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并不表示世上没有对精神病有效的药方,只要把祈祷、信仰以及积极的想法结合起来,就是最佳的特效药!科罗拉多医科大学的富兰克林·耶伯博士认为,在一般医院的精神病案件中,有三分之一在性质及发作症状方面很明显是因器官上的障碍,三分之一为感情上和器官上的疾病所造成的结果,剩下的三分之一很明显地属于感情因素。事实上,谁都会率直地承认怨恨、憎恶、恶意、嫉妒及复仇这些心态会导致身体不健康,肉体上的化学反应即是由于感情的激发而产生,结果也会引起不健康。如果以激烈的沸腾状态长期持续这种感觉,则肉体的所有部分均将开始衰弱。如果一个人在做了错事之后,却没有内疚的心态,他会怎样呢?如果一个人在铸成大错之后,却没有内疚的心态,他就不能辨别是非,或者不了解那些行为的是非标准。有些内疚心态是遗传下来的,而另一些内疚心态则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我们知道,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道德标准。然而,人们在每一个场合都会受到特定的道德标准的教育。他如果违背了这种道德标准就会产生内疚。
当然,在某些场合,违背了某种社会道德标准却是好事,因为这种标准本身可能是不合理的。
我们反复重申,在有些情况下,内疚心态是好的,它甚至能激励有德行的人产生美好的思想和行动。内疚心态配合积极的心态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并非每种内疚心态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当一个人有了内疚心态,而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清除它,其结果往往是最为有害的。
有些人会陷入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因为他们放弃了努力。于是他们就被缠结得愈来愈紧,直到最后遇到一次重大的经历,他们才被释放出来。吉姆·弗斯的情况就是这样。吉姆·弗斯是这样的人,许多年来,他一直在违背戒律。第一次他违背了“你不可偷窃”这条戒律,这时他还在大学读书,有一天他偷了92.74美元,乘飞机前往佛罗里达州。不久,他又持枪抢劫,即使在军队中,他仍没放弃作案。事情就是这样在进行。吉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滑下去。但他行恶愈久,就愈感到内疚。开始吉姆还没有自觉地感到更多的内疚——因为他的犯罪感的自觉意识变得迟钝了。但是他的下意识心理却在积累着内疚心态。
吉姆从军事监狱里获释后,结了婚,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儿他开了一家电子咨询商店。一天,一个自称安地的人来找吉姆,他谈到一个想法,用一种电子装置去打击其他种族的人。在几个星期内,吉姆便深深地陷入到黑社会中去了。为此,他有了一辆价值9000美元的汽车,并在郊区拥有一所漂亮的房子,他的业务多得使他忙不过来。一天,吉姆同他的妻子发生了争吵。她要知道所有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他却不肯说,所以她哭了起来,吉姆不忍心看到他的妻子哭泣,因为他爱她。为了安慰妻子,吉姆提议开车到海滨去。在去海滨的途中,他们碰上了交通阻塞,几百辆汽车涌进了一个停车场。
“啊,看呀,吉姆,”爱丽丝说,“那是格拉汉!我们去听他讲演吧,这可能蛮有意思呢。”
吉姆想迁就她,就走了过去。但刚坐下不久,他就变得十分烦躁不安。他觉得格拉汉似乎是在直接对他讲话,良心使吉姆感到不安了。格拉汉的论点是:“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他的灵魂,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接着格拉汉又说:
“这儿有一个人,他听到这些话时,受到良心的谴责,他想要离开他的老路,却未做出决定,但这将是他最后的机会。”他最后的机会?对吉姆说来,这个说法叫他吃惊。这位教士的意思是什么呢?
吉姆想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为什么他总想哭呢?他突然对妻子说“我们走罢,爱丽丝。”爱丽丝顺从地走向一边,但吉姆抓住她的一只胳膊,把她的身子转过来。
“不,亲爱的,”他说,“走这边……”
几年后,吉姆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在洛杉矶发表了一次演说,讲了他的经历,特别讲到他下决心的那天的情况。那天他被通知飞往圣·路易士城去执行一次窃听任务。“我决不到圣·路易士去,”他说,“我发现了勇气。”吉姆·弗斯讲演以后,一位妇女走到他面前说:“弗斯先生,我想你也许地想知道一件事情。当你打算要到圣·路易士去的时候,我正在市长办公室工作。就在那一天,我们收到联邦调查局发来的一份电传,说在圣·路易士碰上了一群暴徒,他们被开枪打死了。”
在吉姆的故事中有一个极好的经验。吉姆之所以能清除他的内疚情绪,是因为他遵循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能遵循的公式:
首先,当你听到可能改变你的生活的忠告、演讲时,你要好好地倾听。
然后,你就不难对你所做的错事由衷地感到惭愧,也不难于做出真诚的忏悔。
你必须迈出前进的第一步,这是很重要的。当吉姆迈出那一步时,就等于他向公众宣布,他已为他的过去感到惭愧,现在准备改变他的生活了。
还有,你必须迈出前进的第二步,立即开始纠正每一个错误……
这就是清除你的内疚心态的公式。如果你正为坏事的引诱所苦恼,以及随之而来的内疚使你不能把你的能力应用到建设的方面,你就学习摆脱内疚心态的公式,并把这公式同你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应用这个公式,迈步走向成功。
47.不以愧恨结束一生
要成为一个所作为的人,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将过去的错误、过失通通忘记,而往前看。
我们常听到人们如此哀叹:“要是……就好了!”这是一种明显的悔恨心态,而我一个人都会不时地发出这种哀叹。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悔恨心态的影响,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
在各种误区行为中,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你的情感。悔恨是你在现时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然而,时光一去不返,无论你怎样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爱默生经常以愉快的方式来结束每一天。他告诫说:“时光一去不返。每天都应尽力做完该做的事。疏忽和荒唐事在所难免,尽快忘掉它们。明天将是新的一天,应当重新开始,振作精神,不要使过去的错误成为未来的包袱。”他十分清楚,以悔恨来结束一天,实在是不明智之举。爱默生就像一个关门人,在一天结束时,他会把门关上,将一切忘记。他就好像曾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一样。乔治有一天和朋友在散步,每经过一扇门,他便把门关上。“你没必要把这些门关上。”朋友说。
“哦,当然有必要。”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要成为一个所作为的人,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将过去的错误、过失通通忘记,而往前看。或者说,应当保持这样一种心态:你应忘记过去的事,努力向着自己的成功目标行进。
48.无法自控是陋习
时间是最佳的疗伤药,遭受失败的打击,经过长时期疗养,伤痕就会渐渐消失。
控制心态需要理性,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每个人都兼具理性与感性,对大小琐事都想用理智作衡量是不可能的,而且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以感情为出发点,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
往往因为旁人的一句话,便耿耿于怀,动辄勃然大怒,时而血管崩涨,血液充满脑部,根本无法自我控制。等到情绪过后,才来懊悔当初,这是一般人的通病。
有一回,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一同回家,他太太正因煤气的事生气,还当着客人的面掀翻桌子。
这位学生十分不悦,说道:“就算是师母,也要有个师母的样子,真是太过分了。”说完转头就想离开。
苏格拉底心平气和地说:“上次我去你家,不是有一只母鸡从窗户外头跑进来,把桌子搞得乱七八糟吗?那时我们不都没有生气?”
生气的对象是人就会发怒,一旦换成母鸡便无从愤怒,苏格拉底利用妻子的行为教育弟子,希望他能从此事件中领悟到更深的哲理。人都难免有生气恼怒的时候,这时把对方视为低等动物,可以使心情恢复平静。
这种贬低别人的方法,只是权宜之计,对于人格的提升毫无帮助,暂时先将心情平定以后,自己仍要作反省。时间是最佳的疗伤药,遭受失败的打击,经过长时期疗养,伤痕就会渐渐消失。如果连把对方看成低等动物也不能心平气和,此时最好作深呼吸,把眼睛闭起来,让当时情况重映于心,使刺痛你的事件之锋芒尽折,这样做颇具效果,不妨一试。
人们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产生不愉快的想法。所以重要的是,不但要学会如何排除掉不愉快的想法,还应当学会怎样把腾空了的地方装上健康而积极的念头和想法。譬如说,你刚刚疲累地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冲一个澡。热水冲在身上,使你感到非常舒服。
你正在怡然自得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上个月的邻居吵架的事情。一下子,你满脑子都充满了不愉快的回忆。此时你应该将和邻居的种种不愉快统统排除掉。在这个时候,你根本解决不了跟邻居争吵的事情,但是能够把澡洗得痛痛快快。情绪愉快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去破坏这种情绪的责任在你自己身上。
把头脑里的烦恼念头清除掉以后,你可以选择用什么积极的念头来取代。你可以挑选任何喜欢的东西作为鼓舞作用。
要照这个办法练习几次。一旦你在这样做的时候尝到甜头,头脑里浮现了的愉快景象会使你觉得舒畅得多。假如过了几分钟后,你又想起了那些泄气的往事,赶紧再去想像美好的事物。
只要你不自觉地想起了泄气的事情,就必须有意识地行动起来,把那些念头赶跑。
在你想要放松自己休息一下的时候,你脑子里那些泄气的想法往往趁你平静的时候更为频繁地出现。比如在躺下要睡觉的时候,周围没有了旁的声音,没有了旁的刺激,你就开始觉得发愁和担心,烦恼的事情也一起涌上心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脑子里出现泄气的想法和问题,就要采取措施。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控制你的头脑。要用“情绪吸尘器”把它们赶走,留出地方来装即将到来的快乐和成功!
出现了消极因素,就要清除干净。这样,你才能着手盘算如何愉快起来,才能有时间觉得痛快。要谈论欢乐的时刻,鼓舞未来的计划,为自己以往的回忆和现在体验到的积极因素感到高兴。于是,随着这些积极的话语便会产生出积极的行动和心态。
49.向无聊挑战
向无聊挑战本身是解决无聊的最佳途径。
无聊者的心态即无聊。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挑战别人或自己的无聊心态。”当我们觉得生活乏味无聊时,正是我们自我价值得不到满足的缘故。要从中摆脱出来,关键就是自己要给自己找到实现满足的方法。所以,向无聊挑战本身是解决无聊的最佳途径。
一家宠物店老板在店门挂了张“小狗出售”的牌子,一个小男孩走进店里询问:“要多少钱才能买到小狗?”老板回答:“从30元到50元不等。”小男孩伸手到口袋里,但掏出的只有些零钱,他说:“我只有二块三毛七,我能看看小狗吗?”老板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吹了一声口哨,这时从走道那端跑来一只狗妈妈,后面跟了5只毛绒绒的初生小狗:前面4只跑起来像滚动的球,但最后一只却是一跛一跛地往前进。
小男孩一眼就看到这只不良于行的小狗,他问道:“这只小狗怎么啦?”
老板解释说,经过兽医检查,这只小狗后脚残缺,这辈子注定当跛脚狗了。
小男孩听后兴奋异常:“我就要买这只小狗。”
老板开口了:“这只狗不必买,你要真想要,送你就好了。”
然而这话却使小男孩十分不悦,他双眼直视着老板,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钱,我会付足价钱买下。我现在只能给你二块三毛七,但是以后每个月我会给你五毛,直到把钱付清。”
老板摆了摆手:“你何必买这只小狗呢?它又不能像其他小狗一样陪你跳,陪你玩。”
这时小男孩弯下腰,拉起左边的裤管,露出严重的扭曲畸形的左腿,他能站着全靠金属支架支撑。他抬头看看老板,轻声地说:“我自己也跑不快,这只小狗正好有个同病相怜的主人。”从这个寓言深刻的故事中,皮鲁克斯得到如下启示:“无聊者的心态有时并非其他原因,而是因为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形。成功者的心态中都会找绝‘无聊’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