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鲁克斯认为:“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种积极的心态必将让你自己创造奇迹,从而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总之,凡是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都必须善于构划自己成功的“心像图”!
03.激发自己心中的力量
当你培养出吸引人的个性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愿意依照你的意愿为你工作。
如果你以积极心态发挥你的思想,并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权力的话,你的信心就会使你成就所有你所定的明确目标。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极心态,并且满脑子想的都是恐惧和挫折的话,那么你所得到的也都只是恐惧和失败而已。因此,你一定要激发自己心中的力量!
如果你能在不能得到立即回报的情形下,以一种愿意而且愉快的态度提供更多服务,就是在培养你积极且愉悦的心态,而这正是培养引人注目的个性的基础。
当你培养出吸引人的个性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愿意依照你的意愿为你工作。所以说培养吸引人的个性,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吗?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就以相同的态度对待对方;多多动用“己所欲,施于人”的金科玉律,如果对方没有给你立即的回报,你应该再接再厉。要不断发掘自己的积极因素,要坚持对自己说:
——别人知道我是可以信赖的。
——我有勇气。
——我是个靠得住的人。
——我很愿意使别人高兴。
有些很小的事,也许你觉得没有多大意思,也要列举出来,希望你把自己会起消极作用的东西彻底破除掉,然后你便能够积极一些。
阿布拉罕·林肯说过:“人下决心想要愉快到什么程度,他大体上也就愉快到什么程度。你能够决定自己头脑中想些什么。你能控制着自己的思想。”
成为积极或消极心态的人全在于你自己的抉择。没有人与生俱来就会表现出好的态度或不好的态度,是你自己决定要以何种态度看待你的环境和人生。即使面临各种困境,你仍然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眼前的挫折。
约翰·伍顿曾经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一名知名篮球教练,最近我很荣幸和他同时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他说:“那些懂得好好顺应事情走向并坦然面对它的人,终有善果。”
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尽量发觉你周围的人、事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下面的看法,让你能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运用于未来的人生中。把这次的经验视为朝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
如果你刚进入工作岗位不久,或仍对那个时期记忆犹新,相信你对工作之初的那段经历会发出会心而苦涩的一笑。的确,绝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被置于不受重视的部门,打杂跑腿的工作,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总之,那是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
受苦受难不一定是什么坏事,特别是在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使我们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有更深的了解,这些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安于现状,你就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无能者,更糟的是,你自己也会渐渐认同这种角色。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失败和挫折,但问题是,有的人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丧失意志和勇气,被之击退;而有的人则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并化为一种前行的动力。这也是两种不同心态者的差异。
在那些真正的成功者中,许多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有能力使用“积极心态”的力量,但大多数人总是盼望成功会以某种神秘莫测的方式不期而至,可是我们并不具有这样的条件,即使我们确实具有这些条件,我们也许会看不见它们。很明显的东西往往反会被人视而不见。每一个人的积极心态就是他的优点,这并没有什么神秘莫测的地方。那段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但是如果茧太厚,蚕就可能闷在里面,永远不会化成蛾,而在这段日子尤为重要的是你的心志。一般公司对新进人员都是一视同仁的,从起薪到工作都没什么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没有什么特权的。而且在刚进公司时所分配的工作,也是从谁都能做的简单事情做起。你也许听过这样的谚语:“成功吸引更多成功,而失败带来更多失败。”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为成功而努力会使你更有能力迈向成功。如果你什么也不做,坐等失败,这种心态只会使你遭受更多的失败而已。
04.让心态变得有力
改变自我认定的机会,要从“我可能”变成“我能够”,而让想冒险的企图从而扩大为敢于冒险的信念。
任何行为都是心态的反应。“有力”是皮鲁克斯提出的关于心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紫博拉是一位活力充沛、热爱冒险的女性,但她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她是经过一个自我认定的转变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她说:“从我小时候起,就一直是个胆小鬼,我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我一概不碰。”在参加过几次罗宾的研讨会后,她有了一些新的运动经验(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从而知道自己事实上可以做到一些事,只要有一些压力即可。虽然她是这么想的,可是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她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她自认为是个“有勇气高空跳伞的胆小鬼”。依她的说法,当时转变还没发生,可是她有所不知,事实上转变已经开始。她说其他的人都很羡慕她那些表现,告诉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样的胆子,敢尝试这么多的冒险活动。”一开始,她对大家夸奖的话的确很高兴,听多了之后她便不得不质疑起来,是不是以前错估了自己。
“最后,”紫博拉说道,“我开始把痛苦跟胆小鬼的想法连在一块儿,因为我知道胆小鬼的信念使我设限,从而我决心不再把自己想成是个胆小鬼。”事情并不是这么说说便完了,事实上她的内心有很强烈的争战,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对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对自己的认定,两方并不相符。后来又有一次要高空跳伞,她把它当成是改变自我认定的机会,要从“我可能”变成“我能够”,而让想冒险的企图从而扩大为敢于冒险的信念。
当飞机攀升到1.25万英尺的高空时,紫博拉望着那些没什么跳伞经验的队友,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惧,但故意装作兴致很高的样子。她告诉自己:“他们现在的样子正是过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属于他们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她运用了他们的恐惧,来强化出她希望变成的新角色,她心里说道:“那就是我过去的反应。”随之,她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刚刚已历经了重大的转变,她不再是个胆小鬼,而成为一个敢冒险、有能力、正要去享受人生的女性。
她是第一位跳出飞机的队员。下降时,她一路兴奋地高声狂呼,似乎这辈子就从没有过这样的活力和兴奋。她之所以能够跨出自我设限的那一步,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一下子采取了新的自我认定,从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现,以作为其他跳伞者的好榜样。
紫博拉的转变很完全,因为新的体验使她能一步步淡化掉旧的自我认定,从而做出决定,要去拓展更大的可能,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新的自我认定马上就取代了旧有的——那个她已不再想要的自我认定。她之所以能够转变成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最后的杠杆;她自我认定的演变虽然很简单,可是却十分有效。她新的自我认定后来不但影响了孩子、丈夫,甚至影响到她所涉及的每一样事情,如今已成为一位真正敢于冒险的有力领导者。
不仅是在这类冒险性的活动中,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要选择积极有力的心态。
皮鲁克斯说:“每当你觉得办不成某件事的时候,改变你的举止、神情、语气,使你采取应有的行动,你便能立即感到重获心态,做出为达成目标而应有的行动来。你就让自己的心态有力起来,这样,这是让心态有力起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