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000000003

第3章 十足的“美国女儿”(3)

在教授孩子们学习英文的同时,宋耀如也更注重提高他们的中文水平。他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学英文是为了睁开眼睛看世界,是为了留学长知识学本领,再来报效祖国,所以中文一定要更好!”他坚信未来中国的领袖人物一定要学贯中西。在父母的督导下,孩子们的中国语文水平提高得很快。

为了增加孩子们的社会知识,宋耀如还经常带领他们去参观印刷所、面粉厂、香烟厂和纺织厂。他不放过每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在和孩子们坐在私人黄包车里从大街上经过时,他经常向他们揭示城市的内幕和弱肉强食的真相,孩子们从中得益匪浅。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孩子们不仅不断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磨练中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自信心。在孩子们年龄稍长一点后,宋耀如坚持送他们去学校学习,这曾遭到孩子们外婆和母亲的反对,外婆都觉得他们无需到学校读书,倪桂珍也认为,她可以继续充任孩子们的家庭教师,宋耀如却坚持教育应当是社会的,不管家庭教育多好,都不能代替集体生活的训练,孩子们长大了总得要走上社会,独立地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他们都应该融入到社会中去磨练。

二、天真活泼的少女时代

少时的宋美龄活泼聪敏、顽皮淘气,爬树、摘桃样样干,深受父母宠爱,不满10岁即赴美留学,抱负是当个大夫;南方小镇皮德蒙特9个月的愉快生活使她成了一个“南方人”,以至以后说话都带有南方口音;在佐治亚州生活期间,她与同伴相处得十分快乐,有时会搞些恶作剧,组织过社团,甚至还办了一份自己的报纸,在那里她过着丰富多彩的少女生活。

1.淘气的小女孩

1897年3月5日(中国农历二月十二日),宋美龄出生在旧中国十里洋场的上海。当时,宋耀如已离开卫理公会,成为上海滩上有钱有势的百万富翁、兴中会的执行秘书长。宋美龄是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度过儿童时代的。

小美龄是个胖乎乎的可爱的孩子,冬天,母亲倪桂珍给她穿上厚厚的棉袄,使得本来就胖嘟嘟的美龄显得更圆了,活像一只满地滚动的大皮球,用她自己的话讲:

我还是个小女孩时就很胖,以致我的一个叔叔灵机一动,给我起了个绰号叫“小灯笼”。我记得当我三、四岁时,每走二、三步就要摔筋斗,因为衣服太厚,太笨拙了。可是,由于自己满身胖膘,衣服又裹得那么严实,我从不记得被严重跌伤过。

我头顶有两根小辫子,用红带子扎着,然后卷着圆环,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发型“螃蟹眼”,这是当时小女孩中相当流行的一种发型。母亲总给我穿花布衣裳,这是一种在背后开口系扣的短上衣。我的鞋子是独一无二的,它做得看上去像个猫头,两旁伸出两支猫耳朵,上面还绣着猫胡须和眼睛。

长大一点后,母亲便给我穿男孩的衣服,大概因为我是一个顽皮的姑娘。再者,母亲认为我举止那么像个男孩,而且穿我哥哥的衣服比穿姐姐们的衣裳显得更自然,所以她这样做岂不正好一箭双雕吗?但实际上,我哥哥子文的衣服很快就小了,以致于二、三个月就要给他做新衣服,这样我就成了他这些穿小了的衣服的继承者。直到我9岁去美国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穿男孩的衣服。

宋美龄聪颖灵敏,淘气好玩。倪桂珍从多方面培养子女,不但让女儿们学习识字断文,而且希望她们精通针线活。为此,她请来一个知书达理的寡妇,教女儿们学刺绣。生性好动的美龄根本就坐不住,看着老师绣花的样子就格格直笑,在她的影响下,蔼龄、庆龄也憋不住笑,刺绣老师很生气,不满地说:“再笑,我不教了!”三姐妹一听见“不教了”,就像获得了特赦令一样,飞也似地跑了出去。

宋家宅院后面有一个大菜园,挨着围墙两边都栽有树,一边是风景树,一边是乡里人种的果树。正值桃树丰收,蜜桃满枝,三姐妹望着又大又鲜的蜜桃直流口水,小美龄人小胆大,二话不说,脱下鞋子,就往风景树上爬,借着风景树,她翻过围墙,又爬到墙外的桃树上,非常麻利地摘下蜜桃,扔到姐姐们的手里。蔼龄和庆龄接到桃子,坐在地上吃,小美龄顾不上下来,就在树上嚼开了。正当三姐妹吃得津津有味时,远处传来一声吆喝,果农来了。又惊又吓,小美龄坐在树上,嘴里还含着半块桃子,吓得大哭起来,蔼龄和庆龄也不知所措,幸好宋耀如及时赶来,才解了围。

倪桂珍非常生气,训斥三个女儿不好好学女红,还出去惹事生非。宋耀如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仅花几美元就能买到最好的刺绣,那么,用这种精工细活去损害孩子们的眼睛完全没有必要,眼睛最好用于阅读。

三姐妹们解放了,她们走出家庭,跑遍了乡村,和周围许多小孩子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

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小美龄却不太会玩,轮到她藏的时候,她往往不知道该往哪藏,很快就被人家找到了。当她去找别人时,却又不知道该去哪找,因而,她往往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小累赘,所以,孩子们都不太愿意跟她玩。

有一次,又玩捉迷藏,大家经不住美龄的一再哀求只得带她玩。有一个小孩想出了一个主意甩掉美龄,她对美龄说:“你站在花园里,闭上眼睛数一百个数再找我们。”

小美龄用胖乎乎的小手捂住眼睛,耐着性子数了起来。为了早点数到一百,她经常从二十就跳到三十甚至四十,没多一会儿,她就数到了一百。当她高兴地睁开眼睛,正准备开始找时,发现花园四周一片沉寂,连个人影都没有。她找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找到。这时她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她们一定是跑到别处去玩了,也许还在那儿嘲笑自己呢!

一种被抛弃被轻视被愚弄的委屈感顿时涌上心头,她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站在那里伤心地呜呜哭了起来。这时,大姐蔼龄跑了过来,替她擦干了眼泪和鼻涕。美龄抽抽噎噎地问:“姐姐,我能长大吗?”“能,你一定能长成一个大人!”大姐安慰道。

儿时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很长时间宋美龄无法摆脱这种挫折感。类似的事件使得她很难与他人推心置腹,和睦相处。在自卑中产生的尊严,使她容易激动,盛气凌人,令人觉得她高不可攀。她在过分激动的时候,往往突然出荨麻疹,浑身上下出现许多红色肿块或疹团,这种慢性皮肤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她。

冈为大姐蔼龄自小就帮助她、保护她,从未使她失望过,所以美龄对大姐产生英雄般的崇拜,以后逐渐转化为深厚的爱。她对大姐几乎是言听计从。当蔼龄在家里发号施令,处理家务的时候,美龄总是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仿佛在做蔼龄的艺徒,准备将来取代姐姐的角色。

宋美龄满5岁时,坚持要求随姐姐们去学校读书。开始倪桂珍觉得她太小没答应美龄的要求,丈夫宋耀如非常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在美龄提出上学的第二天,他就亲自到了学校,找到了校长,讲明了这件事,校长当下拍板答应下来。于是家里人给美龄准备了小旅行箱,让她穿上花袄,在一片叮咛声中,美龄进了马克谛耶女校幼儿班,与二姐庆龄住在同一问宿舍里。几个星期以内,美龄表现得非常好,轻松愉快地完成功课,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迫使年长的孩子也要听她摆布。

美龄活泼调皮,胆大要强,从教室通往宿舍的楼梯间有一段漆黑的甬道,许多女孩子不敢走这段路,而美龄却几次从这里通过。老师鼓励其他胆小的孩子时总说:“你们为什么不像美龄一样从那里走呢?”受到老师的表扬,美龄自然十分得意,脸上笑意盈盈。其实,她心里比谁都害怕走那段路,只是硬撑着罢了,每次通过时都吓出一身冷汗,睡觉时总被恶梦困扰。

有一次,美龄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树影在窗子上晃来晃去,似鬼非鬼,吓得连连作恶梦,好不容易从恶梦中挣脱出来,她睁大双眼再也不敢入睡,浑身一阵阵发颤。第二天,老师把这一情况通知给宋耀如。美龄被接回家去,由家庭教师教她,既学习英语,又学中国古典文学,还练习写毛笔字。就这样一直到几年后出国为止。

三姊妹中,父母最宠惯的就是宋美龄。也许她占了年龄最小的优势,也许她那楚楚动人、顽皮淘气的外貌更使人喜爱。就长相而言,美龄像二姐庆龄多一点,疏眉细眼,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翘着,薄薄的两片小嘴唇像金鱼似的,两个小酒窝儿,妩媚多姿,但她不如庆龄长得那么耐看。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蔼龄,庆龄比较纤弱、文静、温柔,美龄像大姐蔼龄一样显得傲气逼人,孤芳自赏。

宋耀如宠爱美龄,无论到哪儿去都带着她。他领她去参观印刷所、面粉厂、香烟厂和纺织厂,带她去他的办公室。在商人来骗取他父亲的钱,或者邀她父亲向前景莫测的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美龄总是坐在不显眼的位置平静地瞧着,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一幕一幕。因此,美龄的聪明伶俐、天性机灵,也是受父亲熏陶的结果。

宋耀如、倪桂珍夫妇都是虔诚的基督徒,除了教育孩子们文化知识外,还刻意培养孩子们的宗教信仰以陶冶他们的情操。虽然此中的深远寓意不是幼小的心灵能够立刻明了和接受的,但从幼年开始的宗教训练的确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多年以后,宋美龄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忆了那段经历:

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们自幼便去主日学校和教堂,每日举行家庭祈祷。我有时因为必须坐着听冗长无味的讲道而反抗,但幸而我在不自觉中吸收了基督教的思想。

在母亲看来,祷告上帝不仅是祈求他祝福她的子女,乃是等候他的旨意。对于她,宗教不是单行道。她按照他的箴言生活,公正行事,爱慈悲、谦卑地与他同行。她常向我强调这一点:我们不应当要求上帝做任何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她的去世对于她的子女是极惨重的打击,可是对于我的打击也许比较更重,因为我是她最小的女儿,曾十分依靠她而不自知。

2.不满10岁赴美留学

20世纪初,中国只有那些富有且开放的家庭才能送子女出国,而且大多是送男孩,极少有把女孩送到国外的。当时宋家在上海虽已小有名气,但还算不上特别富有,然而宋耀如夫妇以其超前的眼光,不仅送男孩出国,也将三个女儿先后送往国外就读。送儿女们赴美读书能够成行,一方面依靠他当时拥有的财产,另一方面美国的教会和教友也帮了他的大忙。

宋家三姐妹,最先出国的是大姐宋蔼龄。1904年5月28日,经卫理公会步惠廉牧师的推荐,年仅14岁的宋蔼龄获准去美国学习。现有资料表明,宋蔼龄是第一位正式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女子,她就读于美国南方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宋蔼龄来到梅肯市后的第二个月,就作为“预科生”入学。她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刚强自信的性格,赢得学校师生的好评,大家普遍认为:“蔼龄学习认真,含蓄持重,落落寡合,不苟言笑,就好象周围的人中间唯独她懂得人不在于服饰打扮一样。”大姐的成就,为弟弟妹妹们无疑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1906年,宋耀如借赴美为孙中山筹措经费的机会,在纽约与大女儿会面,并到新泽西州的小镇萨米特去参观一座由克拉拉·波特温小姐创办的学校,这座学校录取小批中国学生,辅导他们报考美国的大专院校。经过参观、交谈,宋耀如很喜欢这座学校的气氛,在征得校方同意后,决定第二年送两个女儿来这里就读。

赴美那年,即1907年,宋美龄还不满10岁,宋耀如准备把她送到美国念书,一是宋庆龄已经到出国的年龄,美龄坚持与二姐同行,并以自己生病时父母对她的许诺相要挟,那时父母答应她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情;二是宋耀如已参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旦被清廷发现,必将逃亡国外,先将子女送走,安排好,免得牵挂。送完女儿之后,长子宋子文即将从上海圣约翰中学毕业,宋耀如准备送他到哈佛大学深造。仪剩两个小男孩——子良和子安,出现危险时,还比较容易安排。

为了孩子上学,宋耀如夫妻问曾有过尖锐的意见分歧,夫人倪桂珍毕竟是在中国这块封建土地上出生的女性,难免受到封建的“忠孝礼义、三纲五常”的影响,她认为,女孩不像男孩那样,男孩可以出洋上学,女孩则不必要。而丈夫的观念和她恰恰相反,他受了10年的西方教育,思想比较开放,脑子里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他认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到国外去闯荡一番,学习先进知识,为此,他把6个儿女先后送到国外留学。

1907年夏天,宋庆龄和宋美龄跟随二姨父温秉忠,乘坐满洲里号客轮前往美国。温秉忠在清政府任职,奉命率领教育事务团访美,顺便一路照看宋氏姊妹。

满洲里号迎着霞光,乘风破浪,在浩瀚的太平洋上航行。美龄和庆龄依窗而坐,望着远逝的故土,心有依依惜别之情。对于第一次在大洋中旅行的小姊妹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新鲜,又那么深不可测。美龄还是个孩子,对她们将要去的国家充满着憧憬和幻想,她想入非非,对自己未来的计划充满信心。

同船上有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女郎,一天,同美龄一起在甲板上散步。她问美龄:“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工作?”

美龄不加思索地回答:“我要当个大夫。”这在本世纪初,对一个中国小女孩来说是个惊人的抱负。

美龄的回答使这个英国小姐异常惊愕,瞪大眼睛说:“大夫!天哪,我想你不应该干那行,你知道吗,你得去锯掉人家的腿,你懂吗?”

“是吗?”美龄的惊讶决不低于那位英国小姐,她从小就有洁癖,最怕脏、闹、乱。她原以为穿着白大褂的大夫是最干净的人!她眨了眨大眼睛,想了几分钟后很认真地说:“那么我不想当大夫了,这太脏了。”

可见当时在小美龄的心中,对未来并没有一个成型的看法,相信就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成为中国的“第一夫人”。

经过半个多月的颠簸,满洲里号终于结束了横越太平洋的航行,抵达终点港旧金山,大姐蔼龄已经焦急地站在码头上翘望了,三姊妹相见,情深意浓。

波特温小姐的学校,学生年龄一般都在9岁左右,正好与美龄的年龄相仿。小美龄生性活泼、好动,且非常调皮。一进学校后,她就显露出其淘气的天性,爬树登高,与小伙伴追打嘻闹,一刻也不闲着。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兴致盎然,不论是新奇的花草树木,还是房屋和人,她都要盘根问底,打听清楚。当然,小家伙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那就是想念远方的爸爸妈妈,每每在这个时候,她就到住在学校里的一位教师那里去聊天解闷。

宋庆龄在同学中显得年龄大些,由于年龄和性格上的差异,她很少参加小孩子们的玩耍和戏闹,她更多的是躲在一个角落里,贪婪地阅读成年人看的小说和其他书籍。

在萨米特市时,宋庆龄还经常带着妹妹到市图书馆去读书,她们读起书来如饥似渴,尤其喜欢读《兔子彼得》一类童话故事,知识使这两位来自东方的女孩日益成熟和充实起来。

同类推荐
  • 历史上的多尔衮

    历史上的多尔衮

    本书讲述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多尔衮生于1612年,卒于1650年的年末,年仅38岁。多尔衮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他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历史上的多尔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等。
  • 秦汉越地人物传

    秦汉越地人物传

    余全介编著的《秦汉越地人物传》收录自秦至汉越地名贤一百五十五人,既有乡土所出,也指异邑寓贤。称为越地,指代汉顺帝永建四年以后会稽郡之别于吴郡者,与明代徐象梅所谓两浙之地相同。本书主要依据两类材料:正史和方志。秦汉名贤为本土所出,见于正史方志,径采本传。他邑寓贤,依方志取其越地行迹。魏晋人物,依方志节其汉代事略。本书正文以白话文直译人物传记。考证文字,见于脚注,时出正史、方志、他书材料以互质,力求古雅、通俗同时呈现。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邻家老二名孔丘

    邻家老二名孔丘

    孔子的一生是——以神笔马良的速度,规划并实施了农业改革,由是,他升任了司空;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兴修了水利,由是,他升任了大司寇;以后羿射日的担当,震慑了齐国,由是,他升任了代理宰相;以盘古开天的力量,打杀黑恶势力,由是,他下岗了。他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他的救国理想俨若神话,他背着神话,该何去何从?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霸道帝王独宠特工妃

    穿越之霸道帝王独宠特工妃

    醒来发现自己正被虐待,呵,我是谁?是你们岂敢招惹的?教训白莲花,收拾渣爹妈,无所不能,某人在我耳边说:你只能是我的。
  • 大国崛起:中国的海洋之路

    大国崛起:中国的海洋之路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 卡莱特的午后

    卡莱特的午后

    三个拥有绝美容貌的女生,儿时因对自己所谓的“家”有太多的憎恶,所以三人选择了离家出走并相遇了。十年后,她们拥有了世上任何人都遥不可及的地位。她们又重新回到了儿时充满悲伤的国度,展开了一场报复行动。来到了卡莱特皇家学院,爱情也悄悄降临。冷傲、高傲、骄傲的她们,将如何演绎不同于童话的爱情?
  • 夏落夕阳

    夏落夕阳

    六界万物皆有灵,而灵又汇聚在一起形成“无”,几千年后,“无”降生于明月湖中,结果被落魄太子误打误撞给撞见了,此后,倒霉的少年开始了艰辛的漫漫人生路……走路被人抓,睡觉被人砍,吃饭被下毒,沐浴被偷窥……一路走来,当年的纨绔子弟,如今的清廉皇帝,默默的站在他身后的又到底是谁?
  • 爱住不放

    爱住不放

    一次错情。沐染不知自己是招惹上了什么人,只见黑暗中那人捏着她的工作牌。Y市顶级权贵,楚君扬,庞大楚氏家族的继承人之一,翻手为云覆手雨。沐染不是没有见过他的,唯一的那次,是和自己的男友一起,他是男友楚君逸的哥哥。她对他,却一无所知。不见硝烟的豪门争斗中,楚君扬意外撞见她的第一眼,就清楚自己撞破了弟弟楚君逸隐藏多深的秘密。她遭了羞辱,悲愤心痛,却无可反驳!弟弟楚君逸的盛世婚礼上,他圈紧怀里瑟瑟发抖的情人……
  • 时光深处:你是我最想留住的过去

    时光深处:你是我最想留住的过去

    【这是一把钥匙引发的战争,在争夺的过程中将牵连到友情,爱情,亲情】刀光剑影,风华绝代,古城下,树荫里,他们暗生情愫,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的残忍,把他们的牵连一根根斩断,他们最终能战胜命运吗?蛇妖、美人鱼、蝶卵......这时一个个神奇的生物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就此走上奇幻的旅程,一个个谜团也因此展现在他们面前,每个人都有心中痛苦的一面,只能用面具来掩饰自己的悲伤,当他们间的迷雾逐渐散去,当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最终知道有些事不知道才是最好的归宿。【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网游之暴力女法师

    网游之暴力女法师

    顾若惜是豪门庶女,被顾家视作污点。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顾若惜一个人过了23年。现实生活中性格冷淡的顾若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网游,至此以后,她将自己所有的隐性暴力因子发挥出来。第一天,刚进游戏就被系统赠送小极品装备。第三天,拿着小木杖敲小Boss,爆出游戏中第一件蓝装。第五天,用一个小火球把比她高四级的PK狂烧死了。半个月后,暴力女法师和冷面盗贼的名号响遍了整个世界ONLINE。从陌生人到优秀的对手,再变成令顾若惜怦然心动的恋人,顾若惜和凌月天的缘分似乎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一堆蠢萌而又贴心的伙伴,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游戏,一个与她纠缠不休的人,能改变顾若惜的生活么?
  • 疮伤

    疮伤

    一段不幸的历史就像纱布下面的疮口,有的也许已经结茧,而有的仍然血迹斑斑,触目惊心!故事叙述了六七十年代几个家庭的悲惨遭遇。读来令人深思,催人泪下。
  • 绝世战兵

    绝世战兵

    潜伏在都市的高手?!特种兵王李江南,经历九死一生,归隐都市,原本想要过一段平静的日子,却遭遇权贵欺辱和阴谋算计,最珍惜的人也将被别人夺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李江南望着对面乌压压的一群人,扔下手中的烟头,用脚碾了碾,说:“兄弟们,上!”
  • 做最好的干部

    做最好的干部

    中国人相当复杂,所以在中国做干部,就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在本书中,曾仕强教授从中国人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逐一剖析在管理过程中,干部如何与上司、平级、下属沟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修炼自我,最终使自己成为让上司满意的干部,成为公司里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