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4800000044

第44章 将内斗进行到底(1)

流民起义了

几年前齐万年兴兵秦、雍时,关西人民不堪战乱饥荒之苦,纷纷南下,先拥入汉中,又通过贿赂晋廷地方官的方式,进入巴蜀谋食,这批人被称为流民。

这批人并非都是衣衫褴褛、捧个破碗的流浪乞丐,其中有关西氐羌的部落家族,持兵乘马,还有不少是州郡的前公务员们。比如其中就有姓李的四兄弟,李特、李骧、李庠、李流,之前都是略阳郡的武吏。

李氏兄弟子侄,在益州与地方官进行了欺骗与反欺骗、压榨与反压榨、镇压与反镇压的艰苦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赶跑了益州刺史罗尚,据有西南。

永兴元年(304)十月,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称王,改元建兴,自建法律七章,正式宣布独立,两年后李雄称帝,国号“成”。公元338年,李骧之子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为东晋十六国地方割据政权之一,从李特永宁元年起兵时算起,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灭亡,历时四十七年。

西晋朝廷对此并非无动于衷,曾派能人刘沈前往益州平叛,当他往西经过长安时,竟被司马颙拦截,留为己用。于是,朝廷从邻近的荆州大举征兵,此举又催生了荆、扬、豫、徐等州的另一场大混乱。

征壮丁的命令非常严酷,凡被征发的士卒,五日之内必须出发,不许逗留,否则,依法严办,地方官也要免职!

地方官急了,统统撸起袖子,亲自下到各郡县抓人赶人上路。老百姓也急了,走出不远,就纷纷脱离组织,聚众为盗,而且很快找到了方向和偶像,因为不久前,江夏那地方出了个带头大哥——张昌。

关于张昌,只有两条背景资料。籍贯:义阳;民族:蛮人。

这位少数民族兄弟可谓有胆有识,摸透了农民起义模式中的几大精髓:口号、形象代言、祥瑞、校服。

张昌使用了一个简洁而又富于煽动性的口号:“当有圣人出为民主。”

期待救主也算咱们一项重要的民族心理文化特征。救世主们在历史上各有名号,仁君、圣人、清天大老爷,等等。这圣人,不是你,不是我,但放心,遇到难题,自有圣人出现,救民于水火,大家靠他就行啦。

张昌还找到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救主形象代言人,规格不高,山都县的一个小吏邱沈。这个名字平淡无奇,没什么号召力,于是,邱沈摇身一变,成了刘尼——流落民间的汉家天子后人。

至于祥瑞更简单了,张昌最初把基地设在安陆石岩山,在山里就地取材,找点珍禽异兽没啥难度的。张昌找到了传说中的不死鸟——凤凰,估计是山鸡之类的野禽。

口号有了,圣人出了,凤凰也来仪了,张昌便刻了玉玺,仿制几身汉代衣服,尊刘尼为天子,自任相国,立年号为“神凤”,一个草台政权建立了起来。

下面的任务,就是走出安陆,征服全国。张昌给士卒们定制了统一的行头,人人头戴红帽,脸上粘一圈马尾巴毛。

身穿校服、红头毛面的人们,在张昌的领导下,初战告捷,于障山大败监军华宏,占据江夏。

张昌的迅速壮大,司马乂功不可没。

早在动乱之初,镇守荆州的司马歆便上书报告了情况,请朝廷令司马颖出兵帮忙。这个要求遭到了司马乂的拒绝。

话说司马冏被诛之后,留在洛阳的司马乂基本上掌握了中央政权。一开始,他事无巨细都跑邺城,和哥哥司马颖商量。商量来商量去,就商量出了问题。

很简单,当意见有分歧时,两人到底谁说了算?

估计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司马乂说了算,也不是司马颖本人说了算,而是司马颖手下的宠信宦官孟玖说了算!

司马乂火了。搞倒齐王司马冏,其实是凭他一人之力,司马颖因人成事,捡了便宜还卖乖。于是,他去邺城少了,有什么事,自己在洛阳决定。看到弟弟举动自专,司马颖也不高兴了。

大家都知道,谈钱伤感情,而谈权,伤的恐怕就不仅仅是感情了。

因此,司马乂拒绝了司马歆的要求,亲哥也是信不过的,如果司马歆与司马颖趁势联合,谁知道他们是要讨贼,还是要讨我司马乂?

司马乂的犹疑,倒便宜了张昌。长江、沔水地区的流民纷纷起义,响应张昌,短短一月之间,他已聚众三万。于是,张昌本人进军樊城,派部将黄林向豫州,石冰向扬州。

事情闹大了,司马乂再也无法坐视不理,派出三个姓刘的人救援荆州,他们是刘乔、刘弘、刘沈。

刘沈当初被司马颙扣下后,就地当了雍州刺史,这时,朝廷命令他自领州兵一万,让司马颙再赞助五千王府兵,从蓝田关出兵讨贼。可司马颙不但不出人,等到刘沈走到蓝田附近,把他所领的一万州郡兵也给强行没收了。

因此,刘沈这路北军,形同虚设。西路军,豫州刺史刘乔屯兵汝南;东路军,新任荆州刺史刘弘屯兵宛城。

张昌进军樊城,司马歆只好亲自出马,督兵防御,两军还未相接,司马歆的部众就发生哗变,四散逃去。司马歆做了张昌的刀下鬼,也算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省得以后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给祖宗丢人现眼。

洛阳闻讯,急忙任命刘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这个决定,为西晋暂时保住了半壁江山。

刘弘,沛国人。祖父为魏扬州刺史,父亲刘靖曾任镇北将军。刘弘和司马炎同年生人,当年在洛阳,不仅是邻居,还一块学习过。

他是一个良臣,很有干略政事之才,连张华也对他另眼相看。之前,刘弘曾为监幽州诸军事,把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寇盗不闻)。

都督荆州诸军事,听起来很威风,其实不是什么好活儿。这个时候,张昌的党羽石冰已经接连攻陷了扬州、江州。临淮人封云也起兵响应石冰,攻占了徐州。一时间,荆、江、徐、扬、豫之地,大多被张昌的红毛兵占据,形势十分危急。当地的朝廷命官早就一扫光,反应快的望风而逃,反应慢的则丢了性命。张昌、石冰等人就顺便任用自己的下属为地方官,说是官,其实就是强盗头子,主业仍旧是烧杀抢掠。

张昌看似凶猛,但也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天兵天将,刘弘这次带来了三个能人:陶侃、皮初和蒯桓。这三个人军纪严明,用兵有方,几次遭遇战之后,歼敌数万。

张昌意识到,自己碰上了难啃的硬骨头,听到刘弘大军开来,刘乔派人攻占江夏的消息,连忙逃往下潕山(一说被斩),部众见相国跑了,也就全部投降。

出人意料的是,刘弘最后一个敌人,并不是张昌,而是张奕。这个人可不是乱民,乃晋廷堂堂正正的长水校尉。

其实,刘宏讨伐张昌,也不是一路凯歌。战斗刚打响的时候,协同作战的前将军赵骧初战不利,刘弘便退军到梁城,暂避锋芒。

这个当口,范阳王司马虓跑来捡漏,派遣属下张奕进驻荆州,意欲把荆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等到刘弘赶跑了贼人,来到荆州城下,发现张奕不但拒绝交接,还出军抵抗。这就没办法了,打吧。

张奕远不是刘宏的对手,一打就被打死了。刘弘把张奕首级送到洛阳,并递交了情况说明书,司马乂没犯糊涂,当即表彰了刘弘,并交给他一个任务,便宜选用荆州郡县各级官员。

选贤任能,更是刘弘的强项,他随才授任,公平公道,让人心服口服。比如,刘弘让皮初当襄阳太守,皮初之前名不见经传,也就这一次跟随刘弘讨伐张昌,立有战功。朝廷开始不同意,还卖了个人情,推荐刘弘的女婿夏侯陟。

刘弘笑了,治国,就应该以国家利益为第一位考虑,现在荆州十个郡都缺太守,如果任人唯亲,我家女婿还真不够用的。

在他的坚持下,新人皮初还是当上了襄阳太守。此外,陶侃、蒯桓也都提拔到重要岗位上,又选拔当地良吏郭贞、虞潭等人,担任地方官。

刘弘后来一直坐镇荆州,直到去世。在此期间,他拿出看家本领,鼓励生产,宽刑减赋,勤政爱民。荆州有福了,成为流亡百姓避难的首选。

什么,你问石冰和封云后来怎么样了?那我们就顺便交代几句吧。

石冰本来已经攻陷临淮,气焰大盛,但不幸遇上了已故猛将周处的儿子周圯。

周圯起兵江东,迅速得到江淮地区仁人志士的响应,在会稽人贺循、庐江人华谭和丹阳甘卓(甘宁曾孙)等人的战略配合下,大败石冰。

石冰士卒损失过万,大伤元气,便从临淮退到了寿春。祸不单行,他在寿春又遇到了一个更猛的主:陈敏。

听到石冰到来的消息,当时的镇东将军刘准的第一个反应是,惶惧不知所为,这也是故事进行到现在,多数贵族和高官们遇事的常见反应了。

这时,广陵度支陈敏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愿意领兵出击。刘准当然大喜过望,立刻增派军队,交给陈敏全权调度。

石冰虽然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几乎十倍于陈敏所统军队。但陈敏早已看出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战胜这样的敌人,并不需要什么神机妙算,临阵有勇气,受挫不昏头,也就够了。

永兴元年(304)三月,经过几十场恶战,石冰的士气跌到了谷底。偏偏这个时候,周圯的追兵也赶到了建康,与陈敏形成两下夹击之势。气馁的石冰带着残兵向北逃去,投奔徐州的封云。

石冰不知道,他这次跑路的终点,不是徐州,而是阎王殿。封云部将张统见大势已去,找个机会杀死石冰、封云二人,拿着首级向陈敏投降了。扬州、徐州终于平定了下来。

周圯、贺循当即解散部众,功成身退。陈敏以战功升为广陵相,不过,他的志向从此远大了起来,后来搞出不少花样。

不过,我们没时间讲述陈敏的事了,因为这一阵子,洛阳的权力斗争已经接近白热化,连大闲人惠帝都御驾亲征了。

司马大乱斗

司马冏倒台之后的权力分配,令司马颙十分不满,比他更不满的,是心腹李含。李含最初的想法很美妙,坑死司马乂,打倒司马冏,废掉惠帝,拥立司马颖为帝,司马颙当相国,而司马颙当了相国,也就等于李含当相国。

可天不遂人愿,没想到司马乂一举成功,从炮灰变成了炮手。人家有事就找亲哥司马颖商量,家国大计司马颙插不上嘴,自然也就没李含什么事。好在司马子弟都是内斗高手,眼看着,司马颖和司马乂之间逐渐起了嫌隙。

李含闲不住了,跃跃欲试想要挑点事出来,第一步,他准备先报私仇,顺便去掉司马乂的羽翼。他的老仇人皇甫商此时担任司马乂王府参军,其兄皇甫重为秦州刺史,握有一方重兵。

在李含的鼓动下,司马颙上表中央,提出把皇甫重调回洛阳,去其兵权。李含的打算是,等皇甫重经过长安时,将其抓获,偷偷处理掉。

皇甫重一听就急了,要求讨伐李含。司马乂出来打圆场,说四下里兵乱方息,兴兵不祥,下令皇甫重罢兵,至于李含,你不就是嫌官不够大么,好,调你进京城,当河南尹。

李含同意了,立刻跑到洛阳就职,但皇甫重可不乐意,坚持要打李含。司马颙便派金城太守游楷、陇西太守韩稚等,合四郡之兵开往秦州,围攻皇甫重。

奇妙的事发生了,硝烟燃起之后,这个独立小战场仿佛陷入了异次元空间,不管外界风云变幻,自顾自足足打了将近三年。

让他们先打着吧。

司马颙给李含指派了一项秘密政治任务:暗杀司马乂。

李含联合侍中冯荪、中书令卞粹开始了密谋。这是李含这个阴谋家此生最后一次阴谋活动,因为,他很快失败了。

司马乂在他们找到下手机会之前,就发现了他们的计划,抢先一步,将李含、冯荪、卞粹捕而杀之。

司马颙怒了,不带这么玩的!第一次算计你,被你得了大便宜,第二次算计你,又被你杀了心腹。司马乂,你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

很好,咱们不玩暗的了,战场上见!

司马颙发兵,怎么说也是有理由的,但司马颖闻讯也掺合了进来,我估计他是闲的。之前听说张昌闹事,他上表请战,这会儿听说张昌已经被讨平,没什么事了,他又想和司马颙一起玩,反正弟弟不听话,打他。

这事一出,最郁闷的肯定是卢志,费那么大的力气,把你捧成了贤王,你这又瞎作什么?

于是,他劝说司马颖珍惜自己的名望,并高度肯定了后者称霸的愿望,但您也得注意方式方法。自古以来,尊王攘夷是称霸的基础,如果您把军队留在关外,文服入朝,一定会显得您恭敬天子,立身方正,这是您称霸的筹码。

参军邵续则向司马颖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兄弟如手足,司马乂可是您亲弟弟,您自断一手,还指望称霸天下?

话是说得没错,可就凭卢志、邵续的宠信程度,哪里挡得住司马颖发昏?

太安二年(303)八月,司马颙、司马颖联名上表,说司马乂之前论功不平,现在又和尚书右仆射羊玄之(皇后老爹)、左将军皇甫商一起专擅朝政,杀害忠良(估计指李含等人),请皇上诛杀羊玄之、皇甫商,并令司马乂回封国。

此类表书,之前百试百灵,这一次却失灵了,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胆小的司马伦和司马冏,而是领着一百多号人就敢跟司马冏叫板的“乂大胆儿”!

答复的诏书很快下来了,当然是惠帝的口气,但内容却凶猛无比,有道是:

“你俩要是胆敢举兵进京,我当亲率六军以诛奸逆!现命司马乂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助我抵御叛军。”

估计司马颙、司马颖二人初听诏书,吓了一跳,不过,既然脸皮撕破,那就照原计划,进兵洛阳吧。

司马颙派张方为都督,领精兵七万,出函谷关,向东直指洛阳。司马颖自己驻扎朝歌,以陆机为前锋统帅,带领王粹、牵秀、石超,率二十多万人,南逼洛阳。

司马乂接战,他派皇甫商领一万多人,前去宜阳阻击张方。惠帝也没有食言,亲自踏上了征途。

天子亲征历时约一个月,而行进路线基本上是沿顺时针方向,围着洛阳城绕了大半圈。以洛阳西的十三里桥为起点,先向北行军,途经城北宣武场、石楼、邙山,再折向东,经洛阳东北的偃师,又转向南,越过城东豆田壁,终于在洛阳东南的缑氏碰到了牵秀。

你别说,司马乂还真有两把刷子,他带着惠帝,成功打跑了牵秀。

但另一方面的张方就没那么好对付了,他可是西晋末年心狠手辣、胆大包天的一名悍将,何况还是七打一,皇甫商大败而逃。张方突进洛阳逛了几天,大肆抢掠一番后离去。

十月初,惠帝回到了洛阳宫,没过几天,中央军在洛阳东阳门外再次打跑了牵秀。司马颖估计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个陆机,怎么指挥的?

于是,司马颖又派马咸前去协助陆机。这下陆机脸上也挂不住了。本来,王粹、石超、牵秀几个人就不太服他,他又连连战败,无尺寸之功。无奈之下,陆机接受马咸的帮助,再次对洛阳城发起了冲击。

十月初九那天,司马乂带着惠帝,在建春门(上东门)迎战陆机大军。别看陆机人多,基本没发挥出什么优势。

司马乂的司马王瑚派几千骑兵,把长戟绑在马上,冲击马咸的兵阵,光凭这几千人的突击,就把马咸的军队冲得七零八落,混乱之中,马咸被杀。

这下子,陆机的部下对主帅彻底丧失了信心,士兵们根本不听指挥,狂奔猛窜,自相践踏,退到七里涧,死者尸体堆积,居然堵住了涧水。石超本来自领别部进逼缑氏,一听大军溃败,便也领兵退去。

陆机败得太惨了,军中大将被斩杀了足足十六个,不过,他们的命加一块儿,都赶不上一个叫做孟超的小督值钱,因为人家是孟玖的弟弟。

孟超这条命,陆机本来就赔不起,更恐怖的是,孟玖还跟陆机兄弟有仇。

陆机、陆云因为知遇之恩,是铁了心要报效司马颖,捧出两颗红心,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拦。

同类推荐
  • 重庆抗战文学新论

    重庆抗战文学新论

    重庆,长江上游美丽的山城,她那宽阔的胸怀,吸纳了抗战的精英和个性凸显的文人。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通过迁都重庆的决定。很快,重庆肩负起了战时首都的重任,历史的选择让重庆从长年位居的边缘迈向了时代的中心,以中华民族抗战首府的地位瞩目于世。
  • 那时汉朝3

    那时汉朝3

    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有人说刘彻是一个“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的皇帝,这位乳名“小猪”,靠联姻登基的皇帝,为我们树立了强汉风骨,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 三国美食战纪

    三国美食战纪

    这是一个吃货们,咳咳……这是一个厨艺者们所掌控的三国世界,神奇的美食料理与厨艺,在这里的作用可不光只有吃。厨艺在身,以美食安天下,以美食灭千军。厨艺十级,从厨者到厨神,皆超越你想象。厨神驾临,上罚天子,下安黎民。此时,大汉皇家把持厨位,伪厨圣张角谋划篡汉,异族蠢蠢欲动,三国乱世将至。今天,一个河东卫家的私生子,踏上了厨神之路。可结果……
  • 世界之巅峰

    世界之巅峰

    生于地球,生死一刻。穿越时空。浑然不知,已于新星球。四周美丽无暇,似中华之古。不知不觉,地球之事皆抛之脑后。带上信仰。站在世界之巅峰。
热门推荐
  • 重生罪爱难及:我不是跟踪狂

    重生罪爱难及:我不是跟踪狂

    一觉醒来十年过去,自己亲手创下的商业帝国早已倒塌。闺蜜享誉全球,忠犬小弟做天王,自己则落下个无能猝死的形象。暗恋往事不堪回首,曾身为高级跟踪狂,我被迫下岗。健壮男人婆重生为有创伤后遗症的孱弱少女,多了个双胞胎弟弟,我的新目标,做一个柔软的废人。“什么偷拍?”我震惊的看着手里的照片,再看始作俑者,不由发指:“你变了!”“你都敢死,我为什么不敢变?”高大的黑影向我压过来。【霸道女总裁重生面瘫体弱失眠少女】【1V1双洁】
  • 俘梦之梦

    俘梦之梦

    这就是我写着玩的随笔,如果喜欢的话加我(需要验证)——qq876535207
  • 天上掉下个美娇娘

    天上掉下个美娇娘

    活泼可爱的现代女生,穿越时空来到清朝,邂逅了“四优公子”中温文尔雅的纳兰亦,展开一段浪漫情缘的同时,认识了可爱的纳兰灵,高雅的大学士夫人、儒雅的大学士等一群可爱又好奇的古代男女,也遭遇了心思邪恶的欧阳平,满脑诡计的洛离安,经历了离别与相逢……
  •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是传统启蒙经典《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的完美融合,作者以《弟子规》中的语句为纲目,把其中蕴含的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挖掘、提炼出来,深入解读分析,并加上其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改造自己,成就孩子,从而让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超级简单和轻松。
  • 沧海无极

    沧海无极

    沧海化桑田,岁月涸枯竭,轮回亦毁灭。乱世中,群英荟萃,诸圣群起,万族林立。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 琅邪榜之生死较量

    琅邪榜之生死较量

    讲述了长大成人的庭生,和梁帝萧景琰的长子,争夺帝,进行在金陵四处作案,为了破解多起惊天巨案,萧景琰,请自己的生死交之梅长苏,请来暗中相助。就此庭生和梅长苏二人,展开了高智商生的生死对决。同时庭生和皇长子,又会产生怎样感情纠葛?庭生为了夺得帝位,和为了夺得心爱之人林溪,又会皇长子采取怎么样残忍手段呢?林安和蒙浅雪,又会产生怎么唯美爱情?林溪最终花落谁呢?
  • 风一样的男银

    风一样的男银

    风一样的男银,有哭有笑,初出茅庐就被莫名其妙的安排了个卧底的工作,且看他滚滚尘世如何一次又一次的挺直腰板继续向前。喜欢第一人称的看过来!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太原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太原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太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寄居者

    寄居者

    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玫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玫在1939年的上海,爱上一名刚刚逃离集中营上岸的犹太男子。那时赶上约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让爱人去美国,玫临时在上海抓了个救星--另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丈夫。乱世中,小人物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最后,玫用“爱人”的钱赎救了“丈夫”,用“丈夫”的护照让“爱人”脱险,同时,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实现了爱情……故事结局在爱情的部分出人意料,令人叹惋。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 刀马旦

    刀马旦

    周海亮,《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汁签约作家,《新锐作家》、《小小说火山屏》、《月明中》等文学刊物顾问,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之一。周海亮的文笔很细腻,很温馨,文章虽短,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