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000000066

第66章 “我将再起”(5)

有人说,宋美龄返台与蒋经国的健康状况有关。星相家、预言家的预测和美国国务院的调查报告都说明蒋经国的健康状况不佳,甚至断言他熬不过1986年。谁能继承蒋宋王朝的“未竟之业”?蒋氏的孙辈都没有条件,蒋经国也没有时间再培自己的儿子了。蒋纬国因个性直率,在台湾军、政、党各界都树了不少政敌,也不足以服众。在接班人没有安排好以前,如果蒋经国突然逝世,那么国民党内在权力结构势均力敌——“谁也不怕谁”的情况下,势必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权力斗争和更迭,才能建立起新的领导中心。显然,仍有相当影响力的老夫人宋美龄返台,将有助于新的领导中心的建立,并减少权力斗争所造成的混乱,有利于台湾局势的稳定。

也有人说,宋美龄返台有稳定民心,稳定经济的作用。当时国民党赖以统治台湾的法宝就是经济增长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正逢蒋经国统治末期,台湾蔓延着“信心危机”,有钱人不仅纷纷把钱偷运海外,甚至还将子孙安排到国外去了。这种“信心危机”,在蒋经国去世后,很可能对台湾经济和民心产生更深远的负面影响。宋美龄返台,对台湾的经济和民心将起到重大的安定作用。宋美龄此次返台,把部分财产引进台湾,将刺激海内外人士的投资意愿,对一心想把资金移往海外的“香蕉人”(即所谓“黄皮肤,白心肠”之人)也有缓和作用。

还有人指出:宋美龄返台与海峡两岸形势缓和有关。尽管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宣布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国民党方面也从未放弃备战的努力,但是,在中共力争有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而台湾当局把“光复”大陆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政治的情况下,两岸动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接近宋美龄的人士说,她经常关注大陆局势,分析大陆未来,她此次返台定居,与海峡两岸的和平共处形势的判断分不开。

事实上,她返台除了参加蒋介石百年诞辰纪念之外,还担负着协助蒋经国“革新”的重任。

1986年,80高龄的蒋经国在台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核心内容是解除戒严和开放党禁。改革研议案一出,国民党内便不断传出反对之声,最强烈的抵制来自元老派。

元老派并不单指年龄超过75岁的权力精英,而且包括早年追随蒋介石的党政军高层人物,虽然很多元老已退隐,但他们在关键时刻仍会发生强大的影响力。《蒋夫人与元老派》一书中是这样评论他们的:

蒋经国的历史性改革,其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元老派,故不论元老派是否有恋栈权力的私心,抗拒改革的变化。就算是以“天下为公”的心胸,却基于固有政治观念,可能也无法接受目前的“六大革新方案”,特别是开放党禁,解除戒严,调整中央民意代表机关等改革方案,这些都与当前元老派的政治观念有极大的差距。换言之,党国元老抵制蒋经国的历史性改革,也是可以预期的。

为彻底扫降改革的阻力,平息并安抚元老们对“革新”的不满与忧虑,蒋经国借纪念蒋介石百年诞辰为名,派三儿子蒋孝勇前往纽约恭迎老夫人宋美龄回台湾,他想利用宋美龄的影响力,安抚党内元老,化解他们的忧虑和不安。

据台湾《纵横》周刊记述,在宋美龄返台前近半年时间里,她与蒋经国之间联络相当频繁,除了专人专使的报告不断从台北直奔长岛外,她经常在每周三上午,也就是国民党中常会例会散会的时间,直接给蒋经国打电话,垂询台北的近况。

1986年10月25日下午7时,宋美龄在孙子蒋孝勇的陪同下,搭乘中华航空公司的飞机抵达台北。前往机场迎接的有蒋经国夫妇及家人、前“总统”严家淦夫妇、副“总统”李登辉夫妇、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各院院长、“总统府”秘书长沈昌焕、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马树礼,“国防部”参谋总长郝柏村等。据报道说:“虽然经过长途飞行,蒋夫人今天回国时,显得精神奕奕,心情愉快,见到阔别多年的家人和同志,至感快慰。”

10月30日,是蒋介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宋美龄在蒋经国夫妇及家人的陪同下,一起到台北西南的慈湖为蒋介石扫墓,次日在台北“中正纪念堂”举行的蒋介石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首次公开露面。当宋美龄拉着蒋经国的手进入会场时,全场起立欢迎。

会开得很短,仅40分钟,会上,蒋家惟一讲话的是宋美龄。宋美龄仪表端庄,由两名侍卫相扶,站立台上好几分钟,她致词强调“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更多的自由幸福”。

10月31日,台北举行蒋介石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宋美龄于同日发表纪念文章《我将再起》,娓娓追述了她对蒋介石的学识、修养、人格、志节、苦心以及宗教信仰的体察领会,宣示了自己晚年坚定不移地皈依基督的信念和一贯的爱国纯诚。由于此文题目含义暧昧,曾引起岛内外不同臆测和评说。

这是宋美龄返台后,第一次和岛内民众见面,并发表谈话,接下来的日子里,她频频接见台湾政要,引起了岛内外不同程度的震动。

从11月10日起到12月5日止宋美龄在士林官邸接见台湾方面的官员,开锣戏由俞国华唱,压台戏由李国鼎唱,这中间包括“副总统”李登辉,“省主席”邱创焕、“五院”院长、各“部会”首长、台北市议会议长、台北、高雄市市长;在武人方面,接见了“五虎上将”。只有两人未露面,97岁的元老张群和96岁的老将何应钦,这两将以岁龄言,是应由宋美龄登门拜候的。

多年以来一直冷淡宋美龄的美国报纸,此时在版面上也给她以应有的位置。《纽约时报》11月30日以“蒋的85岁的遗孀在台湾仍是一股力量”为题,刊出美联社对她的台湾行为所作的报道。只是通篇缺乏实质性的东西,仅说她对蒋经国的改革的计划,既未表示支持,也未表示反对。而党外杂志暗示蒋夫人将联合元老去反对改革,台湾“警备总部”迅速没收了这些杂志。不过,这篇报道指出了一点:蒋夫人的影响力被认为仅次于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领导国民党50年的她的丈夫。应该补充一句,今日在台湾仅次于蒋经国。

宋美龄在10月31日发表的那篇文章,有些神经较敏感的人,都认为她的“我将再起”和抗战时的“我将再起”,在意义上似乎不太一样,有着意在言外的暗示作用。那些人士因而认为,蒋经国若是看了这篇文章,心里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政界起初预测这是元老派阻止蒋经国改革的“王牌”,但宋美龄返台后的动向显示,她并非元老派的“王牌”,而是蒋经国的支持者。

据台湾《雷声》杂志介绍,宋美龄回台后,蒋孝武、孝勇的孩子们均前往官邸陪伴,远在美国的惟一孙女孝章,也专程回到台湾陪伴祖母。“孙子女及曾孙绕膝,使老夫人又恢复了1975年以前‘老总统’仍在世的情景,据说心情极为愉快。”邱爱伦整日陪伴着婆婆,照料饮食起居,经国夫人蒋方良,也每天到官邸请安。其乐融融的大家族欢聚,使宋美龄格外开心,颇领颐养天年的快乐。

蒋经国也克尽孝道,晨昏定省。早上上班之前,必至士林官邸转一下,晚间回家之后又去一趟。后来宋美龄告诉他,你事情太忙,不必每天均来,但他仍抽空前往。当时宋美龄与蒋经国经过几度长谈,“对岛内外若干重大的政治以及人事上的部署,均已获得肯定的共识。”“经国先生的政治革新计划,闻更获得蒋夫人的全力支持,使得经国先生更为宽心。”

美国《纽约时报》在12月底刊载的专文中指出,蒋宋美龄对于开放组党及解除戒严等开放路线不表反对,并且表示支持政治民主化路线。《蒋夫人与元老派》一书中讲一步指出:

来自官邸内层的消息透露,自蒋夫人返国以来,蒋经国心情至为愉快,家族之间的来往非常频繁,此外,在十月底的最后一次党中央常会,蒋主席对推动政治革新方案的“十二人小组”责成加速完成革新的草案,可见蒋夫人返国不仅不是改革的阻力,反而是助力。

当然,宋美龄同许多元老派一样,对蒋经国未来的权力布局,充满了惶恐和疑虑。他们不是对李登辉怀有任何成见和敌意,而是植基于威权时代一种家天下的潜意识惯性,植基于国民党撤退来台湾第一代人士根深蒂固的“恐台心理”——怕台湾人掌权之后,尾大不掉,反过来打压外省人,发生养虎反噬的悲剧。

元老派的忧虑,后来证明不是一种多虑。可是,在当仞,当不少人包围宋美龄,对蒋经国一旦亡故,在权力结构上可能的肘腋之变,不断提出警告时,宋美龄则是陷入极大无力感之中,她一再向人明白表示,“经国主政,我不便再插手干涉!”

“我将再起”基本上只是一个小插曲,即使宋美龄真想通过它表达某种个人意图,它没有办法改变蒋经国的权力布局,也没有办法改变政治舞台台湾人时代的潮流。当宋美龄看完《我将再起》的讲稿,并且为草稿签上自己的名字时,她的脚上已经长满了静脉瘤,她的健康虽然没有明显恶化的迹象,可是,她站起来的时候,偶尔还需要护士从旁扶持,她即使还有心“再起”,然而,她是用危颤颤的姿势,站立在世人面前的。事实已经摆在阳光底下,宋美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在政治豪赌的大轮盘中,已经轮不到她下注的机会。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编辑出版《创投中国》系列丛书,是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系依据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的通知》所保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优质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投中国》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本书,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土司王朝(下)

    土司王朝(下)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武陵山地最大的土司——容美土司田氏家族,在群雄逐鹿中原之际偏安一隅。但是,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到来、清军入关、大明灭亡,容美再次陷入了历史无情的旋涡之中。几代王朝更替,土司田渍霖忧愤而死,田既霖在对嫂子梅朵无望的爱情中抑郁而终,田舜年遭长子背叛,而渔翁得利的田明如最终成为了容美最后一位土司……爱恨情仇中,展开一幅湘西少数民族雄奇诡谲的风俗画卷,写就一部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热门推荐
  • 御览天下

    御览天下

    一个武道的天才,武魂觉醒时,祖地的炎帝九天魂阵轰毁,修为尽失,却因祸得福,得到异火炎帝毕生的传承,从此,逆天改命,演绎着一段热血的传奇,一段永不低头的传奇!一双铁拳,满眶热血,彰显铁骨男儿!
  • 暗系公主冥王妃

    暗系公主冥王妃

    她心狠手辣,他杀伐果断。一招天变她桃代李僵取代她的身份。她会安于这种处处被人欺负的局面吗,看她如何将那些人一步一步踩到脚下看一个小小婢女如何取回自己的身份如何让他一步步沦陷。
  • 王之渊

    王之渊

    吾乃,亚瑟·阿尔托莉亚·潘德拉贡。在无尽的轮回中,早已彻底沉沦……跨越不同的位面,只为寻找此生的意义!吾王将重新——降临于世!不断轮回的圣杯……来自盖亚的追杀,在主神空间的惨痛经历。最后,的最后,谁能告诉我?为何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如此天大的玩笑!!!我的意思早已沉沦,龙血早已不在我身体内沸腾!(? ̄▽ ̄)?女性单身,本书注定不会出现一个男的而且还活到最后,有那一定也是幕后boss!!!当然你也可以当后宫漫了,就是郑。。。有点高,我说的是阵亡,比如。。。百合也可以。。。不会嫁人,王注定孤独一生
  • 遇见爱复仇的你

    遇见爱复仇的你

    “对不起,对不起!”上官敏欣喃喃自语。【数年后】“敏欣,敏欣!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南宫沐泽激动地语无伦次。“你是谁啊?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不记得我见过你啊?”······“妈咪妈咪!爸比捏?”某位萌娃软糯糯的声音传来。“妹妹,你不高冷!”某位小屁孩面瘫的嫌弃着自己的妹妹。
  • 恒古封天

    恒古封天

    洪荒万物有万物无,天地悠悠,有无一念间,睁眼有闭眼无,天道一念间。百万宇界持天,仙神夹天道,宇界万族挣天,天道轮回封仙神......
  • 狐狸媚

    狐狸媚

    (此书已弃。勿追)一朝穿越成狐狸,还成了精?!天哪,你怎么对得起我前世的功德?你要知道,我有时很善良好不?额,好吧,我承认我自己都心虚了......还有,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杀我?我长的漂亮也不用这样吧......也罢也罢,看姐姐我如何魅惑苍生,逆了这天下!.
  • 浮世阑珊

    浮世阑珊

    她出现在了我的生活,毫无预兆。一人叼着烟站在这座城市中心望见天际那座属于我的孤岛
  • 大恶业

    大恶业

    前世造十万大恶业,今生纵修无量功德,也难成不死之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过是一句骗人的妄言。一卑微的生命无意中发现一个惊天秘密,炼体、炼气、炼魂、神变、梵神,五重境界,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慢慢敲开破灭之门,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 魔棍记

    魔棍记

    天下风云决苍穹,仗剑长歌走天涯,风起云涌豪杰出,魔棍不现谁称尊。
  • 爱过,恨过,忘了

    爱过,恨过,忘了

    曾经这张照片上是我与他,可如今,照片的主角变了,变成了另一个女人,而我,在他生命中,就像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辰。爱过,恨过,哭过。我也问过我自己,为什么要爱上他,要上这样一个男人。但,如今的我,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