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400000022

第22章 打破祖规,用人唯才(2)

崇祯吁了口气,总算完了:“朕还有——水旱连年,民不聊生,是上天早有不满了。朕想祭天,祈求上苍佑我黎民,你们议个吉日吧。”

几人都是一愣,便都看向三朝元老王永光,王永光便道:“我朝历来祭天大典都在冬至日,已是成例了,陛下看——”

“冬至?现在才三月,冬至在十一月,太远了,选个近些的日子——夏至如何?”

“不可,”刘鸿训一拱手,“陛下,夏至乃是由长转短,由暖转寒,由阳转阴,非吉日啊。冬至则相反,由短转长,由寒转暖,由阴转阳,是更新之始,大吉之日。”

“——好吧,就冬至吧。”

任贤用能

“周侍郎,讲章可备好?”午门外下了轿,刘鸿训一路走着问。

“是,备好了。”周延儒道,“二位大人,侍讲有何规矩?”

刘鸿训微微点头,道:“经筵和日讲要行五拜三叩首的见礼。皇上很重日讲,尊师重道,我朝历代圣祖都难比当今圣上。先时只有经筵要备讲章,日讲是不备讲章的。自圣上即位,日讲也要备讲章了。日讲之时,如我等侍班官员只能在旁侍立伺候,而讲官则和皇上共坐一条案,先帝以前可是分坐御案、讲案的。”

“圣上为何如此重视日讲?”周延儒问。

“唉,说来也是心酸。神祖爷不上朝,也不为儿孙延师授教,所以光、熹二帝都学业不精。当今圣上就不同了,圣上天性好书,少时没有师傅,就自己用功,向身边内官请教,从识字开始,到遍览经史子集,举凡宫中所有,圣上大都读过,运笔为斤,自成大匠。与历朝历代帝王相比,凌铄千古,几无其伦。

“所以,给圣上侍讲,要精心准备,万不可掉以轻心,当心圣上留难需索。”说罢转向文震孟,“文起,周侍郎是首次侍讲,你再嘱咐一二。”

文震孟自杨维垣免职后已被起用,授左中允充侍读。

见刘阁辅如此说,文震孟想了想,道:“刘大人所言极是,圣上不比前代,既不敷衍,又不囿于讲章。圣上认为,帝王之学是大学问,做个满肚子先圣高义的饱学之士是不够的,必得经世致用才是。所以,圣上常常要问讲官对时势的看法,并要从圣贤之书中找寻根据,道与治世相挈,这是不可不预为准备的。”

周延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着已到了文华殿,刚到近前,便见王承恩出来道:“先生们来。”

三人随王承恩进了殿,周延儒随刘、文二人行了礼,听崇祯道:“先生们请坐。”周延儒大吃一惊,历朝历代,由太子而皇帝者,称开蒙授业之师为“先生”,这轮流值讲的翰林院书生竟也被皇上称为“先生”!周延儒是第一次见崇祯,他天启中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崇祯灭魏忠贤后,又罢黜了一批,有了虚位,同时觉得朝上多是阉党,一时又难以分辨,便从陪都选调一批充任京官,周延儒便是其中之一,任礼部右侍郎。

他见崇祯身着一袭月白龙袍,果然是个清俊恬雅的翩翩美少年!

崇祯看那周延儒,三十五六年纪,眉清目秀,一身儒雅之气,心中也自喜欢,口中道:“你就是那个万历四十一年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周延儒?”

“臣是。”

崇祯点点头:“讲幄敷陈,寓规时事,才是真讲官。”说完又转向一旁侍立的刘鸿训,道:“上次经筵,朕问周道登,‘宰相须用读书人’作何讲,他竟答‘容臣到阁中查明回奏’,朕再问何为‘情面’,他居然说‘情面者面情之谓也’,愚蠢一至于此。还有徐光启讲《中庸》,朕问他,既说‘知天地之化育’,又说‘其孰能知之’,二者是一回事吗?他说不是,‘知化育’讲的是内知,‘孰能知’讲的是外知。这‘知’还有内外之分吗?太过迂腐。

“这样一些人修身齐家可,治国平天下则不可。所以朕想,自天顺二年所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制该变一变了。那些自幼入学,沉湎于举子学业,几经挫折而成进士,有幸授翰林院官,再被推入直文渊阁,由学士而大学士,一生不预政务,虽是文章奥博,却与民情相远,又与吏事相隔,坐而论道犹可,因时应变以济时艰却难。朕已想了多日,让治行卓着的地方官入翰林院,你看可为么?”

刘鸿训先是一愣,然后给了一个模棱的回答:“这是一大创举,非常制可比。”

崇祯沉默了一会儿,又道:“说起徐光启,朕想起一事。钦天监奏冬至那天有日食,徐光启也有此奏,那祭天大典还可行么?”

刘鸿训想了想,道:“臣以为不妨事。钦天监说日食在巳时三刻,徐光启说在未时三刻,而大典在午时。”

“朕是说是否不吉利。”

“尧时天有九日,秦时曾现二日,汉时天曾赤血,历朝历代不分兴衰都有日食月食。臣以为天地造化并不合人事,陛下不必另择。”

崇祯点点头道:“钦天监说是日全食,徐光启说琼州以南全食,京师偏食二分有奇,大宁以北不食。所奏为何互异?”

刘鸿训道:“据臣所知,钦天监是以《大统》、《回回》历所推,光启是以西法所推。臣听说,徐光启在去年就推出了今年的日食。”

“哦?西法如此厉害?这西洋历法真比我国的强?好,到时见个分晓再说。”崇祯说着将左腿架到右腿上。

文震孟眼睛看着崇祯的腿,突然正色道:“《尚书》有言,‘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崇祯赶忙将长袖遮于膝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将腿徐徐放下,咳嗽一声,转向刘鸿训道:“好吧,日课一会儿再讲,默成,朕先问你,袁宏勋等人显是阉党,又屡疏攻你,朕要重处,你为何三揭力救?”

“陛下,正因其不是阉党,臣才敢一力担待。”

“不是阉党?他说杨所修、贾继春、杨维垣夹攻表里之奸,有功无罪,而诛锄禁锢,自三臣始。这还不是阉党?”

“如若是阉党,就不敢如此说了。杨所修、贾继春、杨维垣首劾崔呈秀,确是有功。人言:杨维垣为铲逆首功,倪元璐为廓清首功。”

“哼!你以为他是在攻你吗?他是在攻朕!”崇祯说着起身走到平日批阅奏章的御案前,翻了一阵,抽出袁宏勋的奏疏,读道:“‘军国大计,未暇平章,惟亟毁《要典》,谓水火元黄,是书为祟。今毁矣,水火元黄息也否也?未毁以前,崔魏借之以空善类,既毁以后,鸿训借之以殛忠良,以暴易暴。’这是什么话?《要典》是朕要毁的,毁《要典》也是倪元璐提出的,与你何干?这分明是借攻你而骂朕!”

“陛下,天下之人都知道当今天子是圣明之君,袁宏勋处身朝中,日侍圣上,怎会不知?岂敢含沙射影?臣以为‘一入黄扉,扬扬自得’二句倒确是说出了袁御史等对臣的不满,止谤莫如自修,这也是臣要引以为戒的,而绝非指桑骂槐,所以臣才敢请陛下留人。目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一攻辅臣,便受处分,无异自塞言路,谁还敢上弹章?朝中都是唯唯之臣,不是大明之福,还望皇上三思。”

这番话入耳入心,崇祯想想也是,气便消了:“话虽如此,也要教训一番才好,免得日后再挑事端,朕总不能日日应付这些嚼舌头闲嗑牙的。”王承恩匆匆进来,“皇上,袁大人到了。”

“哪个袁大人?”崇祯脑子里还勾着袁宏勋呢。

“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袁崇焕大人。”

崇祯腾地站起:“哦?他在哪儿?”

“正在外面候召。”

“快传他进来!”王承恩刚转身,“慢!把袁宏勋、高捷、史范、张道浚给朕叫来!”

刘鸿训想今日日讲怕是要免了,便道:“陛下,日讲是否暂停一日,臣等先告退?”

“文、周二卿先到侧室少憩,你不要走,朕要让袁宏勋给你赔个不是。袁宏勋不是说你不谋军国大计吗?袁崇焕来了,正可一谋。”袁崇焕大步走上文华殿:“臣袁崇焕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袁崇焕自天启七年被迫辞官,回了落籍地广西藤县。

崇祯对袁崇焕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一见之下,大失所望。这位宁远之战先败努尔哈赤、锦州之战再败皇太极、一举扭转辽东战局、一洗大明屡战屡败之耻的大功臣生得瘦小黧黑,凹睛凸颧,塌鼻肥唇。

崇祯定了定心,脸上挤出笑意:“快起来,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坐下说话。”又对刘鸿训说,“你也坐吧。”说着将袁崇焕上下一番打量,才又道:“你是进士出身?”

崇焕起身回话:“回陛下,臣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崇祯向他挥挥手,示意他坐下:“韩爌是你的座师?”

“是。”

“魏忠贤弹劾你‘暮气’,逼迫你辞官,你却为魏阉建祠,果有此事么?”

袁崇焕心里咯噔一下,忙起身回道:“其时举国如是,臣已遭阉党忌恨,再逆潮流,恐性命难保,除此臣再无附阉之行。建祠事乃臣一生大误,唯陛下发落,臣无二言。”

崇祯咧嘴一笑:“不必起起坐坐,就坐着说。朕看你建祠是刘玄德闻雷失箸之举,因为你曾上疏反对朝廷派太监监军。朕听说你的红夷大炮炸死敌兵无数,也震死了你的唐通判,故辽东有民谣:‘苦了唐通判,好了袁崇焕。’”

“陛下真是无所不知,区区民谣竟达天听。红夷大将军长二丈余,重三千斤,能洞裂石城,威力无比,点燃火线后须立即躲避。臣不知唐通判不晓放炮之法,命其亲自发炮,不想竟被震死。”

“唉,可惜!朕还听说你任兵部职方主事时,单骑出阅关外,曾言‘与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可有此事?”

“是臣狂妄无知。”

刘鸿训在旁道:“袁大人守宁远时,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朕知道。高第尽撤锦右诸城守具,移军关内,元素曾言‘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终以万人击溃十万敌兵。”

袁崇焕心中又感动又惶恐,血脉奔突!皇上如此清楚他的根底,可见下了工夫,还以字称他,显然对他寄予厚望:“陛下知臣之深,令臣惶惧不安,臣何德何能,受陛下如此宠遇。”王承恩进来道:“皇上,袁宏勋、高捷、史范、张道浚四位大人来了。”

“叫他们外面候着!”崇祯吼了一声,转向袁崇焕道,“卿可听好,朕委卿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即日到任,明日未时初刻平台见朕,朕要听你的平辽方略。”

袁崇焕唯唯退出。

崇祯向王承恩道:“叫袁宏勋他们进来!”

四人战战兢兢进来跪倒,一句“臣等叩见圣上”还未说完,便听崇祯道:“尔等疏劾阁臣,指的件件事都是朕要做的,尔等是劾大臣,还是劾皇帝?”

四人刚抬起头来,就又磕下去了,再是理直气壮,也被皇上这几句话噎回去了,只说得一句“臣等罪该万死”,就再无词以对了。

还是袁宏勋胆儿大些,道:“臣等怎会不知陛下是一代令主,只是陛下不可能诸事躬亲,便给了臣下以可乘之隙。臣等劾的是阁臣。”

“劾阁臣?朕看你就是劾朕!你说杨所修、贾继春、杨维垣有功无罪,你为三人呼冤鸣不平,是朕罢了三人,岂不是朕有罪了?”

袁宏勋以头触地,道:“臣绝无这等怨望之心!”

“哼哼!”崇祯转向另三人,“尔等奏疏句句为阉党说话,现在怎么不说了?为何前倨而后恭?”

三人只是叩头不止:“臣该死,臣死罪!”

崇祯看着他们不停地磕头,也不言声。

刘鸿训看不过意了,小声道:“陛下要看着他们把头磕傻了么?”崇祯站起身:“这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糊涂脑袋留着有何用!”

四人几乎吓瘫了!袁宏勋抬头道:“陛、陛下……为……言官劾阁臣……就、就要杀臣?”

崇祯笑了,接着又板起脸道:“无可杀之罪,却是可恨之人!默成再三护持尔等,看在默成的面子,朕不治尔等的罪,还不谢过刘阁老!”几人站起转向刘鸿训,刘鸿训赶忙摆手:“不可不可,指摘朝臣过失,也是言官职责所在,当与不当,自有圣上裁夺,同朝为官,各位大人是为朝廷责鸿训,鸿训也是为朝廷保各位,不可言谢。”

几人还是向刘鸿训深揖一躬。“多谢大人!”袁宏勋道,“大人宅心仁厚,感格天心,我等不及大人。”刘鸿训也忙不迭地还礼。

崇祯一摆手:“下去吧!”等四人退出,殿中只有君臣二人,崇祯道:“言官交章弹劾来宗道、杨景辰。崔呈秀母死时,来宗道曾为之请求恤典,杨景辰曾为《三朝要典》副总裁,三次上疏为魏贼歌功颂德,可是真的?”

“……是。”刘鸿训犹豫了一下。

崇祯有些不高兴,冷着脸道:“是就是,有什么可犹豫的?朕也看出来宗道有意袒护阉党。有附阉劣迹的人,要让朕早知道,朕不能用这种人,朝堂上这种人多了,是要翻案的!朕早就要吏部、督察院大计天下吏,折腾月余,竟无阉党,这不是糊弄朕吗?就是因为内阁、吏部、都察院,从上至下各衙门都有阉党,把持权力,互相遮护。长此以往,朝政必将再乱,国将不国,君不是君!”

“臣明白了,”刘鸿训躬腰答道,“大计天下吏乃圣上第一新政,致不了了之,可见阉党根基尚固。”

崇祯喘口气:“还有周道登,也遭纠劾,说他鄙浅庸劣,朕也觉得他一无可用之处,当个教书先生怕也要误人子弟。”扭头叫道,“王承恩,传旨,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罢归!李标为首辅。”

崇祯说完抬了抬手:“请二位先生吧。”

同类推荐
  • 圣诞夜惊魂

    圣诞夜惊魂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圣诞夜惊魂》和《我的鬼屋经历》等两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 让你感动的300篇微型小说

    让你感动的300篇微型小说

    有句名言说:“人的一生也许不会成功,但永远都在成长。”成长,是人生的乐章中最动听的歌曲,幕然回首,我们会发现,在岁月的长河里,曾深深影响我们、感动我们的故事仍然像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险,漂流到无人小岛 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本社会的故事。在当时启蒙运动这一历史大浪潮中诞生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浪汉小说结构的著作。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是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而《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开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成为研读世界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
  • 刹那记

    刹那记

    张楚,七零后主力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大红鹰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热门推荐
  • 仙路凡茫斩妖孽:妖行天下..more

    仙路凡茫斩妖孽:妖行天下..more

    【本文属于聊斋系列】百年孽缘,今世还,不入轮回,忆不甘。红尘烟云,生死茫茫两相望。世间俗事,人情冷暖苦秉持。菩萨座下,紫藤凡心未泯,得临人世斩妖除魔体悟疾苦,再踏修仙路。窥看浮生三两怨魂幽女恋事,说人间七八情欲断肠语,笑谈还是愁肠人心自知……
  • 明星多面体

    明星多面体

    “给我写首歌”“好的,马上给你”“你给我写的歌闹绯闻了”“没事,再给你几首,凑一张专辑”“请问你还除了唱歌还会什么?”“呃,唱歌,写书,策划节目,拍电影,挣钱,花钱,搬砖,扫地,好像没什么我不会的.......”“要打仗了,你会去参战吗?”“好吧,我不会武功。”明星,百科,多面体,不一样的人生。
  • 真龙奇幻

    真龙奇幻

    阿力斯企图要毁灭地球万物,然后再建立新的世界。由于阿力斯被一种不明大自然封锁住了。所以只有命他的一群手下来侵略地球。其中的一个叫姜狄的天才创造家制造出了大量的妖怪投放到地球上,结果世界一片混乱。
  • 让宝宝爱上吃饭:超级妈妈的5分钟创意美食

    让宝宝爱上吃饭:超级妈妈的5分钟创意美食

    对于好奇心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吃饭,不是每日的任务,而是一件愉快的,能够启发孩子智慧、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事。现代妈妈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为宝宝精心准备食物。因此我们提倡花最短的时间,做最创意的美味,只要每天多花5分钟,就能立刻将平淡的食物变成美味的艺术品,让宝宝主动爱上吃饭。
  • 柯南之静默在黑暗中

    柯南之静默在黑暗中

    这是一个无聊的宅男穿越成毛利小五郎次女的无聊日常,请不要收藏,不要投任何票,这是我用来练笔用的,都是直发不会做任何修改。甚至会出现前章和这章风格不同等严重问题。请不要带有任何期待....毛利小五郎指着前方的女人说道“凶手就是你!”柯南“呵呵....我就知道。”静无语的走到小五郎手下双手握住小五郎的手纠正道“.....父亲你指错是边上这个!”小五郎连忙道“没错就是你!”
  • 重生之黑与白

    重生之黑与白

    一个男人回到二十年前,在八十年代的台湾打拼的故事。很老套的重生情节,我将尽可能的写得有新意。本书没有11,没有11。情节发展会稍慢一点,喜欢快节奏的读者见谅.
  • 重振文娱

    重振文娱

    未来世界,古典文学覆灭,小白文占据全球市场。穿越未来,从网络写手开始,一步一步重振我中华古典文学与精品娱乐。重写中华古文,振兴中华古魂。文学必将崛起,娱乐颠覆热门。【【【【【【狼人群:572867027】】】】】】
  • 龙游宇宙

    龙游宇宙

    一事无成的普通青年孙宇,意外遭到雷劈。醒来却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控制电能!自此,牛逼哄哄的人生开始!异能在手,天下我有!不尽妹纸滚滚来的人生何其精彩!
  • 论外挂的必要性

    论外挂的必要性

    当你活了十九年发现自己生活在疑似都市穿越小说,有个帅气的总裁上上司,杀手女主角的重生秀,有一朵必不可少的白莲花······你是选择坐台看戏还是死死抱住猪脚大腿?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充当NPC,不是与D无缘,不是得穿后失忆症,是当你知道自己十九年的记忆是不存在的,并且重复了不知道多少个三年。那么这个时候,你是用理智压制思想,还是自我放逐,迷失在这一场场三年的相识与遗忘
  • 冷的边山热的血

    冷的边山热的血

    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当然,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献给诚恳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