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百艺之王“九牛人”。其中,每“一牛”都是万言难表,故事良多。也可为此,列一赵洁“成就清单”。
一、20多岁独创书法“瘦金体”。这个年龄段,历代书家中再无第二人。
二、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三、在音乐、建筑、演艺、茶道、竞技、瓷器、考古、钱币领域,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其《大观茶论》,对中国茶叶发展之路的良好导向,影响非同小可。
四、在中医中药,《道德经注解》,这类专业领域,也堪称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五、是“诗书画印一体化”最早成型的全能艺术家。其画尤好花鸟,自成“院体”。
六、具有完整深厚的“院体绘画思想”,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深远。
当然,“清单”只能列其几点,无以穷尽这位多才多艺皇帝辉煌的一生。
天地可作证,山水有清音。
这样的皇帝,如果没有金人入侵中原,如果北宋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一直发展下去,中国必定是世界第一王者,第一强国。
只可惜,历史不忍细看,历史也最不能假设。
尽管,赵佶在位时,没有将主要精力与才智,用于治国于国防的强大,也并非没有政绩。在其统治的中期,赵佶派遣将领王厚,消灭了青唐羌政权,收复了自中唐以来已经陷于吐蕃人之手300多年的青唐地区,并且在大观二年(1108),派遣童贯远征青唐残部,一路远征至今新疆且末县附近。
按王安中《定功继伐碑》所记载:“二年诏发兵六万讨之师逾青海至节占城(今新疆且末县)”。因而,一度控制了西域的东南部地区,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治国繁荣、子民富裕、文化大发展等方面,那就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一帝了。
赵佶,性格上“羊性”十足,当皇帝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终于被“狼性”十足的金人灭掉。即使“羊角”如好钢,也没用在强大国防的刀刃上,最终沦为阶下囚,失国、失家,失去女人,更失去众多子女与宗亲一大族。
靖康之难,给金兵统帅带来的是功名利禄,子女玉帛,而给这些无辜的人们,带来的是深重的屈辱和不幸。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勘称千古一帝。也太遗憾了,他真不该做皇帝。
比如,当赵佶,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可见,他最在意什么方面,便可见微知着了。
赵佶,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赵佶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来,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凡来过依兰的人,都会听到过有关北宋二帝,在五国头城“坐井观天”的故事。
“井”是指四合院的院心。坐井观天,形象地概括了被囚禁的凄惨景象。
五国城,座落于黑龙江,依兰县城北门外。
辽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这五大部落,史称五国部。
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越里吉”城,为五国部会盟之城,称为五国“头城”。
辽圣宗时,五国部来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署司。”当时,辽朝除任命各部的“酋帅”,负责管理本部事务外,另派节度使一员,驻守其地。
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1123年,灭辽后,逝世。
1126年,女真人南下,汴京沦陷。刚刚登上皇帝宝座一年之久的赵桓,只好率百官捧呈降表,酿就“靖康之难”。隔年4月,金兵押解赵佶、赵桓二帝,与随从千余人,及其金银珠宝随军北运。次年7月到达燕山府,又来到中京(西京云州),再迁移上京(今,哈尔滨、阿城区、白城子)。金帝完颜吴乞买,当面降封,太上皇赵佶为“昏德公”,靖康帝赵桓为“重昏侯”。12月,又将二帝从上京发配至韩州(今,辽宁昌图八面城)。直至1130年7月,金兵押解二帝,自松花江上游乘船而下,46天后,到达依兰,被软禁五国头城五国城。
五国城,从此以囚禁北宋二帝,而闻名中外。
赵佶、赵桓父子被囚禁五国城后,所遭受的苦难,池墨罄宣也难书。
后人李山有诗曰:
云雾缭绕气蒸腾,登高一望客心惊。
水拥依兰摄北渡,山枕江流向天横。
蛙声鼓噪二帝井,世事沧桑五国城。
莺飞草长三月暮,何人不起故园情。
赵佶,被囚禁了9年。抬头低头,只能看见“一井”天地,度日如年。尽管如此,仍雅好写诗。二帝坐井观天的故事,流传神州大地。五国城,也因关押二帝而扬名。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赵佶,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完颜亶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金帝完颜亶,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完颜亶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赵佶,追封为天水郡王,将赵桓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天水郡王,升为一品。原封赵桓为三品重昏侯,升封为天水郡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然而,这种封赏,对于本为帝王的赵佶父子,成为阶下囚后,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赵构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赵佶早已作古,余痛尚留人间。
赵佶,这样的一位“虎虎生威、九牛一身。”的皇帝,祖宗“一寸山河一寸血”拼来的大好江山,却断送在他的手里。而他在位时,却生了子女人数,独占历代君王,排行榜之鳌头。
虽然如此,丝毫不影响他成为,成就非凡的卓越艺术家,而且是“百艺之王”。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宋徽宗为囚时的这首《在北题壁》,满满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读来依然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吴央注:遵嘱,收集了“靖康之难”的实录,分成朝廷、女人、皇宫、子民、将士、臣子、伪帝、帝囚八个部分编辑纪实之,以供某人御览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