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600000023

第23章 最后的天朝(2)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而早在天聪八年四月,他就已将沈阳改称“盛京”,袭用中原王朝首都称“京”的习惯。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改金为清?清的意思又是什么?皇太极自己没有作出解释,清朝的《太宗皇帝实录》,也没有作出解释。后人对此作出了种种猜测。

从音韵学上来说,清和金在满语里音相近。

有人从历史上来解释,说中国历代王朝中没有一个以“清”为国号的,怕重复,所以用清。

也有人从阴阳五行上来解释,明朝的明,左面是个日字,日是火,清左面是三点水,水克火,寓指“清”要灭“明”。

有人从萨满文化去解释,“青”与“清”同音,青天即通天,以“清”为国号,国运昌盛。

也有人从民族上来解释,改“大金”为“大清”,是为了冲淡汉族人民历史上对金朝侵宋的沉痛记忆,从而减轻汉人的敌意。

国号作为一国之名号,其选择必然是慎之又慎,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皇太极选择以“清”为国号,必然有其政治用意。

在女真族的概念里,“汗”等同于“帝”。但是,在汉族的传统里,“汗”是用来指称“蛮夷”首领的,而“皇帝”才是天下共主。皇太极改“汗”称“帝”,这就表明他要做天下之主。而“汗”的称号,以后被皇太极封给外藩蒙古王公。

皇太极称帝后,便全力以赴发动对明朝的进攻。经过松锦两次决战,明军在关外主力尽失,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然而死,未能实现入主中原的夙愿。

3.一起把蛋糕做大——和平过渡

皇太极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有十多位兄弟,还有十一个儿子。诸王贝勒中有望即位的有两位人选,一位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另一位是清太宗的长子豪格。但是,最后两人竟然都无缘皇位,而让一个六岁的孩子继承了大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多尔衮智勇双全,屡立殊勋,皇太极封其为睿亲王,地位远在诸兄弟子侄之上。而豪格时年三十五岁,大多尔衮三岁,领正蓝旗。同多尔衮一样,他也多次统兵征战,屡立战功,清太宗封其为肃亲王。两人的实力可谓是旗鼓相当。

皇太极死后,豪格得到两黄旗大臣的坚定支持,诸王贝勒中也有不少人主张拥他为帝。显然,由豪格来继承皇位顺理成章。但是,位高权重的多尔衮也觊觎皇位。皇位是子承父位,还是兄终弟及,皇室旗主内部意见不一。

由于两黄旗大臣誓死拥立太宗之子,多尔衮见继位无望,便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拥立清太宗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而自己及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分掌八旗军兵。

多尔衮取折中之策,并非是单纯的退让,而是基于大局考虑作出的决策。试想,如果他与豪格为争皇位而大打出手,势必会两败俱伤,使得“大清”的实力大大削弱。而多尔衮立福临为帝,使得这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皇位争夺战戏剧性地和平落幕。这足以说明多尔衮将出发点放在“如何把一个蛋糕做大”,而不是“如何去分一块蛋糕”上。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登基,次年改元顺治,是为清世祖。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已是指日可待。

4.入关而争天下

顺治帝年幼,由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济尔哈朗排名在多尔衮前,但济尔哈朗的军功、谋略、治国才能均不如多尔衮。到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济尔哈朗自居其次,以多尔衮为首。多尔衮成了实际的当政者。

多尔衮等清朝最高统治者在福临即位后,即厉兵秣马,准备大举征讨明朝。而当时的明朝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已经是病入膏肓,气息奄奄。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二月,大顺军经由山西、河北向北京进军,崇祯急令辽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入京勤王,并封三桂为平西伯。三月,吴三桂奉命驰援京城。多尔衮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便立即下令整顿兵马,准备进兵。

不久,大顺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的消息也随即传到盛京,多尔衮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四月初,范文程上进取中原之策,他说:“闯寇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赀,士忿矣。掠人货,淫人妇,炎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范文程鞭辟入里的分析,坚定了多尔衮进军中原的决心。四月初八,多尔衮统军西进,他计划的进军路线是绕道蒙古,然后进取中原。但是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计划。

之前吴三桂驰援北京,但在半路得知李自成已占领北京,便只好退守山海关。李自成命其父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也答应了。但是,当吴三桂得知大顺军竟然拘禁其父,抄没其家财,掳其爱妾陈圆圆时,不由心生怒火,于是反水,向多尔衮求助,请兵“讨贼”。

多尔衮虽然将信将疑,但是随即改变了进军路线,日夜兼程赶赴山海关。吴三桂亲赴营中,剃发示忠,清军开进山海关。后来,山海关一战,吴三桂与多尔衮联手大败大顺军。

在山海关击败农民军后,多尔衮率兵直趋燕京,于五月二日进占北京。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时称燕京)。九月,顺治帝由盛京移至北京,随后告天祭祖,这标志着清朝开始在关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在入关后20年的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盛世之端

1.意外的皇位

定鼎北京后,多尔衮仍然是实际的掌权者。直至1650年(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顺治帝才开始亲政,才真正掌握了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力。顺治帝主政后,各地抗清斗争仍然接连不断,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顺治帝积极推崇汉文化,重用汉人,并整顿吏治,安抚百姓,最终使清朝的统治渐渐稳定下来。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顺治病死。关于顺治帝的死,坊间有许多传闻,有人说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出家做了和尚。其实,顺治是染了天花而死的。

顺治帝在世的时候,正值春秋盛年,并未考虑身后立嗣的问题。在病重之时,他不得不作出决定:三子玄烨继位。顺治帝为什么选中并非皇长子的玄烨继承皇位呢?正史中的记载颇为简略,只有八个字:“岐嶷颖慧,克承宗祧。” 但玄烨即位的背后,其实有番风浪。

顺治原想让次子福全继位(据说顺治帝还有兄终弟及的想法),但孝庄太后坚决不同意,一心要立她的掌上明珠玄烨为帝。福临犹豫不决,又不敢公然违抗母亲,就派人征询汤若望(德国人,清初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闯王、清三个朝代。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的意见。汤若望作出分析:玄烨已出过痘,不会再染天花,继位最有利。

于是,顺治帝当机立断,宣布第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承帝位,命德高望重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重臣为辅政大臣。就这样,玄烨戏剧性地成为皇位继承人。

初九,八岁的玄烨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康熙,从此清朝便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2.路漫漫其修远兮

玄烨一即位,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就问他,当了皇帝以后,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惟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可是,摆在这位幼主面前的道路并非坦途,而是荆棘满布。

玄烨即位时,鳌拜等四大臣辅政。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康熙形同傀儡。但年仅16岁的玄烨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干,他设计生擒鳌拜,诛杀余党,从而将大权集于一身。

康熙亲政后,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下令开设“博学鸿词”、“经济”等特科,招纳名士;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奖励垦荒,把原明朝各藩王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凡遇灾荒年月,赋税全免。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起,全国各地赋税依次轮免一次。次年,他又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他还把治理黄河当作头等大事,书写在宫中柱上以警醒自己,经过12年的治理,黄河水患得以解决。他的这些措施为“康乾盛世”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不仅在“文治”上政绩璀璨,在“武功”上也是功勋卓著。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经过八年的征讨,最终消灭了三藩割据势力。1683年,他派大将施琅攻下澎湖,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巩固了东南沿海边疆。为了击败蒙古分裂势力,他于1690年、1696年、1697年先后三次率军亲征,最终平定了噶尔丹叛乱。1718年,康熙又派兵入藏,消灭了当地的叛乱势力。在北部边疆,他派兵反击沙俄侵略军,在雅克萨大败俄军,并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康熙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才一路有惊无险地走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帝王。

3.千古一帝

康熙八岁登极,十四岁亲政,十六岁亲自设计铲除权臣鏊拜,二十岁毅然平定三藩叛乱,三十岁治理黄河,收复台湾,四十岁三次亲征噶尔丹,可以说,其文治武功不下于秦皇汉武,更是直追唐宗宋祖。

康熙皇帝自身修养很高,武艺、音乐、绘画、几何、书法、医药、天文、地理、外语,几乎全都精晓,称他“学贯古今”决不是虚伪的赞颂。他在位期间,中国领土辽阔,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加速了民族关系的大融合,使四方各国都来“朝贡”,被尊为“上国”。“康乾盛世”也由此得名。

康熙固然博学多才,但其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和文字狱大大制约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禁锢了国人的思想。他晚年倦政,与官员们和光同尘,从而造成了清朝官员贪污的第一次浪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康熙皇帝虽有过错,但其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他文治武略,堪称“千古一帝”。

被遗忘的盛世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几十年后由于太子在朝中结党而被废。太子被废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日益尖锐,康熙又复立太子,但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后再废太子,后在临终时才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1.在流言中即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45岁的胤禛正式继承皇位,改年号为雍正。雍正即位后,大臣们给康熙上谥号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拟庙号为“圣祖”。雍正为表孝心,刺破中指,用血圈出“圣祖”二字。由此,康熙大帝即称清圣祖。

说到雍正的即位,一直是一个谜,民间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帝串通隆科多,篡改了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才得以大统。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

首先,清朝的传位诏书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即使汉文可以修改,但满文是由字母拼成,无法修改。

其次,清代对皇子的称呼一般须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因此如果康熙是传位给十四子,那么诏书上就应该写成“传位皇十四”,而如果这样写,那就不存在将十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

那么康熙皇帝为何要传位于雍正呢?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掌管户部,期间任劳任怨,政绩卓越。

其次,康熙皇帝是一代圣主,但他在晚年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贪污腐败的现象屡禁不止。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江山社稷,他必须挑选出一位能彻底整顿吏治的继承人,这样以公正无私而著称的皇四子就走入了康熙皇帝的视线。

此外,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并将其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大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子的光。因此,雍正“盗名改诏篡位说实于理不通”,康熙弥留之际决定传位给胤禛,应该是可信的。

2.史上最勤奋的皇帝

雍正皇帝即位后,即着手消除康熙王朝的诸多弊端,他办事认真,细致严谨。尽管“自朝至暮,一日万机”,他也不怕繁累。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青少年快读历史书系之一,浓缩华夏文明,荟萃历史精华,讲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完整系统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历程,深入细致地透析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内蕴。对中国历史采用简明完整的框架,轻重得当的选取,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引人入胜的描写,成为青少年朋友的必读书。
  • 我在唐朝当国师

    我在唐朝当国师

    吃了唐僧肉,究竟会不会长生不老?燕青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他体内流着的鲜血,竟然不是红色的,而是具有一丝丝的黄金色泽,还散发着扑鼻清香!任何伤病,只要一滴黄金血液下去,就会完全治愈;至于他自己,更是百病不生,万毒不侵,而且还容颜不老!燕青很担心,自己是不是成为了一只生活在大唐的‘真实版唐僧’。“祖师爷,玄奘法师回来了,那群光头秃驴全都蠢蠢欲动呀。”神霄派传人林素真如此哭嚎道,燕青眼睛一眯,摆了摆手道:“无妨,本仙君这就去禀告陛下,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这是我的贞观盛世,我的大唐有点儿玄!……本书粉丝群:起点国师——天策府461256296
  • 丝绸之路在宁夏

    丝绸之路在宁夏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丝绸之路在宁夏》为《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中的一部。宁夏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了《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丝绸之路,也称大丝道。宁夏就是这条大丝道上的一大驿站。丝绸之路将中原与西域、中原与草原连在一起,有利地促进了中西方商品、文化、宗教思想交流。这几大板块的文化给宁夏境内留下了大量的中亚文化遗存,还在宁夏境内生成了各种宗教文化。翻开《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丝绸之路在宁夏》,您将看到悠远的丝绸古道上,往来的各国使者、商人、冒险家、传教士的身影,物种起源的流传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
  • 翻江记

    翻江记

    陷空岛一个阴天的下午,忽然出现了一人一马,马是青黑色的骐马,一望便知。人却不知是何方神圣,一袭白衣在空中飘摇,狭长的白色面具遮住了面孔,面具后,是絮絮叨叨的一堆白发。马上的人手持弓箭,向五义府大门紧紧的射出了一箭,随后便不知去向。这支箭上的箭书,拿给钻天鼠卢方看时,整个宋朝武林的一场血雨纠纷就拉开了帷幕…
  • 孟宪实讲唐史

    孟宪实讲唐史

    本书的背景在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较好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贞观时代是唯一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地位却极其重要。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和最和谐的君臣关系,还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树立了楷模。李世民凭借什么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天时?地利?人和?这成为唐朝以后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我守卫的一座城

    我守卫的一座城

    经历了一场大浩劫,只剩一座古城,故事悄悄拉开帷幕。
  • tfboys三个少年我的梦

    tfboys三个少年我的梦

    TFBOYS三小只得校园同人作品,我的第二个作品,我的笔名叫熙雨沫,大家可以叫我小熙,落落,雨沫三种都可以。上一个小说因为没有时间更新所以弃文了,各位读者不好意思哦。这次这本小说,不出意外我是一定会写下去的,希望大家一直支持小熙,谢谢咯,欢迎各位家人观看热烈捧场,当然行星饭和路人也欢迎观看,黑粉对不起我的小说你不要看,禁止黑粉观看,评论禁止骂人。
  • TERA神谕之战

    TERA神谕之战

    人族、卡斯塔尼克、高等精灵、亚曼、波波利、巴拉卡、艾琳——传说中的7个种族。一个神秘的先知带来一个可怕的预言:“人族将会灭亡,但有个叫风问的人类会力挽狂澜......”远古大陆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人族是否能存活,也许还是个未知数......
  • 我的老师萌萌哒之天然呆男神

    我的老师萌萌哒之天然呆男神

    “喂,帅哥新来的?”某女不怀好意的盯着某男看。“嗯,同学,你知道高二六班怎么走么?”“帅哥,我就是高二六的,我叫方小希!不如你做我男朋友吧?”“呃……方小希同学,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老师你好!老师再见!”
  • 夕阳未晚青春不悔

    夕阳未晚青春不悔

    那些年故事的美丽。青春不悔的我们!敬请期待!
  • 末世僵神

    末世僵神

    旱魃、将臣、后卿、嬴勾,四大僵尸真祖重现人间,生灵涂炭,大地染血。远古仇怨今世了,三界杀劫神难逃。他和她就要结成连理,却适逢末世,从此天人两隔。为救她,他沦为僵尸,从此以尸入道,拉开杀戮之帷幕。战天、战地、战真祖!踏漫天神魔之尸骨,铸造至尊僵神之路!书友交流群:172788337,欢迎进群讨论,你的一个建议,可能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荒古战歌

    荒古战歌

    悠悠荒古,万族争锋。蛮巫化道,穷极天宇。蛮者,掌本体之力,修不灭神体。开天辟地,所向披靡。巫者,握天地之力,成玄奥术法。法天象地,天下无敌。蛮巫双修,得无上战力,一念之间,掀起了荒古之中吟唱了千万载的战歌。
  • 三世争谜

    三世争谜

    一个朦胧的身世;一个来自神界种族;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深藏不露的恶魔;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相;一个意外中的意外;一次惊险的冒险;一个美好的憧憬;一个流失多年的圣物;一群互相帮助的伙伴。神界与人界的希望,全部凝聚在了我的身上。眼看就要失败了,一次历险也就开始了……(欢迎大家阅读!)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野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野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