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7800000004

第4章 我们身边的有趣现象(1)

——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经济学的痕迹,当我们在消费、投资、销售、管理,甚至走亲访友、人际交往的时候,都包含着经济活动。了解孕含其中的经济学,将有助于我们提高生活质量。

1钻石真的很值钱吗——垄断

1905年1月25日,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管理人员发现了这块重量为3106ct,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拳头的钻石,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是最佳品级的钻石。

“库利南”因为太大太贵陷入无人买得起的尴尬局面,后来由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又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国国王爱得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1908年初,荷兰约·阿斯查尔公司接到了琢磨“库利南”的重任。由于原石太大,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荷兰着名工匠约·阿斯查尔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进行仔细的琢磨实验,实验很成功。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开始加工“库利南”,在那紧张得像快要爆炸的气氛中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之后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

经过8个多月的加工,一共琢磨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9粒之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I”,重量为5302ct,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II”,重量为3174ct,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中。它们也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钻石。

1871年7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钻石便诞生于这一天。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潮流将席卷世界。

钻石真的很值钱吗?钻石是公认的宝石之王,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视为权力、地位的象征。它无坚不摧、坚贞永恒的性质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品质。然而钻石真正的化学成分其实是碳,高达999%的碳。它只是一种高密度的碳结晶体。

钻石昂贵的原因除了它本身的品质意义之外,还与它的开采、加工有着密切联系。

钻石矿的寻找难度极高,耗资巨大,不要以为随便找一块土地然后一直挖掘就能找到钻石矿,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努力。如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的发现,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甚至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有几亿美元才得以发现。

其开采更是规模巨大,而且需要小心谨慎。一个细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原石破损从而遭受巨大损失。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巨大的成本,但从本质上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其经济环境的作用。全世界的钻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这5个国家,其他地方的钻石资源则是微乎其微,再加上其中所蕴涵的巨大利润,这让我们联想到什么?没错,这就是垄断。

钻石资源在其产出国都是掌握在政府或与其相关的财团手中,这无疑导致了资源的垄断。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指少数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相互联合,对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人为的操作与控制。

垄断就意味着排除了竞争。由于垄断者是商品的唯一销售者,因此整个市场的购买者都必须接受卖家的价格,卖家通过控制产品价格或产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垄断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了人类进步与生存的竞争机制,阻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优胜劣汰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想要进步,想要发展,就必须存在竞争。

2给你5000万元,你和她分手吗——机会成本

某个电视节目里,嘉宾做了个测试,他对台下的男人说:“5万元,只要你肯让出女朋友或者老婆,同意的不动,反对的举手。现在我出5万元。”结果,都举手反对。

这时候,嘉宾又说:“50万!”几只手落下了,50万毕竟不算小数目。嘉宾再次报数:“500万!”现场一片安静,仅有几只手还在举着。

接着,嘉宾却又报出一个数:“5000万!”整个台下就一个人还在举手反对。然而,这男孩的女友却站起来说,她愿意。问其理由,她这样解释:“一个男人,能为一个女人出5000万,该是多么的真心。”

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选择,甚至一个选择足以改变你的一生。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为了某件事情而放弃另一件事情。如果在爱情和金钱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什么?是选择金钱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还是选择爱情为自己找到感情的寄托。

这不仅仅只是选择,同时伴随着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问题,那就是机会成本。选择也是有成本的。

一名农民在经营自己的土地时,是选择养猪还是养鸡鸭,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的收益。一名学生在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去看电视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一人拥有一所房子,那人选择自住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给他人所能拥有的收入。

假设热狗公司所有员工每周投入60小时工作,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可获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员工能够找到另外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比如他们所获年收入达到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解释:如果用他们的实际赢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这就是机会成本的计算结果。

机会成本是由于资源稀缺造成的,即考虑了某种用途,就无法分心去考虑其他用途,这样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创造价值的机会,在所有其他机会中,找出能获取最大价值的方案而使用这个方案,就是机会成本的根本目的。

机会成本在生活中基本都表现在选择方面。生活中的事有得就有失,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我们不是超人,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完,怎么去做到最好便在于能不能更好地计算机会成本。

曾经有一位经济学家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家公司面临两种选择,投资A项目可以赢利100万元,投资B项目可以赢利200美元,如果这家公司选择了B项目,那么它所放弃的A项目的100万元获利就是机会成本。因为一般赢利越大的项目风险也就越大,如果B项目失败了,那么公司同时也失去了投资A项目的机会。其实机会成本就是一个在风险与获利、选择与放弃之间做出选择而产生的东西。

再比如一个人能够做经理和教师,而经理工作的收入显然要比教师的收入大,因此当你从事教师工作时,相对于经理工作来说你就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从事经理工作会使你失去教师工作的更低收入,从而也产生一个机会成本。收入大的工作相对于收入小的工作来说,是没有机会成本的,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使你得到更好的收入。在此所谓“机会”实际上就是寻求更大利益的机会,既然获得了更大利益,那么因失去机会所导致的利益丧失也就相对没有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衣食住行方面,要选择穿什么衣服好,买什么东西好,怎么才能省钱,怎么才能更划算,都可以用机会成本去计算。甚至怎么规划人生也可以根据机会成本去选择,比如是学经济、学艺术还是学体育,这都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计算哪个对自己的将来更有利。

由此可见,机会成本对我们的生活决策是有很大作用的。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去奢望所有的机会,只需要抓住最有利的机会,让我们的所得大于所失,这才是一个聪明人的做法。

3为什么凡·高的画在他死后身价

倍增——价值悖论众所周知,凡·高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1987年,在伦敦拍卖会上,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有的书上写道:“如果说现在的画价飞涨是由凡·高所引起的,也不为过。”后来,《鸢尾花》卖了5300万美元,《加歇医生像》卖了8250万美元,这是迄今艺术品拍卖史上的最高价了!!可令人欷歔不已的是,凡·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

凡·高的画,在他生前卖不出去,不是因为他的画不够好,而是因为这不是最后一幅画,当凡·高离开人世之后人们才发现他的画是独一无二的,这时自然导致他的画身价倍增。还有我们熟知的红酒也是一样,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这些都是一个道理。

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必需品之一,但是水的市场价值非常低。相反,钻石的市场价值极高,但是对人类维持生存的价值却微乎其微。亚当·斯密在他的着作《国富论》里提出:“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而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从经济学——价值悖论去寻找答案。

中国有句谚语:物以稀为贵。从供求角度分析,任何人都能很简单地得到水,但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钻石,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而波动,供求关系只能改变价格,无法改变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享受也就是奢侈品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从而导致奢侈品的价格一路攀升。

从生产角度分析,由于社会原因、生产技术等因素,劳动力的价值影响着商品价值。水或是水资源几乎是无处不在,而且它在整个地球占据七成的面积。而钻石在地球上的占有量是极少的,和水比较,简直是蚊子同大象相比。那么要得到这种稀有物品必然要付出大的代价。

价值悖论始终围绕着商品价格而产生,价格不能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应,而只是反映它的边际效应。决定水的价格的不是它的总价值,而是它的边际价值,也就是最后一杯水能够带给我们的效用。为什么?因为人们可以自由决定买不买这最后一杯水。如果水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价值,那么,最后一杯水就卖不掉。因此,水的价格必然下降,直到它恰好等于最后一杯水的价值时为止。在人们居住的大多数地方,水是容易得到的,最后一滴水带给人的效用微不足道,所以它不值钱。

价值悖论,顾名思义就是从价值出发,在一些常见的价值理论中都能引出的一些悖论。

悖论一:商品才具有价值,产品在没有成为商品的时候是不具备价值的。

最能体现这一悖论的事实就是鸡与鸭的问题。有两个农民,一个专门养鸡,一个专门养鸭。现在如果养鸡的农民把鸡杀掉吃了,而养鸭的农民也吃了自己的鸭,这时,鸡和鸭虽然都是产品,却都不具备商品的价值;如果养鸡的农民想吃鸭,养鸭的农民想吃鸡,这时他们将鸡鸭交换然后吃掉,构成交换,鸡鸭就都成为商品,都具有自己的价值。

显然以上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比如两个家庭各自做自己的家务和相互交换做对方的家务,等等。“只有商品才具有价值”这一前提是错误的,因此,劳动产品本身就具有价值,只是在一定的表现形式下其价值才被度量出来。

悖论二:物的有用性才被称为价值,某物越有用价值就越大,反之则价值越小。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乡村里没有自来水,人们平时的生活用水是井水和河水。因为井水比河水干净,所以可以用来洗衣做饭,而河水只能用来洗涤衣物,这样看来井水比河水有用,即井水的价值高于河水。那么可以得出结论,住在井边的人家都是败家子,因为他们把那么有用的水拿来用作洗涤了。

很明显,这是个错误的结论,住在井边使用井水的人其实只是选择付出劳动少的水,也就是选择产品价值低的水,因此产品的使用价值不等同于价值,产品的价值表达了人们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指该产品的有用性。

在宏观上,价值是衡量人类财富的多少,是产品的一种属性;在微观上,价值应该是个体的需求与供给。价值悖论也就是在价值规律中关于需求、供给以及边际价格等的一些表现形式。

4甘地为什么要扔掉另一只鞋——沉没成本

一次,印度的“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到了车门外。就在这时,甘地麻利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

那只丢的鞋对甘地而言就如同是泼出去的水,不妨坦然面对。但能做到甘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人总是喜欢后悔,凡是买过手机或电脑的人都知道,一个月降500元,两个月降1000元,所以很多人在事后又后悔,后悔买得太贵。衣服鞋子也一样,没过几天又会有新款式上市,已经买了又不能去换。

在经济学中我们引入了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不同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看重的是在选择中的利益对比,而沉没成本则侧重于选择之后的心态。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包括不可回收的时间、金钱、精力等。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曾经举了一个例子:“假设现在你已经花7美元买了电影票,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7美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的最坏的怀疑应验了——这电影简直是场灾难。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在做这一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7美元。这7美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去是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这位大师通俗地告诉我们,已经付出的票款不可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算作沉没成本。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就不该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沉没成本,如果你不后悔,那么你只有花了冤枉钱,如果你后悔,那么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财富的灵魂

    财富的灵魂

    本书是一份记录、一个镜像、一部心灵史写下了过去25年来中国商业社会发生的最重要的人和事。从中,你能领会当前商界大腕和意见领袖的历程与感悟也将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家》能成为中国的《财富》。
  • 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

    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

    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地方网络”和“根植性”是其两个关键性的特征。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一般都会同时构建起正式网络(主要是商业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主要是社会网络),这两种地方网络相互缠绕、彼此增强和制约,在产业集群演进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集群企业普遍采取了集群化成长模式,即一个企业的成长依赖于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的其他企业的资源能力。同时,科研院校、中介组织、地方政府等地方性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也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支撑条件。
  •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评估体系、发展模式、利益机制、资本经营和经营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政府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参考。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新疆工业从1950年到21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疆现代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通过详实的资料论证了新疆工业近60年的发展对新疆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书中还论述了近60年来新疆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演变,新疆工业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新疆工业变迁进程中,政府一直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热门推荐
  • 校草的俏皮女友

    校草的俏皮女友

    这是所贵族学校,本就不想招惹太多事情的她,却被这校草一句话,打破了平静的幻想!"喂,前面那个女的,你,当我女朋友!”
  • 花子房

    花子房

    《花子房》是长篇原创小说之一花子歌谣(一),花子歌谣(二)穷人要饭跑大门,八仙东游我西游,爷奶不离两片唇,一世荡悠为快活。打狗棍要饭的筐,要上二年三年饭,剩菜剩饭往里装。给个县长也不换。
  • 银河之心碎片

    银河之心碎片

    一次偶然的遭遇让主人公陷入“危机”。银河之心的碎片坠落引发了人们的“贪念”。而此时,另一股力量的侵入,导致了……
  • 杀马悍刀行

    杀马悍刀行

    君不见看破俗尘,武破虚空而去的高手身影?君不见杀神频现,取英雄首级于千里?君不见只手遮天,山河蹂躏股掌之间?“见与不见,神魔靠边。”愤懑的少年,一怒拔刀。
  • 绝色神医

    绝色神医

    她是青楼小老鸨,是绝色美人,是隐于市井的妙手神医。他是皇子,冰冷桀骜,一心周旋于帝位争夺之间。他是武林泰斗的接班人,他温润笑容之下的勃勃野心深藏不露。一生纠缠,一世牵绊。终究,是谁愿意为她弃江山而独爱美人。
  • 八年迷茫

    八年迷茫

    八年,多少恩怨,多少迷茫,本无意再回到那段痛苦之中,但似乎上天早已安排好,既然这样,那就一战到底。冷漠的公主,还是卑贱的舞妓,一样可以让人沉沦。
  • 深度品鉴葡萄酒

    深度品鉴葡萄酒

    本书作者为中国本土葡萄酒专家、中法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首席酿酒师。他以中国人的视角,独立地思辨,凭借近20年转业知识的积累,深入、细致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有趣、丰富多样、引人入胜的葡萄酒世界,加之1000余幅图片辅助说明,使光大于法国的葡萄酒文化顺畅、无障碍地与中国读者对接,让读者感性地了解大量其他同类读物中没有的葡萄酒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和理解葡萄酒。
  • 怎能不靠近你

    怎能不靠近你

    网络上——触角上的爱情:时轩,我们来谈谈配音。时轩:不!要!现实中——安橙:为毛你在二次元中辣么龟毛话唠,在三次元中却如此高冷?药别停!时轩:橙子小姐,何弃疗?这是一男神随意转化成男神经的犯二史,这是一多功能一体的女神死缠烂打抱得男神归的欢脱爱情故事。
  • 梦入异界三国

    梦入异界三国

    一个现代社会的小屌丝在一场宿醉之后穿越到异世三国。。。。他能否改变命运呢?欲知后事如何欢迎看我瞎写!
  • 重生之女王复仇

    重生之女王复仇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ruisousouxidouxilasoulaxixixixilaxilasou吹着前奏望着天空我想起花瓣试着掉落为你翘课的那一天花落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间我怎么看不见消失的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