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4800000033

第33章 总为浮云能蔽日(3)

你以为张华写鹪鹩是为了表明自己生性淡泊,甘于贫贱么?非也。要知道,除了鹪鹩一枝,还有个鹪鹩生雕的说法呢。张华说自己是鹪鹩,还有一层隐藏含义,坚信自己将来能化为雕鹏,九天展翅。

能从鹪鹩中看出鲲鹏影子的人,还是有的,比如乡亲刘放,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很不一般,把女儿嫁给了他。同郡的卢钦见到张华,也以为是国之重器。不过,直到阮籍给了一句王佐之才的评语,张华才算得到权威性的正式品题,踏上仕途。

张华的脑子堪比大容量硬盘,多少知识都能装得下。当初,司马炎曾经询问他汉朝宫室制度,张华应对如流,说得不过瘾,还当场在地上,把汉代整个建章宫的详细规划图都画了出来,从此名重一时。

张华不但是平吴的坚定支持者,还实际参与了这个项目,担任度支尚书,做后勤供应,兼出谋划策。

但这时的张华还不是一个玩政治的高手,在齐王司马攸一案中,说错了话,站错了队,被外放到幽州,任都督幽州诸军事。

张华离开洛阳后,司马炎有什么感觉呢?不方便,太不方便了!什么礼仪宪章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也没处查了,诏书也没人帮你打草稿了。

不但皇上若有所失,朝臣也有这种感觉,君臣商议着,咱还是把“数据库”调回中央吧,给他加官到丞相级别,开府仪同三司。

但是,有一个人对张华很不满意:冯。

当年皇上曾经面试过一个叫做冯恢的士人,张华也在招聘现场,说,这个人不好,pass掉。冯恢进仕的希望就这么破灭了,而他不是外人,冯的亲哥!因此,冯最不愿看到张华飞黄腾达了。为阻止这个事情发生,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

冯是侍中,经常和司马炎聊天。这天的话题是魏晋以来的历史故事,聊着聊着,冯突然冒出一句骇人听闻的话,“我觉得,钟会叛乱,责任其实在太祖身上!”

太祖司马昭是皇帝的老爹,司马炎闻声色变:你说什么?!

现代营销,为了破解潜在客户的心防,常常会先抛出一句惊人之语,让对方心里片刻间一片空白,然后趁虚而入,灌输自己的观念。冯使的,正是这一招。

看到皇上被自己一声惊雷炸得处于情绪低谷了,冯不慌不忙免冠谢罪,说出一番高论:汉高祖时,八王以宠过夷灭,光武帝时,诸将由抑损克终。其实,君王本无仁暴之别,臣下也无智愚之异,关键在于君王以什么方式统御臣子。当年钟会才智有限,而太祖夸奖太过,委以重任,助长了钟会目中无人的气焰,这才有了后来的事。

司马炎不由得点了点头。这时,冯说出了他真正的用意:您可不要重蹈覆辙啊。仔细想想,如今有大功于天下,又统领一方戎马的,就应该是您的重点防备对象。

司马炎没有表态,但冯的话,他是结结实实地听进去了。于是,决口不提调回张华的事。

不过,这对幽州百姓却是一件好事。张华都督幽州期间,岁岁丰收,兵强马壮,东夷诸国,几乎全部归顺。鲜卑慕容部曾经挑衅过几次,但都没成什么气候。

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将军严询大破进寇昌黎的鲜卑慕容廆,杀伤数万敌军。这年八月,因为没有必要,便取消了平州的政区划分。太康七年,慕容廆寇辽东,再次失败,到了太康十年,干脆就投降了。

太康年间,东吴还有过一次动乱,也很快就被平息了。

这些年,国泰民安是主旋律,实在没有必要大肆迁徙人民。而且,说实在的,少数民族内迁,由来已久,是一个既定的历史趋势,这个问题实在工程浩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司马炎不打算伤这个脑筋。

这些问题,留待我的后人去解决吧。

隐患重重

虽然司马炎本人犯懒,但有些臣子着实勤快,不断给他提建议,甚至提意见。比如傅咸,上书提醒武帝,我们的家底还很薄,经不起大家这么大肆挥霍。又比如尚书胡威,更为直接地指出,腐败的根源在于吏治太宽。

不过,最狠的还是刘毅。

刘毅,东莱人,汉城阳景王之后。他的特点就是刚正敢言,嫉恶如仇,天生的谏官苗子。事实上,在掌管谏官的时候,由于工作太卖力,得罪了人,还被免过职。尽管如此,刘毅依然痴心不改。

太子有次上朝觐见,鼓吹入东掖门,恰好被刘毅看到了,上前拦住东宫车驾,说什么也不让通过,还写了一封劾书给皇上,责怪太子的老师们没有做好礼法教育。直到皇上的赦免诏书下来,太子才进了门。

刘毅不但严于律人,同样严于律己,有次他实行斋戒,营养不良还是怎么着,病了。刘夫人很心疼,就去看望老公。这在刘毅眼里,属于非法探视,亲老婆也不行,立刻拿起棒子把刘夫人捶了一顿,斋戒也当即停止。

当时说起刘司隶,大家表情立刻严肃起来,有些人是肃然起敬,但更多的人是畏惧忌恨。

刘毅对皇上本人也不留情面。

有天,司马炎去南郊祭祀,礼毕之后,忆古思今,心生感慨,便问一旁的刘毅:“爱卿,你说,我好比汉朝的哪个皇帝?”

刘毅等这个机会,大概也等了很久了,张口就来,“桓、灵二帝吧。”

东汉的桓、灵二帝,确实非常有名,骂名!连举起匡复汉室大旗的刘备,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司马炎当然不服气,“这也太过分了吧?我自然不敢比那些明君,不过也一直努力着呢,扫平东吴,混一天下,至于不堪到桓、灵的地步么?”

不怕你不高兴,就怕你没反应。刘毅当即进言,“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尚不如也。”说你像桓、灵还抬举你了。

司马炎松了一口气,你小子,原来是想说这事啊,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你还是不了解现实的复杂性,算了,不跟你计较。他哈哈一笑,自我解嘲道:“桓、灵当政时,可没人敢说这么大胆的话,可见,我跟他俩还是大不一样的。”

当然,听皇上这么说了,旁边的其他臣子们是少不了一翻溜须拍马、歌功颂德之语了。

这种借机讽喻,要求司马炎好好整顿吏治的事,刘毅干过不少回,但一直也不见司马炎有什么动静。刘毅改变了斗争策略,向选官制度开炮,上书要求废除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当初为了笼络望族而设立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州级行政区里,立一个大中正,各郡国里,分别立个中正。中正是个官职,专门负责从当地选拔人才,推荐给中央。每个人选推举上去的时候,还必须给一个定性定量的分析报告,说清这个人才的品德和能力,再给一个总结性的等级鉴定,分九等,从上上品到下下品。

显然,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相当主观,中正未必中正,偏邪反而更有可能。刘毅总结出这个制度的八种弊端,讲道理,摆事实,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那可是简洁的古文,两千多字,换今天标准,起码相当于万把字的专业论文了。

结果呢,刘毅受到司马炎的严重表扬,但仅此而已,没有后文。刘毅很郁闷,不过,后来,他当了青州大中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己的人才选拔理想,也算一丝安慰吧。

卫瓘等人也曾提出过废九品中正,恢复汉代乡举里选的古制,刘颂也上书要求整肃官场,还特别写了一篇《崇让论》,号召士人,特别是朝中官员廉洁谦让。但司马炎夸奖归夸奖,没什么实际行动,这事,就这么无限期拖延下去了。

因为革除时弊,加强吏治,实在是太难了。统治阶层之间,盘根错节,是一张扯不断的关系网。满朝文武,大家细细叙起来,不但互为亲戚,而且还都能拐弯抹角地跟皇上攀上亲戚,要整治,从何整起?

何况,大家碰上了司马炎这么个千古少见、把员工利益当作企业文化重要一环来建设的老板?其实,从西晋立国的根子上讲,司马炎必然不会对国家根本制度和价值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整改。

王朝,犹如一艘巨舰,而道德价值体系,就是这艘船的龙骨。周朝以礼、秦朝以法治天下,汉武帝则夯实了儒家的地基,曹魏再次偏向法治,而西晋的官方价值体系又回归于儒教。

司马炎曾说过他“本诸生家”,即儒生出身。儒家提倡忠和孝,天然就是维持稳定的有利工具。但司马氏的立国时期的所作所为,怎能当得起一个“忠”字?西晋,立身不正啊。

百般尴尬和矛盾之下,司马炎选择了一条折中的道路,“忠”是不能大肆宣扬了,那么,就孝吧,以孝治天下。

这种简化版的儒家,好比缺了一条裤腿的破裤子,穿上它之后,西晋的屁股在寒风中长出了严重的冻疮。司马炎能做的,就是给西晋大抹冻疮膏。

等他去世以后,西晋的诸多病症也渡过了潜伏期,来了个总爆发。

武帝辞世

极意声色的私生活,终于搞垮了司马炎的健康。

岁月不饶人啊,这声感叹,司马炎不仅是为自己,也同样为那些陪伴他走过多年的老臣们发出。

陆陆续续,老人们都走了。帮助他完成建国大业的老臣子,像王祥、王沈、裴秀、石苞、郑冲、荀顗、何曾、贾充、陈骞、山涛,等等,宗室里面的老王爷,司马望、司马骏、司马伷等,相继离世,就连荀勖、冯,到了太康末年,也已不在人世了。硕果仅存的也就是卫瓘、魏舒和张华、王浑,而魏舒、卫瓘两人私下里也老是嘀咕着要退休。

公元290年,改元太熙,以王浑为司徒、卫瓘为太保,这时,魏舒也已辞世,因为实在无人,连曾被免官的石鉴此时也升为司空。

这时,朝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后党外戚。咸宁二年,司马炎按照妻子杨艳的遗愿,立其堂妹杨芷为皇后。一门两后,杨家想不显赫都难!

杨芷的父亲杨骏,得到破格提拔,拜为车骑将军,得封临晋侯,车骑将军是贾充当过的官,而爵位虽然只是侯,但看看称号——临晋!诸王的封号里都没这个晋字。对杨骏这个人,时人有个评价:器小,也就是各方面都很普通。普通人心机不深,地位高了,难免得意。你心里高兴大家也能理解,但天天把不可一世的表情摆在脸上,就很招人烦了。

胡芳胡贵嫔的老爹胡奋就有点吃味儿,他闺女才是最得宠的,没想到这皇后还是落到了杨家。看到杨骏春风满面,胡奋说了难听话: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跟皇家结亲的人,早晚会遭灭门之祸,你杨骏有什么可拽的?这是赤裸裸的酸葡萄嘛,杨骏反将一军,你家闺女呢,不也在皇帝身边?

胡奋冷冷一笑,我闺女身份低贱,给你闺女做丫头而已,有什么利害关系?

杨骏的两个弟弟比他有才,杨珧有心机,杨济还会武艺,陪皇上出猎北芒山,曾一箭射死驰突中的猛兽。

考虑到胡奋所说的问题,早在小杨皇后册立之初,杨珧便上表说,自古一门出二后,鲜有善终,请皇上把我这封表书收藏在宗庙石函里,万一以后有什么事,这相当于一个免死券。

有了免死金牌之后,杨珧和杨济还是经常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危机感,但杨骏却没想那么多,更加肆无忌惮,广树私党,甚至敢于排挤宗室。

太熙元年(290)春天,司马炎病重了,整日昏卧在床,政事都由杨骏一手把持。杨骏借此机会,要将汝南王司马亮赶出洛阳,都督豫州。

有天,大概是回光返照,司马炎竟然起身,要求看看最近的政事处理和官员任用情况,这一下,杨骏的不法行为露馅儿了。司马炎严肃地批评了杨骏,并下令中书省草诏,打算让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同为顾命,希望能起到互相牵制补充的作用。此令一下,司马炎又昏沉过去。

杨骏吓了一跳,汝南王是皇上的叔,叫他来分权,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立刻跑到中书省,要求看看诏书。同志们一看,杨国舅要借看诏书,谁敢说个不字。

这诏书被借去之后,再也没见杨骏还回来,中书监华暠急了,这还等着交差呢,他便硬着头皮,找到杨骏,可说破嘴皮,杨骏就是不还。

这个时候,司马炎已经在弥留之际了,守在床前的皇后杨芷趁机请愿,希望让杨骏辅政。司马炎在浑浑噩噩之际,轻轻点了点头。

杨芷就等这一刻,赶紧叫来中书监华暠、中书令何劭,我有皇上口谕,你们写遗诏吧。遗诏中,一口气给老爹加了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头衔,而之前的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仍不变。这么多帽子也不怕你爹戴着压得慌。

遗诏草成,拿给司马炎看,皇上眼睛直直地盯着诏书,却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于是,这封遗诏就这么颁布出去了。

许久,司马炎突然睁开眼睛,估计他已经不记得刚才的遗诏了,心里只惦记着交代过的大事,问道:“汝南王来了没?”左右回答:“没来。”

听了这句回答,司马炎叹了口气,合上双眼,与世长辞。在位二十五年,享年五十五岁,是为晋武帝。

同类推荐
  • 秦匪

    秦匪

    被穿越公司坑了的秦文,带着跑偏的附加能力,来到错误的时代——秦末。一来就遇上六国老世族占地盘,楚国项羽、韩国张良……一来就遇上神秘的“干爷爷”赠送自己神秘的古秦剑……一来就遇上赵高干的些非人的事……一来就遇上诱人的妹子投怀送抱……且看秦文如何沉浮在秦末庙堂,且看秦文如何征伐在楚汉乱世……【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如果觉得好看,请您不吝收藏、推荐一下,谢谢!】
  • 千年之哀殇

    千年之哀殇

    悠悠古今说不尽的良将贤臣,读小说品英雄,说古今道忠良。本作品为架空历史长篇连载小说,讲述达尔国遭到外族侵占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达尔国君韩淑君御驾亲征在舞阳城所困,科尔沁人李明单人独骑闯联营锤震战场解舞阳之围,主人翁从一养马官晋爵为镇北虎威将军、金刀驸马并肩王等爵位,之后又拜为兵马督招讨大元帅,带着磕头兄弟率领达尔国雄狮扫北征东,东挡西杀,血染征袍魂断沙场,还得四海百姓安宁,国家昌盛稳固。当马放南山刀剑入库时,朝中奸臣当道,祸乱朝纲,佞臣攥权,残害忠良,诸侯争雄,兄弟反目,兵戎相见。。。。本书故事情节曲折,战场恢弘,人物描写生动,环环接扣。欢迎您的阅读。
  • 虎啸贞观

    虎啸贞观

    ……数十看后,当李世民拿着甘林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时,已是横水公的甘林泪眼朦胧,他不知道自己是大唐的过客,还是归者?但毫无疑问,一个万古流芳的时代在他和李二这些灿若星辰的中华精英手中诞生了。取出甘林敬献的动漫书,李二猛然看到灰太狼的经典台词;我还会回来滴!泪奔如雨,一抬头,却是笑绽如花……茫茫人海,煌煌大唐,且看我只手擎天,还李二,还大唐,一个盛世无及,垂史贞观!
  • 木匠

    木匠

    他十三岁拜师学艺,十六岁出徒,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木匠生涯,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闪光点。他能坚持为乡亲免费送春联几十年;他救活濒临饿死的玉儿,并为她安了家;他承诺并兑现为师父师母养老送终;他曾被鬼子抓去当过劳工;他成功的把两个朝鲜劳工送到东北;他组织村里的青年干掉了闯入村里的两个鬼子;他在村里办了义务扫盲班;晚年的时候,他把几十年的手艺传给了年轻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能干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平凡人的功绩,因为他们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 绝代翘楚

    绝代翘楚

    昏君治国无能,百姓民不聊生,外有北方帝国兵临城下,内有奸臣当道,勾结武林败类为祸人间,朝廷江山岌岌可危…且看穿越者江小白如何凭借个人力挽狂澜权斗朝廷奸臣武灭江湖邪派智破离奇悬案军战一统山河
热门推荐
  • 帝王宠卿本妖妃

    帝王宠卿本妖妃

    (绝对宠文!虽然是宫斗文,单绝对没有辣么狗血!新人文,请多关照。o(*////▽////*)q)她,陌家嫡女,血统高贵,出生那日,天现祥云,百鸟起鸣,天生凰命。十岁那年,遭遇不测,侥幸存活,却落下病根,体寒。为此,一直在陌家庄子上养病。谁知,十四岁那年,太后一道懿旨下来,“入宫”。入宫之后,本以为生活无趣,可那一个个不长眼的竟来招惹她。“皇上,白日宣淫是不好的。况且,还是在御书房内。”他邪魅一笑,“曦儿,有朕在,谁敢说你。如有,朕便剜掉他的心。”她眨眨眼睛,缓缓靠近,不顾男人呼吸加促,檀口轻启:“皇上,你要剜掉自己的心吗?你刚刚说...曦儿,是个小妖精。”“朕的心,早已被曦儿剜掉了...”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瑶池尹夕

    瑶池尹夕

    青春是无限的挥霍;青春是任性的时代;青春是美好的代名词;是每个人向往的时期。然而青春的一切美好都是需要代价的,争斗不止存在于古代后宫之中也不止存在于职场上颜夕韵——出生于普通人家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经历,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三个超龄天才少女书写不一样的人生。池芷嫣——5岁父母被**绞杀,16岁接手父亲留下的池式集团,拥有天使的外貌魔鬼的内心彼岸花便是她的代名词。蓝珺瑶——美籍华裔从小跟着爷爷在中国长大,接受下一任蓝式家族继承人的训练。尹冰瞳——人如其名冰冷的瞳孔仿佛能够冻结一切,母被父所杀为母杀父争的一切。冥冥之中男主强势而入备胎守护已久一切的一切只待你去寻……
  • 天地修圆

    天地修圆

    天地为圆,众生为棋,万世之局,只为一圆!一个被现实压迫的弱者以最科学的方式穿越到了修者的世界,面对为何修?修为何?何为修?他如何寻找答案?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里,身为卒子的他如何傲立群雄,逆转乾坤?世界通敌,凶名远播,却秉持天地气运加身,是否天地也是邪非正?一个弱者向强者的成长经历,一个懦弱胆小到傲立天下的成长,一部傲气是怎样炼成的热血传奇。“君,当傲立天下!”
  • 豪门幕幕惊心

    豪门幕幕惊心

    一纸契约,一夜情缘,她成为了慕容夫人为了弟弟,为了阴谋,她利用他的老公,又被她的老公利用在这血族与狼族的恩恩怨怨之中步步为营,从一个金子般的女孩儿变成了处心积虑的强者没有武功、没有异能,兄弟反目、手足相残,这并非她所愿百年之战,一场场的浩劫,她被心爱之人伤的遍体鳞伤怀着腹中的骨肉,她又将作出怎样的抉择?权谋、腹黑、虐恋、吸血、玄幻、豪门、强攻强受......
  • EXO之爱你是不变誓言

    EXO之爱你是不变誓言

    这是一部关于EXO的美文小说,里面是没有故事情节的,全部是美文,有意见的加我QQ哦~QQ号:1589053425
  • 仙御三界

    仙御三界

    上古的封印仙界的宝物流藏在身体血液中的神奇血脉生死轮回的尽头混乱的仙界战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在诸天环敌的战场下,走上了一条通天仙路。
  • 源能之境

    源能之境

    源能之境,时间中一个小小的境面,这里只有一种自称源能者的职业。十二境面的战争一触即发,而源能之境至今还没自保之力。境面的平衡是否会被打破,每个境面又会出现哪些让人恐惧的人物,一切尽在《源能之境》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月相时空

    月相时空

    修仙存在于各个位面,而且都有各自的神话流传,而这次的少年将完成一个不同的修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