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往往因政治、水域而形成。所以,有政治城市、商业城市、江海城市等等之说。这也是城市的特色之处。
中国历代的政治都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点往往变迁。在古代,商业都市差不多全在内地,如长安。
长安所以成为都市,当然以政治的意义为重,但靠政治吃饭的人多半有钱,而秦、汉政策又常徙天下富豪于长安。故为满足这些购买力的大消费者,而发展的商业也很有可观。所以,长安同时也可说是商业都市。
同理,洛阳、邯郸、阳翟、定陶、临淄、寿春、合肥、成都、郢等,都是因政治而形成、发展的城市。
这时,贸易的路线以河流为主。自然,货物也有陆运的,但陆路运费贵,体积大而价值小的货物,往往因负担不起高昂的运费,而不能贩往其他地方。
所以,上述的都市多沿着内地的河流旁边而发展,而所经营的多半为国内贸易。
人类,依水而居。凡是人们大聚集之地,往往靠近江河胡海。城市的大小,往往由水流量的多寡来决定。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水路运输。人类水运,也就从内陆漕运,逐步发展到海运,以期飘洋过海,通向更远的区域。由此,不少城市,都因为滨海而形成。如中国的广州、泉州、福州、温州、明州、杭州、澉浦、华亭、江阴、扬州、楚州、密州、登州及莱州等,都是在海边发展出来的都市。其中,发展最早,资格最老的,要算广州。
广州,华夏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中国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发海岸,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史记》称之“南越”,《汉书》称之“南粤,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由此得名。唐代,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北宋,为广南路、广州府治治所在地。
广州既然是宋代最大的贸易港,所以它的繁荣完全建立在海外贸易上。
当然,这里指的海外贸易,皆指与番人贸易,并不是说,有中国商船出外海。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长兴集。张中允墓志铭》有记载:用师于夏州,天下搔于兵,复议益赋于五岭。君时为广州四会尉,谓使者曰,“交州(广州)地非能饶也。大商贾胡赖以富者,其根乃在异国。知将困之,彼则踔海而去,昼夜万里,广遂将不为州矣。与其无事而失广州,孰若捐尺寸之利,为百姓计多也”。使者然其言,为格其令。
《宋史本传》记载:祥符七年七月壬辰,广州言,“知州右太中大夫邵煜卒。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煜凿内壕通舟,飓不能害。及被疾,吏民蕃贾集僧寺,设会以祷之。其卒也,多陨泣者。”
可见,早在北宋,宋真宗祥符年间,知州邵煜,就在广州开凿了海河避风港,为往来商船解除大风之苦。所以,邵煜逝世,番贾每每聚会,祭奠怀念这位知州。
南宋的广州,是朝廷经贸的重要集散地,据记载
(建炎)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尚书省言,“广南路提举市舶司言:检准敕节文,广南市舶司状:广州司舶库逐日收支宝货钱物浩瀚”
(绍兴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广南东路经略安抚提举市舶司言,“广州自祖宗以来,兴置市舶,收课入倍于他路”
绍兴七年,闰十月三日,上(皇帝赵构)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
这年,赵构,曾经先是诏令知广州者,连南夫,条具市舶之弊。
于是,连南夫奏至,其中一项奏报说:“市舶司全藉蕃商来往货易。而大商蒲里亚者,既至广州,有右武大夫曾纳利其财,以妹嫁之。里亚因留不归。”
赵构批阅:“今委南夫劝诱里亚归国,往来干运蕃货,故圣谕及之。”
诸如此类,可见,朝廷因海外贸易的发达,得税收很大,而经营海外贸易的重要主角是外商,所以政府要劝外商,蒲里亚返国营运货物,不要因为舍不得离开他的中国太太而久留广州。而凡是姓蒲(Abou,Abu)的人,为阿拉伯人(见《蒲寿庚考》第三章)。由此可知,外商,尤其是阿拉伯商人,是宋代广州海外贸易的重要经营者。
当然,朝廷虽然从海外贸易中,获得可观的税收,但大部分利润,仍在中外商人之手。不然,谁还冒险远洋经商呢?
在广州,市舶司,掌管南蕃诸国物货航舶。其中,有外番: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宾同胧、沙里亭、丹流眉,狮子国等并通货易。
(这里的国度名称,与今有异。比如,大食国指阿拉伯国家,狮子国指斯里兰卡。)
南宋,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外番的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啡、宾铢、鼊皮、碡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乌构、苏木之物。其中,尤其以交易香料为最。
按朝廷年《备对》所言,便可略见一斑:“三州市舶司(所收)乳香三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九(354449)斤,其内明州所收惟四千七百三十九(4739)斤,杭州所收惟六百三十七(637)斤。而广州所收者则有三十四万八千六百七十三(348673)斤。是虽三处置司,实只广州最盛也。”
乳香,香料之一。
乳香出自《名医别录》。《南方草木状》:熏陆香,出大秦,在海边。有大树,枝叶正如古松,生于沙中,盛夏,树胶流出沙上,方采之。
宋代由海外输入广州的香药,种类甚多。
有龙涎香、龙脑香、沉香、乳香、木香、薰陆香、蕃栀子、耶悉茗花、蔷薇露。其中,龙涎香是香药中最贵重的一种。
所以,由外国输入广州的香药,多偏于香料这方面。它们固然有人药用的,但多半都是贵重的奢侈品,作为焚烧、薰衣、装饰及其他享乐之用。此外,输入广州的商品中,也有不少药物。如,卢会、阿魏木、没药、葫芦巴、摩娑石等等。
因此,广州可以说是滨海城市,也可以说是商业城市。
中国,领先世界的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因此四大发明而相继产生的科技革新成果,更是不胜枚举。
南宋,有着当代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更重要的是指南针对航海的重要作用。因火药的问世,带来的火弹、火炮、烟花、爆破;因造纸、印刷带来文化繁荣;更有中国特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都能够形成大宋,对外国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与吸引力。
经过之前的努力,也经过近一年考察、筹备的亲历亲为,吴央认为出海贸易,已经万事俱备,完全可以借助东北季风频发季节,出海远航。
整整十天时间,吴央与父亲吴近,都在迎来送往中度过。与人交流了上述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蒲里亚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从中了解了外商是如何能够抵达广州贸易的。
原来,这些外商,并不是可以一次性远航,抵达中国,而是象“接力棒”般接力前来。
就拿蒲里亚来说,他从20多岁,随长辈辗转贸易。父祖辈,从阿拉伯“占城”国土出发,从来没有抵达过马六甲海峡。他从小就胆大,有冒险精神。逐步前行,走了好多年,终于来到了广州。后来,返回靠近屯门的国家,购买他们接力运来的货物,或者一路采购,最后运到屯门,再转广州。这么的过了十几年,他便娶了汉女,定居广州。自从首次跟随父亲出远门,父亲返回家乡,他继续一路前行,一路贸易,再也没有回国,已经离开父母20多年了。
蒲里亚说,其实最早的船,还是他辗转到广州后,年年带回各地的船。他每一次带回的船,都被别人高价买去了。不管哪个国家的大商,只要买回一条船,他们就能够按样造出好多艘。
从蒲里亚那里得知,挂着某国旗帜的船,并不是说他们从本国直达广州。而是纲手是哪国人,就挂了哪国旗子。这些各国的纲手,与他一样,都是离家多年,就近买卖。大宋的物品,他们卖给就近国家商人。买进的商人,再卖给离大宋更远的国家。如此远推,所以价格是翻倍再翻倍。
当吴近说,这次准备直接航行到阿拉伯等国家,希望得到蒲里亚的帮助与引导。蒲里亚听了十分兴奋,激动地说“我总算可以回国看看了,希望可以将他再带回广州。因为这里是他自己的家,妻子、孩子都在这里。”
蒲里亚看了吴近给他看的世界地图,指南针,讲述大船先进性后,蒲里亚信心百倍,直赞“太棒了”。
蒲里亚,对着世界地图,着迷,嘴里喃喃自语“原来世界是这样组合的,大多是水域,少量是陆地。原来,我十几年走过的航海线路,是这个样子的。”
好久,好久,他抬头问吴近:“是谁能够画出这样的地图?简直神仙啊!”
吴近道:“你见过的,就是吴大人,我的孩子。她,也可以说是下凡的仙子吧。”
接着,吴近对蒲里亚讲述了皇帝巡幸东海,历时半年,所发生过的种种离奇经历与故事。末了道:“我当时是航海船队供需总管,一切都是亲身经历,而不是传闻。所以,也为自己孩子神奇的航海能力,大为吃惊。到现在想起来,依然感慨不已。感谢上苍,赐予我如此神奇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