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000000013

第13章 《通书》述解选读(3)

请闻焉设问。请闻其要。

曰。一为要答言。一之一字。为圣贤之要。一即太极。是纯一不杂之谓也。

一者。无欲也只是纯。然是个天理。无一点私欲。且无欲便觉自在。

人只为有欲。此心便千头万绪。做事便有始无终。小事尚不能成。况可学圣人耶。然周子只说一者无欲也。这话头高。卒急难凑泊。常人如何便得无欲。故伊川之说一个敬字。教人只就敬上睚去。庶几执捉得定。有个下手处。

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即阴静。是心之体。动直。即阳动。是心之用。

静虚则明。明则通心才虚便明。明则见道理透彻。故通。通者。明之极也。

动直则公。公则溥心才直便公。公则自无物我之间。故溥。溥者。公之极也。

明通公溥。庶矣乎明而至于通。则静而动焉。公而至于溥。则动而静焉。况明配木。仁元。通配火。礼亨。公配金。义利。溥配水。智贞。如此阴阳合德。而圣人其庶矣乎。此章之旨最为要切。然其辞义明白不烦。训解学者能深玩而力行之。则有以知无极之真。两仪四象之本。皆不外乎此心。

而日用间自无别用力处矣。

公明第二十一

此言公明之义。而见其各有为而发也。

公于己者。公于人人能无私。方能率人以无私。所谓有善于己。而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可以正人之恶也。

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未有有私于己。而能率人以无私者焉。所谓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此为不胜己私。而欲任法以裁物者发。

明不正则疑生凡人明有未至。则疑心生。

明无疑也若能明。则自无疑心矣。

谓能疑为明。何啻千里啻。止也。且明则无疑。疑则不明。明之与疑正相南北。何止千里之不相及乎。言其所争者甚远也。此为不能先觉而欲以逆诈。亿不信者发。朱子曰。人有诈。不信者。吾之明足以知之。是之谓先觉。彼未必诈。未必不信。而逆以诈不信待之。此则不可。周子云。明则不疑。

凡事之多疑。皆生于不明。如以察为明。皆主暗也。唐德宗之流是也。如放齐称胤子朱启明。而尧知其嚣讼。尧之明有以知之。是先觉也理性命第二十二

此亦明太极之意也。

厥彰厥微。匪灵弗莹此言理也。彰言道之显。阳之明也。微言道之隐。阴之晦也。莹。明也。言道之阳明阴暗。非人心太极之灵。

孰能明之。

刚善。刚恶。柔亦如之。中焉止矣此言性也。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

刚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柔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

言无过不及之中焉。曰刚柔善恶中。即五行之理也。

二气五行。化生万物此下言命也。二气五行。天之所以付受万物而生之者也。

五殊二实自其末以缘本。则五行之异。本二气之实。

二本则一二气之实。又本理之极。

是万为一是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已。

一实万分自其本而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然而谓之分。不是割成片去。只如月映万川相似。

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大之物。莫不各有一定之分也。中庸曰。如天之无不覆盖。如地之无不持载。

此是一个大底包在中间。又有四时错行。日月代明。自有细小走处。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并行并育。便是那天地之覆载底不相悖。不相害。便是那错行代明的。小德川流。是说那细小的。大德敦化。是说那大的。大的包小的。小的分大的。千五百年间。不知人如何读书。这都是不理会这道理。

一实万分。万一各正。便是理一分殊处。周子此章。

其首二句言理。次三句言性。次八句言命。故其章内无此三字。而特以三字名其章以表之。则章内之言固已各有所属矣。盖其所谓灵。所谓一者。乃为太极。而所谓中。乃气禀之得中。与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为五性。而属乎五行。初未尝以是为太极也。

颜子第二十三

此言颜子之乐。而见内外轻重之分也。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子。孔子弟子。名回。字子渊。箪竹器食饭也。

瓢。瓠也。陋巷。隘陋之巷也。颜子食则一箪之饭。饮则一瓢之浆。居则隘陋之巷。贫窭之甚也。

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人。他人也。堪。胜也。在他人视之。则见颜子之困极而有不胜之忧。而颜子处之。则其心泰然不改所乐焉。

夫富贵。人所爱也夫金玉之富。轩免之贵。众人之所爱而求也。

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颜子之心则不爱富贵。不求富贵。而乐贫窭者。独何如哉。设问以发其端。

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天地间至富至贵可爱可求者。仁而已。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所受以生者。为一心之全德。万善之总名。

体即天地之体。用即天地之用。存之则道。充居之则身安。故孟子既以天之尊爵目之。复以人之安宅名之。所以为天地间之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者也。岂轩冕金玉之贵之富。可同日而语哉。朱子曰。所谓至贵至富可爱可求。即周子之教程子。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者也。然学者当深思而实体之。不可但以言语解会而已。今端窃谓孔颜之乐者。仁也。非是乐这仁。仁中自有其乐耳。且孔子安仁而乐在其中。颜子不违仁而不改其乐。安仁者。天然自有之仁。而乐在其中者。天然自有之乐也。不违仁者守之之仁。而不改其乐者守之之乐也。语曰。仁者不忧。

不忧非乐。而何周程朱子不直说破。欲学者自得之。愚见学者鲜自得之。是为来学说破。

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大。谓天付人受之理。小。谓富贵贫贱之事。且颜子三月不违仁。则无私欲。而有其德也。是以动静语默日用之间。绝无人欲之间隔。只有天理之流行。谓之见其大。

是见天人之一体。谓之忘其小。是必贫富之两忘。

见其大。则心泰即是天人一体之大则其心。若曰吾之动静。一天地之动静焉。吾之卷舒。一天地之卷舒焉。则心之舒泰自若也。

心泰。则无不足心常泰。则无时而不自足焉。

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心常自足。则处富贵而不加焉。处贫贱而不损焉。

处之一。则能化而齐齐字意与一复字同。恐或有误。或曰化。大而化也。

齐。齐于圣也。言人能于富贵贫贱处之一般。则大而化之。齐于圣人矣。

故颜子亚圣亚。则将齐而未至之称。想来颜子已到那将化未化之地。若化则便是仲尼。

师友第二十四

此略承上章之意。而见师友之有益于人也。

天地间。至尊者道道。一也。语上则极乎高明。语下则涉乎形器。语大则至于无外。语小则入于无内。而其大要。则曰中。而大目。则曰三纲五常焉。得之则参于天地。并于鬼神。是两间之至尊者也。

至贵者。德而已矣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也。有是德。则贵孰加焉。

至难得者。人记曰。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会。鬼神之交。五行之秀气也。书曰。惟人万物之灵。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非天地间之至难得者乎。

人而至难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人固难得矣。然而苟不有人之实而曰道德也者。则将同于飞走草木之物而已。夫何灵贵之有。故惟道德之有于身者。又为人中之至难得者焉。其理虽明。然人心蔽于物欲。鲜克知之。故周子每言之详焉。

求人者至难得者有于身欲求道德之尊之贵而有于身。

非师友则不可得也已苛非性之而不明师以教导之。益友以辅责之。则不可得矣。是以君子隆师而取友。

师友下第二十五

大意同上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道义者。兼体用而言也。道则穷天地。亘古今。只是一个道义。随时随事而处之。得宜所谓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人而身有道义。则贵且尊焉。周子于此而屡言之。非复出也。其丁宁之意切矣。

人生而蒙人固有生而知之者。生而无知则蒙矣。

长无师友则愚彼生而蒙者。及其长也。有明师以开导之。有益友以辅责之。则可以启其蒙而进于明道义。亦为身之所有而尊贵焉。不然则终愚昧无知而已。

是道义由师友有之是则人之道义。多由师友开导辅责之功。

而得贵且尊而得道义有于身之贵且尊。则吾之尊贵。实师友与之耳。

其义不亦重乎其。指师友也。不。犹岂不也。且君臣之义为五伦之一。至重也。今也。师友之义道义资焉。岂不亦重矣乎。

其聚不亦乐乎又五伦之中。若父子。兄弟。夫妇之三亲者。离而忧。聚则乐。天性也。今也师友之聚。尊贵系焉。岂不亦乐矣乎。此重此乐。人亦少知之者。

过第二十六

此明喜闻过与不喜闻过之得失也。

仲由喜闻过仲由。孔子弟子。字子路。闻过是闻人告之以有过。

是规之也。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其得闻而改之。其勇于自修如此。

令名无穷焉令。善也。则善之有于身而称于人者。既无间于内外。又无间于古今。将与天地同其始终焉。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今人不敬其身。陷于有过。又不喜人规戒。

如获疾而忌医恰如人有疾病。反救获之。而不使人医治之。

宁灭其身而无悟也且过之与疾。皆身之死生存亡所系。至不轻也。获疾之人。宁死不悟。讳过之人。亦宁死不悟。愚之甚也。

噫此周子语终而继之以痛伤之声也。何也。盖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惟人为大。而自轻之如此。则是自绝于天地矣。周子之伤痛。盖为天地而惜同类焉。是心亦天地之心也。

势第二十七

此论天下之势有轻重之分也。

天下。势而已矣天下之去就。在乎势焉而止尔。

势。轻重也一轻一重。则势必超于重。而轻愈轻。重愈重矣。诗云。至于太王。实始剪商。要之。周自日前积累以来。其势日大。又当商家无道之时。天下趋周。其势愈重。此重则彼自轻。势也。

极重不可反是说天下之势到那极重时便难复了。如周至文王。而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至武王举兵于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合。战于商郊。纣师前徒倒戈而击。时不伐纣得乎。又如始皇强大。六国便不可敌。东汉之末。宦官权重。便不可除。宋绍兴初。只斩陈东少阳。便成江左之势。非极重则反之难乎。

识其重而亟反之。可也重未极而识其重之机。而亟速反之。则犹可也。

反之。力也反之。在乎人力之强也。

识不早。力不易也而力之难易。又在识之早晚。识之早。则力易识之。

晚则力难。

力而不兢。天也兢。强也。有人力而不能强。则天为也。

不识不力。人也不识则不知用力。不力则虽识无补。二者乃人之为也。

天乎乎者。疑而未定之辞。问势之不可反者。果天之所为乎。

人也何尤也者。决词。尤。罪自外至者也。若非天而出于人之所为。则亦无所归罪矣。

文辞第二十八

此明文以载道为贵也。

文。所以载道也文。谓文字。道。谓道理。而载取车之义。文所以载道。犹车所以载物。文之与车。皆世之不可无者。且无车则物无以载。而无文则道何以载乎。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轮。车轮。辕。车辕。饰。谓装饰之美也。弗。不也。庸。用也。徒。虚也。故为车者必饰其轮辕。为文者必善其词说。皆欲人之爱而用之。然我饰之而人不用。则犹为虚饰而无益于实。载物之车。载道之文。而美其饰。

人尚轻视如此。

况虚车乎况不载物之车。不载道之文。虽美其饰。亦何为乎。

文辞。艺也艺。才艺也。

道德。实也道德者。文辞之实。则文辞者。道德之华也。

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笃。厚也。务厚道德之实于身。则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而才艺之能者。书写其实。则文为载道之文也。

美则爱载道之文而美其饰。则人必爱之。

爱则传焉人既爱之。则或笔录。或板行。以传之永久焉。

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其全秉彝好德之良心者。见其文载道而美其饰也。故力学而到其家焉。是载道之文而美其饰者。所以为教。

然也。

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古人云。凡言人道德不阙之美者。则人不爱而不传。所以行之不远也。此犹车载物然不贤者。

文固载道而美其饰。则游惰荒嬉之节。

虽父兄临之虽其父兄之尊长而临莅之。

师保勉之虽师保之贤明而阙勉之。

不学也亦不肯学也。

强之。不从也父兄师保又从而强之。亦不从也。此犹车已饰而人不用也。

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第。犹但也。若人不知务厚道德之阙面而但以工文辞为能者。是才艺之末务而止矣。

噫周子语之将毕。而继之以伤痛之声者。深阙人心惜也。

弊也久矣弊。坏也。自圣学不明而人心坏。人心坏则风俗从而坏焉。风俗既坏而人心益坏。斯弊之从来也亦久远矣。盖自七篇绝笔。而载道之文不作。若汉董天人三策。唐韩原道一篇。仅可卫道而已。谓之载道则未也。亦未免为虚车焉。他无足道也。或疑有德者必有言。则不待艺而后其文可传矣。周子此章。似犹别以文辞为一事而用力焉。何也。朱子曰。人之才德。偏有长短。其或意中了了。而言不足以发之。则亦不能以传于远矣。故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程子亦言。西铭吾得其意。但无子厚笔力不能作耳。

正谓此也。然言或可少。而德不可无。有德而有言者常多。有德而不能言者常少。学者先务。亦勉于德而已矣。

孔门游夏称文学。亦何尝秉笔为词章也。且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岂词章之文也。故吕与叔有诗曰。学如元凯方成癖。文似相如始类俳。独立孔门无一事。只输颜子得心齐。端亦偶成曰。作文不必巧。载道则为实。不载道之文。臧文棁上藻。言无味而意有在焉。

圣蕴第二十九

此言孔子之蕴。以其教不轻发而道自显。又得颜子以发圣人蕴者。正以深厚之极而警夫浅薄之尤也。

不愤不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谓开其意。圣人之教。必待学者有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方为开其意。而使之通焉。

不悱。不发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谓达其辞虽为之开其意。然又必待等其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方为之达其辞焉。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意。

复。再告也。是自得矣。虽为之达其辞。然又必其自得乃复告尔。无非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此言圣人之教。必当其可而不轻发也。

子曰。予欲无言予。我也。孔子言我不言而道自传焉。何也。圣门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着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发此以警之。

天何言哉天道之造化。何必自言而后显哉。

四时行焉天不言。而春夏秋冬之四时自然流行。无古今之异也。

百物生焉天不言。而声色貌象之百物自然生成。无古今之殊也。盖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不待言而可见。圣人一动一静。莫非妙道精义之发。亦天而已。

岂待言而显哉。

此言圣人之道。有不待言而显者。故其言如此。

然则圣人之蕴。微颜子殆不可见蕴。中所蓄之名也。微。无也。殆。将也。承上文而言。如此则圣人中之所蓄。不有颜子。殆不可见。

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故孔子之教。既不轻发。又未尝自言其道之蕴,而学者惟颜子为得其全。故因其进修之迹。如博约克复。不迁怒贰过。见其进而不退。省其私而足发。而后孔子之蕴可见。

圣同天。不亦深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则天蕴固深矣。而孔子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则其蕴岂不深乎。

同类推荐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本书是村官上岗必备手册,提供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官的角色,胜任工作。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的上公关、文秘、外贸、旅游、酒店管理、外企管理、涉外会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等专业作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和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材,也适用于外贸、银行、海关、进出口贸易公司、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关文秘人员、外贸业务工作者、国际营销人员、口译工作者、海关业务员,以及与外商打交道的厂长、经理、政府官员作专业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应用文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读者作自学教材。
  • 全脑超能考试力

    全脑超能考试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热门推荐
  • 第一谋妃

    第一谋妃

    不过是拍张古装写真,竟真穿成古人?虽说兄长宠爱她吧,但姐妹迫害、心狠手辣。她不想卷入争权夺势的漩涡,可他们却不肯放过她,心爱的人在她面前血溅三尺,从此,她爱已灭,恨入骨髓。那些伤害她的人,等着她血的报复吧!
  • 君主论

    君主论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1498年,马基雅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积累了大量有关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工作经验。《君主论》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君主国的几种形式及它们是怎样建立的、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为什么在他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怎样统治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赌石

    赌石

    赌石高手李在与同伴范晓军斥巨资历经千险从缅甸深山买来一块价值不菲的翡翠石料,准备在赌石大会上狠赚一笔。经过一番明争暗斗,石料终于以天价卖出,不料年迈的买主识破石料,精神受到打击突然离世。与此同时,范晓军也突然失踪。李发誓要挖出幕后黑手,于是,一连串江湖纠葛相继浮出水面,一个个昔日最亲密的朋友成为了怀疑对象,就连苦恋多年的心上人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到底是谁煞费苦心欲置李在于不义之地,他与李在又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这场震惊滇缅的赌局,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铁骨少年

    铁骨少年

    作为一个烂好人,让我举目无亲。作为一个低调党,让我受尽屈辱。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理由,我找到了自己的理由。只要是阻挡我的,我都要以雷霆手段革除。只要是冒犯我的,我都要一铁血大军荡平。且看一群来自地狱的少年如何走上铁血征途,热血不归,只为对得起自己的本心。【花旦是新人,跪求推荐票,跪求收藏,花旦会努力写好故事,望大家看的开心,拜谢大家】
  • 倾世魔妃:狂傲逆天血族

    倾世魔妃:狂傲逆天血族

    一朝穿越,人人自危,她插一脚,放火偷粮,落井下石。人鬼殊途,她横一手,色鬼、懒鬼、讨厌鬼,下锅油炸。人妖混战,她眉一挑,敢在你姑奶奶面前撒野?不知道她是血族驱魔师?泰然自若是她,狂傲狠戾是她,降妖伏魔亦是她,且看她堂堂血族驱魔师,如何在人、鬼、妖共存时代风声水起,绝代风华。
  • 艳贼

    艳贼

    那一天,楚凤玥六岁时收一个比她大四岁的徒弟夜子尘。那一月,西门雨辰十岁抱着一只小黑鸡拜堂,他的小妻子与小白脸卷净他的小金库私奔下山。那一年,西门雨辰一怒抱着小黑鸡一路追索他的人与他的财。多年后重逢,西门雨辰怒问:“成亲的小黑鸡快老死了,你还不知道回家吗?”夜子尘厚着脸皮说:“师傅,我不想做你的徒弟了,想做你的男人,如何?”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讲的是试验的由来、从地球到月球之旅的准备工作,以及大炮的发射;《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发射之后在太空的种种历险。小说的语言生动幽默,情节奇幻惊险,充满了作者儒尔·凡尔纳的科学设想,而这些设想在以后几乎又一一得到验证和实现。凡尔纳在书中所塑造的人物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性格、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尊敬;作者也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用智慧和勇敢创立了科学幻想和幻想科学的小说世界,激发着人类探险的热情。
  • 绝色佳人之被取代的爱

    绝色佳人之被取代的爱

    她是绝色佳人林熙;他是莫氏总裁莫寒。她时而清纯时而狠戾;他时而温柔时而邪魅。她为了钱伪装成他的青梅竹马,取代了那份原本不属于她的爱。最终,她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放弃了一切,只想自私的和他在一起,哪怕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也好。不料,订婚典礼上,真正青梅竹马的出现使她的身份惨遭揭穿。她放下尊严,苦苦哀求他,换来的只是他的冷嘲热讽。她的真心,最终也被他踩在脚底下。心灰意冷之际,她的爱,已死······“莫寒,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会爱你了!”她留下这句话,傲然离去,却又被他追回,禁锢起来:“林熙,你这辈子都别想逃!
  •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