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3000000074

第74章

“他妈的,这怎么办?小营,赶紧报告市防汛指挥部,派人来帮助处理。也幸亏这边决堤,不然小河崖村是保不住了。”郑务聚说,“老姚,你们可不能松懈,三人一组,注意安全,密切观察,动员附近百姓转移,这个掏法,很快就到村边。”

“我都安排好了,放心!郑书记。”姚玉伟说。

经过几个小时的泄洪,水位明显下降。很难想象,昨天暴雨肆虐,今天毒日高照,抗洪的人晒得头皮都疼。党委把所有人马分成几批,分头装沙土麻袋、抛石头,水流虽然小了,但冲开的缺口很大,上游下来的水几乎不经过桥洞,都随着地势经缺口而流,不时看见尺多长的鱼“啪”跳起来,摔死在水泥桥上。

“哎,哎,你们向这抬,从这里扔,小心脚下。”宋和风嗓门大,腰挎小喇叭,一手拿着瓶矿泉水,喝一口水,拧紧盖,一手拾起一个沙袋,随手扔下去。

“老宋,来口水,渴死了。”方家珍说。

“宋和风,你怎么这么损!”方家珍接过矿泉水瓶子顺了一大口,辣得满脸通红,大声咳嗽,“宋和风,你装着酒,也不说声。”

“哈哈,谁让你喝?”宋和风说。

“我以为是矿泉水。”方家珍埋怨。

“老宋,你怎么不早说?给我来口。”范瑾勇抛下一个沙袋说。他表现特别卖力,只穿个背心,露着个白白胖胖的大肚子,在嚷嚷的人群中扛着个沙袋故意绕弯从郑书记面前走过。

“这样不行,郑书记,找几辆废旧的汽车,装上沙袋,推下去。”我看扔下去的沙袋就像羽毛球一样飘悠悠地随水冲走了。

“这倒是好主意。王书记你联系一下基金会,不是还有几辆破车吗?给我开来。”郑务聚说。

“郑书记,这成吗?那几辆车被李卓作了20多万抵押着。”王地锡说。

“怎么不行?先堵住水再说,吩咐玻璃厂,多焊几个大铁笼子,装上石头,在车上固定住,直接推下去。”郑务聚说。

高密电视台也来采访现场,几个记者下车就给我们和施工的百姓发火腿肠,镜头不断地拍着发火腿肠的场面,不时转向滚滚洪水,惨然坍塌掉入水中的桃树。

“郑书记,市里从寿光调来的冲锋舟来了,这是他们先头来的。”营秋富领着两个穿迷彩服的武警,身后两辆军车拉着几辆冲锋舟。

“谢谢!太感谢了!”郑务聚握着他们的手。

“不知灾情怎么样了?还需要多少船?我们的其他车正在高速上向这急速行驶。”武警说。

“谢谢!现在看不用了,水已经退了。”郑务聚说。

“好,不需要,我们就回去了。”武警说。昨夜大水,郑务聚反复告急松堡水情,需要大船来摆渡,没想到水来得快退得也快,进水最厉害的堤东和小河崖也宣布水退,只有堤东被突如其来的大水淹死了几个村民,倒塌了几间土房。

“时间紧张,我们开一个党政联席会,布置下一步的抗洪救灾。”党委会议室,郑务聚一夜疲惫,“各管区主任迅速统计灾情,高书记负责疏散礼堂灾民,王书记加强治安管理,负责姚家村决口,李书记负责科技园排水与建设,王琢理抓紧每日灾情的汇报。刚才接市里电话,我才知道,人家下游姚戈庄、河崖镇灾情远比我们厉害,河崖镇长潘弩在岸边指挥,掉下去差点被水卷走。李家营昨天不就一个宣传委员被卷走了吗,所以大家下去还是要注意安全。”

既然这样分工,我就不用去姚家村决堤大坝了,开完会,我就骑自行车去科技园。路边水沟青蛙有节奏地不急不慢地叫着,里面到处是死猫烂狗,散发着臭味。难怪我那天晚上从大村回来浑身瘙痒的难受,打上肥皂冲了几遍凉水澡才舒服了。不知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雨,镇区几乎所有的排水设施全成了摆设,坏的坏,堵的堵,一来点水都排不出去。沟上玉米地里哗哗地流着水,玉米被冲得横七竖八,有的大片大片的还泡在水中。

远远望去,科技园刚刚竣工的12个大棚的后墙和两边土墙已经变成了千年古堡。一座座如千年沐风沥雨冲蚀坍塌的西夏王陵,带着沧桑与凝重,让人似乎听到了历史洪流传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边塞诗人发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感叹;似乎传来战鼓隆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场景。

“他妈的,白干了!老李,在哪里?快到科技园来。”我把自行车随手一放,给李树森打电话。

“李书记,我在建筑公司,接着过去了。”李树森不一会儿骑着摩托车一溜烟跑来。

“老李,你看这样子怎么办?”我指着大棚里面一米多深的积水。

“我昨天就来看了。明天工人就上工,这个样子,挖掘机是不行了。我刚才在建筑公司正忙着调几台水泵,先抽水,再人工筑墙。”李树森说。

“今天就安装水泵,先抽水。可这水向哪里抽?四周水面都一样高,方塘满满的。”我问。

“这样吧,我们安上两台水泵抽方塘的水,方塘的水可以通过南沟排到胶河里,每个大棚再装水泵抽到方塘里,通过方塘排出去。”李树森说。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你抓紧,老李。剩下的活就看你的了。估计工期要推迟一个月。我安排放育苗还要晚一点。”因为抗洪,小房参加了党委大礼堂老百姓的安置。

“小房,你那边怎么样了?差不多就到科技园来。”我给小房打电话。

“这边老百姓走得差不多了,我一会儿就过去。”小房说。

“那边老百姓都走了?”小房来了,我问。

“操他娘!都走了。人家根本就待不住,骂党委是瞎折腾。昨晚到这分给他们的馒头、火腿肠,吃剩的、扔的到处是,我和李薇薇好几个人打扫了半晌,不然我早过来了。”小房说。

“你看,大棚泡成这个样,估计工期要推迟一个月,你那苗子怎么样?哎,这次大雨淹了没有?”我问。

“下大雨的时候,我在老宋那里守着,没淹。幸亏搭的苗床,老宋那里平常排水设施好,下面积水很快排出去了。这次幸亏老宋,下大雨,棚顶到处是积水,我和老宋找了两根粗竹竿,绑上破布,过一段时间就进棚把上面的积水顶起来排出去。这一场暴雨耽误了工期,苗子也麻烦了,现在苗子已经发芽,最早的估计20天就可以移栽。找老李尽快赶吧!建一个棚栽一个棚,实在不行打药控制生长。”小房说。

“唉!只能这样了,听天由命吧!”我感叹,“小房,你在这里照看着工地,我回去开党委会,现在是抗洪时期,每次会都要求参加。”

“洪水是过去了,但这次洪水到来暴露出来我们很多问题,希望水利组、居委会、各村认真总结教训。”郑务聚说。

“也是,郑书记。不过,我在松堡这些年了,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大水,松堡十年九旱,谁会想到来这么一场大雨啊!”人大副主任邓胜朋说。

“现在,有这么几项事情需要安排。一是各管区将灾情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交给王琢理汇总后报市委,二是我们要积极争取救灾物资和救灾基金,以尽快速度发到受灾户手中,三是总结这次抗洪救灾经验,对表现积极作出特殊贡献的给予表彰。几个书记就算了,每个抗洪小组从机关干部和村委各推荐一名,报到高书记那里汇总。”

“高书记,我们片机关干部报范镇长就行了,这次小河崖抢险,老范真是出大力了。挨家挨户做工作,穿着条长裤子,把蛋子(阴囊)皮都磨破了。”邓胜朋心直口快,郑书记刚说完他就发话。

“哈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说得范瑾勇不好意思,其实他是很想乘这次抗洪出点政绩,好尽快调回高密。当年从高密工会副科下来干副镇长,一干就是6年,6年了还是熬了个副镇长,干着也没意思了,所以这是回城的一个最好的机会。因此不论是发动群众大转移还是姚家村堵坝,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着啥急?你们回去先商量好。好,散会,我们几个书记再开个会。”郑务聚说,“我们继续商量一下刚才谈过的事情。我找市水利局和民政局了,粗摸估计这次房屋倒塌、农作物损失加起来大约300万,比起下游乡镇,我们损失小多了。我们申请民政救助1500万,资金主要来自省民政厅;另外,过两天,荆镇长在家里主持工作,我和水利局去水利厅申请4000万的胶河治理工程,准备把镇区到姚家村、小河崖8公里的河岸用块石砌起来。4000万花不了,我估计有2000万就够了。可我们不借这次发大水弄点钱,基金会一年还贷300万怎么办?机关工资怎么发?后天潍坊和省里领导来高密视察灾情,主要是沿河两岸5个乡镇,其中安排来我们松堡。荆镇长,你找水利组弄它几十个帐篷,越多越好,不行赶紧财政买一点,安排松堡村、何家村、姚家村、小河崖、堤东沿路搭上,里面支上煤球炉子,发动一批老百姓搬到帐篷里住,让他们看到老百姓无家可归,检查完了再撤。这是硬任务,必须压到每一个管区落实好。”

“高!郑书记你这一招高!”荆兆明心底里佩服。他这个镇长抓财政,整天愁没有财政路子,他真佩服郑书记的胆量,敢想敢干。

第二天,我骑自行车去科技园,发现刚刚空旷的公路陡然热闹起来。每隔30米,就有一个绿色帆布帐篷,有全新,有半新的,整齐地沿路边排着。散散落落的村民提着马扎、粮食、炊具,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搭帐篷住帐篷。

“何书记,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我们的房子又没倒,在家里住得好好的,非逼我们出来住?蚊子又这么多,地上又这么潮湿,折腾啥?”何家村一个村民问支部书记何明。

“我愿意?唆啥!找你出来住你就出来住,又不是让你在马路上过冬,就住几天。他妈的,你以为我愿意折腾你们啊?这不是党委意见吗!我们不管怎么说,还要服从党委。”何明说。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虚伪啥?你看路边地里那些尖顶小红砖瓦房子,一个一万多块钱,说建的是机井,屁!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用水还得自己打井。可这样好,听说上边领导来了,坐着小轿车在车里看风光,里面介绍是现代化农业开发田,这不,就把农业补助金争取下来了。这搭帐篷也不是白搭吧,肯定是又要套钱花。上边那些人也痴,被人耍了还乐呵呵地放钱。”姚家村“小喇叭”范忠厚说。

“你以为啊,1958年8月4日毛泽东老人家到河北视察棉花,啧啧!也就是今天。乡镇干部领着他看了一棵结了上百个棉桃的丰产棉花,后来这棵棉花被公社挂上了红布条,还发动群众献布,给这棵棉花缝了个大棉被,搭了个大棚子。可明白人知道那是在糊弄主席。钻进里面看,到处密不透风,根部全然不见阳光,株茎高大却细瘦,没有一个棉桃。”唉!没区别啊!一个老头边搭帐篷边叹气。

“你们瞎叨叨啥?让你们出来住,镇上有补助,村里给义务工,还不满意啊!等检查的来,闭紧你们的嘴,少说。”姚玉伟说。

“李书记,你还研究生毕业,下来不久就会把你改变的,别较真,太较真了,赚不着便宜还吃亏。”姚玉伟老远看我来了。

“老姚,走,正好看看你种的芦笋和巴西旱稻,损失怎么样?”自从给姚玉伟花了一万多块钱弄来了种子,我还没看看种得怎么样。

“完了!”姚玉伟叹着气。芦笋科技园的东北角,站在地头边,60亩地芦笋才长得筷子高,黄焦拉气的半死不活,地里还到处是积水,有几只高脚的似鹭鹭的水鸟悠闲地晃来晃去。

“唉!芦笋本来就怕涝,老姚你也不注意排水!”我说。

“李书记,发大水那时人都顾不上了,还顾芦笋?再说,上哪排啊?到处是水!”姚玉伟说。

“走,看看巴西旱稻。”我说。

“巴西旱稻没问题,我看过了。本来那东西就是水稻,不怕水泡。”姚玉伟说。

旱稻田在方塘路南,穿过李树森热热闹闹的施工地,有的在砌墙,有的制弧形钢架,有的在筑钢架头上水泥墩和后墙上面的盖板,民工不时和我打着招呼。站在地头看去,60亩稻子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已经半米高了,在柔柔的夏风中,微微摆动着绿色的裙子,顾自欣赏,无人惹芳。

“老姚,稻田里也要排水,趁这时候施肥加灭鼠药。杂草也不少。”我走到里面,顺手拔了几棵和稻子一样高的鸡毛友草。我又走到科技园路东那片日本大葱地。大葱约60亩,加上大吕村和前朱村,总共300亩,只不过他们两个村都把葱种放到老百姓家里分散种植,没有这一片这么集中。葱已经长到了大约50公分,还不到培土的时候,按老邵种植的要求,大葱长到一定程度,必须培土,保留少部分茎秆在地面,地下的葱白要求至少40公分。因此,当时接这活觉着简单,不就是种葱吗!真正种开了,光雇人深开沟就花了3000多块钱,没地方育苗,只好和大吕村一起,用苗时村支部书记孙运书打开了赖猫,他从我这里拿了5000多块钱的种子,结果说种子钱和苗子钱互相抵顶。利益永远是第一,这里离高密城近,村支部书记包括村民都贼精,什么都是交易,没有传统上的那种淳朴老实厚道。一说这葱种钱,我就来气。老邵那么豪爽的人,过后我才知道,他光卖给我种子300桶,每桶250元,进价150元,每桶净赚100元。

夕阳下,大葱郁郁青青如列队士兵,笔直地排排竖列着,长得非常整齐,葱沟里虽然还有积水,但问题不大。幸亏姚家村的“小喇叭”范忠厚,自从成立科技园,一个月300块钱雇着他看工地当保管,下大雨的时候,他冒雨把每一道葱沟都掘开,水排得还算顺利。

“李书记,今晚到我家里吃饭吧?我找你嫂子炖只母鸡,我孩子农校毕业了,在家里呆着没事干,你帮我忙,先让他到你这里干吧?”姚玉伟说。

“行,喊小房一起去吃。老李,你抓紧干。弄好一个算一个,别遍地开花,苗子不等人啊。”我回头对李树森说。

“小房,你明天帮我照顾工地,我回老家趟。”吃完饭,我对小房说。“小富啊,明天去高密采购时给我买条胶河鲤鱼。”我打电话给伙房里小富。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两个月没回老家了,我开上计生办的桑塔纳,带着胶河鲤鱼,又买了些咸鱼,一袋子大米,不紧不慢地踏上了回安丘的路。父母穷惯了,我每次回家放下钱,他们不舍得花,早晚就给了我那不争气的弟弟。弟弟中专毕业后找了一个化肥厂干会计,前几年很红火,比我挣钱还多,没想到好景不长,工厂倒闭,自己只好在安丘到处晃悠混饭吃。

同类推荐
  •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本书通过精选出来的一篇篇美文,让读者了解这些故事的可感和可悟外,更能对广大初高中同学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让他们在这个复杂的世间,明白更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内容有《蝴蝶谎言》、《你永远拥有二个机会》、《推销信赖》、《两则寻人启事》等。
  • 惠州吕家

    惠州吕家

    《惠州吕家》是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广东惠州一家祖孙三代的命运。作品涉及的时间跨度从清末民初到改革开放。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惠州吕家》语言成熟,人物刻画生动,情节引人入胜,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讴歌改革开放的好书。《惠州吕家》中所写的祖孙三代,可称是中华民族千秋万代中背负着最沉重包袱的三代人。正因如此,他们的故事才可歌可泣。
  • 给幸福一个机会

    给幸福一个机会

    二十九岁的许小影与相恋五年的男友分了手。亲朋好友顿时忙碌了起来,于是她卷入一个又一个相亲闹剧中。先是与医生厉桥生见面,对方虽说是个二婚,但看起来温文而雅,却没想到第二次见面时,对方就提出了试婚的要求……在家人的安排下,许小影又见了重物质轻感情的公司副总赵天华;朴素的工人李学庆;大学讲师洛文单……而务实的陶欢也不止一次地将自己的相亲经历讲给她听,比如追求自己的富家公子万海,如何一边吃饭一边吐痰;还有故庸风雅的韩猛,如何不识海明威等等……文中另一个主人公方敏,是许小影的小姨,与其只差了十岁,却也加入了相亲的行列,原因是她刚刚离了婚。一个离过婚又带着孩子的女人走在相亲路上,现实多于浪漫,可偏偏她爱上了比自己小七岁的陶乐……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子在不停的相亲中相互交流着经验,突然热闹起来的生活会带给她们幸福吗?
  • 小妇人

    小妇人

    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马奇家的四姐妹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梅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小妇人》故事情节简单真实,却感人至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被译成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
  • 牛虻

    牛虻

    有谁像他一样饱受感情的苦难?身世的离奇莫测,亲人和爱人给予的心灵伤害,逼迫他远走他乡。十三年后,他为什么还要返回这个伤心之地?如今的“牛虻”还是当初那个纯洁善良的基督徒吗?爱与恨,革命与宗教,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间悲剧。为了理想,牛虻割舍了爱情和亲情,也舍弃了深爱他的吉卜赛女郎绮达,含笑走向刑场……
热门推荐
  • 花下爱上

    花下爱上

    她们,家族继承者,因家族需要,从小就被送到家族历练的地方,过着非人的生活。一位冷美人,一位傻女孩,她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候,成为对方最好的朋友,知己。他们,同是家族继承者,同样的经历。一位在寻找自己的青梅竹马,一位在等待自己的另一半。一位学霸,一位花花公子。当他们遇到她们,是错过,还是幸福美满?
  • 暗影天下

    暗影天下

    深夜中,正在玩游戏的他,杀死boos后,爆出了一件极品神器,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间窗外一阵电闪雷鸣,还没反应过来,就晕了过去!
  • S级哥哥:宝宝别撩我!

    S级哥哥:宝宝别撩我!

    董家两个男孩子终于和自己一直不在身边的妹妹住在了一起,S级哥哥的宠爱日常,萌系妹妹的团宠生活,诶,谁说会斩掉妹妹桃花的?
  • 出云本纪

    出云本纪

    大庭氏的覆灭,标志着母系时代的分崩瓦解失去了族群依附的出云,为求一条生路,与太古之神做了违背天理的交易。而当她终于荡平山河、屹立于天下之巅时,却心灰意冷,众叛亲离。本文非欢愉小白文,内容暗黑血腥,且女主三观不正,用情不专,蓄养男宠,道德沦丧。这样的女人将带您走进遥远的原始时代,看鲜血背后凄凉。感谢愿意一阅的朋友们。另外也因我国上古资料实在缺乏,查询难度较大,所以更新不会定期,请见谅!
  • 魔刀不悔

    魔刀不悔

    “你为了复仇,一路杀过去,不但伤了无辜之人,还伤了爱你的人。你,不后悔吗?”“我,不悔。”“那你为何流泪?给你一个机会,你会选择回到过去,平淡一生吗?”“我会。”“你后悔吗?”“我······”
  • 轮回尽头

    轮回尽头

    流星划过天际,带来点点的光明,对于夜晚的黑暗来说,这一丁点的光明,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人曾经看见,不过,至少,曾经有过。流星的陨落,在某些人的眼里或许并不代表着什么,但是,对于那一直在那无尽的轮回之中徘徊的人来说,就是一种解脱与新的开始。流星的陨落......命运之轮的转动......轮回的开始,命运的重演......轮回的尽头是否就是那绝对的永恒?一切的一切,命运的故事,要自己书写......
  • 勾搭“神”计划

    勾搭“神”计划

    这是一个空间神落入人间执行任务的故事,这是一个气质多变的执法者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不小心勾搭上几个才俊的故事,本书亦可称为:《大人总是这么调皮怎么破》、《该拿你怎么办,额滴神》、《当我们成“神”(精病)的时候》等等。本书主角君们亦正亦邪,多种口味任君选择,如有不满或者退货事宜,请躺在床上,闭上双目,蹬一蹬双腿,念:请君怜惜……
  • 鹿晗的公主

    鹿晗的公主

    她是被家庭抛弃的孩子,她们是她的闺蜜;她们遇上了exo会发生什么!这是琪琪第一次写,不喜勿喷,更请大家支持!谢谢!
  • 终极系列之终极高校

    终极系列之终极高校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当然了,在2050年的今天,俗话是谁这个历史性的难题已经无从查究,但是他老人家的这句话已经流传了许久许久。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江湖s榜孕育而生,且看主角如何低调的穿梭在超能与平凡人的世界之中。
  • 无法送走的爱

    无法送走的爱

    你还在奋不顾身的喜欢着一个人吗?初遇时,不懂爱情,花开半夏,各自天涯。在相遇时,形同陌路。就此别过,还是情定一生。这是一场终究无法送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