方海外挟重组之威势,抓住时机,度过了难关。到1990年,公司的亏损额度已由26亿美元下降到600万多美元。1994年9月,东方海外的股东们在9年之后首次获得股息,董氏家族也完全取得了企业控制权,控股比例超过50%,董氏家族这才真正重见天日。

东方海外,如今已经极其壮大,其资金逾百亿港元,经营24艘货柜船,办事处遍布145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底营业额达到16.7亿美元,雇员达3000人。

1995年12月13日,香港港热闹非凡。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货柜船“东方海外香港”号举行下水典礼。李嘉诚、陈方安生参加剪彩仪式。笑容满面的董建华以新船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

同类推荐
  • 好人缘才有好财源

    好人缘才有好财源

    本书从方方面面谈到了人际交往与财富增长的关系,既是写给广大女性朋友的理财指导书,也是一本新女性主义生活读物。一段时间以来,财富被宣传为某些人的专利:财商高的人,有赚钱天赋的人才能够赚得更多的钱。而人缘好坏似乎也决定于人天性:只有性格开朗的人,委曲求全的人或者处世圆滑的人才能做到不得罪周围朋友,获得一些人缘。本书就是打破这种常规思维,告诉大家,财富不是任何人的专利,想要让自己变得富足有很多种方法,而通过获得人缘从而掌握财源更是一套任何人都可以轻松掌握的技术和方法。
  • 习惯决定成败

    习惯决定成败

    大部分人努力奋斗,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功。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成败》列举了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影响着每个职场中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你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受老板欢迎的员工、一个受同事欣赏的员工。希望本书对在职场奔波的人士能有所帮助。
  •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本书将告诉您20几岁,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20几岁,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20几岁时的机会最宝贵;20几岁,让自己成为有人脉的人;20几岁,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理财要趁早,20几岁起要学会理财;20几岁,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20几岁,趁年轻多给自己投资;20几岁不努力,凭什么三十而立;20几岁就成功的男人!少年早奋斗,财源滚滚至,功名利禄纷至沓来,成就锦绣前程。年轻无所为,老大徒悲伤,踏破铁鞋凄凄惨惨,成功无处寻觅。
  • 做让人无法拒绝的女人

    做让人无法拒绝的女人

    女人要成功,就要做到让人无法拒绝!对每一个对自我有要求,想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的女人来说,我们的追求绝不仅仅是精彩一阵子,而是精彩一辈子。初出茅庐,战战兢兢,处理人与事大多会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有时候也会吃些暗亏却全然不知。也有一些在职场、社会打拼多年的老手,想必同样会有所体悟:关键时刻平时修炼的智慧心计往往能保全和成就自己。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女人,诸如甄嬛、武则天、戴安娜王妃、可可香奈儿、陆小曼等用自己亲历的故事给每个女人以启示:名女人的成功其实有迹可循。书中32位名女人给女性的六大智慧秘帖:自信、自觉、作态、趁势、格局、感恩,是我们在成长和成功路上可以随时借鉴和长期修炼的。
  • 读者文摘(下)

    读者文摘(下)

    我拥有的教学条件简陋,专职神父仅我一人,好多事情需要教民们帮忙。维拉斯就是教堂的热心人,他50多岁,身强力壮,是一个干体力活的工人。他对教堂的大小事务都特别关心,经常主动义务帮工。
热门推荐
  • 王俊凯唯愿时光不负你

    王俊凯唯愿时光不负你

    七月南风走街串巷不如你五月过境棠香~甜文一枚,宝宝们快签收~MUA~
  • 婚从天降:总裁夫人要爬墙

    婚从天降:总裁夫人要爬墙

    七年前,她是被未婚夫为了利益抛弃的公主,为了生存走投无路的她不得不进入演艺圈。她以为江离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当她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骗局的时候,她崩溃了。一场事故她带着肚子里的孩子跑路,再也不愿意回到这个伤心的地方。七年后,再相见已物是人非“做我的女人,我让你在娱乐圈平步青云。”江离看着面前浑身湿透,狼狈不堪的女孩说。“抱歉,本姑娘卖笑不卖身。”“卖笑我也买。”“抱歉本姑娘不想卖给你。”容颜笑的很是甜美。
  • 漫仙路:魔法禁忌书

    漫仙路:魔法禁忌书

    女主唐沁是来自西幻界面的傀儡操控师,她擅长操控亲手雕刻的木偶为手下。她偷走深藏在光明教廷之中的魔法禁书,在与圣女对战时的魔法元素撞击产生了空间扭曲,然后她被带进修真世界。本文的立场没有善与恶之分,只取决于他(她)做某件事的当下。注:本书框架采用了沧海灵荒世界的设定阅读指南:本文YY向,小白向,适量种田,酌量搞笑,不过就是图一乐呵的修真日常吐槽文,请不要对本文抱有太高期望,不适者请绕行,就当做是作者的表弟、表妹写的,谢谢合作。
  • 我的体内有支笔

    我的体内有支笔

    陈正宇因夺宝被人围剿,最后被迫吞下神物自爆而亡。可自爆过后,却发现自己重生了,回到出生那一天,带着往昔零碎的记忆,和以命守护的一支笔,及一具瞬息千变的鬼躯,开始了重返巅峰之路。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青春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青春

    三年前,我,俞靖,蔚蔚,子叶还有韩哲远,曾经坐在桥的拱柱上,对着大海吼过,我们以后要一直在一起,不离不弃!然后时间翻转到三年以后的现在,生活讽刺得像一把利刃,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脏。
  • 仙业

    仙业

    这是一个二十一世纪光荣的人名警察在异界修仙为业的故事……
  • 天策家计事件

    天策家计事件

    我叫王大。。呸,我叫张玄,贞观年间生人,一生最大愿望就是可以当上统领,走上人生巅峰,娶个美女生七八个娃。但是,在贞观三十年九月初九的这一天,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我被迫走上了“大侠”之路,对就是那种死了没人收尸,啥事儿都得扛的“大侠”,我不想当大侠的。。。从此我就提着我的枪,孤独地走在江湖道上。本书以虐主为乐。
  • 弹指繁华

    弹指繁华

    他,自诩天下第一,但却败给了她;她,为了他,甘愿堕落;他,为了友情甘愿从世间消失,永不超生。他们跨越神与魔界限,只为守护她一日绽放……
  • 最强异士

    最强异士

    世上有三种人,他们强者开天辟地,弱者称霸一方,他们分散在世界的角落,守护着他们的土地。武者,肉身成圣,开山裂石。修士,天地证道,法力超然。异士,以宝激发,能力万千。一副承载着疯狂灵魂的面具落入一个小人物手里,看他如何败尽天下高手,登临顶峰。
  • 龙少

    龙少

    他原本是一个自幼生活在深山之中的少年,但当他携带着一身神鬼莫测的古武,一脚踏入灯红酒绿的现代化都市,强势的做派,血腥的手段,掀起惊天波涛,他叫华天龙,道上尊称“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