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9200000013

第13章 致命的冲动(4)

这不禁让她的家人胡思乱想:埃因霍恩到底在做什么?老实说,他们之间并不是平等的男女朋友,而是完全由埃因霍恩控制的,这是一种占有关系。然而,霍莉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埃因霍恩的占有品。她的家人不相信埃因霍恩,却不知道该怎样告诉她,让她尽可能离开这个可怕的男人。

随后,霍莉的来信突然中断,连续数周都没有消息。她甚至忘记了家人的生日,而这是从未有过的。到了10月中旬,她也没有给过生日的3个家人寄来生日卡。她没打电话,也没写信,什么也没做,这很奇怪。霍莉的父母非常担忧,觉得她肯定遇到了什么事情。于是,她的母亲决定给她打电话。霍莉留下的最后一个号码是埃因霍恩的,她的母亲拨了这个号码。

“喂?”电话里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霍莉的母亲知道这个人一定是埃因霍恩,她问道:“你是埃因霍恩吧?霍莉很长时间都没有和我们联系了,你最近是否见过她?我想你可能知道她在哪儿,所以给你……”

没等霍莉的母亲说完,埃因霍恩就打断了她的话,说道:“我也很久没有见过她了。几周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们一起去逛商店了。回来后等我洗完澡时,她就已经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电话里,埃因霍恩的口气非常冷淡。不过,霍莉的妈妈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她是因为刚刚分手,所以心情不好。

后来,霍莉的家人想尽一切办法找她的同学打听。然而,大家都说很久没有见到霍莉了。于是,霍莉的家人迅速报告了费城警方,但是费城警方认为霍莉的失踪根本没有异常之处。由于没有任何犯罪的证据,所以警方没有展开任何调查。

虽然一直没有霍莉的消息,但她的家人一直抱着希望,他们认为霍莉是因为调理心情,想单独待一段时间,所以才不和家人联系。在霍莉失踪后,她的家人都希望她到圣诞节的时候会主动和家人联络。也许,圣诞节的时候霍莉就回家了。然而,随着圣诞节的来临,霍莉仍然杳无音信。

1977年12月,在得克萨斯州,已退休的联邦调查局特工鲍勃霍莉的家人决定放弃等待,他们决定雇用已退休的联邦调查局特工鲍勃调查这件事情。

霍莉的家人告诉鲍勃说,她在高中和大学都非常优秀,始终循规蹈矩。她习惯把所有事都告诉家人。许多人都认为霍莉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女孩,然而这样说其实并不准确。她的确很漂亮,当过拉拉队队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过开幕词,但她不只是这样的人,她不属于特定的某一类人。她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而且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她温柔、善良、漂亮。除了向鲍勃讲述霍莉的这些基本情况外,霍莉的家人还对鲍勃提到了埃因霍恩,还有他们的分手和随后的失踪。霍莉的妹妹梅格谈到了1977年学校组织的英格兰之旅。当时,霍莉和埃因霍恩在那里度假。

姐妹俩难得见上一面,很想单独相处一会,说些体己话。然而,不管在哪个房间,埃因霍恩总是跟在她们后面,她们根本没有时间单独待在一起。最后,霍莉只好表示要和妹妹单独待一会儿。这样,他们才摆脱了埃因霍恩的视线。随后,霍莉对妹妹讲,埃因霍恩有强烈的占有欲,还同许多女人有染。当时,梅格就坚定地说,让她离开埃因霍恩,说父母也不相信他。梅格还表示,她会全力帮助霍莉的。虽然不知道埃因霍思对分手会有何反应,但霍莉仍决定离开。霍莉告诉梅格,她已经选好了要去的地方,但要到10月1日才能住进去,所以她只有等到10月1日住进去之后,才能告诉家人新电话号码和新地址。

听了霍莉一家人的描述之后,鲍勃很难想象一个和平主义激进分子会伤害自己的女友。尽管如此,但是他必须调查。

难道霍莉的死真的和这个和平主义激进分子有关吗?都相处了这么多年了,他怎么忍心伤害自己深爱的女朋友呢?

她死了

鲍勃赶到费城,和曾经的FBI特工,现在的私人侦探费尔丁开始合作。

埃因霍恩是最后一个见到霍莉的人,因此鲍勃想亲自盘问他。于是,他和费尔丁一起敲开了埃因霍恩的门。

门开了,一个脑袋探出来,若无其事地问道:“你们有事吗?”

鲍勃和费尔丁说明来意后,埃因霍恩泰然自若地说:“霍莉不再这里她大约是3周前离开的。9月10日左右,霍莉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她为什么离开?”两名侦探直截了当地问道。

“对不起,这个你们得去问她本人。”埃因霍恩不耐烦地说完后就“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直觉告诉两位侦探,埃因霍恩有问题。可是,没有他的许可,两名侦探不能随便进入他的住所。于是,他们开始找邻居们了解。他们找到了居住在埃因霍恩楼下的两名学生,学生的话让他们更加怀疑埃因霍恩有问题,而且还有一丝不祥涌上心头。

据一名学生回忆,1977年9月底,埃因霍恩的房间里曾经传出重击声和一声尖叫。几周之后,他们闻到了一股恶臭,并发现天花板浸出了棕色的液体。令人作呕的臭味让他们想起了停尸房,所以他们不断用漂白剂进行清洗。然而,不管他们如何清洗也无济于事。没办法,他们只好找房东。房东告诉他们,这个区域的上方正好是埃因霍恩房间的储藏室。房东曾经试图查明臭味的来源,但由于埃因霍恩声称有重要文件要保护,所以始终没有让他进入房间查看。房东虽然觉得奇怪,但考虑到这个人是埃因霍恩,他最终也没有强行进入。

费尔丁向费城警察局的麦克尔报告了案件的调查情况。在看到这份调查报告的时候,麦克尔感觉它就像阿尔弗雷德拍的电影一样,悬念迭起,里面既有性,又有暴力,而且他觉得其中很可能还有谋杀。然而,虽然麦克尔认为是埃因霍恩杀死了霍莉,但建立在私下调查基础上的怀疑不足以逮捕犯罪嫌疑人,尤其是一个著名人士。最后,麦克尔让鲍勃·费尔丁把霍莉埃因霍恩在费城是个重要人物,在哈佛也是个重要人物,而且他和世界各地都有联系。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政治动乱中,任何对和平运动领导人的错误指控都会让警方惹祸上身。麦克尔仔细研究了有关污渍的目击证词,还有公寓的楼层平面图和银行记录。银行记录显示,自9月起霍莉账户上的2万多美元就没有人动过。无疑这一切都表明她遭遇了不测,尸体很可能就在埃因霍恩的储藏室中,不过要想得到证明,麦克尔必须进入他的房间和那间储藏室。

申请搜查证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于是,两名侦探开始重新找所有的人进行谈话,从中寻找足够的证据,然后申请搜查证。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对埃因霍恩的公寓进行搜查。

1979年3月28日,调查人员终于获得了搜查证。他们都希望能够从埃因霍恩的公寓里发现头发或者血迹。在霍莉失踪18个月后,她的家人同样希望了解真相。

他们终于可以进去寻找答案了,霍莉的遭遇马上也将水落石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他们知道马上就能知道最后的结果了。

敲开埃因霍恩的门之后,麦克尔出示了搜查证,并直接走向楼下那间有味道的储藏室。

令人奇怪的是:房门是锁着的,而埃因霍恩却声称他没有钥匙。尽管如此,这并不能难倒警察。麦克尔二话不说,就从技术人员那里要来一根铁棍。他并没有弄坏锁子,只是把搭扣撬了下来。虽然锁仍然完好无损,但房门却被打开了。

在储藏室里,麦克尔发现了一个大皮箱、一个衣箱和一个女式钱包,而且还闻到了腐味。

他在钱包里面发现了霍莉的各种证件,其中有社会安全卡、借书卡、驾照,还有女性通常放在包里的各种小物品……一衣箱是霍莉的,麦克尔相信他要找的答案就在大皮箱里面,这次埃因仍然说他没有箱子钥匙。和开门时一样,麦克尔侦探撬开了大皮箱上的搭扣。大皮箱里塞得很满,最上面的是一张日期为1977年9月中旬的费城报纸。

调查人员非常关注报纸上的日期,那正是霍莉失踪的日期。他们找到了一个衣箱,并且闻到了死尸的味道,并从杂乱的报纸下面发现了一只干瘪的人手……毫无疑问,死者就是霍莉。

调查人员觉得她被放到箱子里面的时候还没有死亡,她曾经试图出来。后来,调查人员详细搜查了埃因霍恩的屋子。最后,在厨房里,麦克尔发现了一串钥匙。之前,埃因霍恩曾经极力否认有这些钥匙。埃因霍恩这串钥匙其中一把能打开储藏室的门,另一把能打开大箱子。

这有些欲盖弥彰,因为埃因霍恩曾经否认自己有钥匙,他说不知道钥匙在哪儿。尽管有充足的证据,警方仍然非常震惊,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会在储藏室里找到尸体,这实在太出人意料了!要知道,他是埃因霍恩,是一位领袖,是一个政治领域的风云人物,甚至称得上是一个文化偶像。

看来,埃因霍恩真的犯有谋杀罪。只是因为分手,他怎么可能谋害自己的女友呢?

千里追击

费城警方决定提出指控,控告埃因霍恩犯有谋杀罪。在验尸过程中,验尸员通过牙科记录进一步确定死者就是霍莉。她的头部至少遭到6次重击,这引起她多处骨折,并最终导致死亡。

验尸员认为霍莉在被放进大皮箱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死亡。不过,警方迫切地想知道,埃因霍恩为什么要把尸体留在身边。法医心理学家克里斯博士认为,这源于他的控制欲。促使埃因霍恩杀死霍莉的原因就在于霍莉提出了分手。在埃因霍恩看来,何时分手和怎样分手都只能由他来决定,所以他要重新夺回霍莉试图拥有的控制权。随后,他变本加厉,要让霍莉活着无法离开他,死后也不能离开他,以此彻底控制霍莉。

在霍莉失踪一年半后,她的悲惨遭遇终于大白于天下。虽然很残忍,但是她的家人只能接受残酷的事实。当霍莉的家人得知她遇害,并且被塞进一个大皮箱时,他们一下子全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她会被别人杀死,并且被塞进了大皮箱里面。霍莉死了,她再也不会回家了·……—·

霍莉的死对他们全家人来说的确是个沉重打击,他们怎么能够承受呢?不过,凶手已被拘留的消息让他们略感安慰,他们很高兴警方抓住了凶手,而且以为凶手很快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埃因霍恩声称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大言不惭地扬言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陷害他的阴谋。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费城地区检察官林恩是专门负责这起案件的费城地区检察官。他说,埃因霍恩捏造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制造阴谋的说法,而且他的许多朋友都对此信以为真。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仔细考虑,埃因霍恩的储藏室里为什么会有一具尸体,因此不是对他敬而远之,而是全都鲁莽地跑进法庭,准备为他辩护,让其他人相信他是一个好人。

埃因霍恩选择由即将成为美国参议员的阿伦代理整个案件。在传讯过程中,许多地位显赫的支持者都赶来为他作证,包括投资银行家、大学教授,甚至还有一名新教圣公会的牧师。面对庞大的说情大军,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法官同意保释埃因霍恩。在他被保释出来后,林恩就对地方检察官说,埃因霍恩不会出庭受审,他肯定会逃跑,因为他绝对不会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命运,更何况他在全世界都有关系。

听证会从几个月一直拖了几年。随后,在1981年1月14日,埃因霍恩没有在这次听证会上露面。警方负责去传唤他,但是,他的房内始终没有人回应。埃因霍恩潜逃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警方开始展开追查,调查人员得知他卖掉了汽车,并且从银行里取走了大部分存款,只剩下不到10美元的余额。

在审判前夕,埃因霍恩重新获得了主动权。他逃跑了,所有为他辩解、信任他的亲朋好友都不知道他的去向。其实,埃因霍恩早就带着他的新女友安娜一起离开了美国。1981年1月,警方才发现埃因霍恩逃跑到了美国,这对他们来说是另一个致命打击。因为除了抓捕困难外,警方还担心埃因霍恩正在引诱另—名潜在的受害者。

没有线索,地方检察办公室逃犯科科长理查德,只好决定从埃因霍恩的新任女友安娜开始着手调查。在埃因霍恩逃跑大约一天后,安娜接到他的电话,马上让妹妹开车把她送到飞机场。安娜的妹妹也不清楚她要去哪里,不过据她猜测,地点很可能是英格兰或者爱尔兰。

由于埃因霍恩可能逃离美国,联邦调查局派出特工卡伯奈尔联合理查德展开调查。

联邦调查局获得了一张逮捕证,理由是“非法逃避起诉”。有这个理由之后,他们就有权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他。要想尽快抓住埃因霍恩,他们还需要得到国际刑警组织的帮助。约翰是国际刑警组织美国分部的负责人,他刚进入国际刑警组织,埃因霍恩就成了他们要绳之以法的美国潜逃犯。埃因霍恩是头号通缉犯,因为他罪大恶极。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埃因霍恩的行为无异于在公然蔑视社会,他自恃和平运动领导人的身份,认为可以随心所欲,而警方作为正义的代表,绝对不会允许他这样做。

国际刑警组织迅速发出了一张“红色通缉令”,通缉这名头号逃犯,这份“红色通缉令”向世界各国发布。最终,直到案发20多年后,几经周折警方终于将埃因霍恩抓捕归案。

狡猾的杀手

一名男子狡猾异常,他曾经6次逃脱法网!他就像一只变色龙,不断地变换身份,这使得他能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里连续行凶杀人,但最终也没能逃脱正义对他的惩罚。

小镇浮尸

20世纪70年代泰国中部的一个休闲胜地——帕塔亚小镇。

一天清晨,一位渔民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具女尸。

泰国皇家警察局接到报案,迅速赶到现场。验尸官检查了这具尸体,还向渔民询问了相关情况。鉴定结果以及种种迹象都无法表明这是一起谋杀案。死者极有可能是一位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的西方女子。验尸官采集了这名女子的指纹,并对尸体进行了仔细检查。但是,死者的身份依旧无法得到确认。毒理学化验结果表明,死者体内含有大量的酒精和大麻。这位验尸官在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好几起类似的事故。死者无疑又是一名在帕塔亚附近水域不幸遇难的游客。当时验尸官并没有意识到,杀害女子的凶手正逍遥法外。

没有人知道这名女子的情况,她好像根本就不曾存在过。然而,事隔两个月,又一起案件吸引了泰国皇家警察局的注意。

一名工人驾驶卡车经过同一片海滩时,注意到草丛里有异样。他在那里发现了另一具西方女子的尸体。她是被人谋杀的。接到报案后,警员仔细搜查了这个地带,但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这名年轻女子可能只是到海外旅游的学生,她没有身份证明、钱包、皮夹以及护照。

同类推荐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相互爱慕,并且反抗其子亨得利的专横暴虐。凯瑟琳因为和希思克利夫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自己的虚荣心,与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结婚。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发现凯瑟琳已嫁埃德加,便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残酷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得利的家财,使其儿子哈里顿成为奴仆,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希思克利夫的复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未从中获得幸福。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
  • 上天眷顾笨小孩

    上天眷顾笨小孩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陪老婆逛街,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如果有这些行为,那说明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了。《上天眷顾笨小孩》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临川柴子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上天眷顾笨小孩》收录了《阴谋家》、《端村往事》、《油布伞》、《铁皮屋》、《红土》、《出走》、《榜样》、《饯行在1985》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银狐

    银狐

    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
  • 精品文学书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

    精品文学书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

    李超主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为“精品文学书系”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收录了比昂松、显克维奇、吉卜林、泰戈尔、高尔斯华绥、蒲宁、延森、纪德、福克纳、拉格奎斯特、海明威、史坦贝克、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伯尔、怀特、辛格、马尔克斯、塞拉、奈保尔等名家的小小说精品。
  • 贪欢报

    贪欢报

    在明末繁荣发展着的短篇小说林中,《贪欢报》是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深揭阴暗世情的一个专集。它以二十四个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世情:“片语投机,谊成刎颈,盟结金兰”,“欢喜无量”;一旦“弃掷前情,酿成积愤”,恣意而成冤家。
热门推荐
  •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本书以西点军校的三大座右铭为出发点,在对西点精神进行系统与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引申,结合现代职场人的心理需求与时代特点,分别从责任、纪律、荣誉、品格、团队、忠诚、执行、拼搏等方面为读者揭示西点人在各行各业都能纵横驰骋、出类拔萃的经典法则,旨在引领读者了解西点精神、洞彻西点理念、感受西点魅力,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励、完善自我,推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迈向更高的境界。
  • 十里仙路

    十里仙路

    云雾缭绕,仙鹤往来。几根百丈巨柱巍然耸立,柱子上刻有金色的盘龙图案,就如活物蠢蠢欲动,在柱子上向上盘绕,仿佛随时都会冲出来仰天长啸一般。数十根柱子尽头,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巨殿。近看,巨殿金光流转,在云雾中散发着金光。无论是谁,在巨殿面前,都有一种双膝跪地,朝拜一般的冲动!巨殿内,东华大帝刚从睡梦中苏醒,脸色微茫,问道:“今夕是何年?”殿下,小炉神躬身答道:“大帝您已沉睡了五百年。”“哦,五百年了......辰儿,辰儿他还好吗?”“飞辰将军已经在人间一千年了,共转世十八次。”东华大帝缓缓站起身来,面向北方,不觉又陷入了沉思。一千年前......
  • 意变苍穹

    意变苍穹

    再会那些曾今,再会那些美好......至此踏上修仙路,我要那念可通九霄!意可变苍穹!正邪终不悔!
  • 快穿之如有来世

    快穿之如有来世

    有一种人,他们啊,让人们一点一点爱上他们。爱上他们后,就永远无法变心,并尝受到蜜糖般的幸福。是的,他们就是那么神奇,那么,令人崇拜。这群人叫做———完美攻略者,简称“WL”。WL们一生都幸福。于是,管理所有空间的主神,就为了让他们受点惩罚,把攻略人物难度加大,并有其他的人来阻扰,就是———女主。WL们就变成了,女配。他们要做的就是让男主对他们死心塌地。顾栗就是WL的其中一位。
  • 极品小小小祸妃:偷夫爬墙

    极品小小小祸妃:偷夫爬墙

    人人都说古代是逍遥地,个个挤破了脑袋也要穿越,咱,也来赶时髦,岂能落后。哇塞,这古代,真如传说中的那般好,不仅景色好,美山如画,还有那么多美男扑扑的向你飞来,美男膝下死,做鬼也风流,我来了,要把古代所有的美男都圈在自己的身边!(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天下:萌妃乖乖入怀

    倾城天下:萌妃乖乖入怀

    “大师兄,我被‘啄’出家门了”某男无奈“只可以玩几天”。“大师兄,我保证会乖乖听话的...”某男嘴角微“那要看你有多乖了”。“大师兄,她们说我暴残天物”某男微微眯眼“的确”。“前世我放弃了爱情,后悔莫及;今世遇到了你,来之不易。”“你的过去我不曾参与(离去);未来我顶奉陪到底”【男女主角1/1绝对宠文欢迎入坑】
  • 半村野人闲谈

    半村野人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蒂夫漂流记

    史蒂夫漂流记

    加入了工业,食物,自定义NPC,TMI修改器等MOD。根据笔者玩Minecraft的经验改编。看史蒂夫带着TMI在异界如何生存,发展,更有何奇遇。
  • 侦探与罪犯

    侦探与罪犯

    我是一名侦探助理,不过我跟其他助理不一样,我的上司是一位国内首屈一指的侦探陶九,他充满着正义感并且善于侦破各种密室类型的案子,在我心中他就是世界上最正义的人。不过人都是有两面的,正义与邪恶,侦探与罪犯有时候一念之间就会悄然的转变。。。
  • 何念浅浅

    何念浅浅

    人都已散场在人海,时光老了?时光走了,有些人还在。——何念何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