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700000026

第26章 朝鲜告急,大明出兵(1)

二世祖军团的正式出发日期是文禄元年(公元1592年)四月十二日。

两天后,大军正式登陆釜山。

两个小时后,釜山被攻克。

之后,日军全面出击,对朝鲜进行了如同汹涌波涛一般的侵略,面对如此虎狼之势,朝鲜的处境只有四个字——举国崩溃。

五月初二,朝鲜首都汉城被攻陷,国王李昖奔逃至平壤。

接着,不依不饶的日本人又于五月二十七日攻破了平壤的门户开城,眼看着平壤也待不下去了,李昖于六月中旬再次出逃。

这一次,他眼光放得很远,逃也逃得很远,一口气到了中朝边界,鸭绿江南岸的义州,并且向自己的宗主国大明王朝发去了求救信。

而在此同时,包括平壤在内的几乎所有朝鲜国土都被日本占领,基本上算是亡国了。

平心而论,远征军在这两个月里,并没有超常发挥,之前怎么打仗,现在还是怎么打仗。比如以话痨而着称的小早川隆景,在攻打已经摇摇欲坠,城里士兵都几乎逃了个精光的汉城之前,还发扬了当年在毛利家的传统爱好——开了个把小时的会。

虽说经过百年战乱的锤炼,日军的兵员作战素质确实相当过硬,但这次的大胜主要原因还是朝鲜太弱。

而另一方面,明帝国的内阁,也收到了来自朝鲜方面的求救信,以及国王李昖的个人请求:希望来明朝躲躲,避避风头。

阁老们第一个反应是不可思议。

这好歹也是我们大中华带了好几百年的小弟,怎么说灭就灭了?

接着就是怀疑:莫非,朝鲜跟日本合伙来要蒙骗我天朝?

在阁老们看来,朝鲜向来是小而彪悍的代表国家,这次短短两个月八道被占了七道半,实在有些难以置信,仔细想想,非常有可能跟日本方面联了手,假装引诱明军驰援朝鲜,再在朝鲜境内将其歼灭。

听到这种声音后,李昖快疯了。

心急如焚的他一边哭丧着脸四处解释,一边派使者到处联系明王朝的内阁阁老以及六部机要官员,请求他们帮忙通路子,早日派出援军帮助自己复国,以便结束这难民生活。

不仅如此,李昖还拿出了早些时候丰臣秀吉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自己将要假道朝鲜攻打明国,所以希望朝鲜王李昖届时能行个方便。

这封信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是劝说朝鲜投降的劝降信,然而李昖却将其作为秀吉要攻打明朝的证据递交给了大明内阁,其目的不言而喻,希望庞大的明帝国与朝鲜同舟共济,完成自己的复国大业。

当然,内阁的大臣们是断然没可能上这个当的。因为大家都看过《三国志》,当年曹操说要来东吴打猎,其最终目的不是打猎,而是东吴,现在秀吉要过朝鲜打明国,很明显,他的目的是朝鲜。

拉我上船?还早了几百年呢。

于是,在朝堂之上,以往那种吵成一团的景象不复存在,大臣们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如果日本人敢攻入我天朝境内,那就打得他们不敢再犯,可若只是在朝鲜闹腾,那就让他闹腾去。

不过反对的声音终究还是响了起来:“我们得出兵。”

此言一出,无人反对。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最终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决定了三个国家之后几十年的历史走势。

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历之所以决定出兵援朝,至少决断的那一瞬间,其实应该并没有做什么过多的深思熟虑,他的想法很简单,几个日本强盗而已,出兵赶走了不就是了?也省得李昖这家伙天天在边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转悠。

不管在哪个朝代,中国对日本的了解总不如日本对中国的了解。

当年七月,大明王朝的第一波援军出发,带队将领为副总兵祖承训,目标是平壤。

一个月后他恼羞成怒地战败归来。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这仗没法打。

这不能怪他。

首先,祖承训只带了五千不到的兵马,而日军总人数在十五万左右。即便是直接和他面对面的小西行长,军队也在将近两万。

虽说明朝的兵马调动起来比较麻烦,大军开赴前线需要花时间,但也不至于拿着五千人往那十五万人的阵地里砸,再怎么说万把人还是拿得出手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全都要归功于朝鲜同志们出色的情报工作。

他们信誓旦旦地告诉祖副总,平壤日军总数在一千左右。

祖承训还真信了。于是他带着五千骑兵向着平壤开拔。这天正赶着下雨,道路泥泞,走着异常艰辛,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一直打到平壤城下,日本人都没有进行过任何有效的抵抗,连城门口都没见几个活人。

祖副总也毫不在意,毕竟对方只有一千人,一定是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也没多想就下令入城。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非常正确,日军确实全部都窝在了城内,但是并非一千人,而是将近二十个一千人,并且还配有了大量的铁炮。

接下来的情节大家比较熟悉了,无非就是一声令下枪炮大作,打得明军晕头转向很长时间都分不出东南西北。

此战中,副将游击史儒战死,祖承训孤身率残兵数人侥幸逃出。

被人打得都亡国了,却连敌人的大致人数都不知道,怎叫人不光火?

其次,祖承训原本压根就不想在这鬼天气进攻平壤。

前面我们说过,他的五千人马是骑兵,骑兵走泥泞道儿,那是兵家的大忌。事实上多亏是小西行长太谨慎,才在城内设伏,如果他要真的出城搞圈套,在这样的天气里估计也是一打一个准。

这些兵法常识祖副总兵当然是具备的,可问题是朝鲜却是一窍不通。一窍不通也就算了,还偏偏爱专权,他们很擅自地表示,即便是天朝来的兵马,在朝鲜的土地上,那也该听朝鲜的指挥。

面对这种胡闹,祖承训自然没去搭理他们一下。可接下来,朝鲜人就开始反复催促祖承训出兵攻打平壤,估计是给弄烦了,祖副总头脑一热,就干了傻事儿。

这还不是最让人光火的。

在攻打平壤之前,朝鲜方面为了表现出和天朝士兵同甘苦共奋斗的热情,特地凑了一支五百人的军队协同作战。祖承训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可当两国联军开进平壤城,日军出现的瞬间,这五百朝鲜人就逃走了四百多,剩下的倒也干脆不逃,直接投降。

别急,这还不是最让人恼火的。

在混战中,祖承训发现,很多身边的将士都是被射来的弓箭所杀伤。这本来没什么,但事后仔细甄别,发现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这弓箭是朝鲜制造。

这和明军已知的情报相吻合,那就是小西行长军的远程武器里,没有弓箭,只有铁炮。

说白了,这些中国人去救朝鲜人,结果却被朝鲜人杀死了。

真的过分了。

面对大明举朝的愤怒,李昖忙不迭地解释道,朝鲜的军事过于落后,无法进行有效的侦察反侦察;士兵逃走那也是因为两百多年的太平日子过习惯了,一下子不能适应现在的战争生活;至于“鲜奸”的问题,他一口咬定,自己的国民个个淳朴善良忠勇老实,这一定是日本人的胁迫才让他们迫不得已,将罪恶之箭射向明朝军队。

朱翊钧终于明白,这仗如果还想接着再打下去,朝鲜人是肯定指望不上了,于是他找来了兵部侍郎宋应昌,表示自己这次是认真要跟日本打上一两个回合了,你怎么看?

宋应昌很明确地表示,皇上你再认真也没用,得等。

具体等的是两样东西:第一是火炮,第二就是得计算一下到底需要多少人马。

好在祖承训的埋伏没被白打,他上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日军的火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发达的程度了,不客气地说,已经在大明之上了。

这应该算是托了王直的福吧。

所以,宋应昌决定从南方调来大明帝国专门的火枪部队,以此来和日本人抗衡。

至于人数,明朝方面到底还是没敢相信朝鲜人的情报,在一番调查计算后,最终决定派遣总数为四万余的军队作为援军,并且对外号称十万,带队大将叫做李如松。

一切工作搞定后,大军就准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了。

与此同时,明朝派出了一个特使来义州面见李昖,他的名字叫做薛潘。

薛特使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朝鲜方面准备军粮。

这倒也是情理之中,我帮着你打仗,你不给钱,饭总得管吧?

然而,大明帝国就是大明帝国,虽说管饭是分内事,但薛特使非常高姿态地表示,我们明国军队是自愿来朝鲜帮助你们的,不求任何回报,这次要你们出粮实在是因为运输方面太耗时间和成本,也不白拿,你们给我们多少粮食,我们就按照现价折算金银还给你们。

面对如此够义气的盟友,李昖却脸色异常难看地支支吾吾了一阵,接着告诉薛潘,自己国家的老百姓都是未开化的土民,所以大家都不认识什么黄金白银,也不知道这些玩意儿比粮食宝贵,所以应该都不会换粮给明军。史书上的原话是:“小邦土地偏小,人民贫瘠,且国俗不认货银之利,虽有银两,不得换米为军粮矣。”

薛潘当场就傻了,一再追问下,李昖不得不道出一个残酷的事实:朝鲜境内,能够由自己人掌握的军粮全部加起来,只够得上一万军队消耗一个月,至于一个月过后怎么办,还没想过。

得了,那就自带军粮吧。

估计万历帝也挺无奈的,摊上这么个倒霉藩国。不过好在大明朝地大物博,几万人的军粮那是绰绰有余,最多也就是南粮北调、西米东输费些日子。况且,李如松虽然在接到命令之后就立刻从西北开拔出发,但毕竟路途遥远,还是需要花费相当时日才能到达。

在此之前,怎么办呢?

朝鲜还差一口气就要被全灭了,日军自然不会安静地等待明朝援军的到来,所以就需要拖延时间,而在战争中最好的拖时间的办法,就是和谈。

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兵部尚书石星。

不过石部长到底是当惯了领导,人脉极广,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他认为非常适合这次谈判的人——沈惟敬。

沈惟敬,祖籍浙江,家中经商,用今天的话来讲,是搞国际贸易的。

他的出生地,是在堺(现大阪府),自幼跟随其父往来于中日两国,所以说着一口不错的日语。而且此人生性油滑,兴趣爱好是钱,擅长且习惯忽悠。

同类推荐
  • 大宋反恐部队

    大宋反恐部队

    北宋宣和年间,“恐怖主义”肆虐,北宋政府大肆打压“恐怖势力”,尤其是盘踞在梁山以宋江为首的“恐怖组织”。
  • 穿越成侯

    穿越成侯

    文兵,一位名副其实的啃老族,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翊贤侯之子。与四皇子共进退、同生死,一起去争那遥不可及的皇位,完成先辈所未能完成的遗愿。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在人世间重新走一遭,就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谋战

    谋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伟大的时代,在这大争之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封建帝制尚未成型。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合纵连横,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名臣显将,穷尽才华,各显风流。洛阳士子陈嵊师从鬼谷先生三年,学有所成,受命下山,先是助楚灭越,而后远走燕国,变法改制,拓取辽东,使弱燕一跃成为强国。他创立民家学派,却与整个天下为敌,别人的梦想都是合天下,对于他来讲,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是一部架空历史,又不完全脱离历史。作者以细腻的笔墨赋予小说神话般色彩,很好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黄土豪情》是以中国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历史性小说。但人物的思想却以现当代为基础,大胆创新,但又不做作。很好的传承和丰富了中国古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内涵。小说里一些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崭新地衬托了大人物当时奢靡的生活状态。也侧面反映当时底层广大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暗示着统治阶级即将灭亡。小说里一段段纠结的爱情故事,年轻人的爱情价值观与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相抨击,以牺牲生命来维护爱情的神圣与伟大。
  • 胜利反攻

    胜利反攻

    本书内容包括苏军的全线大反攻、西欧重新获得自由、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抗日战争局势、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打造时尚王国

    重生之打造时尚王国

    意料之外的重生,沈之淇照样也珍惜多出来的生命。原只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却换上一代大名媛的灵魂。在这个不属于她的时代,无意掀起一场难以想象的风暴。衣香鬓影,灯火辉煌,巧笑嫣然,名媛天成。而他,是天生的野心家。她华贵,他尊荣。她薄情,他冷酷。他们是注定的情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胴

    仙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么多的偶然才能一步一步踏上仙途
  •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 皇级战尊

    皇级战尊

    为尊者当脚踏乾坤,手握诸天,然为皇者,凌云九霄,醉卧天下!
  • 地精也疯狂

    地精也疯狂

    魔兽?顶得住魔武火箭炮不魔法?哥有魔法偏移器武技?哥有无敌腰带巨龙?缩小了再屠哥玩的就是技术流,没有地精科技解决不了的东西!当然!除了借钱以外!且看九宫山石胎道士炼丹时遭丹劫入体,肉体粉碎真空后降临异界,为恢复地精昔日的荣光而书写壮丽的诗篇!
  • 霸道总裁之娇妻你被捕了

    霸道总裁之娇妻你被捕了

    论家世?不好意思,刚被赶出来;论背景?开玩笑,记忆都没有哪来的背景;论特长,简直了,跆拳道,散打,柔道,舞蹈样样精通。空有一身武艺的女子遇上了一辈子都赖不掉的他——论家世?贵族世袭;论背景?20岁就继承了家族企业;论特长?持续时间特别长。终于,某女发怒了,扶着酸痛的腰骂到“你属禽兽的,说好的一次呢?”某男一脸无辜“确实是一次啊?”“尼玛你也没说一次三四个小时啊”“。。。”“我要离婚”“车归你,房归你,财产全归你,我,也归你”(男女主身心干净,新人写手,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鬼莉

    鬼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地狱,稍有不慎,就会跌入地狱之中。。。。。。
  • 衍道天尊

    衍道天尊

    这是一条只能前行的路,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魂力激荡的天地世界,唯有强者,才能顶天立地!少年自漆黑山脉中走出,怀无上魂印,拥蚀天麒麟,一路征战不休,脚踏众生尸骨,他,能否成为那无上天地之主?
  • 四剑圣:就是要整你,怎样?

    四剑圣:就是要整你,怎样?

    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考进了贵族学校。她们一直以平民姿态出现,却还是惹来一堆麻烦,这传说中的四剑圣,既然惹到她们了,那就准备接招吧!
  •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点人情世故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点人情世故

    20几岁不再是一个懵懂的年代,而是女孩人生的交叉口,你该承担起你应负的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你一定要明白:到了这个年龄,你已经不需要浪漫的童话故事,而需要童话故事背后的现实;你不再需要某个男人在自己耳边的海誓山盟,只需要他发自心底的对自己的呵护,给予自己的安全。你也不需要为了某个入而放弃自己的一生,就算是流行歌曲或电视剧里总会有这样一些美丽而痛苦的女人,但是你最好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女人。其实,女孩的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爱自己的老公,一份让自己才智可以发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