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400000022

第22章 《朱子性理语类》选读(8)

道学之功大。与季通说正相反。若论其至。不可只靠一边。如了翁之说。则何故自古只有许多圣贤。如季通之说。则人皆委之于生质。更不修为。须是看人功夫多少如何。苦功夫未到。则气质之性不得不重。若功夫至。则气质岂得不听命于义理。也须着如此说。方尽。间祖人性虽同。禀气不能无偏重。有得本气重者。则恻隐之心尝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有得金气重者。则羞恶之心常多。而恻隐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水火亦然。惟阴阳合德。五性全备。然后中正而为圣人也。间祖性有浊者。如得木气多者。仁较多。金气多者。义较多。扬先生曰。人有敏于外而内不敏。又有敏于内而外不敏。如何。曰。莫是禀气强弱。曰。不然。淮南子曰。金水内明。日火外明。气偏于内故内明。气偏于外则外明。

可学气禀所拘。只通得一路。极多样。或厚于此而薄于彼。或通于彼而塞于此。有人能尽通天下利害而不识义理。或工于百工技艺而不解读书。如虎豹只知父子。蜂蚁只知君臣。惟人亦然。或知孝于亲而薄于他人。如明皇友爱诸弟。长枕大被。终身不变。然而为君则杀其臣。

为父则杀其子。为夫则杀其妻。便是有所通。有所蔽。

是他性中只通得一路。故于他处皆碍。也是气禀。也是利害昏了。又问。以尧为父而有丹朱。以鲧为父而有禹。

如何。由。这个又是二气五行交际运行之际有清浊。人适逢其会。所以如此。如算命推五星阴阳交际之气。当其好者则质美。逢其恶者则不肖。又非人之气所能与也。

问。人有强弱。由气有刚柔。若人有技艺之类。如何。曰。亦是气。如今人看五行。亦推测得些小。曰。如才不足人。明得理。可为否。曰。若明得尽。岂不可为。

所谓克念作圣是也。然极难。若只明得一二。如何做得。

曰。温公论才德如何。曰。他便专把朴者为德。殊不知聪明果敢正直中和。亦是才。亦是德。可学或问。人禀天地五行之气。然父母所生。与是气相值而然否。曰。便是这气须从人身上过来。今以五行枝干推算人命。与夫地理家推择山林向背。皆是此理。然又有异处。如磁窑中器物。闻说千百件中。或有一件红色大段好者。此是异禀。惟人亦然。瞽鲧之生舜禹。亦犹是也。

人杰问。临漳士及友录先生语。论气之清浊处甚详。曰。

粗说是如此。然天地之气有多少般。问。尧舜生丹均。瞽瞍生舜事。恐不全在人。亦是天地之气。曰。此类不可晓。人气便是天地之气。然就人身上透过。如鱼在水。水入口出腮。但天地公共之气。人不得擅而有之。德明亚夫曰。性如日月。气浊者如云雾。先生以为然。节人性如一团光。煨在灰里。拔开便明。椿问气禀云云。曰。天理明。则彼如何着得。可学问。人有常言。某人性如何。某物性如何。某物性热。某物性冷。此是兼气质与所禀之理而言否。曰。

然。

问指屋柱云。此理也。曲直。性也。所以为曲直。命也。曲直是说气禀。曰。然。可学质并气而言。则是形质之质。若生质。则是资质之质。复举了翁责沈说。曰。他说多是禅。不知此数句如何恁说得好。义刚性者万物之原。而气禀则有清浊。是以有圣愚之异。

命者万物之所同受。而阴阳交运。参差不齐。是以五福六极。值遇不一。端蒙。以下且言命安卿问。命字有专以理言者。有专以气言者。曰。也都相离不得。盖天非气。无以命于人。人非气。无以受天所命。道夫问。先生说。命有两种。一种是贫富贵贱死生寿夭。

一种是清浊偏正智愚贤不肖。一种属气。一种属理。以观之。两种皆似属气。盖智愚贤不肖清浊偏正。亦气之所为也。曰。固然则命之理而已。

问。性分。命分何以别。曰。性分是以理言之。命分是兼气言之。命分有多寡厚薄之不同。若性分则又都一般。此理圣愚贤否皆同。淳。寓录少异命之一字。如天命谓性之命。是言所禀之理也。性也有命焉之命。是言所禀之分有多寡厚薄之不同也。伯羽问。天命谓性之命。与死生有命之命不同。何也。

曰。死生有命之命。是带气言之。气便有禀得多少厚薄之不同。天命谓性之命。是纯乎理言之。然天之所命。毕竟皆不离平气。但中庸此句。乃是以理言之。孟子谓性也。

有命焉。此性是无气禀食色言之。命也。有性焉。此命是带气言之。性善又是超出气说。淳问。子罕言命。若仁义礼智五常皆是天所命。如贵贱死生寿天之命有不同。如何。曰。都是天所命。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

禀得清明者。便英兴。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一本作衰落孤单者便为贫为贱为天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天有那气生一个人出来。便有许多物随他来。又曰。天之所命。固是均一。到气禀处便有不齐。看其禀得来如何。禀得厚。道理也备。尝谓命。譬如朝廷诰。心。譬如官人一般。差去做官。性。

譬如职事一般。郡守便有郡守职事。县令便有县令职事。

职事只一般。天生人。教人许多道理。便是付人许多职事。别本云道理只一般。气禀。譬如俸给。贵如官高者。

贱如官卑者。富如俸厚者。贫如俸薄者。寿如三两年一任又再任者。夭者如不得终任者。朝廷差人做官。便有许多物一齐趁。一作随后来横渠云。形而后有气质之性。

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焉。

如禀得气清明者。这道理只在里面。禀得昏浊者。这道理也只在里面。只被昏浊遮蔽了。譬之水。清底里面织毫皆见。浑底便见不得。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

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

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孟子只论性。不论气。

便不全备。论性不论气。这性说不尽。论气不论性。性之本领处又不透彻。荀扬韩诸人虽是论性。其实只说得气。苟子只见得不好人底性。便说作恶。扬子半善半恶底人。便说善恶混。韩子见天下有许多般人。所以立为三品之说。就三子中。韩子说又较近。他以仁义礼智为性。以喜怒哀乐为情。只是中间过接处少个气字。寓。淳钦自横渠以下同问。顾渊不幸短命。伯牛死。曰。命矣夫。孔子得之不得曰。有命。如此之命。与天命谓性之命无分别否。

曰。命之正者出于理。命之变者出于气质。要之。皆天所付予。孟子曰。英之致而至者。命也。但当自尽其道。侧所值之命。皆正命也。因问。如今数家之学。如康节之说。谓皆一定而不可易。如何。曰。也只是阴阳盛衰消长之理。大数可见。然圣贤不曾主此说。如今人说康节之数。谓他说一事一物皆有成败之时。都说得肤浅了。木之或问。亡之。命矣夫。此命是天理本然之命否。曰。

此只是气禀之命。富贵死生祸福贵贱。皆禀之气而不可移易者。祖道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与五十知天命。两命字如何。曰。不知命亦是气禀之命。知天命则是圣人知其性中四端之所自来,。如人看水一般。常人但见为水流。

圣人便知得水之发源处。祖道闻一问。亡之。命矣夫。此命字是就气禀上说。曰。

死生寿大。固是气之所禀。只看孟子说性也有命焉处。便分晓。择之问。不知命与知天命之命如何。曰。不同。知天命。谓知其理之所自来。譬之于水。人皆知其为水。圣人则知其发源处。如不知命处。却是说死生寿夭贫富贵贱之命也。然孟子又说当顺受其正。若一切任其自然。而立乎岩墙之下。则又非其正也。因言。上古天地之气。其极清者。生为圣人。君临天下。安享富贵。又皆享上寿。及至后世。多反其常。衰周生一孔子。终身不遇。寿止七十有余。其禀得清明者。多夭折。暴横者。多得志。旧看史传。见盗贼之为君长者。欲其速死。只是不死。为其全得寿考之气也。人杰履之说。于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因问。得清明之气为圣贤。昏浊之气为愚不肖。气之厚者为富贵。薄者为贫贱。此固然也。然圣人得天地清明中和之气。宜无所亏欠。而夫子反贫贱。何也。岂得运使然邪。抑其所禀亦有不足邪。曰。便是禀得来有不足。他那清明。也只管得做圣贤。却管不得那富贵。禀得那高底则贵。禀得厚底则富。禀得长底则寿。贫贱夭者反是。夫子虽得清明者以为圣人。然禀得那低底。薄底。所以贫贱。颜子又不如孔子。又禀得那短底。所以又夭。又问。一阴一阳。宜若停匀。则贤不肖宜均。何故君子常少,而小人常多。曰。自是他那物事驳杂。如何得齐。且以扑钱譬之。纯者常少。

不纯者常多。自是他那气驳杂。或前或后。所以拗不能得他。却如何得均平。且以一日言之。或阴或晴。或风或雨。或寒或热。或清爽。或鹊突。一日之间自有许多变。

便可见矣。又问。虽是驳杂。然毕竟不过只是一阴一阳二气而已。如何会恁地不齐。曰。便是不如此。若只是两个单底阴阳。则无不齐。缘是他那物事错揉万变。所以不能得他恰好。又问。如此。则天地生圣贤。又只是偶然。不是有意矣。曰。天地那里说我特地要生个圣贤出来。也只是气数到那里。恰相凑着。所以生出圣贤。及至生出。则若天之有意焉耳。又问。康节云。阳一而阴二。所以君子少而小人多。此语是否。曰。也说得来。自是那物事好底少而恶底多。且如面前事。也自是好底事少。恶底事多。

其理只一般。

敬子问自然之数。曰。有禀得气厚者。则福厚。气薄者。则福薄。禀得气之华美者。则富盛。衰飒者。则卑贱。气长者。则寿。气短者。则夭折。此必然之理。问。

神仙之说有之乎。曰。谁人说无。诚有此理。只是他那工夫大段难做。除非百事弃下。办得那般工夫。方做得。又曰。某见名寺中所尽诸祖师人物。皆魁伟雄杰。宜其杰然有立如此。所以妙喜赞某禅师有曰。当初若非这个。定是做个渠魁。观之信然。其气貌如此、则世之所谓富贵利达。

声色货利。如何笼络得他住。他视之亦无足以动其心者。

或问。若非佛氏收拾去。能从吾儒之教。不知如何。曰。

他又也未是那无文王犹兴底。只是也须做个特立独行底人。所为必可观。若使有圣人收拾去。可知大段好。只是当时吾道黑淬淬地。只有些章句词章之学。他如龙如虎。

这些艺解都束缚他不住。必决去无疑。也煞被他引去了好人。可畏可畏。

问。富贵有命。如后世鄙夫小人。当尧舜三代之世。

如何得富贵。曰。当尧舜三代之世不得富贵。在后世则得富贵。便是命。曰。如此。则气禀不一定。曰。以此气遇此时。是他命好。不遇此时。便是有所谓资适逢世是也。

如长平死者四十万。但遇白起。便如此。只他相撞着。便是命。可学问。前日尝说鄙夫富贵事。今云富贵贫贱是前定。如何。曰。恁地时节。气亦自别。后世气运渐乖。如古封建。毕竟是好人在上。到春秋乃生许多逆贼。今儒者多叹息封建不行。然行着亦可虑。且如天子。必是太平圣哲为之。后世如秦始皇在上。乃大无道人。如汉高祖。乃崛起田野。此岂不是气运颠倒。问。此是天命否。曰。是。

可学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有定数寓其中。禀得盛者。其中有许多物事。其来无穷。亦无盛而短者。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皆其生时所禀气数如此定了。杨卷五:性理二性情心意等名义

问。天与命。性与理。四者之别。天则就其自然者言之。命则就其流行而赋于物者言之。性则就其全体而万物所得以为生者言之。理则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则者言之。

到得合而言之。则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是如此否。曰。然。但如今人说。天非苍苍之谓。据某看来。

亦舍不得这个苍苍底。贺孙。以下论性命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性是人之所受。情是性之用。道夫命犹诰。性犹职事。情犹施设。心则其人也。贺孙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赋者命也。所赋者气也。

受者性也。所受者气也。万道即性。性即道。固只是一物。然须看因甚唤做性。

因甚唤做道。淳。以下论性性即理也。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案生之理谓性。节性只是此理。节性是合当底。同性则纯是善底。同性则天生成许多道理。同性是许多理散在处为性。同问。性既无形。复言以理。理又不可见。曰。父子有父子之理。君臣有君臣之理。节性是实理。仁义礼智皆具。德明问。性固是理。然性之德。还是就人生禀得言之否。

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这个理在天地间时。只是善。

无有不善者。生物得来。方始名曰性。要之这理。在天则曰命。在人则曰性。淳郑问。先生谓性是未发。善是已发。何也。曰。才成个人影子。许多道理便都在那人上。其恻隐。便是仁之善。羞恶。便是义之善。到动极复静处。依旧只是理。

曰。这善。也是性中道理。到此方见否。曰。这须就那地头看。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在天地言。则善在先。

性在后。是发出来方生人物。发出来是善。生人物便成个性。在人言。则性在先。善在后。或举孟子道性善。曰。

此则性字重。善字轻。非对言也。文字须活看。此且就此说。彼则就彼说。不可死看。牵此合彼。便处处有碍。淳性不是卓然一物可见者。只是穷理格物。性自在其中。不须求。故圣人罕言性。德明诸儒论性不同。非是于善恶上不明。乃性字安顿不着。砥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扬致道谓心为太极。林正卿谓心具太极。致道举以为问。先生曰。这般处极细。难说。看来心有动静。其体。

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直卿退而发明曰。先生道理精熟。容易说出来。须至极。贺孙问。

其体则谓之易。体是如何。曰。体不是体用之体。恰似说体质之体。犹云其质则谓之易。理即是性。这般所在。当活看。如心字。各有地头说。如孟子云。仁。人心也。仁便是人心。这说心是合理说。如说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

是心为主而不违乎理。就地头看。始得。又云。先生太极图解云。动静者。所乘之机也。蔡季通聪明。看得这般处出。谓先生下此语最精。盖太极是理。形而上者。阴阳是气。形而下者。然理无形而气却有迹。气既有动静。则所载之理亦安得谓之无动静。又举通书动静篇云。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先生因云。某向来分别得这般所在。今心力短。便是这般所在都说不到。因云。向要到云谷。自下上山。半涂大雨。通身皆湿。得到地头。因思着。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时季通及某人同在那里。某因各人解此两句。自亦作两句解。后来看。也自说得着。所以迤逦便作西铭等解。贺孙。以下论心心之理是太极。心之动静是阴阳。振惟心无对。方子问。灵处是心。抑是性。曰。灵处只是心。不是性。

性只是理。淳问。知觉是心之灵固如此。抑气之为邪。曰。不专是气。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

便能知觉。譬如这烛火。是因得这脂膏。便有许多光焰。

问。心之发处是气否。曰。也只是知觉。淳所知觉者是理。理不离知觉。知觉不离理。节问。心是知觉。性是理。心与理如何得贯通为一。

曰。不须去着贯通。本来贯通。如何本来贯通。曰。理无心。则无着处。节所觉者。心之理也。能觉者。气之灵也。节心者。气之精兴。节心官至灵。藏往知来。焘发明心字。曰。一言以蔽之。曰生而已。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而生。故此心必仁。仁则生矣。力行心须兼广大流行底意看。又须兼生意看。且如程先生言。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只天地便广大。生物便流行。

同类推荐
  •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常用词语600条

    常用词语600条

    本书是一本集合多元化词语的语文书籍,书中所收录的词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必备的工具书。本书除与同类书籍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以下几个性特点。一、本书在收录词语时,注重其普遍性、趣味性、实用性,并详细考证每一词条的原义、出处、发展过程及现今如何引用,在寻根溯源,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而详尽的叙述,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广博见闻的同时,得到求知的乐趣。二、本书词条在考证过程中,若发现常见的解释有错讹不当的,即妥为订正,还其本来面目。对个别词条其说法来源不只一种,难以或尚无定伦者,本书力求慎重,均将各家说法列出,供读者多方参考。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热门推荐
  • 魔能世纪

    魔能世纪

    第一纪,他是时间之主神国内的首席时官。第二纪,他是天空图书馆最初和最后的馆长。现在,当诸神早已陨落,奥术的光辉也不再闪耀之时,他再一次从纪元变迁的沉眠中被惊醒。他是林恩,撬动世界的永生者。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手绘的世界

    手绘的世界

    格言在编辑部里的新策划是有关奇妙的故事,他想到溯前取材------同学江夏莉似乎在一点一点重述曾经,但是有人一直将他拉回现实。然而他遇到的问题似乎故事里的术师会替他一一“解决”!
  • 辣妈成长记

    辣妈成长记

    林依若,带着两岁的宝宝离开这座让她伤痛的城市,她不后悔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生下来这个小生命,也不后悔自己选择的未知道路,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是什么让三个男人围着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女人,是什么让司令家的程三少爷痴迷到无法自拔,是什么让大集团的总裁苦苦追寻,是什么让她的前夫再一次展开追求攻势?(喜欢依若凡心作品的可以加入依若凡心读者群:群号是:195299659)
  • 伪萝莉真腹黑

    伪萝莉真腹黑

    只有更坑爹,没有最坑爹!!!老娘不就是闲得蛋疼,游戏玩了个男号,手贱的打了打boss,抽筋的刷了刷装备,发病的骗了骗妹子,穿越大神呀,求求你放过我吧,我以后一定按时吃药!我发誓!!!这是一个吃货妹子因糟蹋了(?)太多的单纯少女而被穿越大神送到异世界来一次幸福的(?)异世游的故事!真的!
  • 竹林七仙

    竹林七仙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年。这场战争表面上看是蜀国与魏国之间的兼并统一战争,内质却是以诸葛亮为大家长的道家与以司马懿为教主的儒教的大决战。故事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道家诸葛亮和儒教司马懿之间的军事战争。第二部分是竹林七贤和司马家族之间的军事战争。第三部分是竹林七贤各自的经历与他们同司马家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社会斗争。其中,第三部分的故事是穿插在第二部分的情节之间的。这种手法使得战场上的战争场面与社会生活画面交替进行,增强了节奏感。第四部分回到道家诸葛亮和儒教司马懿之间的军事战争,收尾。
  • 炼星诀

    炼星诀

    佛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乃万物之灵长,更是一方大世界!世界是什么?往小了说,世界由万物组成,而万物则是存在于一颗星辰之中,一颗星辰便是一个小世界。人是一方大世界,人体内便有无数星辰,引星光入体,激活体内星辰,是为炼星诀!当古老的修真文明遇上现代化的机甲,会碰撞出何等样的火花?请看炼星诀……
  • 无敌帝尊

    无敌帝尊

    开启九龙丹田从此碉堡!升级打怪,就是这么简单!迎娶白富美,就是这么简单!走向人生巅峰,就是这么简单!
  • 鬼剃头:天师带我去盗墓2

    鬼剃头:天师带我去盗墓2

    百年前一夜过后石荒村遭遇鬼剃头,剃下去的只是头发,百年后乱坟岗用红布条悬挂在白桦林里的44具无头尸还有那扎在红土坟上的流血剪刀又一次掀开了鬼剃头诡异面纱。出娘胎就带着鬼掌的神秘男孩与鬼剃头的诅咒有什么关联?成吉思汗墓是否能成为揭开鬼剃头诅咒最后的悬念?民间有传:万马踏墓,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葬踩在地下至今他的墓葬成为世界末解之迷,美首富曾一度不惜重金来到蒙古寻找他的墓葬可离奇之事不断最终还是放弃了寻找,还有传成吉思汗的墓建在会移动的“灵山”之上,世人无处可寻,而风流退伍兵,盗墓世家的后裔王野,是否能击破成吉思汗最神秘古墓的一道又一道玄关,最后找到墓葬里面的黄金宝马,并且揭开一桩又一桩的末解之迷那?
  • 我的妻子是异界爱神

    我的妻子是异界爱神

    天降神秘少女,自称是异界爱神,为证明身份,给了罗斯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了异性的名字,就可以成为他的有缘人,恋人,妻子,罗斯洒然一笑写下了自己许多老婆的名字,有现实中的女神校花,有武侠中的侠女,有动漫中的女主,有游戏中的女孩,本来只是玩笑性质的,却发现这个册子真的实现了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