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年开春,即绍兴三年的春天,不知不觉中,已经接近上元节。
当吴盖问师傅,能不能再刊印《漱玉集》,易安表示,先要问问吴央的意思。吴盖当即赶去行宫,吴央表示可以再刊印五万册,五万册封顶,不能再加印,否则,就会变得不珍贵了。
另外吩咐,其中五千册不能卖,要封存,留作书社重要。吩咐书社头儿,今后,书社刊印的书籍,一律执行刊印量的十分之一。凡书本,书店不能上架。遇特殊情况,才能出手。并且,必须登记造册,每出店一本,都要事先经过掌柜签字、用印。
自《漱玉集》面世后,跟着《李忠愍公集》《宗忠简公集》面世。书社按照吴央吩咐,每本书的头版,只能先刊印三千册。凡是再版,都必须根据市场行情。
绍兴三年,三月十三日,便是易安居士五十大寿。五万册再版《漱玉集》,便成了******最好的生日礼物。
时下,临安城人口已经达到近百万。原汴京人口、中原人口的纷纷南下,定居临安,使临安已经成为南宋人口最多的城市。外加能够南下定居的,大多为名仕、名流,以及中产以上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具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技工、技师等等。
因而,再版的五万册,允许公开出售的四万五千册,不消一个月,全部销售告罄。
易安居士,成了小富婆,自然不肯再寄居吴府。吴家便让出一块地,让李清照姐弟自己建造一座三进院的李府。李清照,精心打造了自己居住的后院。中院全部作客房,包括雇员居住。至于李迒,易安只同意提供外院,作为居住条件。要李迒生活自理,另立锅灶。
一座平房,不消一个月就打造好了。易安要吴盖,到街市挑选一些流落到临安街头,无家可归的男女,做李府的女使与小厮。原来的一个女使,很得易安好感,成了帮佣的头儿。管家人选,交给辛永宗帮助物色。
乔迁新居的日子,易安对吴央说,总算可以全身心,投入《金石录》的编辑与完善了。
吴央对易安,报以温煦的微笑,表示赞同。心想,我对你,总算可以放下心了。
易安居士的生活起居,总算有了着落。
经过来自张汝舟的打击,她是再也不想与什么男人有瓜葛了。
时隔不久,书社请吴盖,将新近特制之精美装帧的《漱玉集》《李忠愍公集》《宗忠简公集》各六套,恭送吴监军大人,并且讨教,书社以后要怎么运作。
吴央看完无懈可击的精美装帧,表示赞赏。
吩咐,今后,凡是酌情难以出售的册子,一律执行对方自费付印成本,利润可商议分成。否则,必然造成书社倒闭。
“说什么呢,这么严肃。”赵构,笑眯眯走了进来。
吴盖赶紧行礼“小生拜见陛下!陛下请坐!”
说完,恭敬让座,自己搬张凳子,坐在旁边。
吴央,指指案上三种盒装的精美册子。赵构起身,一一看过。
道“唔,有你真好,李若水的集子,我下诏过要刊印的。难得你记得,给兑现了。一定花了不少钱吧?这样,我要户部拨银钱。宗泽、李若水的,由朝廷各买下一万册。发送所有六品以上文武官员,以瞻仰先贤,激励后人。没有送完的,以后还可陆续送。宗泽、李若水的豪杰英姿,我时常想起呢。”
“感谢陛下!一谢陛下告慰宗泽、李若水在天之灵,二谢君上为刚刚诞生的东泠书社,予以扶持一指之力。”
言罢,深深一鞠躬。然后,取出李清照的一册,摊开扉页,李清照的亲笔字跃入眼帘。
扉页眉首书写:敬奉大宋绍兴帝陛下御览。
扉页右下角书写,文女易安居士拜呈(“易安居士”印章)。
赵构微笑地捧着书册道“我听辛永宗说了,州桥东吴府巷东泠书社,售书当日,盛况空前。央央,你为弘扬文化,开了个好头。我感谢你!”
说罢,从袖笼里掏出一卷锦缎的东西“我也有让你高兴的事。”
吴央接过展开,御书“精忠岳飞”旗帜,赫然眼前。
吴央举着欣赏,笔墨遒劲雄逸,锦旗制作考究。阳光灿烂般堆满笑容“哇噻!苍劲书法,亮丽旗帜。我代表义兄,真诚感谢陛下抬爱。谢谢!”连连鞠躬。
吴盖也跟着:“我也代表我岳大哥,感谢陛下御赐军旗!”连连鞠躬。
“好,好!你们俩的谢意我领了。”然后招招手,要姐弟一起坐下。接着说:
我已经派人前往临安岳府,估计鹏举已经到临安了。
岳飞,宣和四年(1122年)冬,其十九岁投军,成了刘韐麾下之“敢战士”。宣和六年,其二次投军,于河东路,平定军区域,历练过一段时日。靖康元年夏秋,其第三次投军,于相州,归刘浩军不久,转宗泽麾下,率部转战抗金。建炎后,其更是勇武作战,多次获胜。建炎三年,其率部转战建康、广德、宜兴,袭扰金军,几次收复建康,屡有建树。四年春夏,援军韩、梁,大战黄天荡。接着挥军北上,乘胜追击,收复大片失地,屡立奇功。绍兴三年,金扶植的刘齐政权,派军攻占襄阳等郡。岳飞自江州(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齐军,收复六郡等等。为国为民,鏖战不止。
因而,岳飞所部,硬是打出了一支朝廷强军,岳家军!
朝野因之有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所以,说起岳飞,我不用翻阅,战事年纪,也清楚岳飞简历。就算建炎以来,岳飞也已经转战前后八年,历战数不胜数。综观,战功累累,勋不可没。
这些,吴央你也是清楚的。
为此,我心中感念,在之前赐予“精忠”的基础上,冠以姓名,还命人精心制作出来。
吴央、吴盖,给你们义兄岳飞如此殊荣,已经是赵宋立国以来,第一人了。
当然,岳飞,有资格获此殊荣。
一会他来了,就在你这见他。所以,我先过来,在此等候。
吴央,听得一脸凛然,先压下激动起伏的心潮。看向吴盖,示意他先离开。
赵构看出吴央意思,未等吴盖表示,迅即先开口“吴盖不必回避,鹏举与你们,也可算自家人。彼此见面机会不多,难得遇上。”
吴盖,可怜巴巴地看向姐姐,他可想念岳大哥了。见姐姐点头,赶紧向陛下致谢。吴央吩咐,让他马上烧水,准备泡茶。
刚刚烧好水,岳鹏举、韩良臣、梁红玉,三个一起来了,吴央真是高兴坏了。正要亲自泡茶,红玉就接手“我来!”
吴央与红玉,都默默喝茶,任由鹏举与良臣奏对。
当然,这种正规的奏对,依然会是臣子一堆话,皇上偶尔回一句。
这还算好的,毕竟吴央在旁,他们三个都是她的铁杆朋友,关系胜似血亲。对皇上来说,又都是所倚重的爱将。
如果是在朝堂上,皇上是基本不说话的。实在需要当场表态的,也就一个两个,或几个字。就是说,当皇帝的,都是惜字如金。皇上张口,那就是开了金口,就是谕旨。
自然,信口开河,这个词,是所有皇帝字典里,不能出现的言行。赵构,当然不会例外。
也就是说,赵构只有与吴央独处时,才会常人化,话平常。
皇帝,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一面。在这个人世间,在这个国家里,也只有吴央,能够体会与感受到,赵构普通人的一面。
大宋绍兴帝赵构,私下里在吴央面前,从来不会自称“朕”,给予了吴央极其特殊的尊重与厚爱。吴央,每每念此,无不感恩戴徳,尽心尽力予以辅佐与侍奉。
岳鹏举、韩良臣奏对完,皇上才将旗子递给鹏举。
御赐旗帜!在几个人眼里,犹如金光闪闪,光芒四射的朝阳一般,光明而温暖。
韩、梁夫妇,发自内心地为鹏举高兴、祝贺。
皇上笑容可掬,吴央眉眼溢彩流光,吴盖高兴的合不拢嘴。
岳飞,高兴的象个孩子,举着转圈,突然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
谁也不去阻止他落泪、发泄。
在座的都清楚,这每一滴泪水,都似乎,诉说着感动与感激,折射出刀光剑影,融合了血雨腥风,闪亮着大公无私。蕴含了几多,一个大孝子,对母亲不能奉孝膝下的歉疚;浸染了多少,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对妻儿子女不能关照眼前的遗憾
岳飞。岳鹏举,出生于1103年3月24日,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自宣和年间,1122年,19岁投军,而今31岁的他,已经戎马生涯11年。11年的出生入死,浇铸了他的忠诚,堆积了他的无畏,书写了他的豪情。
如今,国家依然内忧外患,朝野依然飘摇动荡。作为朝廷一路大将,他唯有始终秉持“精忠报国”,为国再战到底
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遇该弹时!
“还我河山!”这是他的最高愿望与人生目标。因为,“还我河山”,就是“还我中原”,而“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观念,在汉族民众的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
“兵无定势,将无常法。”这是他的战场帷幄规则。
“文官不取钱,武官不怕死,即太平矣!”这是他,于刀山火海、出生入死中,提炼的至理名言。
在朝廷的公文里,每每出现诸如此类有关岳飞的文字
“岳飞沉默寡言,一旦有话,言简意赅,语次间微见其端,令闻者悚然。”
“岳飞秉毅忠纯,赋资沉毅,自奋勇于行阵,久宣力于方维。”
“岳飞精忠许国,沉毅冠军,身先百战之锋,气盖万夫之敌。”
“岳飞才全果毅,资禀沉雄。”
“岳飞策虑靖深,器资沉毅。”
“岳飞忠力济时,忱诚徇国。沉勇多算,有马燧制敌之机;廉约小心,得祭遵好礼之实。”
“岳飞之沉鸷,可倚以大事。”
“岳飞少负气节,沉厚寡言,性刚直,意所欲言,不避福祸”。
岳飞的为人与品行,普通人是无法比拟的。
他廉洁奉公,全家均穿粗布衣衫,他与士卒同饭,与士卒同住茅屋军帐。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
岳飞的性格,即沉雄、沉毅、沉勇、沉鸷的性格。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
他直言不讳,行若明镜。他严以律己,厚以待人。他令出如山,赏罚分明。他文才横溢,儒将风范。他武艺高强,武略非凡。他身先士卒,战功卓着。他卫国尽职,事母至孝。他不纵女色,不图安逸
他岳飞身上,几乎浓缩了一个民族,所应有的全部美德。
御赐“精忠岳飞”旗帜,岳飞当之无愧!
精忠岳飞万金无觅,万军独有无价!不二!
面对岳飞的呜呜挥泪,岳飞种种,一幕幕地晃过在座所有人的眼前。
感慨万端之余,他的义姐梁红玉,义妹吴央,无不陪着泪落潸然。他肝胆相照的兄弟般战友韩世忠,衔泪的双目,对着他行注目礼。就连举世仰之弥高的皇帝赵构,此时此刻,也用凝视的目光,流连在他身上,凝思静想。打小崇拜他的吴盖,则蹲在他背后,拦腰搂着他,神情格外肃穆。
不知过了多久,赵构开口道“朕安排了午膳,一起到朕小膳厅,喝几盅,算朕为良臣、鹏举壮行!”
不知道是听到“喝几盅”似乎闻到了酒香,还是皇帝再次感动了大家。韩良臣第一个一拳砸在自己手掌上道:“御酒?壮!无以比拟之壮行!臣定然用捷报,以谢陛下!”言罢就是一个军礼。
鹏举弹跳起来“有陛下赐酒壮行,臣杀他个人仰马翻,以捷报奏陛下!”
“对,捷报奏陛下!”梁红玉一反刚刚之前的女子情怀,突然豪迈之声,壮怀激烈。
赵构担心,吴央会阻止吴盖一起用膳,一把拽着吴盖的手,象是回答所有人:“那还不快走”话落,握着吴盖的手,打前走了。
良臣、鹏举,红玉、吴央,鱼贯随后。
故意走在最后的吴央,心里清楚,赵构这是临时权变,事先应当没有安排御宴。
也许,这是为了打破刚刚的沉闷氛围,更为了一鼓作气,好好鼓励与鞭策一下他眼前的几个爱将。此时此刻,这么变通安排,倍增其功效哪!
不禁,敬爱与叹服的目光,默默地投向走在最前面的帝王,她钟爱的夫君。
去日如梭,人生茫然。
时间,进入大宋绍兴五年。大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
五年春,正月乙巳朔,即正旦日。因“日有食”,传言流年不利。
正月,女真完颜金,金国皇帝完颜晟。吴乞买,逝世,立庙号金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