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8100000011

第11章 被玩砸的现在(3)

对于这本书的结论,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刘瑜不能够接受,她基于的原因不在李普塞特对问题的分析,而在对问题的提法:“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公有制加计划经济,还包括广泛的福利制度(显然这也是李普塞特的理解),社会主义在美国真的失败了吗?这本书过于强调社会主义政党的标志性意义,但如果我们把目光从‘政党’转向‘政策’,没理由认为‘社会主义’在美国遭受了失败”。

在刘瑜看来,事实上,整个20世纪是美国福利制度不断成熟的一百年,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和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时期,福利制度更是突飞猛进。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几乎每个州都陆续订立工伤赔偿法:

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出台,被视为美国福利保障制度的起点;

1937年,住房法案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补助;

1938年,公平劳工法案首次为最低工资立法;

1946年,在公立学校提供午餐补贴;

1956年,推广残疾保险;

1964年,食品券项目出台防止饥饿;

1965年,为老人穷人提供医保的“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项目创始,同年保证给大学生贷款项目、工作培训项目等也陆续出台;

1968年,公平住房法案出台,旨在消除住房补助中的种族歧视;

1975年,建立返还穷人税收的“收入税收信用”制度;

1990年,通过儿童保障拨款法案和残疾人法案;

1997年,儿童保险项目和税收信用制度出台;

……

据统计,整个20世纪美国有50多个重大社会保险、福利法案及项目出台。正是这些项目的启动及其发展,彻底改变了联邦政府开支的面貌,使福利开支成为政府预算的主要方向。随着各项福利计划的扩大和实施,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用于社会福利的开支也急剧膨胀。

刘瑜以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为例来予以说明:

19.9%用于军费;

21.6%用于社会保障金;

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

4.1%用于退休者和残疾人的开支;

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及税收返还;

7%用于偿还债务利息;

3.8%用于教育;

2.6%用于老兵补助;

2.8%用于交通;

1.2%用于国际事务;

1%用于科研。

如将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险费、贫困失业补助等算作广义的福利开支,这部分已占据了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一半以上。

刘瑜的这一数据得到了美国《国际日报》的支持,在2009年6月的一篇文章里,该报曾刊文指出:“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61%用于支付个人的福利。”

在这方面美国并不是孤独的,在欧美政府支出结构中,宽口径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多数已经达到或超过60%,有的已经逼近70%。希腊、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分别为56.54%、59.91%、60.89%、62.83%、67.80%、68.51%和69.22%。

美英法德等国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情况

注: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包含社会保障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

数据来源:OECD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研究部

欧美国家老龄化社会的逼近,导致福利开支快速增加,再加上连年的战争等原因,其财政赤字越滚越大。而尼克松时代所确立的“充分就业预算”,导致欧美国家根本就是直接回避财政自偿的问题,财政政策事实上已经成为长期性的、非自偿性的赤字财政。而对于财政赤字,政府只有采取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来加以弥补,这实际上是以通货膨胀的手段来实现充分就业。

政府另外的一项支出,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逆周期成本,这是凯恩斯主义创立后的又一项成果。每逢经济出现波动,哪怕只是轻微的波动,各国政府基于促进就业的考量,都会毫不犹豫地采用通货膨胀的措施来予以应对,以期熨平经济周期。这样的通货膨胀政策,只会吹出更大的泡沫、制造出更多的错误投资。当时间偏好再次改变,纯利率上升,这些投资还是逃脱不了被清算的命运。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促进完全就业,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些错误的投资承接下来,就如2008~2009年美国所做的那样。其结果是政府本已庞大的债务将进一步恶化,更重要的是引发更大的道德风险,而这种风险无疑又会导致更多的错误投资。

综上所论,从某种程度而言,正是过度的福利主义及其产生的巨大债务,导致了1950年以后的历次危机。但对于那些想获得或巩固自己权利的政客而言,为了自己的权利,他们又确乎需要通货膨胀。正如米塞斯在《社会主义》一书里所强调的:

因为只要通货膨胀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它对于依靠资本消耗生存的经济政策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支持。在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资本主义簿记制度中,通货膨胀能够在亏损的现实中造成一种盈利的幻觉。人们把过去的成本价格的名义数额作为起点,所以他们为固定资本的贬值留出的余地很小;他们把流动资本的表面价值的增长计入账目,仿佛这种增长是真实价值的增长,于是账面上会出现盈利,而在货币稳定的条件下账目会显示亏损。这肯定不是一种消除国家主义的政策恶果的手段,而仅仅是对大众掩盖这种恶果。人们在谈论盈利,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经济进步的时代,甚至最后会赞美这种使大家表面上都更加富裕的聪明政策。

从政治上看,这是得民心的。尽管政府的开支及其衍生的货币增长率,却是在你追我赶突飞猛进。

3.收买人心获取选票

从长时间来予以考察,我们发现民众的所求并不总是对的,其根源就在于人性的弱点。我们知道人性总有趋于自私、贪婪而又惰怠的一个方面,总习惯于付出最少而获得更多。就2008年这场危机,有人将其根源归结为资本家的贪婪,譬如时寒冰,他在他的那本《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书中这样写道:

许多人却不是凭借公心、爱心、善心、敬畏之心和谦卑之心去获取财富,而是在贪婪的欲望驱使下,靠卑鄙的手段去掠夺、洗劫财富,即使这样做给其他人带来痛苦亦在所不惜。用这种方式获取财富是危险的:‘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许多人都知道,次贷危机是由于——那些天才般聪明和魔鬼般贪婪的人,不仅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也找到了足以颠覆世界经济的杠杆,这就是包括次级债券在内的各种金融衍生品。

持有时寒冰这样的观点的人绝不在少数,那些平时大手大脚的消费者在对资本家的贪婪予以诅咒的时候,他们是否也对自己的行为予以了相应的检讨呢?鲁比尼在这方面显然比时寒冰要深刻得多,他曾对这场危机予以这样的评述:“泡沫破灭后,美国人都是没穿衣的国王。”

我们固然得承认时寒冰所批评的资本家们是贪婪的,但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贪婪的呢?城市里,人们在不停地购物,买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以此来获得满足感。新手机上市了,商家就鼓励人们换手机,尽管旧手机还好用,也会被丢弃。对此,鲁比尼有着清醒的认识,正如他发表于福布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里所强调的:每个美国人都应该在镜中看清自己“马多夫就是我们,骗徒就是我们”。

对于人所普遍具有的贪婪,鲁比尼已经注意到了,但对于人惰怠的一面,他显然关注不足。被他忽视的是人在贪婪自私渴求获得更多的时候,往往并不希望付出更多。这正是赌博之所以会屡禁不止的原因,这也正是各国人民沉迷于通过信用来透支消费的根本原因。

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着名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里曾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

当泡沫形成后,信用便急剧扩张。患有这种传染病(贪婪自私而又惰怠)的人,不仅比平时更自由地使用信用,而且他们实际上也具有更多的信用,因为他们似乎在赚得巨大的收益;也由于当时流行的一种轻率的爱冒险的情绪,使人们愿意比其他时候更多地提供和取得信用,甚至向没有资格取得信用的人提供信用。

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吧?100多年前的学者的论述中透照出我们的影子。这番论述明白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通胀主义。因为一旦泡沫形成,信用就会急剧扩张,这样我们就可以更自由、更轻松地获得信用。得到信用,也就意味着几乎不用付出什么,就可以为所欲为地消费或获得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正是这种心态和人性,决定了人们更向往通胀主义。我们那些为了获得权利而一味迎合“民心”的政客们,无疑又为这种人性的弱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知道了格林斯潘和伯南克一直回避问题而坚持通胀主义的原因。但结局将如我们在前面一再引用过的米塞斯的那个观点:“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

也正是因此,我在博客和微博这两个传播平台里长期而一贯地强调,我们今天所经历的通货膨胀的恶果,完全可以归结为伯南克、美联储、美国政府甚至世界各国政府,为应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及其衍生的金融危机所做的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错误的应对。就此我们的研判是,世界经济正坐等全面滞涨,而后是伯南克为我们酝酿的一场更大更麻烦更全面的衰退乃至萧条。

酝酿中的危机——伯南克的遗产

伯南克和他领导的美联储,企图采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强行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期望以此来遏制经济的衰退。但事实却是,它只不过是用泛滥的货币将所有的问题暂时地掩盖住。他的所为,将注定跟格林斯潘在2001年所做的那样——让过剩的流动性,去孕育另一个泡沫、另一场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诞生。

“印刷纸币的本”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于2011年7月13日在国会金融服务委员会就经济及货币政策发表半年度的证词。他说美国经济可能朝着可以减少宽松政策的路径发展,但接着他话锋一转,“不过,鉴于经济和通胀的不确定性,美联储仍然准备好在合适的时机调整货币立场。”他表示美联储在进一步放宽政策上必须保留所有的选项,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即QE3是美联储必须保留的选项之一。

伯南克的讲话并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期。2011年7月1日,我们发布的一篇题为《世界经济坐等滞涨》的文章就这样强调:“从伯南克的学术背景和思想观念来看,他和奥巴马是更倾向于推出QE3的。”事实上,这一观点可以说是我们年内一直所坚持的。当然伯南克只是指出QE3是美联储必须保留的选项之一,并没有立马要推出的意思。但我在微博里一再强调,奥巴马一定会与伯南克结盟而再推QE3,虽然其规模和推出的形式还无法确定。但我们始终认为,美国推出QE3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我们是基于什么来判断伯南克一定会推出QE3的呢?

一个原因是伯南克本身的学术思想。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纸币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在2002~2003年,由于互联网泡沫破灭,经济复苏缺乏动力,整个美国都处于通货紧缩的担忧中。正是这位伯南克先生,在他刚刚进入美联储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里,就开始极力鼓吹降息。结果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这是美国45年来的最低点,然后是我们所周知的美国房地产业的大泡沫,再下来就是次贷危机和其诱发的金融海啸了。

而伯南克的这种操作方法显然是他一以贯之的。2008年金融海啸暴发,伯南克所采取的办法就是他2002年时坚持的那套——通过大量印刷钞票来增加流动性,于是QE1、QE2相继出炉。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不景气,伯南克所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者所最为关注的就业率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我想伯南克一定会再次使出他的法宝——如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2012年大选。早在1950年以前,西方经济学家就发现,在一些公共支出和价格的变化中,政治因素起了主要作用。例如公共汽车票价在选举前比选举后调整得更为频繁,社会保险金趋向于恰好在竞选前而不是竞选后给付。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公共支出都很容易被选民观察到且被他们关注。这表明,政治家们想通过选择特定政策操纵经济以赢得选举,这样就引起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正如卡莱茨基指出的,经济的政治性周期波动主要依赖于如下条件:首先是政治家喜欢连选连任;其次是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当然如有低通胀配合那就再好不过了;最后则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

而现在最困扰预备连任的奥巴马的是美国那令人沮丧的失业率。来自CNBC的消息,美国6月份的失业率升至9.2%,这也是2010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对于一个选民国家而言,在经济糟糕的环境下,政客们要想上台就需要选票,而握有选票的选民讨厌较高的失业率,于是这些政客们为了当选就必须承诺减少失业率。而要想实现这点,就不得不采用积极地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对经济予以干预,人为地将失业率降低,进而来获取选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伯南克之所以上任,其本身就代表了背后利益群体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期望。既然伯南克的偏好已经广为传播,奥巴马任命他其实就是在为未来的政策定调子,套用伯南克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本身就是奥巴马和民主党必须保留的选项之一。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经济和就业形势还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美国,我们始终坚信,美联储推出QE3是迟早的事。

奥巴马的保卫战

伯南克没有动,奥巴马已经先动了。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1年9月9日报道指出,奥巴马提出的就业计划,可能是2012年大选进入白热化之前,白宫改变其政治际遇的最后机会。也就是说,奥巴马正如我们预期的,已经打响了他的连任保卫战: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本书从经济风险这个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哈耶克等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从房地产、金融、贸易、能源资源、宏观调控、粮食、人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促进国有经济新的腾飞,这是摆在包括经济理论界在内的各界人士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做法,因而也是搞好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三峡水文化研究

    三峡水文化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国人对三峡文化颇为关注,学术界推出了一批批三峡文化研究专著。纵观这些三峡文化研究成果,多是从总体角度出发,对三峡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对三峡文化进行观照的时候,决定调换一个角度,将视角方位对准三峡区域独具特质的水文化进行研析,从中发掘一些新的精义,力求使三峡文化研究有所创新。
  •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经济规律就像一把无形的手,它总是在默默地指挥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变化,我们可以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懂点经济学,否则我们就可能会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所混淆视听,难以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下的经济原理和真实情况。《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主要从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经济学智慧和经济学揭秘三大方面来介绍经济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热门推荐
  • 鬼王邪妻:谜一样的王妃

    鬼王邪妻:谜一样的王妃

    本是普通中学生一枚,却偏偏穿越成大家闺秀,幸好自己在府里的地位也算高的,当她十三那年,却发现自己的身世绝不止这么简单,还没来得及理清,又被一张圣旨拦下,被赐与当今风华绝代却有着冰山性格的鬼王,她云舒华一定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才落在手里。她真是一刻也不想和这座大冰山多待啊~看来,一辈子都要被他掌捏了,不过,这也是属于她的幸福。
  • 绝代双煞:惑世毒女

    绝代双煞:惑世毒女

    热血江湖文,复仇文。何为恨,何为仇,何为纠葛。她只愿,红衣骑怒马,仗剑慑江湖。或许!她错了呢?复仇之路己走远,她能回头吗?
  • 这个夏天,阳光灿烂

    这个夏天,阳光灿烂

    毕业季……终究是躲不掉了吗?曾经多少次想要淡忘这一时刻的来临。到头来,依然会幻化成一场梦,一段影……
  • 天皇霸途

    天皇霸途

    小子凌天,在偶遇中获得一颗灵石。里面的功法,相当于整个世界的功夫。对,他来说他找到了一把最好的刀……
  • 致我们第一个最后的初中

    致我们第一个最后的初中

    青春总要有一些惊奇的事情,下面就由我林阅为大家讲述
  • 为自己哭泣

    为自己哭泣

    为自己哭泣你已失去了一切夕阳天边红云的完全陷没眼中平凡的世界向往着不凡深夜走过的荒野小时去过的小卖部土墙上画过的“壁画”...一切都在流逝一切都在无意义中走向明天于是上帝给了无能者泪水他们的明天或已被昨天的荤水淹没这些悲剧的人可以把雨水的侵淋当做享受却从未想要得到一把伞也许正是这样他们才会自慰的形容自己是一棵“树”为自己哭泣
  • 偏执皇帝:你滚粗

    偏执皇帝:你滚粗

    “德姐姐,我会对你好,”李昭阳一脸认真道。‘啪,’梁秀容秀美的手推开那张厚颜无耻的脸,“后宫三千,夜夜笙歌,对我好。”
  • DNF与异能——异世之旅

    DNF与异能——异世之旅

    玩个游戏都能穿越?这都什么鬼?!好吧……至少我知道自己在哪里。这个叫“魔界”的地方太可怕了,还是早点离开的好。还有,云幻情姐姐去哪儿了?我得要找到她,一起回家。我找到了凯蒂,呃……准确的说,我是被她从怪物口中救下的,她还教了我召唤术,并把我传送到了阿拉德。冒险开始了……“那么小茜,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去冒险呢?”姐姐是这样问我的。“为了这整片大陆的和平,为了摆脱所谓的‘平庸’,我是决不会屈服于命运的!”“”
  • 仅此余生

    仅此余生

    “我能给你的不多,仅此余生,从此我之所有,悉听君便。”
  • 颜楼十二宫

    颜楼十二宫

    你可曾听过颜楼?那风云一时,让武林中人闻之色变的江湖第一楼。你可曾见过颜楼十二宫?那倾国倾城,容颜绝艳的十二位绝色美人。她(他)们或妖媚,或清丽,或温润,或张狂,她(他)们身怀绝技又不容于世,她(他)个性张狂却重情重义。五年后,颜楼少主归来,三更鼓鸣再起,五更红花绽放,血海深仇让江湖为此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江湖文,无人不挨刀的那种;多CP,总能找到你爱的那一款;前面有点慢热,因为我笨,剧情发展太快我怕我脑子会凌乱。对,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