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4100000005

第5章 记叙文单元(1)

郑伯克段于鄢

一、单项选择题

1.“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原出自()。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史记》

2.本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B.郑武公C.京城大叔D.郑庄公

3.本文中的“郑伯”,指的是()。

A.共叔段B.郑武公C.郑庄公D.武姜

4.《左传》记叙线索分明,详略得当,尤其擅长描写的是()。

A.历史人物B.历史故事C.战争D.人物语言

5.共叔段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

6.本文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

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7.本文中,作者详写的是()。

A.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B.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

C.颍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

8.本文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

A.庄公“寤生”B.共叔段“收贰为己邑”

C.颍考叔“食舍肉”D.庄公母子“隧而相见”

9.本文的中心意旨是()。

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

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

C.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无耻

D.歌颂颍考叔的品性纯孝和行为机智

10.本文的叙述方式是()。

A.顺叙B.倒叙C.分叙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

1.《左传》又称为()。

A.《春秋》B.《春秋左氏传》C.《国语》

D.《战国策》E.《左氏春秋》

2.本文所运用的细节描写有()。

A.“庄公寤生”B.颍考叔“食舍肉”C.攻打“京”“鄢”二城

D.姜氏和庄公“隧而相见”E.武公娶姜氏

3.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A.人物性格鲜明B.剪裁详略得当C.矛盾冲突尖锐

D.心理刻画细腻E.细节生动典型

4.本文所采用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有()。

A.行为描写B.肖像描写C.心理描写

D.言语描写E.场面描写

5.在本文中,与郑庄公的性格构成比照映衬关系的有()。

A.姜氏的褊狭昏愦B.共叔段的愚顽无知C.祭仲的老成持重

D.公子吕的直率急躁E.颍考叔的纯孝

6.共叔段的贪婪狂妄主要表现在()。

A.“都城过百雉”B.“命西鄙、北鄙贰于己”C.“收贰为己邑”

D.“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E.“出奔共”

7.郑庄公的阴险狠毒主要表现在()。

A.共叔段“都城过百雉”不劝B.共叔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不惩戒

C.共叔段“收贰为己邑”故意放纵D.群臣劝告,庄公虚伪应付

E.养恶一成,即连根铲除

三、词语解释题

1.亟请于武公

亟:

2.姜氏欲之,焉辟害

焉:辟:

3.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贰:

4.公语之故

语:

5.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阙:隧:

6.施及庄公

施:

7.永锡尔类

锡:类:

8.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岩邑:焉:

9.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蔓,难图也

厌:所:图:

10.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姑:

11.无庸,将自及

庸:及:

1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缮:具:

13.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遗:

14.不义不昵,厚将崩

厚:

四、简析题

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1)“食舍肉”一句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2)庄公为什么听从了颍考叔的建议?

(3)写颍考叔的孝心有什么作用?

2.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1)这里写到的一个典型细节是什么?

(2)这个细节对全文的情节起了什么作用?

(3)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姜氏怎样的性格特征?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1)文中刻画了郑庄公、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征?

(2)写公子吕对刻画主要人物郑庄公起了什么作用?

李将军列传(节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春秋》B.《左传》C.《史记》D.《汉书》

2.李广的性格特征是()。

A.治军严明,为人廉洁,谨于文法B.骁勇善战,爱护士卒,忠实诚信

C.为人下中,封侯纳相,名声远播D.赏罚不公,刻薄寡恩,遭遇不幸

3.李广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

A.骁勇善战B.善骑射C.爱护士卒D.忠实诚信

4.用“中石没镞”“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等描写来刻画李广的独特个性,这种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言语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

5.通过“上郡遭遇战”的描述,主要表现了李广的()。

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处变不惊D.负能使性

6.李广一生遭遇不幸的主要原因是()。

A.治军简易,行军无部伍行阵B.负能使气,祸莫大于杀已降

C.统治阶级赏罚不公、刻薄寡恩D.口讷少言,忠实诚信不得伸张

7.通过描述程不识、李蔡来彰显李广的性格命运,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铺垫D.象征

8.在引用的下列名言和谚语中,暗示了李广一生不幸遭遇的是()。

A.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B.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

C.《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

D.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先写“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再写李广还射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侧面烘托B.铺垫反托C.相互对比D.前后照应

10.李广死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B.对比C.侧面烘托D.象征

11.本文中李广经历的四个战例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应该为()。

A.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从卫青击匈奴、右北平之战

B.上郡遭遇战、右北平之战、雁门出击战、从卫青击匈奴

C.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从卫青击匈奴

D.上郡遭遇战、从卫青击匈奴、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

12.“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人物描写手法属于()。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侧面描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文章,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A.《郑伯克段于鄢》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

D.《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E.《马伶传》

2.本文中,与李广形象构成对比关系的人物形象有()。

A.程不识B.李蔡C.中贵人

D.匈奴射雕者E.大将军卫青

3.本文中,用以刻画李广形象的典型细节有()。

A.上郡遭遇战B.射石没镞C.专以射为戏

D.治军简易E.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4.本文中,用以赞颂李广英雄本色的引用语有()。

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B.惜乎,子不遇时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E.其身正,不令而行

三、词语解释题

1.广家世世受射

受:

2.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用:

3.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负:数:

4.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陈:所:

5.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

且:走:

6.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是:会:终:

7.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所之:从:

8.李广军极简易,然虏猝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猝:无以:佚:咸:乐:

9.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当:生得:

10.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

急:度:

11.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用此:为所伤:

12.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与:乃:

13.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少:回:屯行:

14.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谢:愠:就:

15.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亡:或:后:

16.南绝幕,遇前将军

南绝幕: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

四、简析题

1.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1)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李广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作者引汉文帝的话目的何在?

2.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1)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点?

(2)先写射雕人大胜,这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手法?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3.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征?

(2)写李广部下的惊恐,对刻画李广来说,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4.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1)从这段文字看,李广将兵的特点是什么?

(2)这一特点是通过什么表现方法显现的?

(3)程不识将兵的特点是什么?

(4)李广将兵简易随便,为何能“未尝遇害”?

5.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其身正”四句的意义是什么?

(3)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4)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

张中丞传后叙

一、单项选择题

1.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

C.抒情与议论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

2.本文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

A.张巡、许远、雷万春B.张巡、许远、李翰

C.张巡、许远、南霁云D.张巡、许远、张籍

3.本文中南霁云的性格特征是()。

A.宽厚谦和,为国让贤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C.骁勇善战,忠实诚信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4.下列典型细节,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是()。

A.射石没镞B.抽刀断指C.背诵《汉书》D.杀妾食肉

5.本文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

6.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作者写道:“一座大惊,皆感激而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这个人物形象来说,这里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对比B.铺垫C.侧面烘托D.象征

7.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

8.本文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

C.抓住动人轶事进行补叙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为许远辨诬的过程中,作者所驳斥的两个主要谬论是()。

A.“不为许远立传”B.“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C.信贼“国亡主灭”之语D.“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

E.“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2.在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谬论时,所用的比喻有()。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E.“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3.韩愈用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有()。

A.突围,乞救兵于贺兰B.义不忍食,且慷慨陈辞

C.抽刀断指D.射矢明志E.就戮时,颜色不乱

4.在本文中,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地方有()。

A.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B.睢阳被围,“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C.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D.霁云射矢明志,“贞元中”,“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E.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5.本文所表现的张巡的形象特点是()。

A.宽厚谦和B.从容镇定C.博闻强记

D.视死如归E.负能使性

6.本文描写和赞扬的主要英雄有()。

A.南霁云B.雷万春C.张巡D.许远E.贺兰进明

7.以下文章属于序跋的有()。

A.《谏逐客书》B.《五代史伶官传序》C.《张中丞传后叙》

D.《灯下漫笔》E.《李将军列传》

三、词语解释题

1.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辞服于贼:

2.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外无待:且:数日:死处:

3.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尤:

4.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宁能:卒:逆:遁:

5.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日滋:

6.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就戮:颜色不乱:阳阳:

7.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诣:为所杀:

8.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

恨:

9.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

10.虽欲去,必不达

去:达:

11.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

从事:道:

12.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具:延:

13.此矢所以志也

志:

14.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因:

四、简析题

1.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1)这段文字反驳了什么观点?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

(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类别。

(4)用/在文中划分层次,概括各层的大意。

2.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扞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层次大意。

(2)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指出“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两句中的对比成分。

(4)这段文字的叙述有何特点?

3.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

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1)这段话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2)除慷慨陈辞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3)除正面刻画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日常行为的规范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日常行为的规范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热门推荐
  • 冷酷王爷的冷情王妃

    冷酷王爷的冷情王妃

    她本是21世纪的一枚杀手,在做任务时没有挂掉的她,却在一次睡梦中魂穿到了轩辕王朝将军府有名的草包小姐身体里。从此,她便成了她。本想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忘记自己的身份重新悠闲地生活,可是在一次暗杀中,她有另了要变强大的决心,于是她开始暗暗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实力弱小的她面对暗杀,虽然知道是谁,却不能为自己讨个公道。面对赐婚,她无法反抗国家这个庞然大物,所以她只有忍。忍到自己足够强大的那天。本想在自己强大之后就离开他,可等到哪一天真的到来之后,她却发现自己的心里已经住进了那个冷酷的他。明白了自己的心后的她决定要守护这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他,轩辕王朝的翌王爷,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琉璃阁阁主,也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本视女人如无物的他,在一次街上遇到女扮男装的她时,被她的才华和身上那种独有的气质所吸引,不知不觉中被她偷了心。从此他宠她,无论时间、地点。他护她,无论是非对错。
  • 小添传之明帝风云

    小添传之明帝风云

    本部小说的元素比较多,有高科技,有特异功能,有外星人,当然还有众多美女和感情戏。我不喜欢废话连篇的小说,所以我有些地方都点到为止,细节之处还请慢慢品味。
  • 许你三生三世情

    许你三生三世情

    情,何时能断,历经三世,却总忘不掉。那彼岸花,那清心莲,到最后的星辰,我到底是谁?哪个才是那所爱?我是该爱你,还是恨你!
  • 琐事杂谈

    琐事杂谈

    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做些什么,就一定能做些什么!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目前随缘更新中,慎入)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书山堆起来的神

    书山堆起来的神

    这是个以书为尊的神奇世界,只要你能写出来,就有实现的可能。当写出人之初,性本善而得到天地认可的时候,他疯狂了!当因此而获得巨大力量的时候,他差点就成了精神病!带着一个盗版网站资源库穿越的风辰子,今生必定成为这个以书为尊的世界的神!俯瞰众生!
  • 道藏真王

    道藏真王

    灵魂转世,携带无敌神器,万千古迹,无限道藏,从此在凌天的眼中浮现而出。搜罗天地古藏,掌日月轮回,凌天脚踩血色枯骨,成就一代无上真王,从此坐卧美人间,俯视万千界。
  • 碎梦传

    碎梦传

    清梦易碎,碎梦难圆。梦不是我们所知的睡梦,而是一种虚无的寄托,是困惑内心,是执迷不醒,是遗忘自我,亦是真与假的界限。上个轮回末段,曾发生过的一场神秘的斗争……从此拉开了几大势力角逐的序幕…………这个世纪,群雄并起,人杰齐出,绝代佳人,傲世英才,万年一次的仙界争锋,百万年一次的世纪之战,在迷雾的阴云笼罩下,谁人问鼎绝巅?或许,那一切的最后就是‘梦’的终极ps:由于新书冰城旧梦获得签约,所以本书暂停,望大家谅解
  • 凤邪召唤师

    凤邪召唤师

    一场意外,她,流若,一名女警(勇者),眼角的紫色蝴蝶发出金光…这里是一个叫斗魂大陆的异世时空。一次突如其来的比试,若依一个快速地嘞住女老师的脖子,右脚快速地一甩,立马将她制服在地…院长又如何,不服照单。她一个拍手拍在饭桌上,该死的院长,该死的老师,我不服…一名绿发女子走来:来一战可好?……该死的黄发男子!几名黄发男子转过头谁在叫我,谁在叫我?我用手按住头怎么…那么多个长着黄发的?!好自恋……混在人群中的一个金发男子,两手放在袖口上,嘴角露出潇洒的笑意……
  • 御灵弑天

    御灵弑天

    这是一个充满灵力的世界,这是一个少年成为一代传奇的过程。少年手持神罗净世扇,腰悬名宿春雷。一扇一刀,从小山村中走出,向着那纷乱的世界走去。一扇舞动,烽火连城。春雷惊蛰,刀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