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000000024

第24章 邵雍的象数学中的教育思想(3)

教育与教学工作,不外乎是在积极方面培养好思想、好习惯,在消极方面消除不良的动机和行为,古今皆然。然而不良的动机和行为的消除要比事先防止困难得多。就和害人的疾病一样,害了病再求药治疗不仅困难,且于人有损,而没害病就先预防要好得多。邵雍正是看到了教育与教学上的这一规律性的原则。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邵雍曾说:“人贵有德”,还说:“才不可恃,德不可无”,认为:“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余事也”。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上,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循理安分

作为理学“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在道德修养上同其他理学家一样,非常看重作为封建主义伦理纲常的“理”,视之为“天理”,要求人们循天理,安本分,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并将循理安分视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和原则。他多次告诫人们:“循理则为常,理之外则为异矣”视不循理者为异端非类,并以循天理的所谓好处引诱学生。他说:“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所以“能循天理动者,造化在我也”。与循理相配合的是安分。在邵雍看来,所谓“分”,即是现实社会中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地位、名分等级和权力义务。分者,当也。安分即安于你所当处的社会地位、名分等级和权力义务,不可越雷池一步。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谓各安其分也”。

还说:“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谓之非道”。而邵雍这里所说的道,正与理同义,那么安分也就是循理。为了麻痹劳动人民,使其安分循理,邵雍又将分与命加以区别。说什么:“幸不幸,命也;当不当,分也”。当有人问他:“何为分?何为命?”时,他举例说:“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当祸,分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祸,非分也,有命也;当福,分也,非命也”。这就是说好人而遇不公之待遇,那是你的命不好,而并非分的规定不合理。你可以怨命,但你不可以怨分,你必须仍然循理安分,若是“强取必得是逆天理也”。其用心是不言而喻的。

2.趋善就新

迁善改过是儒家传统的道德教育原则。邵雍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很重视趋善就新,及时改错,最痛恨文过饰非,把改过趋善,追琢就新看作是为人和知道的标准。他说:“人善不趋,己恶不除,谓之知道,不亦难乎”。还说:“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能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提倡“就新须果敢,从善莫因循”。认为小错若不及时改正,势必酿成大错,到时再追悔就来不及了。即:“事之未急,当速改为,事之既急,虽悔难追”。要求学生“见善必为”,“舍己以从人”。

3.慎独尚行

邵雍认识到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慎独”,即加强自我修养,战胜自己内心深处的私心杂念。一个人好坏品质的形成、善恶行为的出现,常取决于萌发的念头如何,一念之差即成定夺。加强自我修养,将邪恶的念头禁绝在未萌发之时,这就是慎独的修养功夫。他说:“凡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此君子不可不慎独也”。

还说:“人之为道当至于鬼神不能窥处是为至矣”,他自己还解释说:“思虑未起,鬼神莫知之意”。这里若剔除其鬼神迷信的思想,吸取其合理的认识,防微杜渐,不容邪恶念头萌发,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必将得以完善提高。邵雍也看到要达到这一步是不容易的,但他坚持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生。他说:“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是知圣人所以立于无过之地者,谓其善事于心者也”。要求学生也应加强“善事于心”的功夫。

邵雍认为获得一定的道德认识比较容易,而将之转化为道德行为则较为困难。因此还特别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认为时时处处能身体力行的人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能言未是难,行得始为艰”,“能言之人,未必能行”。而“君子常行胜言”,因此他提出尚行,并将是否能形成尚行的社会风气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他说:“夫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邵雍重视行,也并不排斥言,他要求的是言行一致,“表里洞照”。因此,他观察人的方法是察言观行,即:“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4.责己重以周,与人不求备

邵雍一向要求自己很严,而待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视宽宏为一个人的美德,对别人从不求全责备。在道德修养上提倡“责己重以周,与人不求备”。邵雍与二程兄弟同居洛近三十载,相知甚深,他对这兄弟二人为人的评价却有所不同。他非常推崇大程子颢,认为他堪称洛阳四贤之一。他去世前特别指定由程颢为其写《墓志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程颢为人宽宏多恕,接人温良好乐,一团和气,多言人善,人有不及则款曲诱掖,与邵雍的为人很相似。而程颐则为人严峻,不够宽厚。邵雍多次规劝过他。曾作诗曰:“面前路径无令窄,路径窄时无过客”。甚至临终前二程兄弟去看他时,他还不忘再次规劝程颐,说:“面前路径须令宽,路窄则自无着身处,况能使人行也”。小程夫子晚年待人变得较为宽平,与邵雍的诚心规劝恐有一定关系。

邵雍居洛时,甚得洛人之欢迎。每岁春秋二季出游,所到之处,人“不复呼姓,但名曰:‘吾家先生至也’”,“争具酒馔”,“虽闺门骨肉间事,有未决者,亦求教”。甚至有十余家依其所居“安乐窝”起屋,“以待其来,谓之行窝”。“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邵雍死后,乡人挽诗云:“春风秋月嬉游处,冷落行窝十二家”。乡里之所以如此慕向,这与邵雍严于律己,待人以诚,与人不求全责备有直接关系。

(七)关于教师与师生关系

邵雍不仅善于处理同一般人的关系,而且非常善于处理师生间的关系。在其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从师的重要、教师的条件、师生间的关系,都有一些真知灼见,并且能付诸实践,作出表率。

邵雍非常强调从师的重要作用,反对“师人则耻”。他说:“未知道义,寻人为师”,并以自己从师成才的实例教育学生说:“苟非先圣开蒙名,几作人间浅丈夫”。他既批评“师人则耻”的作法,也批评“人师则喜”,好为人师的作法。认为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要内外俱修,有高尚的品德。他说:“不知阴阳,不知天地,不知人情,不知物理。强为人师,宁不自愧?”还说:“衣冠严整,谓之外修。

行义纯洁,谓之内修。内外俱修,何人不求”?可见,邵雍反对的是无丰富知识修养而“强为人师”。对于那些掌握道义者,他是主张应负起为师的责任的。他说:“既知道义,人来为资”。

邵雍强调尊师,他对自己的老师就是严守师礼,“虽在野店,饭必襕,坐必拜”。对自己的学生他也要求严师徒之礼。邵雍认为严师徒之礼,并非是要象程颐那样,搞得人不敢近。恰恰相反,他认为师生之间应情同父子,亲如骨肉。他与他的学生从私人感情上说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程度。邵雍早年家贫,学生敬他如父兄。不仅他从百源迁居洛阳时,是由门生资助才得以成行,就连他结婚的费用及聘礼也是学生张仲宾、姜愚等代为备办。姜愚登进士第后,还“月分半俸奉廉节”。学生之所以敬他如父兄,正是由于他能以身作则,视学生一向如骨肉子侄。甚至对学生的子弟家人也视同亲人。学生周长孺原来“性刚,遇事辄发”,从邵雍学先天之学后,性格发生很大变化,“淡然若无意于世者”。后来,周长孺死于都官员外郎任上,“丧归过洛,贫不能行,康节留其家经纪甚备,教其子纯明以学问,为娶程伊川先生之侄”。学生姜愚死后,邵雍视其女如己女,让伯温以姊事之,将其嫁给河南进士纪辉。后来纪辉与姜女又俱亡,留下二子,亦依邵家。学生李孝杰,从邵雍最早,孝杰死,留有八子,邵雍皆“遇之如子侄”。师生之间,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邵雍对学生深沉的爱,博得了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加上邵雍坚持以身作则,道德感化,使学生皆乐于仿效之。他不仅堪为学生道德和学业上的良师,也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楷模。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本书致力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就当代中国最突出和重要的问题——城市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高屋建瓴、独具匠心的谋略与筹划,尝试在邓小平城市化思想的研究领域展开初步探索。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被记者当街追问,恐怕就更不容易说出真心话了。不过,德国人的幸福是洋溢在脸上的,轻松自然,真诚友善,因为德国有着将权力装进笼子的民主体制,国民不但享受着免费的医疗、教育,还拥有十分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和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更让人意外的是,因为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当农民反倒成了德国的“抢手货”。作为民生福利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一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阿宅传奇

    网游之阿宅传奇

    女神:“帅哥干啥呢”阿宅:“玩游戏呢,忙,不回”女神:“好无聊哦,出来吃个饭吧,今天电影不错哦”阿宅:“您好,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在和您联系“女神:“……”阿宅:“副本开了,弟兄们人呢?卧槽弄他”
  •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所谓历史,就是意味着已经过去不会再重演的旧事时光,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扑朔迷离的真真假假,谜团传奇,却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秦始皇身世之谜?世外桃源从何而来?谁是恢弘的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毁掉阿房宫?……拨开历史的迷雾,破解事实的真相!
  • 末日书

    末日书

    末世,苦难与不幸的代言词。但,对她来讲,却是苦逼与蛋疼!按照一般末世小说的剧本来讲,她不应该在空间里种田养花养草养家糊口么……虽然,她也不负众望的得到了空间,但是……这空间既不能躲又不能多放点东西连个生物都没有这不是坑爹么!而且为毛她养的是这玩意儿?啥?你说不都是养么?你给我养尸来试试看!总之,这就是一个苦逼的养尸女,一边养着个一戳就烂的尸体一边带着一只萌猫和那个不靠谱的师傅练着几个更坑爹的法术修真的破事。
  • 思考致富

    思考致富

    拿破仑·希尔的经典著作,个人成功领域畅销的《思考致富》一书揭示了财富制造的秘密,能彻底改变你的人生。这位著名的成功学大师花费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才发现了“成功法则”,而这一思想是其所有著作的基础,并且在《思考致富》中得到了集中总结。年,千百万人通过学习《思考致富》的实用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济上的独立。在你手中的是一本能使你跻身于世界上最成功人士行列的行动指南!
  • 我的吸血殿下

    我的吸血殿下

    拥有着吸血鬼猎人独特天赋的美姬千霓,带着被她征服的“银蔷薇”走进了吸血鬼的世界——女王学院。千霓在调查案子的时候遇到了吸血鬼血族中的亲王、长老、领主、公爵、贵公子……在人类和吸血鬼之间,千霓勇敢的征战,一次次的揭穿叛逆分子的阴谋,同时也遇到了让她心动的吸血鬼王子——雅尔……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一场金融风暴的变故,从公主一夜之间落魄到灰姑娘的富家千金陆知青,被债主们从家里赶了出去。她的男朋友在媒体和陆知青面前分饰角色,打着保护陆知青的旗号,将陆知青手上仅存的一点儿债券全部搜刮到手之后,她最后的一点活下去的希望泯灭。太平盛世时候的陆知青,是个恶魔一样存在的女人,她冰冷喜新厌旧甚至不懂得怜悯周遭的任何人,她的脑子里只有吃喝玩乐,她认为有限的生命之中如果不消遣,那就真是白白的浪费了,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场暴风雨过后出现的彩虹,竟然也能让将她推至地狱。未婚夫、表妹、同学等于背叛。“输?什么是输?我这辈子对任何事情,对任何人,从来都没有输,这一次我当然也不会输。”
  • 任大侠勇闯小江湖

    任大侠勇闯小江湖

    从前有个逗逼菇凉,江湖人称“任大侠”。她没杀过人,却总是用一句句经典“名言”,扼杀了一条条悲惨的“小生命”。没放过火,却用一个微妙的小动作,毁了多少优质青年。青年曰“任大侠,你这是要玩火啊!”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想当年,我们“任大侠”可是十几年间,走南闯北,什么世面没见过?说起我们“任大侠”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神技”,“任大侠”本人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观念:绯闻!那绝对都是绯闻!不过,我们可爱哒“任大侠”会斤斤计较这些无知人士胡乱捏造的“绯闻”吗?当然会了!谁说不会呢?{那么,你被我们可爱的“任大侠”吸引了吗?如果你喜欢“任大侠”就请收藏吧,小染将为你讲述“任大侠”的奇妙旅程}
  • 萌妃组团来报到帝君不好受

    萌妃组团来报到帝君不好受

    我叫三生,为你等了三世,第四世你还在吗?三生石,能知人三生,却永远看不清自己的三生。两千年的时间,终究是对还是错?龟速,不弃
  • 嚣张殿下赖上跋扈公主

    嚣张殿下赖上跋扈公主

    某男无礼地对我说,“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告诉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什么,你敢碰我?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他竟对我大放厥词,“你给我听着,爱新觉罗春野,我就不相信我俘获不了你的心,征服不了你的人!我想要的,这辈子还从没失过手!”
  • 述妖录

    述妖录

    据《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一记载:建文年间,西北方魔星降世,群魔骤出、天下大乱。【作者的闲言碎语:以发表四百万字作品老扑街,请读者放心收藏点击。】【读者交流群:197383746北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