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000000018

第18章 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哲学(2)

邵雍便是沿着《易传》的思路,会通儒道,沟通天人。首先,他对《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题进行了义理上的分疏,他说:“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理穷而复知性,性尽而后知命,命知而后知至。”(《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形成了一种双向思维模式。天人之间一方面是由天及人,天授于人则为命,人禀受于天称为性,性之在物则为理;另一方面是由人到天,人能穷物之理,尽己之性而知天之命。这样就避免了儒家“以天合人”与道家“以人合天”单向思维模式引起的知人而不知天,知天而不知人的弊端,而是言天道必及人性,言人性必上溯到天道。其次,他找到一个联结天与人即贯通天道与人性的可靠纽带:心。邵雍把他的先天之学称为“心法”。他说:“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于心也。”(《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人心具备天地乾坤之理,阴阳变化,万物生灭都统统存于一心之中,天道运行之法则即人心思维之法则。他的先天之学实际上也就是“心学”。在论述天人关系问题上,他也多次提到“心”。他认为天人之间,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在于人。“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伊川击壤集》卷十五《观易吟》)人之所以能够实现“天人合一”,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有心,心是联结天与人的纽带,这里“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心不仅具有能动的认知作用,而且它还是道德理性,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主体根源邵雍认为人类灵于物类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有心而物类无心。

“人居天地之中,心居人之中”。(《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人类之所以成为天地万物之主宰,就是因为人类有心。心有认知功能故人能全面地感知万物,认知阴阳消息变化之理,掌握天道运行之法则。有心故有觉解,能自觉地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去顺应事物的变化;有心故能思虑,能够效法天道运行之法则而思虑社会人事之用。

此心不仅具有认知功能,它还是道德理性的根源。“心者,性之乳郭也,心伤则性亦从之矣。”(《伊川击壤集序》)心是性的根源,性是心的本体。性是禀受于天而根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本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心不仅是仁义礼智等道德理性的根源,它还是善与恶等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主体根源。

“凡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此君子所以慎独也。”(《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善与恶虽表现于外,却是萌生于心,取决于心。

第二层,心不仅是宇宙本体还是道德本体作为宇宙本体,邵雍称之“天地之心”。作为道德本体,他称之“圣人之心”。《周易·复卦·彖传》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关于天地之心,邵雍云:“天地之心者,生万物之本也。”(同上)天地以生物为本虽本无心却以生物为心。邵雍又云:“心为太极。”(同上心即天地之心,太极是宇宙本体,指阴阳消长之理,天道运行的客观法则。天地之心即宇宙本体太极,它先天地而有却依托于人心而存在。“物莫大于天地,天地生于太极。太极即是吾心,太极所生之万化万事,即吾心之万化万事是也”。(《宋元学案·渔樵问答》)“自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

卷十九《自余吟》)“吾心”即天地之心,它先天地之前而有,天地由吾心所生,吾心即是天地,天地只是吾心。此外“吾心”并非一般的人类之心,而是指圣人之心。一般人类之心都会有很多杂质,容易被物欲所蒙蔽而产生“心过”。只有圣人善于事心而能立于无过之地。

圣人之心是剔除了人类之心的芜杂成分而集中了其精华部分。“圣人之难在于不失仁义忠信”。(《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仁义忠信是圣人之心的本质。因此就圣人而言,心之本体即道德本体。而圣人之心又是天地之心见诸用。“大哉用乎?吾于此见圣人之心”。

(同上)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同其妙,天地之心,见于动静之间而存在于圣人之心。“天地之心,盖于动静之间,有以见之。夫天地之心,于此见之。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也,亦于此而见之”。(《宋元学案·百源学案》)天地之心是宇宙本体,圣人之心是道德本体,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道德本体与宇宙本体合二为一。

上述二层,前一层是就心的形而下层面而言,是指人心。后一层是就心的形而上层面而言,是天心。天心体现于人心,人心禀自于天心,二者合为一体,天人统一于一心。

(三)自我超越的境界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模式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形上思维

不管是在儒家还是在道家,“天人合一”都是一种实现了自我超越的形上境界。在儒家,“义理之天”被形而上学化,成为道德本体,它是人性的内在根源。“天人合一”是指主体经过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达到与先验的道德本体合一,从而实现人的真正存在的形上境界。同时它又是实现了内在的道德本性与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完美统一而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道德自由境界。

在道家,“自然之天”被形而上学化,成为宇宙本体,它是人性的形而上的依据。“天人合一”是体道者经过自我体验,自我证悟,终于达到与形而上的宇宙本体的合一,从而实现人的本体存在的形上境界。

同时它又是实现了超脱于尘世之外,与宇宙精神相通,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超越境界。儒道两家都认为实现“天人合一”是一个自我不断超越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超越感性自我实现“真我”的过程。只不过两家所选择的途径各异。如邵雍所言:“天学修心,人学修身。”

(《伊川击壤集》卷十八《天人吟》)儒家主张通过“修身”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修身”的主要方法是“克己”、“寡欲”。克制感性欲望和自然情感,超越形体之私的限制,返回到自己的形而上的道德本性,实现内在的仁德,通过道德理性的凝结聚积从而实现自我精神上的超越,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的普遍永恒的精神境界。道家则主张通过“修心”来实现“天人合一”。“修心”的主要方法是“心斋”、“坐忘”。根除情欲,破除智障,洗涤心灵,使心源澄彻,光明朗照,洞鉴道体,从而实现与道冥合,与物同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前者是通过不断否定感性自我而完成道德上的自我充实与自我实现,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完全超越,后者则是在不断超越感性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与宇宙本体的自我同一与自我认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殊途同归,二者都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实现了人的形而上的本体存在,从而进入了一种超越的形上境界即“天人合一”境界。邵雍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在综合儒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如前所言,邵雍提出“天人统一于一心”的思想模式。此心包括两个层面:就形而下层面而言是指人心,是经验的实然之心,具有认知作用和道德本能,邵雍称之为“人类之心”。就形而上层面而言是指天心,是超验的本体之心,实现了宇宙本体和道德本体的合一,邵雍称之为“圣人之心”。“天人合一”就是形而下层面的人心与形而上层面的天心的统一,这种统一只有在圣人身上才得以实现,因此只有圣人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圣人可学而至,实现“天人合一”也就是“学为圣人”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个体之心的自我超越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指一般的人通过理性认识上的自我超越,实现认识上的自由自觉,由认知主体提升为宇宙本体,同时又经过道德实践上的自我超越,实现道德上的自由自觉,由道德本能提升为道德本体。从而实现道德本体与宇宙本体的统一,由一般的“人类之心”提升为“圣人之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实现了人的本体存在的形上境界。可见,邵雍的“天人合一”也是为了实现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本体境界,就归结点来说,他与儒、道两家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儒家,这个本体是指道德本体,在道家,本体是指宇宙本体,而邵雍的本体既指道德本体又指宇宙本体,他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完成了人学本体论与宇宙本体论统一的境界论。在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上,儒家主张“修身”,道家提倡“修心”,二者都是强调在不断否定感性自我中实现自我超越,邵雍则把二者结合起来,强调在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中实现自我超越。他认为修身的目的是求得身安,修心的目的是获得心乐,“身安心乐,乃见天人”。(《伊川击壤集》卷十八《天人吟》)把天人关系具体落实到个体的身心关系上,“天人合一”体现为个体的身心和谐,因此,邵雍的“天人合一”境界不仅仅是就人的本体存在而言,而且是从人的感性存在上说。就人的感性存在说,是形体上求安,精神上求乐,“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安乐境界”。安,是就人的形体生命而言,追求形体的安康,现实生活的安稳。乐,是就人的精神生命而言,追求心灵的自由,精神生活的超脱。“身主于人,心主于天”(同上)。人学修身,天学修心。儒家哲学立足于人类的社会生存,执着于人类整体的终极关怀,为人类在现实世界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就个体而言,比较重视形体生命,追求现实人生的安稳,所以说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身安。道家哲学立足于人类的自然生存,执着于对普遍的个体生命意义的追求,为人类在理想世界寻求精神的慰藉,心灵的家园。就个体而言,比较重视精神生命,力图超脱现实人生,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生命的终极愉悦,所以说修心的目的是为了心乐。邵雍则力图把二者统一起来。他立足于现实人生,力图超脱世俗生活,既追求现实生活的安稳又追求精神生活的超脱,既重视形体生命的安康,又追求精神生命的自由与快乐。他晚年定居洛阳城,将其居所命名“安乐窝”,并自号安乐先生,“安乐窝”不仅是现实存在的花团锦簇的洛阳城中幽静清雅的居所,而且是实现了精神超脱,心灵自由的精神乐园。人的形体生命与精神生命密不可分,安与乐也是互相影响:一方面是失去了形体的安康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快乐,另一方面是精神上不愉快则形体的安康也就失去了意义。就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而言,邵雍比较注重后者,在安与乐之中,邵雍认为“乐”比“安”更重要。“心既不乐,身何由安?”(同上)失去了精神的家园,心灵飘泊无依,又有什么安稳可言?所以在执着于现实人生与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之间,他倾向于后者。当然能够做到两者兼顾,使身心和谐,形神合一则是最理想的境地,达到这种境地也就是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安乐境界”。那么何以使身心和谐,神形合一呢?邵雍提出要“推诚”。“身心相去不相远,只在人诚人不推。”(《伊川击壤集》卷十八《推诚吟》)儒道两家都论及“诚”。在道家,庄子说过:“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庄子·徐无鬼》)“诚”指的是真情,即从内心涌出而不可抑止之情。儒家也强调“诚”,孟子说过:“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者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而未能动者矣。”(《孟子·离娄上》)这里,“诚”不仅仅是指语言、行为等情感表现的真实不欺而且被视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并被形而上学化,由“人之道”高扬为“天之道”,认为天道至诚,由此“诚”贯穿天道与人道。《中庸》继孟子之后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视“诚”为“天人合一”之道;一方面把道德之“诚”形而上学化成为天道之“诚”,另一方面把天道之“诚”道德化成为人道之“诚”。理学家以“诚”为沟通天道性命的中心纽带。

张载就说过:“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篇》)邵雍则按照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既把“诚”高度抽象化,又把它泛化,使其具有多层面的意义。在邵雍看来,就形而上层面而言,“诚”既指宇宙本体又指道德本体。“先天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

(《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诚”为宇宙本体。阴阳消长,自然运行,真而不妄,实而不伪,这是天道之本然。“至理之学,非至诚不至。诚者,主性之具,无端无方。”(同上)“诚”是道德本体,是仁义礼智等道德理性及一切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本源,真实无欺,为人性本质之当然。就形而下层面而言,“诚”既指至诚之情又指至诚之行。邵雍诗云:“道义襟怀只论诚。”(《伊川击壤集》卷十七《代书吟》)《宋史·道学传》写邵雍:“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这里“诚”既指道德情感上的真实无欺,又指道德行为上的表里如一,待人接物真实无伪。由此可见,在邵雍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诚”是贯通天道与人性的关键,它既是天道之本然又是人性本质之当然。对于主体而言,它是自我超越的精神实体即至诚之性。但这精神主体又须体现于现实人生即至诚之情与至诚之行之中。

同类推荐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邪凤逆天:疯狂召唤师

    邪凤逆天:疯狂召唤师

    当现代拥有读心术的佣兵首领穿越到召唤师世家三小姐身上,曾经欺负过她的人统统都杀掉吧!什么?哥哥说不行……兴凤家、灭炎凤国、登上云图大陆霸主之位!不杀人不行也!性格暴戾杀戮成性,就连契约的魔兽都跟主子一个德行,姑娘,且行且忍耐!
  • TFboys三色堇边的四叶草

    TFboys三色堇边的四叶草

    TFboys,还记得你们的四叶草么?Queen,还记得你们的三色堇么?四叶草边的三色堇,是Queen来陪伴TFboys的三只呐,但是她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了,失踪的失踪,伤的伤,残的残,早已溃不成军了,那么,你们的爱该何去何从?她们不是辛杜瑞拉,关键时刻没有神仙教母的救赎。他们也不是白马王子,能成功的救下自己的白雪公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真的……会这样么……时空会同意么?时间会带着他们去哪呢?“我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换取她的一世平安。”“我不同意。”这……是出现了神仙教母么?“等我……拜托。”“不……不是这样的!”到底发生了什么呐,结局不是说好的甜蜜吗?“我们一起去。”架空世代很可怕……
  • 殇物语

    殇物语

    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被爱弄得遍体鳞伤。在爱里,没有谁对谁错。无论是明恋还是暗恋,感情就在那里不变不散。
  • 男神总裁请让开

    男神总裁请让开

    大婚之前他不是这样的,婚后他虐她千万遍,撕碎了那颗对他爱慕的心,你,好会伪装啊,寒夜琛,那天她替他挡了一枪被推下悬崖...想复仇吗?他伸出手,那时候他又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三年后,她踏着复仇的脚步回来,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要让他们比自己痛千倍,包括他...
  • 凌空九重天

    凌空九重天

    全新世界,就此起航!无数修行功法,无数种族林立,无数怪物横行!惊天阴谋!位面战争!想生存下去,需要你去无止尽的战斗!
  • 炉鼎乾坤

    炉鼎乾坤

    太上老君的大弟子楚河,无意间炼制出神丹,丹生有灵不愿臣服,竟然选择自爆。上古神器八卦炉被毁,楚河也身殒其中。不料灵魂意外穿越到天武大陆,成为了天下三大宗门之一玄天宗的少宗主。可更坑爹的是,丹灵竟然也穿越了,还成了自己的未婚妻!新仇旧恨,每年一度的比武大会上,楚河都被对方揍成了猪头。“呵呵呵,楚河,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 妖娆狂后:强嫁极品奸相

    妖娆狂后:强嫁极品奸相

    "她,带着异能穿越而来,邪肆张扬,狂傲嗜血,狠辣决绝。前世的她,身为皇后,软弱痴傻,废柴无能,一杯毒酒送了性命,再次睁眼,她绽放绝世光芒!他,乃当朝一品右相,奸佞腹黑,强大无比,却是残废之身。当狂傲的她,撞上了腹黑的他,怎一个精彩了得!看狠辣狂妄的她,如何驯服奸诈腹黑的他。看他们如何演绎一段惊世传奇!只为那一句,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美不过那年华灯初上,赏花时节,一曲霓裳舞艳惊天下,翩若惊鸿。回眸间,让人相思断肠,江山再美,怎及她笑靥如花?"
  • 绝色天仙:无良庶女太妖孽

    绝色天仙:无良庶女太妖孽

    一朝穿越,竟然穿越在一个祸水灾星身上,被欺被辱。凤凰涅槃,韬光养晦,一番奇遇,好运爆棚,丹药传承,七彩圣灵根。各种强悍的灵宠,统统收入囊中。可为毛人家的宠物都是各种萌,而她的却是一只莫名其妙的蛤.蟆,还各种狂霸拽的跟个大爷似的。从此带着一只蛤.蟆闯天下,蛤.蟆在手,天下我有!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在这一片大.陆,掀起怎样的狂澜。
  • 离婚

    离婚

    从失恋到结婚也只不过是三天,从结婚到离婚也只不过用了三年。童忆青想,作为女人,她实在是太失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女特工队

    异女特工队

    十年后的四城大陆被一种大量存在的病毒所入侵,这病毒没办法用科学的手段探索。感染病毒的人皆为女性,在病毒发作之后会产生各种变异,拥有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超自然力量,成为异于常人的异女。为了保护普通人不受到伤害,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保安公司成立了,虽然人数用两只手数的过来,但每个人都有着擅长的领域并有序的分工。作为新鲜血液加入的许拓因为有着不为人所知的罕见能力,将带领这个特工小队开展与异女对抗的奇幻之旅!被异女主宰着的大陆是否能被这个特工小队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