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800000024

第24章 中日初战白村江(2)

“苏我入鹿意篡国谋反,图谋不轨!”眼看大功将成入鹿必死无疑了,一直躲在后面的中大兄王子也走了出来,“王上,我们今天将为国除害!”

“绝无此事!请王上圣断!”苏我入鹿趴在地上大喊道。

中臣镰足挥了挥手,佐伯连子麻吕上前一步,对着苏我入鹿的脖子挥下了第三刀……紧接着,知道大势已去的苏我虾夷在围捕大军前来砸门之前,于家中放火自焚。

因为公元645年是乙巳年,所以史称“乙巳之变”。

苏我入鹿之死让宝皇女大为震撼,同时也以为这帮人下一个目标是自己,所以当即就宣布要退位,并表示准备把宝座让给中大兄王子。

旨意传到王子那儿之后,中大兄当时就喜滋滋地准备穿红戴绿地走马上任了,但却被闻讯赶来的中臣镰足一把拦住。

虽说这家伙不是个东西,但脑子确实很好使,正如南渊请安说的那样,苏我入鹿即便是真有谋反之意,那也该和女王事先沟通之后再行杀戮,哪有一声不吭直接在大王跟前把辅国大臣当场杀死的道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谋反呢,更何况苏我入鹿也就是为人嚣张跋扈了一点,做事心狠手辣了一些,真要说他谋反,那纯属莫须有。

所以乙巳之变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中臣镰足和中大兄王子等人一起发动的一场武装政变,并且把女王给逼得退了位。如果这个时候中大兄王子再去当大王,那将没有任何悬念地成为众矢之的,用不了多时就会遭到不测,而身为王子的左右手中臣镰足,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本书主要说的是中日交往史而不是日本古代史,所以对于苏我家在日本历史上的贡献和重要性以及苏我入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就不费过多的笔墨了。唯独想多一句嘴的是,虽然今天在各种日本历史相关的图书资料上我们所看到的苏我家的形象都是相当的寒碜,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明治维新之后才兴起的,在明治之前的史学界,对于苏我氏,至少对苏我入鹿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反倒是中臣镰足,大家普遍都觉得这厮不咋地。

再说那中大兄王子,虽然当不成大王心有不甘,但还是听从了镰足的话,推辞了女王的让位,并且还和中臣镰足一起举荐了轻王子为下一任大王。

这是一个看起来相当莫名其妙的决定,以至于后世为此还产生了乙巳之变的幕后主使是轻王子的说法,但事实上只要稍微想想就会明白,轻王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为当时具备足够人气威望的王位候选人只有三个:一个是中大兄,一个是轻王子,还有一个是古人大兄。中大兄率先排除,那么古人大兄又如何呢?

别忘了,他是苏我入鹿的朋友,你中臣镰足要敢让他当大王那就等着有一天他反攻倒算为友报仇吧。

所以剩下的,只能是轻王子了。

要说这轻王子真是个聪明人,让他做大王的旨意刚到,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然后表示了婉拒。

不但婉拒,还附奏折一份,里面说古人大兄王子德才兼备,在下推荐他当大王。

中臣镰足知道后当时就想哭了,连忙跑去王宫求爷爷告奶奶地请宝皇女再下一道旨意,二请轻王子出山当大王。

轻王子仍是婉拒,仍是推荐了古人中大兄。

在心里骂了无数遍之后,中臣镰足仍是只能装孙子,不仅求女王,又亲自拜访了一趟轻王子,跪求他行行好,当个大王混两年吧。

三揖三让之后,轻王子终于点了头,然后于当年的七月十四日登上王位,史称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登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立中大兄王子为太子,就是接班人,毕竟自己的宝座是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哥俩拼命换来的,总也该表示表示。

而镰足当然也没落下,他被任命为内臣,就是王家政务总顾问,这虽然不是编制内的官员,但却拥有比其他重臣更大的话语权。

还有苏我石川麻吕,则当上了右大臣,当然这是对他弃暗投明的表彰,也是为了让苏我氏的人在朝中牵制那匹新兴的黑马中臣镰足。

犒赏完有功之臣后,孝德天皇开始着手做起了第二件事:改革。

这主要是因为经过苏我家几代人那么一折腾外加隔壁大唐看起来很有威胁,整个倭国堪称内忧外患,不改不行了。

和圣德太子那次被各种牵制伸不开手脚只能搞搞表面功夫的皮毛之举所不同,这一回的改革,将是全面而又彻底的。

至于如何彻底如何改革,孝德天皇自己心里也没谱,所以他找到了南渊请安,请他来帮忙当一回总设计师,拿出一个改革的总纲领来。

但南渊请安表示自己不干。

同时他还用了“圣人不喝盗泉之水”的典故,意思很明确:你们的这个政权是靠发动政变夺来的,老夫绝不同流合污。

但看在倭国黎民苍生的份上,重民轻君的老夫子还是破例给了忠告:“目前的倭国只有以大唐为蓝本,效仿大唐的一切,才有可能脱胎换骨。”

千金难买爷不干,于是孝德天皇只能退而求其次,把苏我入鹿的老师旻先生给请了出来,顺带还找来了和他们同一批去隋朝的另一个老留学生高向玄理,任命这两人为国博士,为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旻高两人的政改理念和南渊请安基本相同,认为倭国当下的出路就是以效仿大唐为目标的幡然振兴,而且还要做到全面效仿,哪怕是造房子的一砖一瓦,也最好跟大唐一个款式。

改革的第一步,是创立元号。

元号就是年号,用于纪年的名号,由中国的汉武帝首创,象征着皇权的正统,在历史上,很多中华周边的藩属小国往往会跟中国用一个完全相同的年号,以表臣服,现在倭国要创立自己的年号,则首先表示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其次也为了表达朝廷的唯一性和正统性。

当年六月十九日,孝德天皇颁布圣旨,从即日起创立元号名为大化,据说意思是伟大的变化,同时召集群臣要求他们发誓:第一,帝道唯一;第二,暴逆已被诛杀,从此往后,国无二君,臣无二心。

然后再宣布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誓言中的暴逆当然指的是苏我入鹿,由此可见乙巳之变未必得人心,不然何苦逼着别人又是表忠心又是发毒誓的呢?

当年九月,入鹿的死党古人大兄王子被杀,罪名是企图造反。虽然这时候的他已经出家当了和尚,但却依旧被砍了脑袋。

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诏四条,是为改革的具体内容。

第一条,叫公地公民制,就是废除原有一切豪族私有的土地和领民,一律改为朝廷公有。

第二条,重新调整地方行政制度。

国家的核心地方自然是首都,首都外一圈叫近畿,同时在近畿之外的地方设令制国为行政单位,一国就相当于今天日本的一县,管理令制国的地方官由中央任命,但大多是当地的豪族,国以下设郡,仍是交由豪族管辖,和之前的区别只是在于土地和百姓不再属于他们了。

此外孝德天皇还开创了日本最初的传马制,用于将地方情报及时传达给中央,以便加强统治。有了这个制度,自然少不了修桥开路,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规划出了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官道。

第三条,效仿了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中国历史在此我就不作介绍了,总之是朝廷计口授田,就是根据人口分土地,而所分土地不许买卖,死后归还国家。

第四条,效仿了唐朝的租庸调制度,要求分到田地的农民必须每年向朝廷缴纳谷物为租,服劳役或者以织布代役(庸),同时再上交地方土特产(调)。

这四条通称改新之诏。

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的制度,孝德天皇也先后做了相应的变革。

首先颁布的是薄葬令,也就是针对古坟时代造大坟刻大碑的那一套,政令宣布,从即日起废除“殉死”这种极不人道又严重扼杀劳动力的风俗,同时也规定,任何坟墓从开工到完工不得超出七日,包括大王的在内。

这条其实是只拍苍蝇不打老虎,比如中大兄王子后来当了大王,史称天智天皇,他的陵墓我们之前就有介绍过,乃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数一数二的着名古坟,这样的陵寝只造七天,你信吗?

其次是重新制定了冠阶。尽管圣德太子的冠位十二阶实行了没多久,但这么多年来要求进步的人士不断增多外加搞死苏我入鹿前后加封了那么多人,十二个阶显然是不够用的,故而孝德天皇在大化三年(公元647年)的时候将冠阶分为了十三阶,大化五年(公元549年)时又增加到十九阶,等到了四十来年后的天武天皇十四年(公元685年),全日本的冠位总共分四十八阶,每个阶段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是不同颜色,当文武百官聚集一堂时,放眼望去,就仿佛置身于大染缸。

制定完冠阶,接下来就得制定礼法了,每个等级的官员见到上级该行什么礼,碰到下属行礼该怎么答复,孝德天皇都制订了相应的规矩。

之前说的每个阶级穿戴的颜色不同,这也是改革后礼法的一部分,此外大王还规定老百姓不许穿红戴绿只许一身素白见人,这叫白丁,也是从大洋彼岸给引进过来的。

再然后是改革军制,首都设五卫府,地方设军团,老百姓要服兵役,叫做防人。

还有就是,继续向大唐派出遣唐使学习吸收那边的先进技术和华美文化,虽然这几乎已然是惯例了,但既然大王都说了,那就姑且算它一条吧。

以上,就是日本历史上最着名的两次改革之一的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了。

另一次着名改革想必你已经知晓了,那就是“明治维新”。

总体而言,这次几乎完全照搬了隔壁唐朝的改新确实在客观上巩固了当时日本的中央政权,并且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实际上对于根本的东西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改变作用。这里的根本指的是国力,倭国仍是倭国,并未脱胎换骨。

大化改新并没有给日本带来什么奇迹般的发展,相反,在改新之后的那几年里,列岛上下一直处于混乱中。

这主要是由于改新的很多内容并不为广大贵族所接受。

毕竟原先贵族们都是大地主,家有良田千顷不说,还坐拥苦力无数,结果一道诏书全部化为乌有,都归了朝廷,归了大王。

别扯什么家国天下,这种事情搁在谁身上都不好受。

不过改新四条毕竟是国策中的核心部分,即便不服也没人敢跨雷池去明目张胆地表示反对,只能在别的内容上做做文章,比如冠位十三阶之类。

出头鸟是苏我石川麻吕。

这人估计被分了不少浮财,所以怨念挺大的,整天背地里念叨着“一夜回到解放前”之类的反动言论,而且还不肯换新衣,身为右大臣却仍是经常穿戴着圣德太子时代的衣冠,虽说没有豪放到上朝时还敢标新立异鹤立鸡群,但久而久之他的一些言论还是传到了孝德天皇的耳朵里,大王当然是相当的不高兴了。

也正在这个时候,石川麻吕的弟弟苏我日向跑来检举揭发,说自己的弟弟想造反,要复辟。

这简直是正中下怀,孝德天皇本人还没开口,太子爷中大兄就先发话了,表示既然石川麻吕想要造反,那就先下手为强,把他给灭了吧。

接着,中臣镰足也紧跟一步表示早就看出苏我石川麻吕有反意,该杀,绝对该杀。

如此一来,原先也只是不太高兴并不打算动真格的孝德天皇反倒是不好说话了,只能由着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点起兵马浩浩荡荡地向苏我石川麻吕家杀过去。

寡不敌众的石川麻吕且战且走,一直退到了飞鸟境内的山田寺,实在是逃不掉了,于是只能自杀。

死之前留下一句话:“尽管蒙受如此冤屈,但我做鬼也依然是大王的忠臣。”

一般而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苏我石川麻吕真的只是个爱抱怨的小老头,至于他对孝德天皇的忠诚,完全没有去质疑的必要。

说白了中大兄王子跟中臣镰足除掉石川麻吕是假,真正矛头指向的是孝德天皇。

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为什么要针对他?这个我们稍后再讲。

顺便一说,孝德天皇有个王妃叫苏我乳娘,她正是苏我石川麻吕的女儿。

大化六年(公元650年)二月,穴门国(后改名长门国,今山口县)国司意外得到了一只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色的雉鸟。一般来讲在古代的东方,全白的动物几乎都是被当作神兽来看待的,所以国司不敢私藏,转手就贡献给了朝廷,为此,孝德天皇龙颜大悦,不仅重赏了那名国司,还将该年年号改为白雉。

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年号。

正所谓新年要有新气象,兴许是觉得光改号还新得不够多,于是在白雉二年(公元651年),孝德天皇又下了一道圣旨,说是要迁都,打算把首都从飞鸟迁到难波(大阪)。

当时没有人说什么,于是当年十二月,大王按照正常的搬家程序把东西都打包好,然后带着后妃奴仆们欢天喜地地从飞鸟出发,住进了难波的宫殿里头,第二年(公元652年)再发圣旨,表示此地很好,并让群臣们也迅速跟着一块儿来,以便尽早展开工作。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大家都表示待在飞鸟挺好,不想去难波。

还有胆大的干脆上奏指责大王明明有飞鸟的板盖宫却一定要去难波盖难波宫,实乃浪费民脂民膏,一点也没有改新的派头。

最后是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哥俩联名上奏,请大王迁回飞鸟。

孝德天皇瞬间明白,该来的终于来了,这矛头总算是对准了自己,于是并不甘示弱,打算以君威压群臣,一口气接二连三地又发了数道圣旨,但依然没有效果,并且反对声一片。

要说日本人也真够胆大的,几百年后的岳武穆能有这一半的魄力就不用上风波亭走一遭了。这孝德天皇的圣旨连发五六道,愣是没有一个人肯上难波,当年舒明天皇换王宫那会儿好歹还有几个小臣跟着,这回别说小臣了,连小仆都没有。

于是大王被气病了,而且还是一病不起的那种。

为什么没人跟他一块儿去难波?

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兴风作浪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因为大家都恨孝德天皇。

为什么恨?

因为这些王公大臣们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土地和子民,都因为大化革新而化作了泡影。

所以就不用奇怪当年冰雪聪慧、胆识兼备,连大唐帝国的使者都不在他眼里的轻王子,为什么当了天皇就变得那么弱了。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要付出代价,轻王子仍是那个文武双全的轻王子,但他即便再厉害,也无法以一人之力抗衡那些因大化改新而失去了原本利益,并因此怀恨在心的旧贵族,外加存坏心捣乱的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

白雉五年(公元654年),被后世誉为尊佛好儒、用人无分贵贱的一代明君孝德天皇在郁闷和寂寞中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八岁。

王位的接替者出乎所有人意料居然是宝皇女。

这是日本历史上头一回已经退位了的大王梅开二度再登宝座。

不是中大兄王子乐善好施放着王位不肯要,实在是没办法。

孝德天皇被孤立至死,最大的原因不是他迁都也不是他干了别的什么,而是他乃大化改新的领导者,至少是名义上的领导者——四条诏书是他颁布的,薄葬令是他签发的,一切遭人恨的事情不管到底是谁琢磨出来的,底下总刻着一个通红通红的王印,这理所当然要遭人恨了。

同类推荐
  • 林家有婿初长成

    林家有婿初长成

    这是个男女平等的世界!男人三妻四妾心有戚戚焉。女人蛮气冲天巾帼不让。现代人重生了,变婴儿了,还被生身父母扔了,被路过的县太爷救了,还被强迫性的塞了个夫人,不过这个夫人才大他这个婴儿两岁。长大了,完婚了,还差点洞房了,老婆关键时刻不要了!理由?她想做我佣人。。。群号174730306进群无条件,喜欢进就进!!
  • 割据一方

    割据一方

    周治来到这个清末民初的年代,已经三年,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国家更加的强大,有这个想法很简单,但做起来呢?父亲是一个商人,逐利;二哥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有来自官府、土匪的阻挠;更少不了日本人的从中作梗……周治能实现梦想吗?这个国家会变的更加的强大吗?这得从书中寻找答案。
  • 春秋列国风云

    春秋列国风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伴随着宗法秩序瓦解的历史潮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强者出”的局面,天下为之大乱……【本书是借用网上的资源而成,仅供学习交流】
  • 首席外交官

    首席外交官

    现代外语学院的高材生沈哲再一次西藏腹地的探险性旅游中阴差阳错地穿越回了1868年成为两江总督沈葆桢(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儿子,一代封疆大吏林则徐的外孙,本来想老老实实熬到老爷子去世就移民美国,但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最终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走上了救国图强的道路,利用自己的优势与西洋各国谈判桌上迂回周旋,成为大清帝国的首席外交官。
  • 女皇登基直播

    女皇登基直播

    神仙也有失职,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我帮你挽回。好吧,看我穿越为你们带来一代女皇登基的直播秀场吧。
热门推荐
  • 二度穿越:小兽娘的魔兽生存指南

    二度穿越:小兽娘的魔兽生存指南

    第一次穿越,她成为了古代玄幻世界的灵族圣女,每日辛辛苦苦修练,以上古神兽作宠物,强大如她,却终是挡不过老天的玩笑,再度穿越,她成为了神族最强的公主,醒来不过二十分钟,她却被人施咒,变作了魔兽,灵力消耗完的情况下,她忍住身上巨大的伤痛去了人间,从此她便成为了一只有人性会说人话的魔宠。因为好奇“捡到”一块古怪的石头,从此背负上了为那个神秘人寻找身体的旅途…谁说魔、神两族不能通婚?本公主就要反其道而为之,乃们谁打得过我就上啊!
  • 符文幻想曲

    符文幻想曲

    一场意外使得暗夏来到异世界,他被这个世界所排斥,原本的力量得到了巨大限制。这时早以消散在历史长河中被人类所遗忘的古老存在开始了苏醒。在即将到来的波涛汹涌的时代,暗夏如何迎接各种事物?他的命运又会怎样?
  •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凝结了幽默口才的精华,系统地向读者阐释了幽默口才的本质、养成技巧和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对不同场景下幽默口才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解读,直接给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不仅如此,书中还包含大量的口才案例,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幽默的真谛。通过阅读《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读者既能迅速掌握幽默语言艺术的精髓,又能阅读中享受语言的魅力,愉悦间掌握幽默技巧,自我修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幽默高手。
  • 穿越之不能没有你

    穿越之不能没有你

    因为一块宝玉和一个荒唐的预言,越妃晴被逼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可是当那块玉回到妃晴手上的时候,因为一个小意外,她竟然来到了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时代.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最想珍惜的一切,可是事与愿违......
  • 壮士悲歌

    壮士悲歌

    有时候,坚持就意味着执着,也可能是剑走偏锋。这本书,一群人的江湖,一个人的理想。
  • 狂野战妃:王爷有种单挑

    狂野战妃:王爷有种单挑

    坑姐的穿越真心醉了,玩心跳玩惊险玩刺激真的好吗?别人是王妃公主,她是傻子废物+残废丑女+炮灰;别人是美男环伺逍遥无限,她是庶姐谋害差点儿湿身;别人是壁咚胸咚,她是屁屁咚还被疯狗狂追。某王霸道地不许她与别的男人接近,她扬言再管她就废了他第三条腿!他欺上身:“你抓了本王的屁屁,祸害了本王不近女色的美名,不该补偿本王吗?”某女斜眸:“怎么补偿?”有一日,引无数名门闺秀折腰的御王要迎娶帝都第一号傻子废物。她梨花带雨,悲催地逃命:人家还没长圆润,才不要嫁给那个独断专行残暴嗜血的银面战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世之守望

    永世之守望

    今天你们让我毁灭,明天我将统治世界!一代枭雄,为情所困,为奸人所害而转生。他是否能成功复仇,是否能再遇伊人?
  • 逆流无法定向

    逆流无法定向

    逐渐步入社会岗位的九零后,如何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社会!学生与上班族,两种身份该如何如完美的进行转变?是该去适应还是选择改变?面对人生头等大事,身患懒癌的单身宅男如何去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是消极应付还是去积极追求?
  • 冒牌天帝

    冒牌天帝

    一统三界的玉帝陨落了,天帝玉玺落到窝囊一事无成的张成手上。这个冒牌天帝从此开始了他纵横天下,一统三界的行程。收齐天帝武装,泡尽三界美女,带着一帮兄弟扫遍三界对手,唯我独尊。不一样的天界,不一样的创意,绝对幽默,绝对好笑。那个……不说了,自己看吧。
  •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是一个帝国的时代!日不落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帝制在20世纪初仍然是主流,在这个帝国时代怎能少了中华帝国!李思不小心回到了1902年,然后他干翻满清,脚踏小日本,拳打北极熊,调戏山姆大叔……一不小心西伯利亚变为后花园,太平洋成为内湖,大洋洲是跑马场……在新建的皇宫里,李思猥琐的暗道:“这是一个帝国时代!”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