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4800000030

第30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3)

朝廷便分段处理这个问题,从出家门到建平这一段,令王濬受杜预节度,等到了长江下游的扬州境内,再受王浑节度。

杜预接到诏书,便对诸将说,如果王濬攻下了建平,之后顺流而下,一路畅通,何必受制于我,反而误事。如果连建平这关都过不去,还有什么必要节度他。

他还给王濬写了一封勉励有加的私信,信中说,足下一路凯歌,攻下数个长江重镇,不妨直奔建业,拯救吴国人民,建立不世奇功,云云。

王濬收到这封信,心里美得很,羊公,你果然没看走眼,杜预先生是个厚道人啊。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王濬继续向东,在王戎等人的合力下,又攻克了夏口、武昌等地,一帆风顺,直到建业上游几十里处的三山。

杜预东赴江陵,斩都督伍延。江陵一失,沅水、湘水流域,直到交州、广州等地的吴郡,纷纷投降。他便专心从事整编,安抚新附州郡的善后工作,并按照中央指示,分出部分兵力增益王濬、唐彬,助其声势。

成功恐惧症

不是每个人都像杜预那么高风亮节,成人之美,比如说,对于王濬的成功,王浑就有点不太高兴,确切地说,是很不高兴,嫉妒加忌惮。但这不代表王浑没有能力,更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奸臣。

王浑,太原晋阳人,其父为魏司空王昶。

早年,王浑跟错了人,他跟着曹爽干,曹爽事败,他也被免了官,后来复起,做了一个芝麻官——怀县县令。这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从此之后,他找对了路,也使对了劲。在当了司马昭的参军之后,业绩优良,不断升迁,历经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越骑校尉。等到晋朝建立,王浑更是登上了一系列重要的岗位:徐州刺史,监淮北诸军事,豫州刺史。

徐州、豫州,其地理重要性毋庸多言,王浑也干得很好,开仓济民啦,改善军政啦,在边境建立威信啦,等等,使不少吴人越境投奔过来。

王浑还打退过吴国的进犯,一场漂亮仗。

那是泰始九年(273)秋天的事了。忙完了一季农活,豫州的军屯将士们放大假,只留了一个旅的人执勤。一个旅,按周制来讲是五百人。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战国时齐国的一旅曾达到过两千人。另据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而袁术当年把孙坚旧部还给孙策时,数量大约一千多人。上下限都摆在这了,一旅人的数量,大概就这么几个可能。

这时候,偏巧吴将薛莹、鲁淑犯边,薛莹向新息(河南息县),鲁淑向戈阳(河南潢川西)。多少人呢?号称十万!当然了,号称一般不太可信,我们狠点,给他打个二折,算两万多人吧,那也是王浑兵力的十几倍了。

王浑就带着这一个旅的人,偷偷渡过淮河,出其不意,攻击薛莹。这次攻击出乎薛莹意料之外,一时搞不清对方深浅,居然被王浑给打跑了。

这次胜利不能排除运气的成分,但王浑确实够种。事后,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镇寿春。

王浑在扬州又创佳绩。当时,吴人在皖城大肆布置军屯据点,想以此作为进攻的基础。王浑派遣扬州刺史应绰出击,除了打掉皖城这个祸胎,还顺道端掉了附近一系列吴国军屯,烧掉囤积的粮食达一百八十多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只六百余艘。

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王浑,他的干劲更足了,没事儿就出去观察地形,偷窥敌城,他知道,大举攻吴的日子不远了。

所以,平吴大事,少不了王浑。

王浑这一路向南进发,先后攻破了寻阳(湖北黄梅西南)、濑乡(河南鹿邑),多有斩获。长江在望的时候,他终于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建业可是吴国大本营,困兽犹斗。

不过,此时孙晧能用的人已经没几个了,于是以丞相张悌为军师,诸葛靓为副军师,加上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带兵出征。

这好比一个象棋的单方面残局,车、马、炮都被对方吃了,保卫老帅的只有一个士,一个相,两个卒,让人心酸。

张悌,襄阳人,今年四十四岁,当年司马昭大举平蜀的时候,他才三十岁,只是一个屯骑校尉。不过,虽然年轻,张悌对天下的局势却有着格外清醒的认识,而清醒的人往往悲观。

在人们纷纷预测司马昭的行动能否成功的时候,张悌认定,蜀汉必亡。

大家表示不理解,司马氏掌权以来,魏国内部就一直矛盾激化,还未安内,就劳民伤财,远征巴蜀,你怎么知道他一定成功?

张悌说,曹操尚权诈,重刑名,对外征伐不息,魏国人民对他的怕更多于敬。曹丕、曹叡更不如曹操了,仗打得不比曹操少,而且生活奢侈,耗国库,失民心。而司马懿父子,外平忧患,内除苛政,选贤任能。这父子三人,都是大智大勇之辈,不然,怎么能做到淮南三叛,腹心不忧,曹髦之死,四方不动?蜀国的刘禅,哪里是对手?

尽管当时无人喝彩,但一切都被张悌言中了。

张悌看蜀国看得很准,看吴国也是一样,刘禅只是能力不够,暴虐还谈不上,咱家那位可是个自毁长城的主!如果不是能人都死光了,张悌怎么会短短几年内,就坐到了丞相的位子?

张悌认为,一旦晋国大举来伐,东吴必将土崩瓦解。

这一天,果然到来了。张丞相带着两三万人,心情悲壮,踏上征途。

吴军行到牛渚(马鞍山南),张悌下令西渡长江,主动迎击王浑。这时,沈莹提出了疑问,晋军凶猛,自开战以来,攻无不克,上游诸军丧失殆尽,这两三万兵几乎已经是我们的家底了,万一失败,那可就全完了。

张悌只能苦笑,到了这个地步,但凡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东吴必亡。恐怕等不到王濬大军到来,将士们就逃光了。反正也是一个死,不如冒死出击,万一天可怜见,打败王浑,也许还能为东吴赢得一些时间。

如其丧败,当同死社稷。

在张悌的感召下,吴军似乎又燃起了一丝斗志,三万军队渡过长江,第一个目标便是驻扎在杨荷(安徽和县北)的晋将张乔。

张乔当时只有七千兵力,自忖抵抗不住,便闭城坚守,同时城头上挂起了白旗,不要逼我了,我认输啊。

诸葛靓提出屠城,张悌以事有缓急且杀降不祥的理由否决了,他接受张乔的投降,大军继续前进。

“张乔可不是真心投降,不过权宜之计,”诸葛靓很清醒,说,“如果把这七千人都坑杀,正可以长我军士气,若置之不理,必为后患。”

事实证明,诸葛靓说对了。

很快,吴军就与晋扬州刺史周浚狭路相逢。两军对阵之际,沈莹率领吴军中最为精锐的五千丹阳兵,对晋军发起了三次猛烈的冲击,晋军丝毫不乱。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沈莹没有办法,便引军撤退。

撤退是一个比进军更考验指挥水平的课题,泄了气的吴军混乱起来,大家也不管什么队形了,也不管什么领导了,只顾逃命。

晋将军蒋胜、蒋班捡了个便宜,趁乱袭击。

张乔看到这个场面,立马把白旗撤了,擂起战鼓,就奔吴军而来。几路晋军,把张悌等人围住,斩杀士兵八千余人,沈莹、孙震战死。

只有诸葛靓领数百人逃出生天,他发现张悌不见了,赶忙领着人马前去营救。但张悌此行早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兵败,则以身死国,尚惜此命何为?

诸葛靓急了,国之存亡,岂君一人能支,生命诚可贵,何必呢?

张悌流泪了,喊着诸葛靓的表字说:“仲思啊,今日就是我的死日,当年我还是个孩子时,便得到你家长辈丞相(应指诸葛瑾)的赏识,人俱有一死,但恐死不得所,今以身殉社稷,复何道邪?”

诸葛靓也流泪了,死命去拉张悌,张悌不为所动,眼看晋军已经杀来,诸葛靓放开了手,自顾逃去,走出百余步,蓦然回首,张悌已经倒在晋兵刀下。

连丞相都战死了,东吴大势已去。接下来,王浑要做的,就是继续前进,攻占建业!

然而,这个时候,王浑却按兵不动。

有一种心理现象,叫成功恐惧症,眼看努力很久的事即将大功告成,当事人却害怕了,犹豫了。咱们常说的婚前恐惧,也是这种心理的具体表现之一。我怀疑,王浑此时的心情有点儿类似。

此战,最好不要冒任何损失风险,稳妥为上。

听说王濬已经来到建业上游的三山,王浑便写信让他到自己营中,商议军国大事。

王濬接到这封信,可不怎么高兴。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孙晧现在的状态,束手就擒而已。

他的判断是对的。

几天前,吴将陶濬引兵从武昌回到建业,君臣相见,陶濬拍着胸脯跟孙晧保证,蜀船都是小船,哪里比得上我们东吴的大战舰,给我两万水兵,足以退敌!

从陶濬的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仁兄大概一路绕道走,从来就没亲眼见过王濬的船队,对蜀船规模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但孙晧相信了,他搜罗起所有剩余的部众,把兵符节钺都交给了陶濬,哥们,就靠你了。

陶濬没见过世面,不代表手下将士们不了解真实情况。什么?明天我们要去打王濬的航母?这不是找死么?

第二天一早,吴军人去营空,所有的士兵连夜逃走,一个没剩。

敌人都这个熊样了,收建业如囊中取物,何必调转船头,还跑去和王浑商量,到底有什么好商量的?

王濬不理解,王濬也不高兴。不管你了,先下建业再说,十年梦想,一朝成真,谁也别拦着我。

老王VS老王

孙晧耀武扬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他发现,以前那些见了自己战战兢兢、莫敢直视的人们,突然变得嚣张跋扈起来。

先是几百人把他围在大殿之中,逼他杀掉近侍岑昬,等到王濬大军逼近,左右更开始大肆抢掠,还在皇宫里到处放火。

孙晧终于后悔了,写了封检讨书给司徒何植(舅舅),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啊,你们投降吧,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薛莹此时为孙晧尽了最后一份力,让他分别向王浑、王濬、司马伷递交降书,这个计谋并没有延迟东吴的灭亡,但后来证明,对王濬、王浑争功一事,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康元年(280),农历三月十五,王濬的舰队开到了建业。孙晧按照古礼,面缚舆榇,衔壁牵羊,投降。司马炎封孙晧为归命侯,年薪不菲:粮食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

天下终于统一了。

平吴之后,改年号为太康,全国上下痛饮庆功酒,一喝喝了五天,只有一个人深感落寞:王浑。

理性,似乎从来都是事后分析出来的。理性经济人只是一个神话,而理性历史人,同样稀少,当下的抉择,从来都是两难的,这种时候,勇气往往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比如,陈胜、吴广,九百人就敢揭竿而起。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王浑在该踩油门的时候,一脚捣在了刹车上,百日围逼建业,击溃孙晧中军,可占领建业的头等大功,却拱手送人。

然而王浑还不是最郁闷的人,很快,王濬就比他还郁闷了。

话说王濬回到朝中,本以为自己是个载誉而归的英雄,没想到迎接他的却如满天雪片般的弹劾,当然,这些弹劾主要来自王浑的亲信同党。

这个局面,其实早就有人预料到了,王濬的智囊何攀。早在王濬占领建业,接受孙晧投降的时候,何攀就建议,赶紧把孙晧移交给王浑和司马伷,由他们派人送孙晧去洛阳,饶是如此,王浑也没领情。

回到洛阳之后,两位王将军打起了口水战,虽然王浑人多势众,但王濬也据理力争,一个人先后递交了好几封论证严密的长篇大论,证明自己有功无过。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我不听号令,我说我是没及时收到号令,你说我抢掠吴宫,我说你才是纵容部下的人。其实,这些细节没必要纠缠,事情的本质很简单,争头功。

司马炎对此心中有数,且不说之前王浑在东南做出的贡献,这次吴国最后的抵抗力量,也是王浑的部队歼灭的,王濬才能下建业如入无人之境。于是,他对王浑的功绩大加肯定,晋爵为公,增封食邑八千户,转征东大将军,赠子弟为侯。

王濬的功绩也不容抹煞,毕竟是他勇往直前,拔得头筹,尽管朝中舆论一边倒,都要给王濬定罪,司马炎始终没有同意,一直说,无罪,勿推。廷尉刘颂给二人定功,以王浑为上,王濬为中,司马炎认为不公平,还降了刘颂的职。

为了勉励王濬,司马炎加其为辅国大将军,而实际待遇超出了旧制,和“征”“镇”字号的大将军等同,后又封侯,邑万户,等等。

然而,领导的苦心王濬似乎视而不见。每次一有机会觐见皇上,这老汉就翻过来掉过去地诉说自己的委屈,说到激动处,竟然拂袖离去,连声bye-bye都不跟皇上说。

这也就是司马炎,好好先生一个,换了别的皇帝你试试?但是,跟领导耍态度,毕竟是有极大风险的举动。

这时候,有人预见了王濬的危险。这人叫范通,是王濬的护军,两人还有点姻亲关系,虽然他名字不太好听,但绝不是个饭桶。

范通主动登门,向王濬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您立了大功,是件美事,可惜并未尽善,才有这连日来的一场争讼闲气。当日您凯旋归来,立刻激流勇退,回家休息,绝口不提平吴之事多好?人家要问起这事,你就说,主上领导有方,同事尽心尽力,我个人哪有什么值得一说的功劳?”

王濬听了,不以为然,老兄,我不是争功,我是惧祸啊,当年邓艾就是被剥夺了话语权之后,无从为自己分辩,才遭惨死的。

范通当场就说了,您觉得,以王浑在朝中的势力,就算您充分行使话语权,凭您一张嘴,说得过人家那么多张嘴么?这时候,只能以德服人,对吧。当年蔺相如怎么能使廉颇负荆请罪的?王浑一个巴掌拍不响,时间长了,他自己就惭愧了。现在您非争这口气,这不是不给王浑台阶下么?再说了,您怎么还敢给皇上摆臭脸?

王濬顿时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一直在钢丝上玩后空翻哪。邓艾怎么死的?根本不是没机会说话,而是话说得太多了,不把领导放眼里。

认识到错误之后,王濬停止了与王浑的争执。这就对了,你有什么功劳,最好由别人替你说,老王卖瓜就不好看了不是?

果然,人在自己安静下来后,就容易听到外界的声音。朝中还是有人帮王濬说话的,比如,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和著名的李密,都上表力争。不久后,司马炎又升级王濬为镇军大将军。

这事闹了一阵子,双方便罢手了。之后,两人之间一直有点疙疙瘩瘩的,比如,由此王浑因公事去拜访王濬,王濬先在家里布置好保镖,才敢相见。好在当时已经是和平年代,天下无事,两位老将军也都六七十了,再没什么合作机会,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太康六年(285),王濬卒,时年八十,谥号“武”。

同类推荐
  • 明末烟云

    明末烟云

    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过许许多多朝代,每个朝代的开始与结束,都是历史最震撼的时刻。明朝末期,腐败不堪。万历和天启时代长期积累下来的诸多弊政,明朝如今已到了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自崇祯元年起,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与起义,弄得崇祯处处受制并焦急万分。在中原数省范围内流窜奔袭经年的陕西农民军突然挥师南下,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克明朝中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掘朱元璋祖辈之明皇陵并焚毁之,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
  • 忠义英雄传

    忠义英雄传

    五代十国末,乱世之际,英雄纷争。周朝殿前使赵匡胤陈桥发动兵变,代周立宋。跟随赵匡胤征战十余载的少年将军李明泊,不附庸任何一派,对赵匡胤忠心耿耿,为皇帝赴汤蹈火,这些被心怀叵测的人所不容。公元976年,宋军进剿李煜的唐朝。这次南征,赵匡胤给李明泊一个秘密的任务--就是夺取李煜的漂亮国后。正是这次任务,给李明泊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赵光义、王继恩之流借此大作文章。诬陷李明泊不听从号令,违反军纪。曹彬之于赵匡胤征南大将,不明所以,火上浇油。李明泊被捕入狱,全家惨遭蒙难。李明泊究竟如何脱离这次浩劫。忠义、亲情、爱情;幸福、伤心、惊喜。看一代英雄男儿如何忠义两难。
  • 三国群枭传

    三国群枭传

    曹操俘虏了吕布之后刘备谗言杀死吕布,在这时陈灵说话了:“主公,还是别杀了,吕布张辽给你,貂蝉给我吧。”————曹操在官渡之战之后开展官员表彰大会,在开展之前他问了荀彧一个问题:“你说我应该先表扬谁?”“先表扬郭嘉和陈灵,但是主公切记:先谢郭嘉。”————赤壁之战之后败走华容道,曹操等人离开了关羽的伏击后他们又经历了一波伏击。诸葛明笑道:“我哥真是料事如神,看来曹操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了。”曹操还没说话,陈灵立马杀了过去:“主公,这妞你别跟我抢。”
  • 风云大宋

    风云大宋

    秦越穿越了,来到北宋元佑四年的杭州,一个距离靖康之耻仅剩三十八年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既富庶又文灿。苏东坡大江东去,李清照细柳黄昏,四学士齐名天下,米狂草一字万金。一句话,实在太好了。然而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既积弱又纷乱。北辽西夏年年岁币仍不免年年内侵,新旧党争此时你谪岭南彼日我亦贬岭南。金虏铁蹄渐闻踢踏,江湖群豪即将啸林。同样也是一句话:好日子快到头了。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里,我们的主角成为一名大宋最底层的读书人。他将做什么,又将改变什么……市井风情,明月黄昏;佳人舞袖,朝堂纷纷;金戈铁马,寸土万金,尽在《风云大宋》。
  • 战车呼啸

    战车呼啸

    有人聪明,用十二头的代价,挽救了自己的国家;有人很傻,自断后路,却打了胜仗;有小偷立功,有酒鬼误事;有女人勇敢,有男人卑鄙,还有师兄弟掐架。这就是战车时代的传奇!本书介绍从先秦到三国时期的主要经典战例。比如涿鹿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直到刘秀开国的昆阳之战。
热门推荐
  • 一叶千漓

    一叶千漓

    她是二十一世纪年轻有为的医学女教授,却遭自己丈夫陷害,遭遇车祸,无意穿越到古代南锡国,竟没想到这个叫苏小漓的女孩是个傻子,更夸张的是她是当今太子的太子妃,,,,,,
  • 乱世商女倾城妃

    乱世商女倾城妃

    身逢乱世,沈倾歌为他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助他一统天下,外祖顾家一门忠烈,家财散尽,她居后宫之首。汾河决堤,瘟疫横行,她不忍百姓重陷水生火热毅然献出禁书,最后却以“祸星妖女”处以火刑。浴火重生,她只想护亲人一世安好,至于那些口蜜腹剑毒辣心肠的人,她自然要让她们尝尝曾赋予她的——万劫不复!
  • 星途,总有女配想害本宫

    星途,总有女配想害本宫

    作为国内的当红女新星,霍清清戏里戏外都有着明骚暗贱想要害她的女配,不仅挖她墙角跟她抢戏,还要跟她抢老公!然而雇人在电影发布会上朝她泼粪的女二号被删掉了所有戏份,全面封杀!仗着有钱想潜她的投资商被打成半身不遂,一周不到破产成了穷光蛋!演艺圈的人都在纳闷她究竟是开了挂还是买了金手指!?直到霍清清和鼎峰集团的太子爷结婚那天,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出现在她的婚礼上…“年允峥,你凭什么带她走!?”男人英挺身姿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如同帝皇一般:“就凭我是她孩子的父亲,就凭我一句话就能让你们鼎峰集团破产倒闭!”霍清清怒不可遏地看着他:“年允峥,你是不是有病?”他居高临下握住她的下巴:“是,而且我还病得不轻…”相思病!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 山河破碎:一世的奴

    山河破碎:一世的奴

    她是他的奴,她是他的妻。一场阴谋,使她与她互换身份,也使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你偷走了我的一切,我失去了一切。她与他是青梅竹马,历经山河万险,终于修成正果。那日他们大婚,她被人敲晕,醒来之后一切已经大变,她的容颜被毁,在宫殿的深处有着另一个人接替着她的生活,另一个人享受着她的一切。再次相遇,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她费尽心机去寻找他,可是一切阴谋却正在浮出水面。她该何去何从,是放手?还是……
  • 剑道星洲

    剑道星洲

    沈星洲一介外室弟子,除非考入剑道阁,否则只能一辈子守山打杂为生。不过是按照门派规定,借阅功法,也要被师兄为难。难道就此罢休,继续做个无名之辈,终日忍气吞声?
  • 王俊凯的夏天有雨

    王俊凯的夏天有雨

    今生遇到就好好去爱,因为来世我们一定不会再见——安雨墨青春不长,可路还很远。请让我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走下去——王俊凯
  •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风景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风景

    过了好久了,她们重新回到地球,两队国际歌手的地球生活开始了……
  • 一书浮生半世谈

    一书浮生半世谈

    也许今后你不能平安过一生,但我会倾尽一切护你,哪怕从此万劫不复,灰飞烟灭。——苏岸娘亲为我取名“苏沫”,其寓意为与世人陌,与上天陌,与世间万物陌,不远不近,平凡一生。我想娘亲取错名字了吧,我的一生不陌不平凡。——苏沫一年又一年,从青丝到白发。她本是妖,不会老,却在等待中白了发。她守着一间破屋,一树梅花,等着他从无尽深渊带着枯骨花回来,对她说:“我来接你回家了。”——青莲在此说明一下,雪妖讲的是BG,但故事主要讲的还是BL。
  • 一眼定今生

    一眼定今生

    遇见她时,她失落,追求她时,她冷漠。她封闭了自己的心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进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