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000000034

第34章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1)

1942年2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出访印度,说服英国放弃对印度的统治,劝说甘地和尼赫鲁杜绝亲日倾向,宋美龄还就印度妇女的抗日问题发表了演说。

宋美龄在赴美就医的同时,积极进行着政治外交活动,她受到了罗斯福本人及罗斯福夫人的接见和喜爱;她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演说,使中国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在开罗会议上,宋美龄在同罗斯福、丘吉尔打交道时表现得不卑不亢,大方得体,达成了有利于中国和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开罗宣言》。开罗会议成为宋美龄政治生涯的顶点。

一、出访印度

1942年2月4日,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出访印度。出访的目的一是与英国商讨协防战事,二是协调英印关系,三是与国大党取得进一步联系,促进中印合作,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表明中国的四点意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天皇纵容下的战争疯子把战火烧向太平洋上,对美国在珍珠港的海空军基地发动大规模偷袭。损失惨重的“山姆大叔”痛定思痛,对日宣战,苦撑待变的蒋介石终于盼来对日作战的盟友。继美英之后,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意法西斯宣战,结束了同日本长达4年多战而不宣的奇怪关系。

南进的日军势如破竹,10日,登陆菲律宾,进攻关岛,19日,突人香港、威克岛……两个月后,8万英军在新加坡成了日军战俘,紧接着数万美军在菲律宾遭受了同样的耻辱。日军在东南亚的大举进攻进一步加重了中国抗战的压力,直接威胁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为了有效对抗日本军事进攻,早日打败日本法西斯,蒋介石向罗斯福建议召开相关国家军事代表会议,确定远东军事的战略计划。

12月23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曾家岩蒋介石官邸举行,宋美龄出席会议并充当翻译。宋美龄的英语说得非常流利,婚后一直保持摘录英文报刊重要国际政治经济信息的习惯,对国际形势比较熟悉,而且她熟悉丈夫的奉化口音和一些表达习惯。因此,蒋介石与英美等国重要人物谈话时,大多数都由宋美龄在场当翻译。宋美龄的“第一夫人”身份和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又给她的谈话增添了“权威”的色彩。每当这种场合,她的谈话都被认为是“半官方”的。

中英代表在会议一开始便发生了激烈争执。英国代表极度轻视中国防务,只注重保护自己的殖民地印度,蛮横地要把美国根据“租借法案”运到缅甸的所有战争物资占为己有。鉴于中缅交通线已成为中国与美英盟国联系的惟一通途,蒋介石同意按比例分配租借物资,并主动提出派8万人入缅作战。英印军总司令魏菲尔却极度傲慢地说:“如由贵国军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我们只要请贵国能惠允拨借美援助物资就可以了。”面对魏菲尔的无理要求,何应钦气愤地声明要停止中、英、缅合作。

宋美龄对英国代表的傲慢之态和恋横无理也十分不满,用英语大声地提醒各位:“请注意中国的地位。”蒋介石强压怒火,表示中英是患难之交,要互助互谅,如果英国需要美援物资,不妨同中国商量,弄得英国代表面红耳赤。数日前,英国单方面将一批运人缅甸的援华物资据为己有,已给中英关系造成了一些不愉快。

英国在印、缅防卫上的态度让中国政府深感忧虑,印度内部的形势更不容乐观,英国长期殖民统治早就引起了印度民众的不满。日本人利用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心理,大肆宣传“大东亚圣战”的神圣性,民众中“反英亲日”隋绪一度高涨。英国被迫答应战后予印度以独立自治,以此争取印度在战争中的合作,但国大党则强调先独立而后参战,双方在独立与参战的步骤上僵持不下。

自抗战以来,日本封锁了中国的全部海岸,切断了中国海外联系,因此,战时中国要获得军火物资的援助,就必须依靠西南的交通线,由印度和缅甸转至中国。如果印度在此关键时刻背离盟国加入轴心国,或日军攻占印度,则中国将被完全包围,导致抗战的极大困难。重庆政府对英国当局能否控制住南亚局势、抵挡日军的进攻很表怀疑。为进一步联合英国和印度共同抗击日寇,蒋介石和宋美龄决定访问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协调英印关系,商讨协防战事。

但英国对此心存戒备,反应十分冷淡,不愿意别人插手其内部事务,不过考虑到盟国关系和对日战争,只得同意。应英国政府要求,1942年2月9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来到新德里,开始对印度的访问。这是宋美龄第一次以“第一夫人”身份出访外国。同行的有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办公厅主任商震、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教育部长张道藩、驻缅总领事保君健。

当天下午,印度总督林里资哥在总督府召开欢迎会,欢迎蒋介石夫妇一行人的友好访问。

在印度访问期间,宋美龄陪同蒋介石会见了印度各届要人,并多次昭谈,就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中国政府的意见:

第一,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蒋介石夫妇在新德里总督欢迎会上指出:“溯自日本第一次入侵中国领土,中国人民即一致奋起,发挥高度之热情与坚忍不拔之勇气,为公理、爱国之心与不自私之心所驱使,以迈赴共同之目的,期于忍受痛苦与牺牲后,得能产生一新世界,而使男男女女都能享受和平与幸福之生活也。”

印度总督则盛赞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说:“我们现在很荣幸得与中国并肩作战,以对付残酷的侵略者。就是在成立同盟以前,我们对中国英勇坚毅的抗战,也早有钦敬佩服的心理。中国的英勇对于我们有很大的鼓励。”

第二,提出应加强战时合作。双方表示了加强合作的愿望,中印两国的友谊十分悠久,在地理上虽有阻隔,但是对文明进步和自由的追求克服了这种阻隔。林里资哥认为,“两个伟大的国家共有8万万人民,占世界人类的1/3,只要中印一心,为共同目标共同努力,中、印、英和一切盟邦的最后胜利必将早日到来。”蒋氏夫妇深表赞同。

关于中印间的物资运输。蒋介石夫妇在会见孟加拉省省长赫白脱时特别强调,以前缅甸为中国物资经运的孔道,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加尔各答不仅是中国航空公司航线的终点,且成为中国另一个物资海运的中心,因此要求赫白脱对于中国物资经由加尔各答转运予以全力协助。赫白脱欣然表示同意,并建议在加尔各答设置一个类似“对华交涉署”的联络机构,以加强双方联系与合作。

关于缅甸战事,蒋介石夫妇认为在联合抵抗侵略的战争中,特别对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英方可充分信任中方的合作与援助,并保证中国会尽最大努力保卫缅甸,因为这是盟国间彼此间应尽的义务,英方则表示不惜任何代价保卫缅甸。

另外,在2月15日与卡尔的会晤中,还商讨了改进中国密电,印缅与中国互设半外交性质常驻代表,及建立中、美、英联合对敌宣传机构等问题。

第三,建议英国政府给印度以自治领地位,战后再考虑给印度以独立。2月10日蒋氏夫妇正式会见林里资哥,英国政府对蒋氏夫妇到来是心怀戒心的,担心他们会充当“审判官”角色,插手英印纠纷,偏袒国大党。因此林里资哥在2月10日的会晤中直言相告:“阁下暨夫人与尼赫鲁的友谊很好,这是印度国民同知的事情。阁下此次前来,国民大会分子在报纸曾经大力传播消息。如果在民众心目中留有印象,以为阁下此来有如审判官地位,将判断是非曲直,并且袒护国民大会的,那么将使我感觉十分困难。这种印象绝不利于联合作战之努力。”因此建议:“希望阁下接见尼赫鲁之后,并接见其他各党的领袖。”

蒋介石夫妇在同英印政府要人协商的同时,还数次会见印度势力最大的国民大会党领袖并作深入交谈,劝导印度人民与英印政府妥协,积极参战。

2月11日,蒋介石夫妇在新德里接见了印度国民大会主席阿柴德和执行委员尼赫鲁。

“印度国民对太平洋战争的态度如何?”蒋介石开门见山问。阿柴德说:“我们的手足为英国所挂桎梏,无法参加努力作战。”

“如欲使印度得能参加作战,英方应当如何改变态度?”蒋介石问。

“英国给我们独立,我们可协助战争。假使手中无权,对战争也就无能为力。”阿柴德回答。显然,在给予印度以自治领的地位问题上,双方未取得共识。

第四,建议加强印度的军事防卫。蒋氏夫妇对于英印问的冲突及印度内部的不和非常忧虑,他们此次来印一是“欲知印度是否上下一心,军民合作”,其二是欲知印度的作战力量,目的是保卫印度,从而避免中国四面被围。经历长期战争的磨炼,蒋介石深知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因此一到新德里,就于当天上午会见英国驻印军总司令哈特莱将军,后又多次会见。

蒋介石了解印度的军事力量和防卫后,对日军进攻的可能性作了分析:日军进攻印度,十有九成不必自缅甸陆路进攻,它可以用海空军扰乱沿海一带,打击印度士气,使印度人民慌张混乱。如果要从陆路进攻,现在可以分出五六师团来。当日军进攻时,印度是否有足够多的防卫力量呢?蒋介石认为“印度没有足够的军队以保卫印度”,而要保卫的海岸线又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可以采取的战略是把所有的军队集中在少数战略据点,待敌前进到相当距离,地势于印度军队有利的时候,即行反攻。这样的战略比较有利,哈特莱完全同意这个看法。

但是谈到防卫重点时,双方发生分歧。蒋介石夫妇从战略出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集中力量于东北及西北,日本进攻印度,第一步可能是侵略锡兰,因为印度在东北面保持与中国军的联络,在西北面保持与苏联军队的联络,将来的海道交通是靠不住的,必须依靠陆路的交通。而哈特莱则说,参谋会议认为锡兰是次要城市,日军不会那么远地前来进攻这里,虽然锡兰附近有遇见日军主力舰的危险,但他们不过是想扰乱东北及印度工业中心而已。蒋介石对此持异议,坚持敌人将先进攻锡兰的看法,而且认为锡兰如果失陷,孟买与卡查克就在日军的威胁之下,因此必须用各种方法不惜代价保卫锡兰。日军占领锡兰,如果德军再从近东前进,如此就很便于日、德会师。不言而喻,后果是严重的。

2.会见圣雄甘地

2月18日上午12时10分,蒋介石夫妇赶至加尔各答的一个私人寓所会晤甘地,在座的有尼赫鲁、甘地秘书、董显光、张道藩。“我见先生身体健康,心中颇感欣慰。”蒋介石向甘地问好。

甘地答:“人人以为我的身体甚佳,也就是各方面对我的希望很多,我真不知如何竭尽绵力以答各方面的雅望。贱躯表面很好,实已枯萎。”当时甘地已近80岁。他转而说:“阁下与显贵者如印度总督等谈话,当然需要正式的通译官,对我这样一个老头子谈话,似可不必拘此,尊夫人英语极为流畅,声音极为悦耳,即烦夫人翻译如何?”宋美龄当即表示说:“很好。”

“阁下革命有阁下的武器,我有我的武器,你的武器声音宏亮,我的武器则寂然无声。”接着,甘地说了他的武器——非暴力不合作的起源及过程,认为“它已经给我们国民以希望及勇敢,并且训练了大批民众,起而对抗世界上最大有组织的武力。我的目的就是要用非暴力来完全有效地代替今日世界处处横行的暴力”。

宋美龄问:“先生以为先生的方法已经获得部分成功,如果时间因素有利,还要用它完全这样做下去,是不是这个意思?”甘地说:“非暴力政策从来没有失败过,所以我不会让新的形势使我恐惧得无所措手足。”

蒋介石:“我认为不必等到日德入侵,不如从英国人手中直接取得自由。先生已艰辛奋斗了41年,时间非短,而革命尚未完成。”蒋的意思是,印度支持盟国(特别是英国)尽快打败日本人,可早日取得自由,而如果一旦日本人入侵了,则印度独立的日期将大大延长。

甘地坚持说:“即使独立也不愿以暴力来得到,否则我50年的生命史重新写过。我不以为一个日本军比他们更加恶劣,英、美的民主主义是假面具,他们只为了白种人的利益,从黑人手中偷窃了非洲的土地,南非土人可以像兔子那样随便给欧洲人杀害;黑人无论受过怎样的高等教育,在美洲是不准与白人同车的。对于被压迫的民族,任何外族统治者都是一样恶劣,只有印度获得自由方能解脱英国的屠杀或其他外族的屠刀。”

宋美龄说:“黑人与白人同车,在南美不行,北美是可以的。”所以国民大会党改变政策参加战争,“对本身有益而无损,且与推倒英国在印度统治权之目的并行不悖,殊途同归”,这就是所谓争取时间的一点;二是争取世界同情,“这比任何力量为大,印度如欲得到此种同情,惟有参战。现全世界人类,其中80%的知识分子,俱表同情于印度,然如印度参战,同情者的数量必定增加,否则必致减少。”

甘地说:“抵抗侵略是中印两国应有的共同目标。但国大党现在无力参战,心中也绝无余地可以容纳英国的帝国主义。”但是他保证:“我们接受阁下忠告,不作节外生枝增添灾害的举动,让恶魔去自生自灭。”接着,他转而告诉宋美龄:“现在我想把我的武器赠献夫人。”

宋美龄很是纳闷,什么东西?原来是一架纺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国民不纳税,不买英货,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自幼生长于优越环境的宋美龄,哪儿见过这玩艺,遂问:“你可以教我如何使用吗?”

甘地答:“那么你最好到我家里去,你可以充任委员长的特命大使。”接着,席地而坐,纺起纱来。

事已至此,已无再谈下去的意义了,蒋氏夫妇只得告辞,宋美龄带走了甘地赠礼——纺车。

3.向印度妇女界宣传抗战

宋美龄在印度还担负起对印度妇女界宣传抗日的任务。2月12日,“全印妇女协会”在新德里爱尔文女子大学召开欢迎宋美龄大会。会上,宋美龄发表了长篇答辞。她用流利的英语详细叙说了日军残杀中国男女老幼的暴行,介绍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英雄事迹,特别谈到了中国妇女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

在热情洋溢的答辞中,宋美龄表达了中印合作的愿望。“中印两国悠久之历史,已使其成为兄弟之邦。中印两国乃世界经济与社会机构之二大栋梁于争取民主安全之伟大工作中,中印两国实负重要任务”,现在战争正临近印度,看到这美丽的山川与肥沃的土地,“余即默祷贵国万勿遭受中国所遭受的苦难”。

她最后说:“我们是在艰苦中团结起来的,我们努力的结果,一定可以获得胜利。世界上要做任何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人愿意为此而牺牲,中国就有肯牺牲的人……我是指我们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是无名的英雄!”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斯诺是一个美国人,一个优秀的美国人!临终时,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说出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我希望死后我的一部分仍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能留在中国。美国抚育和培养了我,我希望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将感到我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几乎每一块土地上都有与我熟悉的善良和值得尊敬的人民,他们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大明人皇

    大明人皇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煌煌大明三千年,仙神武道震寰宇。大明皇朝,仙武并起,明教魔门,少林武当,中古世家,界外妖蛮。太祖朱元璋练明神武典,镇压大明气运三千年。武当张三丰修太极大道,半步武圣、半步人仙。张无忌、庞斑、浪翻云、谢晓峰,一位位传说之中的人物集结这个时代,如皓月星辰,璀璨绝伦,闪耀当世。天魔策、战神图录、长生诀、易筋经、太极拳一部部惊天动地的武功出现在江湖,掀起血雨腥风。朱英雄跨越时空来到这煌煌大明,由江南沈家而起,踏入这恢弘霸气、煌煌绝伦的大明盛世。
  • 剑神

    剑神

    千日血雨,生灵涂炭,凌风与域外强者,决战迷神古碑上。一战倾世!至亲至爱,至恩至怨,凌风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不甘,身为迷神天最后的强者,倾世一战后他重回少年时候。回到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且试看,一代天骄凌风弥补一切遗憾,珍视所有珍贵,挽狂澜。
  • 巫咸国:巫者

    巫咸国:巫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千古以来,巫族的人默默行走凡世,汉朝后巫族的人大量死去,十巫唯留下少许人默默传承。是不是所有的爱都毫无意义,所有的事实都会掩埋?巫术的力量所带来的,是命运的从不接纳。(本故事纯属虚构)
  • 王爷请息怒

    王爷请息怒

    一位王爷,和年轻太后关系暧昧,和青楼花魁纠缠不清,和府里管家眉来眼去,甚至还有一个貌比西施的美男为之倾倒!你说,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丫头穿过去干嘛?还在王妃的道路上狂奔,这不是找抽嘛?好在,小女子在江湖上也混得不错,腹黑黎子妖娆纠缠,不羁浪子浅笑关怀……嘿嘿,看谁玩得过谁!
  • 王者之荣耀

    王者之荣耀

    这里有热血的故事,有心酸的爱情故事,有战友间的友谊,还有这是属于男人的世界!!!
  • 休息区

    休息区

    山村出来的少年,意外成为异类,翻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经历不一样的人生……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就能按着你的想法来,犹如背后被人推了一把,不得不往前前进两步。------如果你瞄到这本书,觉得还行,求支持。
  • 绝品贼王

    绝品贼王

    贼之大者,偷财盗宝;贼之雅者,窥美偷香;贼之枭者,窃国篡位;贼之王者,任性嚣张!一双‘贼眼’,可‘望气’,可‘窃技’,身怀‘贼门’秘术的张扬有钱任性,醉枕群芳!
  • 哇,恐龙回来啦

    哇,恐龙回来啦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黑蚂蚁蓝眼睛

    黑蚂蚁蓝眼睛

    在与狼共舞、与妖作歌的挑战和冒险中,土地是皈依的根本,而女人则是意志和权力的中心。这样,征服强悍、冷酷、残忍的男人世界的女主人公迷娘、柴姑便产生了……黑蚂蚁蓝眼睛的魅力在于它的雄浑、神秘和恣意潇洒。而对黄河母性如泣的苦吟,则会读出作家赵本夫那张深沉忧郁的面孔……
  • 绝宠炼药师

    绝宠炼药师

    她灵魂重置,是南遥国的第一美人,可是天有不测,大陆通缉令,灭门之灾,杀父之仇。各种各样的磨难出现在她的身边,混乱的记忆,家门的秘密,一切的谜团。看她披荆斩棘,一步步踏上王者的征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