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4200000041

第41章

狄仁杰、李昭德一类臣子,武兆先后任用了很多。慢慢地,一个十分值得玩味的现象形成了,人们注意到:包围着武兆的男性政治家们,大多并不属于武兆的“势力范围”。他们既不信奉武兆“弥勒转世”的易世之说,电对周帝国武姓的子嗣们毫无兴趣。这些男人大多出身官宦世家,与李唐王室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对那个亡逝的王朝也满怀着忠诚和崇敬,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怀旧思绪与情结。而今天他们尊敬并服务于当朝皇帝,大多是把武兆当作了先帝高宗李治的遗孀,或是当作一位十分杰出的女性来钦佩,而不是把她当作大周的皇帝。这一点其实武兆也看得很清,但她默许了他们,并依然能和他们配合得很默契。武兆要显示自己的大度,更要表明自己的雄才大略。

不能仅仅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作为一个最终能称帝的女政治家,多年垂帘听政的经验告诉她,一个朝廷要想稳定,一定要有各种各样的势力集团相互争斗,又相互牵制,以形成一个能够均衡的局面,如此才能擎住帝国大厦的房顶,而不向任何一方倾斜。所以她既起用李唐的旧臣,又自己培植酷吏。她要他们在朝堂中争斗,她似乎在这相互的争斗与残杀中获得了治国的真谛。

大概就是为了王朝的延续,武兆也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继承人的问题。究竟由谁接班,武兆一直没有明确的决断。她让从皇帝的位子上下来的儿子李旦住进东宫,过着储君的生活;而同时,她又让武姓的外甥们时时感觉到他们有着接班的可能。所以他们谁都满怀希望而又岌岌可危。而他们的身后,又是时刻聚集着窥视着他们的各派臣相们。这便是武兆。

唯武兆才可以把各派势力交织在一起。

制衡。

制衡可能便是这个女皇帝的统治术。

然而除了制衡,在王储的问题上,武兆还是觉得颇费筹谋:这是自大周帝国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直在折磨着她的大问题,如果是李唐王朝,儿子继位便天经地义。然而王朝明明换了姓氏,要想将大周帝国延续下去,又怎么能让李姓的后代来继承武姓的霸业呢?武兆想,那个已安安静静龟缩在东宫的儿子,如今正过着他明哲保身的太子生活,而李旦虽早已被母亲赐以武姓,但那武姓无论如何是被贴上去的。李旦的骨子里决不姓武,他的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李家的血脉。所以武兆说不出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深怀了一份若隐若现的戒心。她忘了其实李旦的血管里也有她武兆乃至太上皇武士彟的一份血脉,或足她不愿承认这一点。儿子血管里的那部分李家的血,使作了女帝的母亲终日坐卧不宁。她以为李唐随时要复辟,而李旦就是复辟的根源。

那么武姓呢?

武姓的血是纯正的。武姓当然不会企图推翻武姓的王朝。武兆想,她终于得以称帝,得以推翻由儿子延续下来的李唐王朝,得以建立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周帝国,不恰恰是依靠了她武姓子嗣们的力量吗?是他们煞费苦心地献上了“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瑞石,铺就了她得以步上天子帝位的阶梯,又是他们绞尽脑汁地组织民众请愿,吁请弥勒转世的皇太后早日登基,将她顺理成章地送上了飘扬着红色旗帜的则天门,还是他们才能对她冈不开的那个白马寺主竭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在那些自以为是的朝官们对怀义百般污辱欺压之时,给他以温暖呵护,为他牵马持辔,替他打抱不平,也是他们,事事处处唯姑母之命是从,而绝不像自己亲生的儿子那般冷漠。他们难道不是武兆的亲人吗?然而,然而他们对她效尽犬马之力又是为什么呢?为了她的伟大贤明?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武兆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武兆姑且让她的儿子继续住在不远的东宫中。

武兆之所以能成就帝王的伟业,是因为她是个能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女人。她不想在她一时纠缠不清的子嗣问题上耗费太多的心力了,何况她还并不老,她还有着足够充沛的激情与过人的精力。武兆想暂且搁置皇嗣之事,但那事情却鬼使神差地找上了她。

事发于武姓的首席继承人武承嗣。这个刚刚被加封为魏王的礼部尚书,从来就没有安于现状。自武姓的大周帝国建立,这个野心勃勃且稍有才干的武承嗣就开始觊觎皇嗣的位子。事实上从他竭尽全力帮助姑母进行易世革命的那一天起,他就对东宫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野心很大,甚至比他的姑母还要大。他认为既然李唐的国号已被废除,李唐的扛山已被摧毁,堂堂武周帝国为什么还要让李家的子孙作储君呢?而一旦真是李旦作了皇帝,那么将来的帝国还姓武吗?于是武承嗣耿耿于怀,他觉得他要向姑母讨得个说法。武承嗣如武兆一般出身寒门,但对于如何向上攀爬的心计却非常人所及。他看穿了姑母此时的矛盾心理,他知道武兆之所以继续把李旦留在东宫,实属没有办法的办法。他知道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女皇还没有最后决断。因为没有最后决断,武承嗣才对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关键是,他该怎样影响和说服姑母,最终动摇她对亲生儿子的看法,而将选择接班人的目光彻底转向武氏一族。这便是武承嗣所要做的,也是他从此孜孜以求的目标。他要不遗余力地为此而努力,不把李旦赶出东宫誓不罢休。

武承嗣决心已定,但他又深知不能轻率行事,操之过急的结果只能是事倍而功半,甚至会鸡飞蛋打,水中捞月。他知道此时刚刚当上皇帝的姑母正沉浸在登基的喜悦中不能自拔,她还不愿立刻费神去谋划最伤她脑筋的储君之事,所以武承嗣并不着急。他要等待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是由他的智慧来设计的。他的努力无非两点,其一,当然是竭尽阿谀之能事,尽力讨得姑母的欢心;其二,便是要想方设法破坏当今太子李旦在姑母心中的形象。

第一点做起来并不困难。他很容易就找到了武兆的所需,并竭尽全力地投其所好。在姑母需要皇位的时候,他便适时地献上“宝图”;而在姑母需要情人的时候,他便不惜丢弃魏王的人格,在姑母的情人面前低三下四奴颜婢膝。这些自然都在武兆的心中留下了极佳的印象。特别是在薛怀义的问题上,武兆更址对武姓后代感激尤深,觉得唯有他们对她的私生活采取厂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女皇由此而感到了家族的温暖,她当然也就对武承嗣们宠爱有加了。

取悦女皇易,要想败坏太子李旦的名誉就显得有些难了。因为这位可怜的储君没有一丝一毫的野心,他甚至连进取心也没有。李旦是女皇的四个儿子中她能玩得最好的一张牌了,他就像是一块柔软的面团儿,想把他捏成什么就能捏成什么。他投有个性,更没有筋骨,还没有主张。他唯有一种心情,那就是村母亲的恐惧。母亲让他做皇上,他就战战兢兢地坐在皇位上,任母亲在他身后听政;而母亲要自己称帝,他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将王位禅让。还有这么听话这么顺从的儿子吗?而武兆又有什么理由把他赶出东宫呢?现在,李旦沦落为太子,他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反而如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般真实地快活起来,甚至在母亲的面前,也不加掩饰地流露过这样的想法。他说自己太懦弱了,根本就不是做天子的材料。住进东宫的太子深居简出,与世无争,仿佛朝中不再有这个人的存在,这使得千方百计试图找出李旦破绽的武承嗣每每不能得手。

于是,不断向皇储位子逼近的武承嗣便难免有些焦虑了,甚至有些急不可待,而他的种种急功近利的所作所为便被武兆和朝臣们看在眼中。武兆在看穿了武承嗣的心思后,既没有戳穿他也没有鼓励他,因为武兆觉得要最后确定接班人还为时过早。她很了解她的这个野心勃勃的侄子,了解他今天的百般逢迎而一旦得势就会翻脸不认人的本性,那时,她将无法操纵这个诡计多端的野心家。而朝臣们对武承嗣的觊觎皇位更是不屑一顾。这些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大臣们认为,只要女皇不把东宫的位子给他,他所有的折腾都将是瞎忙活。

然而就是这个令人不屑的武承嗣,也还是有个把愿意追随以图他日后能成气候的狐朋狗友。朝臣中如走狗般的风阁舍人张嘉福便是其中之一。他追随武承嗣,并愿意为实现他的野心助一臂之力,他出力的方式便是找来当时在洛阳市民中有势力有威望的黑道霸主王庆之。没有几天,王庆之便组织起百十号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宫门,重演女皇登基前请愿的那一套,强烈要求拥戴当朝武姓的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子。在张嘉福如此滑稽的操纵下,一时间宫门前人群嘈杂,呼声振天,将宫门前那条皇家的御道围堵得水泄不通。朝臣们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乱子,当即派身为文昌右相的宰相岑长倩前往处置。岑宰相全副武装,到了出事现场才知道请愿的队伍原来是为武承嗣而来。于是岑宰相即刻命人驱散了人群。他认为这个武承嗣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竟以当初为女皇登基请愿的方式为自己的野心摇旗呐喊。而如今东宫尚有太子,这样的举动就更是不可饶恕。在乎息了这场小小的动乱后,岑宰相便立刻请求觐见女皇,望女皇能严厉处置这些捣乱的不法之徒。

岑宰相以为他出以公心,维护皇太子利益的请求一定能得到女皇的恩准。既然是皇帝亲自下诏立李邑为太子,既然是皇帝并没有让那个利欲熏心厚颜无耻的武承嗣入主东宫,岑宰相便天真地以为惩治阴谋动乱者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使岑宰相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女皇武兆竟是以沉默面对他的一片苦心和忠心。

武兆脸上的表情很冷漠,她既没有附和也没有反驳,她任凭着李唐时期的旧臣在她的面前慷慨陈词,她任凭他把有危江山社稷的罪责归结在一个武承嗣的请愿上。她听着,一言不发。她可能也在掂量,也在打着自己的主意。她终于抬起了眼皮,她对依然慷慨激昂的岑宰相说:“你下去吧,朕知道了。”

如当头一棒。

女皇就这样冷漠地截断了岑长倩的滔滔激愤。

沉默?沉默算什么态度?

然而一向坦荡豁达的岑宰相对此并没有在意。他想作为一名臣子,他总是尽了一份责任了。

岑宰相前脚离开政务殿,女皇后脚就召来了另一位宰相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女皇开门见山,容不得格宰相思考,便说:“朕要听你关于皇嗣问题的意见。”

格宰相依然是李唐时代遗留下来的旧臣,他也笃信为臣便要忠诚,要能谏言,不能为投君之所好而欺君。格宰相沉思片刻,决心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决定如此做,其实也是基于对执政多年的武兆的了解。他严肃庄重,坦率直言:“皇上既然已立有太子,怎能无缘无故将太子废除,朝令夕改是朝政之大忌。而东宫明明有储君,武承嗣却如此胡闹,其野心可谓昭然若揭。以臣之见……”

武兆还是打断了格辅元的陈述,冷漠地对这位自以为忠心耿耿的宰相说:“联知道你的意思了,你也下去吧。”

武兆确实知道了岑宰相和格宰相的意思,她还知道他们两人并没有商量过,而没有商量过的一致态度所代表的就不再是个人的意见。武兆知道就是再召来第三位宰相,他们也依然会如是说:他们不同意立武承嗣为太子,他们所真正拥护的还是旧王朝李氏的后裔。

当武兆真正明白了朝臣们对皇嗣的倾向性后,她对此事就更是缄默,甚至不再提起。武兆当然并不是一定要让武承嗣当皇太子,她只是更深刻地了解了朝廷老臣们对武姓的态度。她以为,那可能也是对她大周女皇的态度。

不知道这样的一场请愿游行给武承嗣带来的是福星高照,还是厄运当头,但这一争夺太子之位的活动没有奏效是肯定的,女皇并没有因此而把李旦从东宫赶出去,更没有立他为太子。女皇不卑不亢,对此事保持了极平和的态度。她依然如常地对待这个惨遭失败的侄子,甚至对他宠爱有加。于是,武承嗣把这次请愿行动的失败归咎为岑宰相与格宰相,认为是他们在女皇面前挡住了他向上攀爬的道路。于是他对岑宰相格宰相刻骨仇恨,他咬牙切齿地在心里发誓,一定要铲除岑、格一类朝中势力。

武承嗣说干就干。他在姑母面前尽管长于逢迎,而面对他的敌人时却严酷残暴、心狠手毒。时值吐蕃不断搔扰西境,武承嗣便上奏由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串军西征。其间便勾结酷吏罗织岑长倩格辅元阴谋推翻武兆政权、匡复李唐的罪名,不久即将岑、格等十几名朝臣统统逮捕下狱。十几天后,这十几位李唐的旧臣便被处以死刑,结束了他们刚直不阿的一生。

死刑敕令是由皇帝武兆亲自签发的。尽管发难者策划者均足那个泄私愤的武承嗣,但吾皇武兆在那一纸敕令上的签字毕竟说明了她的一种态度。不管众人所鄙视的那个武承嗣是个什么东西,有一点武兆是明确的,那就是她的武周帝国容不得心怀反骨的势力。

修建天堂的工程已到了最最紧要的关口。被委以重任的薛怀义果然履行了他的誓言,全力投入到修建佛堂及巨大佛像的伟业中。他也果然修身养性,沐浴斋戒,以为在从事如此圣洁的工程时,是不可以不严肃的。

怀义虽江湖浪人出身,又身为女皇的情人,但他毕竟在白马寺熏染多年,对佛家的教义也多少有些领悟。于是,当他真的置身于这种不容亵渎的佛堂建造中,便也不敢有些微的造次,反而在佛法的照耀下也神圣了起来,神圣到将女皇竟然也拒之于神殿之外。

这是何等的投入。

这当然是女皇始料所不及的。这使女皇想到了几年前薛怀义督造明堂时她独守空房的许多夜晚。而这一次更有甚之而无不及,因为怀义所督造的不再是世俗的殿宇,而是天堂。天堂实在是容不得凡俗之心的。

在那样的几个月中,每当武兆想要薛怀义陪她上床的时候,这个和尚却日夜奋战在工地上。这当然可以算得上是他可以违抗女皇的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因为他是在给女皇干活儿,而且是一个神圣的不可以玷污的活儿。是女皇要建造这座恢宏的殿宇以感谢佛祖对她的关照,是女皇要供奉巨大的佛像以证明她对佛教的无比虔诚。而怀义是什么?他不过是女皇达到这神圣目标的一个工具、—座桥梁。那么,如果是她想要达到那个神圣的目标,她还能要求怀义什么呢?她不能既要薛怀义督造最神圣的殿堂,又要他在床上与她共做最亵渎神明的淫荡游戏吧。于是,她只能接受现实,耐心地等待着能结束神圣工程的那一天。

同类推荐
  • 完美对手

    完美对手

    惊心动魄的三方角逐演绎一场完美的商战对手戏,上升态势强劲的IT企业锦盛天成,在互联网、网游、教育PC、无线RP、手机阅读等领域全面出击、疯狂收购,不出意外,将在2010年敲响纳斯达克上市的钟声。
  • 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她,八岁进宫,出身低门,却是明宣宗的皇后,明英宗的生母。 她以贵妃身份得享与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之礼,皇贵妃一称由她而始。 她尚在世,就被尊为“圣烈慈寿皇太后”,给在世的皇后和太后上宫闱徽号,自她而始。 她以一人之身开明朝两个先例,何等荣耀! 她,思虑长远,土木堡之变,力挽狂澜。迁都之危,因她而解。嫔妃殡葬制度由她而废。 她,永乐八年进宫,天顺六年崩逝。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几乎一生都在深宫中度过,却有着最为自由的灵魂。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她终于,权倾天下,名满大明。
  • 暗访十年(第2季)无数次死里逃生

    暗访十年(第2季)无数次死里逃生

    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事件真相,行业的潜规则,种种让人防不胜防的骗术……
  • 跳舞的标的

    跳舞的标的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此乃千古名言。本书主人公曾经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潇洒儒雅,是一位有着高尚灵魂的人。却一不小心误入了建筑行业,经历了各种起起伏伏、花开花落和情感纠葛,目睹了各种肮脏的交易、运作、欺诈、内斗、残酷和血腥,经历了一场缠缠绵绵的揪心的三角形的恋情,而最终选择了灵魂的出走和自由的飞翔……那么,他的结局怎样呢?
  • 怪笑小说

    怪笑小说

    收录东野圭吾视为短篇代表作的《郁积电车》、《超狸理论》等9篇小说。作家从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入手,以深入骨髓的冷静和汪洋恣肆的想象,直刺人心深处描绘诡谲与阴影,刻写如描如画,细节纤毫毕现,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烈冲击,令人叹为观止……《郁积电车》:拥挤不堪的列车车厢中,每个人心中都满怀对周围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怨气与恶意,表面却一片平静波澜不惊;《动物家庭》:一个貌合神离的家庭中,各成员在小儿子眼中分别对应着一种动物:狸猫、狐狸犬、鬣狗、猫,因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而不堪重负的他竟变身为喷火的怪兽……
热门推荐
  • INTERNET与信息(社会科学新知丛书)

    INTERNET与信息(社会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nternet的功能,共分为九个章节,可归纳为五个部分:Internet简介;Internet信息交换原理;上网前的准备;Internet功能;Internet的社会影响。此外,还介绍了电脑黑客、网络病毒等网上存在的问题。本书可供初次接触Internet的青少年和非网络专业的网民使用。内容详实,是全面了解Internet的一本难得指导书。
  • 特工女战神:魔王追妻

    特工女战神:魔王追妻

    帝弑天: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给你。凰九天:如果我想要的是你的命呢?最初的凰九天,现在的慕邪,冥冥之中或是刻意为之让她再度重生,身怀绝技的特工慕邪,游离在生死之间,洒脱于世俗之中,一步步的走向武道巅峰,也解开了万年的恩怨!
  • 金仙剑士

    金仙剑士

    孤单,他无法习惯。欺压,他无法无视。感情,他无法逃避。成长之路,必有坎坷。
  • 冷少逼婚:强娶真爱

    冷少逼婚:强娶真爱

    薄冰发誓,她只是见他颜值超高,想趁机敲诈他一试管优质精子而已;若知道他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货,她当初绝对假装打酱油的,见死不救;若知道他是个小气又记仇的人,她当初一定趁势补上一刀,以绝后患。——————————————————————————————这就是一个职场女白骨精为了不婚,敲诈男神借种生子引发的狗血故事。女主天生毒舌,说的话能把人活活毒死;男主天生腹黑,既小气记仇又睚眦必报;宝宝兼容性强,腹黑、毒舌、兼上记仇;闺蜜、蓝颜,不是极品,就是二货,外加基情无限。借一句闺蜜的话:真是鸡血的人生,狗血的再相遇。
  • 爱的供养

    爱的供养

    本书分共分4部分,内容包括:春之爽口小菜——爱的独角戏、夏之爱情靓汤——婚姻保卫战、秋之胜利果实——三个人太挤、冬之缤纷火锅——不吼不痛快。
  • 特殊身份至尊

    特殊身份至尊

    世界这么大,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或许你认为自己的很平凡,可是有的时候,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特殊身份带你走进一个幻想的世界,任何人都可能是英雄,因为机会就在我们的身边!静静的等待着我们去把握!199248317交流群!
  • 大禹治水演义

    大禹治水演义

    大禹治水的传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远古神话传说里的最精彩的一章。他的治水经历,充满了我国古代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千百年来,大禹治水的传说和治服洪水的丰功伟绩,一直为后世的人们所传诵。在这传诵的过程中,又给这一壮举披上了神话的外衣,使这一传说更加美丽,迷人。
  • 护短强盗:夫人请恕罪

    护短强盗:夫人请恕罪

    她是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的霸气强盗,他是年轻有为武功卓绝的提督大人,她看似爱财敛财,实则另有名目;他看似衷心为主,实则挖尽墙角;当世事变幻,风云突变,她亲自披甲上阵,在那百万大军中斩杀负国之人;他夺回皇位,倾尽天下只为她撑起坚强的后盾。
  • 电影中的不速之客

    电影中的不速之客

    秦阳从小迷恋成龙的电影,里面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让他热血沸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竟然穿越到了电影中的,而且还有了一身实力不俗的功夫。从警察故事到龙兄虎弟,从飞鹰计划到尖峰时刻,一个个熟悉的人物,一处处熟悉的场景,他的意外到来,却让故事有了新的发展。意外激发的潜能,未知世界的冒险。(剧情需要,很多事情和原电影不符,勿扰勿怪。)
  • 缘定帝王家(代嫁俏皇妃系列之二)

    缘定帝王家(代嫁俏皇妃系列之二)

    夫君离奇遇害,她在外出寻夫路途上,偶遇了微服出巡的当朝天子。两人于命悬一线的险境中共患难,未料当朝天子因此而对她暗生情愫,誓要迎她进宫为妃。天降皇命,坚贞如她,情何以堪?在难以抉择的关头,妹妹却主动请缨代她进宫,这欺君瞒上的李代桃僵之计,她敢采纳吗?但是,为了生死未卜的他,她似乎也别无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