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4100000292

第292章 国策(上)

“啊!”茶盏里的水很烫,一沾身,就痛得刘基彻底清醒了过来。赶紧抖动袍袖,将衣服上的水渍拂了下去,然后讪笑着向众人拱手,“刘某刚才走神,让诸位见笑了!失礼,失礼!”

“师叔烫得厉害么,要不要去换一件衣服?”看了一眼刘伯温发红的手背,罗本关心地询问。

“不必,不必!天已经热起来了,这点儿水渍,片刻就能干掉!”刘基心中尴尬异常,脸上却依旧装作云淡风轻模样,笑着摇头拒绝。

心神失守,刚才绝对是心神失守。想自己刘某人枉读了半辈子圣贤书,还在宦海沉浮了那么多年,居然被自家师兄的几句话,就差一点儿破去心防!这怎么可以忍受?!刘某肩上承担的,可是天下士绅百年命运。而施耐庵和罗本等人,所图不过一己之私!

想到这儿,刘伯温脸上迅速又露出了几分坚毅之色,想里想,摇着头道,“刘某孤陋,竟不知道占城之米价如此便宜!惭愧,惭愧!”

“伯温不必自谦,我等也是刚刚知道,天下居然还有能种三季稻米的地方!”不忍看到自家师弟太过难堪,施耐庵笑着回应,“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今天先吃饭,等改天有了时间,师兄再带你到四下转转。届时你就知道,咱们淮扬,到底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了。”

说着话,他一边用目光不停地向朱重九请求。希望大总管能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要计较刘基刚才的无礼。再给自己留一些时间,以便将刘基招入淮安军旗下。

朱重九心里虽然也对刘伯温的表现非常失望,但想到此人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毕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纵使于经济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其他方面却未必太差。便笑了笑,轻轻点头。

“吃饭,吃饭。说了这么久,老夫也有些饿了!”禄鲲最为清楚淮扬这边人才匮乏的现状,笑呵呵地转换话题。

“听您老这么说,我等的确觉得肚子里空得紧!想必是茶水喝得太多,洗去了肠胃中的油脂!”宋克、章溢二人也松了口气,笑着帮腔。

徐洪三给楼梯上警戒的侍卫们使了个眼色,立刻有人跑去厨房通知上菜。须臾之后,厨师最拿手的菜肴便流水般端了上来。着实是色香味俱全,不负盛名。

然而此时此刻,刘基哪里还有心情品味淮扬菜的好坏?心中不停地盘算着,如何才能再寻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好将先前的话题继续下去。进而说服朱重九,让他放弃目前在淮扬各地所推行的那种“摊赋入亩”和“士绅一体化纳粮”等诸多“苛政”。将淮安军彻底引领到正途上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成魔”的邪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不是刘基有多冥顽不灵,而是他看问题的目光,远比施耐庵、罗本等人深邃。后者只看到了淮扬大总管府所表现出来勃勃生机,但是他,却看到了淮扬三地目前所推行的这一套,彻底违反了几千年来“君王与士绅共治天下”的秩序伦常。

那可是连蒙古人都不敢打碎的东西,哪怕是伯颜当年南征,杀得江左伏尸百万。到最后,依旧要承认坞主、堡主们的特权,才终于能够让南方平静下来。而朱重九仗着自己有几分武力,就倒行逆施,真正的有识之士怎能忍得?作为士绅中的菁华,刘基发自本能地就要站出来去阻止这一变化的发生,并且自认为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虽千万人吾往矣!

“师弟,多吃些鱼。这淮白鱼,过了江之后,可是很难见到!”看出来刘基心事重重,施耐庵替他夹了块鱼肉,殷切相劝。

他家里原本也有一些田产,但是因为写书犯了忌,需要上下打点,这些年下来,早就“糟蹋”得差不多了。所以丝毫感觉不到刘基的切肤之痛,反倒认为自家师弟今天的做派实在过于鲁莽古怪,有点儿对不起往日所负的盛名,更对不起自家主公的折节相待之恩。

“鱼,固然是吾所欲也!”刘基正愁找不到说话的由头,眼前灵光一闪,立刻拍打着桌案感慨,“然想到今后天下就要流血漂杵,刘某便食不甘味!”

“师弟这话何意?”施耐庵的笑容一僵,夹菜的筷子也停在了半空当中。“莫非师弟以为,我等不动刀兵,蒙古人就会自行退往塞外么?”

“非也,古来胡人无百年之运!”刘基笑了笑,轻轻摇头,“而蒙古人入主中原已经七十余载,气数当尽。十年之内,即便大总管不誓师北伐,也会有其他人传檄天下,号令群雄奋起,光复汉家河山!”

“呵呵!”罗本举着酒杯自己喝了一口,摇头不语。实在不想跟刘师叔浪费唇舌了。十年之内,传檄天下。没有淮扬军参与,群雄连像样的兵器和铠甲都造不出来,谁还好意思腆着脸去号令群雄?

章溢和宋克两人先前跟刘伯温曾经争论过,知道他接下来一定会想方设法将话头引向大总管府的施政纲领上,便双双放下的筷子,竖起耳朵听施耐庵如何回应。

果然,施耐庵立刻着了刘基的道,放下筷子,高兴地举起酒盏,“除了我家主公,还有谁担当起如此大任?!伯温,你既知道朝廷那边气数已尽,何不就此留在扬州?咱们师兄弟一道,辅佐主公重整华夏,再现汉唐盛世!”

他是真心欣赏自家师弟刘基的才华,所以竭尽全力想将对方拉入淮扬大总管幕府。也相信自家主公得到了刘基的辅佐之后,能够肋生云霓,化蛟为龙。谁料刘基心中所想,跟他完全格格不入。笑了笑,摇着头说道:“若论兵锋之锐,天下群雄,谁也比不上淮扬。然吾辈欲重现汉唐盛世,却不可一味地仰仗兵锋。否则,纵使驱逐了蒙元,也不过是以暴易暴而已。顶多是秦皇之业,照着大汉四百年盛世相去甚远!”

“啪!”罗本将酒盏往桌案上一顿,怒容满面。“够了,伯温。我家主公以礼相待,你不愿留下也就罢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口出恶言?”

骂过了刘基,又迅速站起身,冲着朱重九深深俯首,“主公,本有眼无珠,引荐了一个狂夫来。请主公责罚!

“他是他,你是你,何必混为一谈!”朱重九笑了笑,轻轻摆手,“清源,稍安勿躁,且听青田先生把话说完。朱某在这里到底有哪里做得不对,怎么就成了第二个秦始皇了?”、

“哗啦”,没等罗本接口,周围的侍卫们,全都将手按在了刀柄上,对着刘基怒目而视。

他们读书少,先前没听明白刘基在说什么。到了此刻,才知道原来这个胆大狂徒,居然将自家主公比作了千古第一暴君秦始皇。这让一群直心肠的汉子如何忍得?当即,就准备一拥而上,将胆大包天的狂徒推出楼去碎尸万段。

“退下!”朱重九狠狠瞪了众侍卫一眼,大声喝令,“咱们这里,什么时候不准别人说话了?他说他的,咱们自己做咱们的。哪有听了剌剌蠱叫,就不种庄稼的道理?!”

“哼!”徐洪三等人狠狠瞪了刘基两眼,缓步退到了墙边。

“子安不必担心,朱某不会听了两句逆耳的话,就拿你师弟怎么样!”斥退了一众侍卫,朱重九又将目光转向仓惶站起来的施耐庵,笑着承诺。

“多谢主公宽宏!”施耐庵叹了口气,红着脸重新坐下。心中却后悔得只冒苦水,“施彦端啊,施彦端,没事儿你招惹刘伯温干什么?这下好了,非但没让此人留下来,反而影响了罗清源的前程!”

“青田先生有话请直说,不必学那三国祢衡。朱某不会做那江夏黄祖,也不屑去做曹操和刘表!”朱重九又笑了笑,冲着刘伯温轻轻点头。

若说肚子里一点儿火气没有,那是自欺欺人。但想到刘伯温在另一个时空中的赫赫威名,朱重九就不愿意对此人过分苛责。毕竟,这是辅佐朱元璋驱逐鞑虏的一代名臣,自己连张士诚、朱元璋都没碰一下,又何必让此人死在扬州?

刘基也知道自己刚才的比方犯了众怒,站起身来,团团做了个罗圈揖,“刘某心直口快,如有得罪之处,这厢先赔罪了!”

“哼!”除了朱重九和施耐庵两个之外,其余众人皆把头转开,不愿意再听他啰嗦。

刘伯温既然敢开这个头,心中早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稍微斟酌了一下,继续侃侃而谈,“诸公皆为饱学之士,可知道大汉为何有四百年江山?而大秦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统天下,为何却二世而斩?”

“嗤!”众人鼻子中喷出一股冷气,依旧不愿意接刘伯温的茬。放马后炮谁不会啊,光是秦朝两代而亡的缘由,前人就写过几百篇策论。每一篇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每一篇与另外一篇都不尽相同。

刘伯温却不怕众人的冷落,顿了顿,继续说道,“汉初,高祖有白登之辱,文景之时,百姓虽然生活安定,朝廷对匈奴却无可奈何。到了汉武即位,用董圣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打得匈奴落荒而逃,数百年不敢生南下之念。我汉人头上,才有了一个“汉”字,才能重新傲视四夷!”

“而大秦,以武力得天下,以军法治天下。焚书坑儒,重军功而轻士人。故其兴虽迅,其亡亦乎!大总管能制万夫莫当之器,能领上下同心之军,何不早定方略,以谋大汉四百年之基?反倒效仿那嬴秦,处处以军功为先。又推行什么“四民平等”,乱华夏千年纲常?!以大总管天纵之才,刘某不忧大总管不能重整山河。刘某所忧的是,一旦大总管百年之后,这刚刚安定下来的河山,又要面临一场腥风血雨!”

“嘶——!”禄鲲、施耐庵和罗本等人,齐齐倒吸冷气。他们都一味地相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淮安军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情。却谁也没来得及考虑,一统天下之后,淮阳系接下来该怎么办?而刘伯温的话,也非危言耸听。毕竟两汉维持了四百二十余年,而秦朝,只维持了十四年,就被项羽付之一炬!

类似的话,章溢和宋克二人先前已经听刘伯温说过一次,所以他们两个倒不像其他人那样震惊。但是,他们二人,却也将目光转向了朱重九,希望从自家新投奔的主公嘴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毕竟,如果有可能的话,谁都希望将富贵荣华传给子孙,而不是像秦朝那样,连两代都没维持到,功臣勋贵的子孙后代们就全成了楚霸王的刀下鬼。

“来,大伙继续喝酒!”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朱重九却变得有些意兴阑珊。举起面前酒盏,向大伙发出邀请,“青田先生难得来我扬州一趟,大伙不妨跟他好好跟他喝几杯。”

“饮盛!”罗本和宋克两个互相看了看,带头附和朱重九的提议。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刘基既然不看好淮扬大总管府的前程,大伙也不用把你当作宝。谁笑到最后,大伙用事实来说话就是。没必要现在对着窗户外的冷风逞什么口舌之利。

“饮盛!师弟,你难得来一次,大伙今天好好喝一场,不醉不归!”施耐庵也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举起酒盏。很显然,自家主公跟自家师弟话不投机。就此结个善缘算了,今后也能再相见。没必要在争执下去,弄到最后谁都不好收场。

刘伯温等了半晌,得不到朱重九的回应,也只好举杯喝酒。“大总管不愿听刘某啰嗦,刘某也不强求。此酒,祝大总管武运长盛不衰!来,饮盛!”

“饮盛!”众人纷纷举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刺客帝国

    三国之刺客帝国

    英雄辈出,战争不断……他因意外来到三国,因为他的出现,三国便有了不同于历史的走向……何去何从,委身刺客,还是奋起抗争,大时代的改变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陈海,糊里糊涂的重生了。而且还成了金三角创始人李国柱的儿子。他会给金三角带来什么呢?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玄牝志

    玄牝志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手无缚鸡之力的现代宅男刘盛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本想顺其自然安安静静的度过余生,却没想到史书上面的人物一个一个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看来前辈子宅了二十年,这辈子确实要出来混个精彩,不求史书留名,但求潇洒一生。
  • 太平新语

    太平新语

    一个悲催的现代人回到1850年代!给你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太平天国
热门推荐
  • 你是谁的王

    你是谁的王

    一个贫穷孤儿被人瞧不起,流落在街头,有一家不怎么富裕的人收养了他,给他取名叫冥加利,他非常的感谢这家人,但事实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上帝的史官

    上帝的史官

    我是上帝的史官,只会随着每一任上帝的出现而苏醒。可是这次苏醒,我却遇到了有生以来我见过最废柴的上帝。不过,他也是我遇到过的最优秀的上帝。
  • 神冕无痕

    神冕无痕

    无痕,是一个赤子之心的少年,怀着一颗纯洁的心灵。游历在这苍茫大陆上。但是世事难料,他怎就会成为一个邪神?”你的名字是无痕。“”你才叫无痕,我叫墨痕。“
  • 佛说如意宝总持王经

    佛说如意宝总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身怀绝迹

    身怀绝迹

    你知道亲吻你心爱的人,荷尔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吗?你知道到因爱成恨是怎么变化的吗?你知道到高潮是那些神经在骚动吗?一枚绝迹纹石破译细胞语言,游走体内世界,看看每个种族守护者的故事.这里的世界是一根烟就能引起大战,是一道伤口感染就能引来破风兽大军,独特的视角,看看你体内像悬浮在浩瀚宇宙世界,看你体内器官世界,每个器官都用故事告诉你他们的传说,故事是一个身怀一枚绝迹纹石的少年,踏上奇幻之旅。
  • 校花的贴身弃少

    校花的贴身弃少

    这是一个校花和弃少的故事。....暂时想不出什么拉风的简介。等写够5w我就开始上传。自己感觉这本书应该还可以。
  • 隐身登陆

    隐身登陆

    本书是将史册所记载的,或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著名战争故事,加以取舍,进行分类,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你展示一千零一个五光十色的战争画面。这一千零一个战争画面,无论是运筹帷幄,还是刀光剑影;无论是千里奔袭,还是短兵相接;无论是统帅将领,还是士卒平民;无论是长矛大刀,还是导弹火箭……
  • 钉耙记

    钉耙记

    又名《小猪猎妖记》。猪八戒跟随唐僧西去之后未久,高三小姐产下一个男婴,仍一张猪面。易“猪”为“朱”,取名朱一郎。此子被乌巢禅师收为弟子,授习神通。本作品以朱一郎并小伙伴们三次出游的所造所遇为主线而展开,一连串故事精彩而有趣。旅途妖魔当道,布障重重,但朱一郎仗一根钉耙与满身本事,次次化险为夷。每遇不平,仗义行侠,扶助弱者,值得称赞。
  • 我能做一所梦境中的大学

    我能做一所梦境中的大学

    当你感觉到一件事难的时候,请您回头想想你为这件事付出了多少。
  • 九界共尊

    九界共尊

    混沌初开,世分九界;万世轮回,终归混沌;界外混沌,再次入侵,一切是再归混沌还是新纪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