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4200000030

第30章

李弘真是恨极了。他先是不顾一切前往掖庭探望了那两个姐姐。他或许是想证实什么,他不愿相信。永巷中那两个瘦弱苍老的女人泪流满面,她们与李弘抱头痛哭。她们是那么可怜那么无助,于是李弘发誓说:“我一定要把你们从这里救出去,请相信我。”

李弘的话决不是像父亲当年说要救出王皇后、萧淑妃那样说说而已的;他也不像父亲那样前后思量,优柔寡断,最后只知明哲保身。李弘年轻气盛。他在第二天的早朝上,便英勇而愤怒地当着满朝文武上奏,请求皇上皇后开恩,释放宣城、义阳两位公主,并将她们嫁给朝中的功臣。李弘跪在殿前。他说皇上皇后如不能答应儿臣的请求,儿臣就跪在这里不起来,直到两位无辜的姐姐重见天日。

虽是奏请,但这显然是对李治、武兆的一种当众羞辱。这是李治、武兆万万没有想到,也不敢相信的。李弘居然敢如此放肆大胆,在朝堂之上义正辞严、声泪俱下地当众谴责他的亲生父母,这使皇上、皇后都很气愤也很尴尬。由此,武兆更相信了李弘企图篡夺皇位推翻自己的野心;而那些向高宗游说推举李弘摄政的说客们,也正是李弘亲自派来的。于是一种寒彻骨髓的感觉油然而生。其实对于李弘的继位,武兆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她只是不太放心李弘身边的那些古板僵化、没有朝气,只会抱残守缺又固步自封的近臣们。武兆坚信,李弘轻信、依靠和重用的那些人是决不会有助于李弘掌管朝政的,也不可能使大唐帝国在李弘的统治下迅猛发展。她深知,李弘其实是不懂政治的,更不懂政治的严酷和威力。李弘现在就要统揽政权确实还早了些。他还不配做一个像样的君王。其实这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不可以急于求成的。而武兆觉得这些都不重要,这些是可以对李弘慢慢去讲的。重要的是此刻。此刻这个无法无天一点都不能自制的太子,居然敢用两个区区公主的事来当众羞辱他至高无上的父亲,和曾经百般疼爱他的母亲。

此刻,武兆看见坐在东面的李治脸色铁青,周身颤栗,他怒目凝视着李弘,几次想说什么,或是想解释什么,但最终都没有说出来。他显然被气坏了。他的嘴角不停地抽搐着,他不得不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武兆看得出,显然李治的眩晕又发作了。于是她对李弘的这种行为更是反感。她心里想你父亲本来就有病,你还要这样气他。你是故意的。你究竟安的什么心?那些奸臣们是怎么教育你的?你怎么会变得这么狠毒?武兆本来想发作,想在这朝上当众责骂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顾父亲死活的儿子。她的叫骂就要出口。那所有的义愤骨鲠在喉。但她想了想还是什么也设有说。她想,至少在满朝文武面前,她不应该失态。

于是她微笑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弘儿。她用温和的嗓音对李弘说:“太子,你先起来吧。宣城和义阳公主的事,我们会根据你的意思处理的。难得你有如此手足之情。我和你父皇能有你这样仁义忠孝的儿子,朝廷能有你这样一位申明大义的储君,真是万幸。现在,退朝吧。你父皇他不行了。”

武兆站起来并搀扶起李治,径自走出大殿。

李弘很愕然。他本来所期待的也许并不是这样的结果。此次他拉开架式且恶语中伤是想同母亲决一胜负的。但母亲的微笑和她温婉悦耳的嗓音,竟把李弘准备要发泄的那满腔不满和怨忿,全都给堵了回去。他居然如此胆大妄为还不能激怒母亲。他有了一种呕吐不出来的生理反应,觉得心里真是不舒服极了。他眼看着他的父母走出大殿,对依然跪在地上的他不理不睬。他觉得他仿佛被遗弃了,骤然被遗弃了。他知道他惹怒了他们,心里突然有无限的委屈与悔恨。他心里说他原本是不想伤害他们的。

高宗和武兆默默回到后宫。

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创疤突然被揭破,而且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以儿子的仇恨为代价,高宗和武兆的心情都很沉重。

高宗回宫后便独自躺在床上。他心里很乱。他或者在怨恨着自己的儿子,或者在扪心自问,忏悔自己多年来对亲生女儿不闻不问的罪恶。

武兆则坐在高宗的对面暗自垂泪。她说她想不到自己的亲生儿子竟会如此无情地指责她。她非常痛苦,也非常失望。她满腹委屈地对高宗说:“弘儿是把那个罪名扣在我身上啦,可我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在皇室里,为争夺王位不是我杀了你,就是你杀了我,自古如此,难道我们能逃得出?当初,如果不废掉王氏和萧氏,弘儿他怎么可能当上太子?太子不是忠的就是素节的,到头来弘儿只能是任人宰杀。这点你比我更清楚。我这样承担着两手沾满他人鲜血的罪名,让弘儿踩着我流血的心踏上了东宫的阶梯,成了皇位的继承人。现在他长大了,他可以不用我了,也就可以任意践踏我了,这是为什么?他可以远离我,但他不可以指责我为他所做的这一切,不可以指责我为他所承担的这些罪名。我的手上有血,我的天性残暴,可难道他的脚底下就没有血吗?他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的今天承担一点什么呢?坐在太子位置上的不是他吗?怎么就可以那么轻松呢?我把他干辛万苦送进东宫,让他无忧无虑地长大,就是为了他日后来指控我羞辱我吗?这就是弘儿的仁义忠孝吗?他白白读了那些仁义道德的经书。他是个废物,他不是我儿子。”

“好了好了,不要伤心了,去睡吧。”高宗李治的眼前慢慢变得迷蒙。他最后说:“我懂你的意思了。我的孩子们全都看不起我。没有你,他们一定会欺侮我的,你懂我的意思了吧?我们是要相依为命的,我已经看到这一步了。”

第二天早朝时,诏书便已然发出。

宣城和义阳两位公主,当日即离开掖庭,并即刻下嫁王遂古和权毅,此二人均为皇家禁卫军身份低微的普通士卒,根本无法与公主的身份相配合。但君王一言,重于九鼎,这便是所有的人都必得接受的现实了。赢者依然是武兆。

李弘在大殿上听到这样的处置时,真是倒憋一口凉气。他还能说什么?而从此母亲对他严厉的脸色以及爱搭不理、深怀芥蒂的态度,使李弘原本就焦虑不安的心上又增添了一层沉重。他也曾有过后悔。相比那两位异母的姐姐,李弘更爱自己的母亲。但是他却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而深深刺痛了母亲的心。后来李弘真的很懊悔。他觉得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值得。他如此抗争一场,结果却既没能拯救姐姐真正脱离苦海,又狠狠地得罪了自己的母亲。李弘的心里非常难过。从此,李弘本已渐渐好转的身体,又突然间坏了下去。他又重新开始弱不经风,周身上下全不舒服。这种身体的衰弱很快浸入了他的神经。他变得敏感多疑,总是惊恐万分。就是躺在裴妃温暖的怀中,这种精神的焦虑也始终在死死地纠缠着他。他觉得自己非常痛苦,却又无法从这种痛苦中摆脱。他有时会哭。他甚至已不再上朝。他只是终日躺在裴妃怀中,不停地为裴妃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

李弘说:“那一年我八岁。父母亲从洛阳回到长安,为我举行太子的元服典礼。然后他们回东都洛阳,让我留在长安做监国。父母一走,我便在那个空旷阴森的太极大殿中哭了起来。那里很阴冷很潮湿。我身边不再有任何亲人了。我觉得我很孤单。我想念家人,特别是想念已远离长安的母亲。后来,途中的母亲听说了这一切,她便立刻让皇家的车队停了下来。她流着眼泪请求父亲把我接回来。她说她的身边不能没有弘儿。弘儿那么小。弘儿会伤心得生病的。尽管别人都说她残忍,但她为什么会不忍心把我一个人丢下?后来皇家的车队就停在了半路上,整个的朝廷所有的亲人都在等着把我接回。他们等了几天几夜。直到母亲流着热泪把我紧抱在怀中。我搂着她的脖子,我亲她看她。母亲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暖。你无法想象她当时的那动人和美好。她太美了,就像仙女下凡。小时候,我一直为我能有一个如此美丽勇敢的母亲而感到骄傲。我爱她。我为她自豪。我一直无忧无虑地静卧在她的翅膀下。可是后来长大了,我开始厌烦她。我听到身边的那么多人都在指责她,说她心狠手毒,说她杀尽了后宫所有同父亲有染的女人。她爱父亲。我知道她真的是爱父亲。我企图为她辩解。我把她的那些残忍想象成一个女人要奋斗要出人头地要活着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她如果真是杀人如麻那也决不是她的本意。她真的不想那么做。而她那样做厂。也许在很大的成分上她还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这些她的孩子们。包括她为我杀了表哥贺兰敏之。但我又怎么能原谅她呢?我不能。为什么为了我就一定要别人流血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保护我们的方法吗?”

……

李弘在无尽的疑问中终于睡着了。

他已经有很多个白天和夜晚不能入睡。

李弘刚刚睡下,后宫就传来皇后的口谕,说皇后听说李弘的身体不适,非常不安,晚上,她已专门为李弘准备了一顿滋补身体的药膳,如李弘能过来,母亲和父亲都会十分高兴的。

李弘被惊醒。

裴妃本想出面恳辞,但被李弘拦住了。李弘对来人说:“请转告母亲,我今晚一定会同父皇、母后共进晚餐。”

于是李弘去了。

李弘对裴妃说:“我的身体已好,请妃子放心,我会早早回来。”

裴妃眼里转着眼泪,她知道李弘这样做,决不单单是出于礼节,而是他近来已被母亲的冷淡弄得情绪恶劣、心神不安。裴妃也知道,李弘其实非常不愿同母亲疏远。他是深爱母亲的,所以他才不顾病重,非要前往后宫。他要见到母亲,向她赔罪,与她和好。

李弘走得急急切切。

他终于在家人们中间见到了那个依然美丽、依然光彩照人的母亲。母亲脱去朝服只穿着很淡雅素朴的丝绸衣裙。她走来走去,像飘浮在水中盛开的荷花,一点凋败的迹象也没有。

武兆对着李弘微笑。她的声音依然是那么亲切温和。她详细询问着李弘的病情。她说弘儿必得好好休息一段才是。她还说,弘儿看上去憔悴焦虑,她说她一直担心的就是弘儿的身体。“你一生下来就那么瘦弱。看上去你是那么像我,可身体的瘦弱却像你父亲。”

“母亲,我……”

李弘有一种很感动的心情涌上来,刚叫过母亲便已泪如雨下。

“弘儿你什么都不要说了。你来了就好。我一直怕你会不来。这些天我也总是牵挂着你。我很想你。你知道我是爱你的,你父皇也是爱你的。我们全家都爱你。”

李弘抽咽着被母亲搂在怀里。李弘闻到母亲身上那温暖的馨香,他觉得就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童年。那么亲切的一种温情。李弘觉得他得到了母亲的谅解才是最最重要的,母亲才是世间他最亲的亲人,才是他最最不愿失去的。

这时候晚饭端上来,他们一家人和睦地吃着。慢慢天色已晚,夜幕降临。李弘说他喝过那杯清茶之后,就要回东宫去了。高宗李治已先回寝宫休息,最小的弟弟殷王旦和妹妹太平公主在那里纠缠着和哥哥聊天儿。

然后武兆站起来。她说她也走了,她要去看看他们的父皇。武兆还没有走出殿门,就突然听到李旦和太平公主声嘶力竭的喊叫声:“哥哥——哥哥——”

武兆扭转身,她迅速跑回来。她看到李弘已摔倒在地。他抽搐着,嘴里溢出鲜红的血,那情景……

武兆赶紧将弘儿抱在了怀中,她抚摸着李弘的头发,轻轻舒展着李弘缩成一团的身体。武兆脸色苍白,泪如雨下,她绝望地呼唤着:“弘儿,弘儿我的宝贝,你这是怎么了?”

李弘费力地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武兆,那眼中顿时闪过了一道热烈的光芒。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母亲,谢谢你原谅了我,我死而无憾了。我爱你。”

李弘断了气,他的手垂落下去,瞳孔的光也散漫了开去。

武兆绝望已极,她紧抱着李弘,紧抱着她这第一个儿子。她把她苍白的脸贴在李弘苍白的脸上,让她的热泪滴在李弘已经冰凉的脸颊上。她默默无语。语言已无法表达她是怎样从小就深爱着弘,也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这深邃的悲哀。

裴妃在东宫得知噩耗,顿时哭晕过去。后来她搬出东宫。一年之后,她便随了她的太子而去,从此长眠在孤零零的哀皇后坟冢中。

李弘的死使高宗李治无比伤痛。他终日痛哭不已,不吃不喝。他觉得父亲送儿子是天下最最悲哀的事情。

李弘死后废朝三日,举国同哀。

三天以后,武兆虽然满心伤痛,但她还是硬撑着重新开始临朝。她神色严峻,不苟言笑,虽不哭泣,但满朝文武还是看出了她内心深处的那一层浓浓的悲哀。她被那悲哀遮掩着。她不能想也不敢想,她从此不再有弘了。李弘已化作天空的白云,向着遥远的地方飘然而去。

武兆的冷静和克制引起了后人的猜疑。

有史书说,李弘“以请嫁二公主而失爱于天后,不以寿终”,又说“天后方图临朝,乃鸠伤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还说“皇太子弘薨于合璧宫绮云殿(武兆的宫殿)”,又说“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如此众说纷纭,而这纷纭的众说自然是全要由武兆来承受的。武兆不辩解,所以她为自己立了无字碑,因她知道,是非功过只能任由后人评说,而她是无力阻拦的。

李弘是死在武后的宫中。他死在武后的宫中就一定是武后所杀吗?

李弘死前确曾因请嫁二公主的事同母亲发生过不愉快,但就为了这不愉快,武兆就一定要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或者,李弘就是武兆杀的。她杀了他是为了保住她已然在握的政治权力。她太爱这权力了。她因此要杀掉一切想夺走她权力的人。她不管被杀掉的这个人是不是亲人,是不是自己最爱的儿子。

总之,李弘死了。留下了永恒的悲哀和永恒的谜,唯有李弘死了是个事实。而另一个流传至今、令人感动的事实是,皇上和皇后追赠太子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的规格在洛阳远郊为李弘建造了恢宏的陵墓。他们不惜工本,不惜动用国库大笔的钱财以及成千上万的劳苦民工。李弘的恭陵气势磅蹲。这样的一座陵墓足以寄托李治和武兆对这个早天太子的悲痛与哀思了。

幸亏武兆有四个儿子。太子空下的位置马上可以由她亲生的其他儿子们一个一个地替补上去,她无须为此近虑远忧。

李弘命归西天之后,很快,比李弘小两岁的沛王李贤便被匆匆立为太子,搬进东宫。李贤不仅聪颖好学,眉清目秀,而且身体还特别强壮,他年仅二十二岁,就已是三个儿子的父亲了。他不像李弘那样书生气十足,而是周身充溢着青春的活力。李弘在世时,李贤从小就住在沛王府,所以没有得到过父母太多的关注。出生的次序使他无论怎样才智过人都只能是怀才不遇,命定此生做不成大事业,所以李贤便明智地甘于生活,早早地在沛王府生儿育女,过他沛王逍遥潇洒的生活。不知道这个贤是不是也在心里暗暗觊觎过哥哥的位置,但看上去,他好像早就接受并认同了这个事实,对皇位的事,没有过任何非分之想。

以李贤的聪明才智、勇武刚强以及他健康的体魄,他是完全可以在太子的位置上安然度过青春,日后成为风流倜傥而且会卓有作为的一代天子的。

同类推荐
  • 江湖真实往事:苍狼黑道

    江湖真实往事:苍狼黑道

    本书讲叙一个因过失杀人的当代大学生作为各方黑社会势力的“特使”,将年轻美貌的姐姐北大才女嫁给整合后的狱中第一霸主,利用各方面的黑社会势力,在出狱后,组建了名为天堂百货现代公司组织,重演了一遍现代黑社会流氓团伙形式,发展,发达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刚纠集在一起的地痞流氓,为了占地盘敛财,只会打打杀杀,已经有了固定地盘,收入可观的黑社会团伙,开始收买三教九流迅速扩充自己的实力而羽翼丰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黑社会,早已和哪些贪官公检法系统手握重权的大人物们称兄道弟,打成一遍,他们瞒天过海,胆大妄为,在官场,商场,如鱼得水,在社会上更是呼风唤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就是他们的天堂。
  • 打拼:六兄弟的血色往事2

    打拼:六兄弟的血色往事2

    接二连三的纷争过后,胡钦六兄弟在九镇站稳了脚跟。全九镇的人开始对他们刮目相看,六兄弟的身后,也有一帮追随的小弟,风光一时。随着身份的变化,他们在九镇的江湖中涉水渐深,更多复杂的事件找上门来,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风油精小姐和香奈儿先生

    风油精小姐和香奈儿先生

    姚星辰:陆立风他爸爸,研究古董的,他妈妈,研究古董的,他,职业研究古董的!你要我嫁给一个28岁的老古董?陆立风:这个女人,色彩过硬,器型不对,肤浅粗糙无内涵,赝品。要我娶她,不如终生研究古尸。性格完全相反的一对冤家,刻板考古学家与欢脱女模特,如香奈儿搭配风油精,八字不合,性格冲突。谁来告诉我,CHANEL如何搭配风油精?
  • 城市的钥匙

    城市的钥匙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梨花散

    梨花散

    一部讲述男主角如何在友情与爱情之间的抉择;一部讲述灵邪鬼妖附在武器内所产生的威力;一部讲述人心与算计的博弈篇章。在追寻无限的他,永远不对在乎的人敞开心扉,选择独自承受命运,命运对他而言,是一间赌场,筹码却是兄弟情谊……
热门推荐
  • 豪门通缉令,宫先生请赐教

    豪门通缉令,宫先生请赐教

    “人说救命之恩该以身相许,我救过你三次,这么算起来,你的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他强势闯入她的生活,她步步退让,“我离过婚,恐怕配不上宫先生!”“你就算给他生过孩子,我也照样把你娶进门!”
  •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为学术专著,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研究。
  • 致美丽的你EXO

    致美丽的你EXO

    她是一对闺蜜,而他们是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就因一次偶然巧合,便使他们成为对方心中必不可少的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会碰到怎样情敌?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悠然再一生

    悠然再一生

    人之一生,奋斗是为了什么?事业?爱情?出人头地?。。。。。不,当然是为了享受生活啊,为了更好地跟家人快乐的生活,为了跟自己所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再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我为什么非得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未来去抛弃这来之不易的悠然呢?
  • 成仙之问鼎路

    成仙之问鼎路

    仙之末路有问鼎之峰,世事千万终不过过眼浮云,唯有浩浩仙路,连接人世两变。一届平凡少年,偶因意外而来到异世,怀着回家的梦想,他踏上了红尘仙路。可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终不过是一场看似偶然的安排.......
  • 丫头纪事

    丫头纪事

    一纸契约将两个半吊子修女赶鸭子上架般赶到了异界,这其实是架空吧喂!!然后,在契约的强大约束力下,两人含着泪在异界的(伪)康庄大道上蜗牛爬......
  • 你要好好珍惜我

    你要好好珍惜我

    她只是一个和弟弟相依为命的孤儿,他是在她身边默默守护她五年的人,他是她最爱却又伤她最深的人,只是因为弟弟捡回来的一个女孩,让她明白了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可以为了她不顾一切。
  • 玄魂变

    玄魂变

    浩瀚的宇宙中,一块巨大的天碑,上接九霄,下连黄泉,亘古而立。时间冲刷,天碑的两面,仅仅剩下两个古文字若隐若现。天碑到底蕴含何种秘密?绝色的仙女,凄美的爱情,热血的战斗;绚烂的法宝,远古的隐秘,英雄的史诗;奇异的妖兽,无尽的世界,王者的传奇;截教小徒带大家进入一个宏大瑰奇的修真世界
  • 司命

    司命

    三界外,上有万天之墟,下有无极荒城。皆是无日月、无生灵的死寂之地。有进无出。而这万天之墟乃是囚龙之地。囚了这世间最后一条龙。九重天上的司命星君表白被拒,酒后入梦,无意中入了万天之墟,遇到了神龙长渊。从此,这世间少了一个司命星君,多了一个孤儿尔笙。“美人芳名?”“吾名长渊。”“长渊家住何方?家中可有妻室?”“你待如何?”尔笙从衣袖里掏出一把做工拙劣的短剑,递给长渊,郑重道:“自剑。”应该是自荐吧……长渊默了默,没敢接过那柄剑。尔笙忽悠道:“此乃我祖上留下来的传家之宝,我自愿献上此剑,呃……那啥来着,嗯,与你共组一个家庭,共生一堆小屁孩。”
  • tfboys之无法原谅

    tfboys之无法原谅

    女主本和男主过的很开心,可能男主却不相信女主没有做过的事,后来分手了,女主成了很火的明星,男主不管怎么求女主女主,都没有原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