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9100000012

第12章 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10)

每次打了依依,事后我会和她再交流,给她讲道理,告诉她爸爸为什么要打她。所以,每次惩罚都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而且没有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要靠自己去走。母亲的使命不是陪孩子走他要走的每一步,而是舍得放开手让孩子学着自己走路。母亲们要做一个“旁观者”,对孩子少“呵护”一点,对孩子的事情少参与一点,不必想着要帮孩子或者为孩子做这做那,要孩子尽早学会自己走路,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我想,天下所有的母亲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顺利成长、成熟,独立于社会。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只管给以适当的激励、适时的引导、适度的关注、适宜的评价就可以了。

记住:不要喧宾夺主,让孩子做主角,我们来当好配角!孩子今天的“自主”就是明天的独当一面!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试问天下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如何爱孩子呢?当然是尽最大能力让孩子过得舒适、开心,人生之路畅顺、没有波折……

因此,孩子一路走来,母亲们对他们呵护有加,怕他们冻着饿着,怕他们受委屈,不舍得让他们吃苦让他们受累,更不舍得让他们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母亲也是大包大揽,她们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承担了一切:大到规划孩子的未来,小到上学替孩子背书包。她们不让孩子出去玩,怕摔了、碰了;不许孩子交朋友,怕遇到坏人;不愿意孩子参加集体劳动,怕孩子累着;孩子有了错,不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家境富足或者有权势的家庭,甚至利用各种关系,不仅让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且为孩子的求学就业大开方便之门,铺就一条洒满鲜花的人生大道……孩子成了家里的“小太阳”,一路成长几乎没有一点波折,更不会经历艰难困苦。看起来,这样的孩子真是幸福,这样的生活真是美好。

可是,“一帆风顺”只是存在于人们的祝愿之中,人的一生怎么会没有波折呢?成长过程中,在母亲的照顾和庇护下,孩子可以无忧无虑远离风雨,可当他也成为成年人,也要踏上社会独对人生的时候,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要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的。但是,幼时的“完美生活”早使他的心理脆弱至极,没有一点抵抗能力。所以,在未来的复杂、艰苦的情况下,他会无所适从,苦难和挫折会让他难于应付甚至被击垮。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有时要对孩子“狠”一点。我所说的“狠一点”,就是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苦,要放手让挫折、困难走进孩子的生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利用合理的途径提高孩子的心理抗挫折能力,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让孩子具备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母亲,而且绝大多数母亲对孩子是穷尽所有,倾注满腔的爱。爱孩子是母亲之天性和职责,可是过多的过度的保护和爱只会使孩子长时间沉溺于母亲编织的温柔保护圈里,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因此,母亲这种过多的感情投入,并不是真正爱孩子,而是教育的偏差,要说是爱,也是一种自私的爱。

当教师的妻子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把教室的窗户玻璃碰碎了。老师严厉批评了他,并罚他扫地以示警戒。第二天上学时,男孩的母亲带着他找到了老师,问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要批评孩子?老师将事情陈述了一遍,男孩的母亲听后大为不满,她认为:孩子踢球没有错,玻璃踢碎了又不是故意的。再说,玻璃碎了,赔就是了,何必要罚孩子扫地。母亲慷慨陈辞,给孩子的老师好好上了一课。男孩站在旁边,开始时还低着头,慢慢地头抬起来了,眼神里的胆怯也没有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妻子感慨说,这样的事越来越多,几乎每个老师都经历过。现在老师越来越不好当了,学生犯了错误,管不是,不管也不是。管了,家长心疼,动辄找来评理,处处护着孩子,为孩子辩解,认为老师不该批评自己的孩子,闹得老师在学生面前很没面子;不管,又觉得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与心不安。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容一点质疑的,可是当带着欣赏、包庇、疼惜的目光看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爱往往陷入“误区”。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缺点,家长不是采纳老师的建议,积极和老师配合改正孩子的缺点,而是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孩子有偷窃行为,不是严厉训诫,责其改正,而是替孩子担心是否被人发现;孩子和别人打架,不是教育劝阻,而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甚至背后教孩子如何在“战争”中不吃亏……

这种爱子心切却又缺乏正确教子思想的做法,看似对孩子的呵护,实则将使孩子在扭曲和畸形的爱中走向歧途!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山鹰常常把巢穴筑在悬崖边上,当雏鹰张出双翅,山鹰就停止衔食喂养它们,而是衔着雏鹰,狠心把它们扔下山崖,看它们在山崖下挣扎、扑腾,在它们好不容易飞上来之后,再一次扔下去……

山鹰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怎会如此“残忍”地“虐待”自己的孩子呢?可是,正是这种“残忍”的“虐待”最终练就雏鹰一副健劲的翅膀。所以说,山鹰这样做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理智而充满远见的爱。

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一个新的群体——“啃老族”,而且据调查这一族人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至今已经约有30%的成年人由父母供养。这就是父母倾尽爱心养育孩子的结果。如果能如山鹰那般理智,孩子何至于在该自立的年纪依旧不会“独飞”?

所以,我想说,爱孩子,别忘了要拿出山鹰的“狠”来,逼孩子独立自主。隔断“脐带”,把孩子推出去,孩子才能自立于世。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一位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单身母亲,为了逼独生子成为真正的男子汉,隐瞒了自己身患绝症的病情,狠心地将他赶出家门,让他去独立谋生,经历艰苦的磨炼。儿子坚强地挺过了事先约定的一年期限,可母亲已经离开人世,留下一份用心良苦的遗嘱。其中有些话特别感人:“当妈的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但是如果把什么都给孩子事先准备好,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生活,那只能是害了孩子。今天你是富翁,明天有可能成为穷光蛋。一个没有艰苦卓绝精神和没有经历过社会磨炼的人是早晚会被淘汰的。”

这是一位“山鹰式”的母亲,想得深,看得远,如山鹰那样,把儿子“逐出”家门,待自己不能守候在儿子身边,孩子已经成长为自立于天地间的男子汉。

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就不准乱花钱,每一个孩子可支配的少量零花钱也要记帐。在学校读书时,一律在学校住宿,大学毕业后,都是自己去找工作。直到他们在社会中锻炼到能经得起风浪以后,上一辈人才把家产逐步交给他们。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别认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没有出败家子,使其家族历经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一向欣赏这句话的铿锵,多年来不仅自己在努力实践着这句话,而且在用这句话教育依依。

培养依依的自立意识,我时常如山鹰那样,作出一些“逼子”的事情。

比如4岁时,独立睡自己的房间,5岁多一点时,让她独自一人在家里过上一天等等。

每当看着一些小孩子,像小油瓶子一样粘在妈妈的身上,走一步跟一步,稍一看不到父母的身影,就大哭不止,我就自豪于独自在家的依依,她让我们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安心地把一整天的时间都交给她……

“善教子者,教于孩提”,从依依呀呀学语开始,我对她就不娇惯、不纵容,尽管我从心里疼她,爱她,但是该“狠”的时候,我决不“心慈手软”。尤其在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抗挫折能力方面,我是“狠心”到底。

依依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没少摔跤。每次摔倒了,孩子难免要大声哭叫。我分析孩子哭叫的原因,第一当然是因为摔疼了,第二则是要引起大人的注意,让大人来扶自己。所以,只要确定孩子摔得没有什么大碍,我一般不会去扶她。我对依依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总是要别人来帮你。

其实,孩子趴在地上大哭的时候,我也很心疼,恨不得马上跑过去抱起她,把她搂在怀里哄一哄。但是,我总是克制住自己,在孩子哭的时候,把头扭到一边装作没听见。依依哭上几声,看到爸爸没有过来扶自己的意思,就会自己爬起来。

为什么优越的外界条件总是会令人走向衰亡呢?因为安逸环境对人的意志有不易觉察的瓦解作用,我们成年人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太过休闲的生活有时让人觉得莫名的空虚,人也会变得敏感而脆弱,当大风大浪袭来时就手足无措。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和保护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那样他们才会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所以要母亲们放开手脚,相信你的孩子:他能行!

不要无原则满足孩子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却只有一个,所以几乎所有的母亲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而对于孩子的一些物质要求,无论是吃的喝的,穿的还是玩的,只要孩子张嘴说要,母亲则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满足。

对于这种做法,大多数母亲不以为然:我们有这个经济条件啊,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没什么困难,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高兴呢?甚至没有经济条件的也声称:“没钱借钱也要给孩子买,别的孩子有的,咱的孩子不能没有。”真应了“铁人”王进喜的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我们经常听到妈妈们叹息:孩子的脾气太坏了,想吃麦当劳就得马上去买,迟了点就哭闹不休;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不撒手,不给就躺地上打滚;要到动物园去玩,刚说没时间,马上就大发脾气……而虽说无奈叹息,但大多数母亲出于对孩子的爱,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很少有无动于衷的,要么赶紧哄劝,要么赶紧答应孩子的要求。

有句成语叫“欲壑难平”,说的是如果纵容欲望,欲望将是无止境的。孩子只要想得到什么东西,就立即得到满足,长此下去,孩子就会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没有耐性去等待欲望实现的过程。

孔子讲“克己复礼”,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之合乎礼的规范;孟子讲“寡欲”,“养心莫善於寡欲”;荀子讲“节欲”,“欲需不可去,求其可节也。”“寡欲”是难于做到的,但是,“克己”和“节欲”不但可以做到,而且也是维持人类社会有序与平衡所须的,我们应教育子女“节欲”。

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生理的欲望、生存的欲望、享受的欲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欲望,人类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是人的欲望不能无限制地膨胀,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克制自己的欲望。

东子认为,孩子的物质需求不是不能满足,但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有些需求我们可以即时满足,而有些需求则是不可以无原则满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孩子提出的任何需求,我们都不打折扣的加以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定势: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这样一来,在未来的独立生活中,孩子会出现诸如缺乏奋斗意识、缺乏耐性、任性、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难免使孩子饱受挫折和打击,严重者由此产生忧郁、躁狂等心理疾病。

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也是有学问的,它关乎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不容我们忽视。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父母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是许多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

有一位妈妈非常明智,她每次带女儿去商店前,总是先跟女儿说:“今天,妈妈带你去商店玩,你可以买一件你最想买的东西,价格在20元以内。你得先想好要什么才决定买,如果你要好几件东西,妈妈就不带你去了。”女儿听完妈妈的这个“条件”后,总是高兴地回答:“妈妈,我知道了,我最想要一个小娃娃,不过我还得去店里看看什么娃娃漂亮。”于是,母女俩就去商店了,妈妈带着女儿看各种各样的娃娃,并给她讲一些与娃娃有关的故事,女儿最后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娃娃回来。

在我的家庭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例子。我同依依来到沈阳后,有一次我和妻子带依依去买鞋。事先跟依依说好了,凉鞋买100元以下的,旅游鞋买150元的是上限。来到兴隆大家庭(沈阳的一家大型商场)后,望着琳琅满目的各式牌子的鞋,依依先是兴奋了一阵,但看到标价后,脸色暗淡了下来,因为按我们给他规定的价钱,只能买她不太喜欢的样子的鞋。

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同妻子商量了一下,然后告诉女儿说我们不能给他买太高档的鞋。因为她还小,正处在长身体时期,如果买贵的鞋子,明年不能穿了就太可惜了。况且,爸爸妈妈买的鞋子也只不过200元左右。经过我们夫妇做工作,最后依依高高兴兴地挑了一双80元的凉鞋和154元的旅游鞋。

东子认为,给孩子买东西,需要事先定好她要买的东西及价格上限(当然家长要了解所买物品的价格行情)。适当地拒绝孩子很重要,即使你完全是可以满足他的。但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要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说“不”。

满足孩子需求要讲究策略。我在满足依依的物质需求方面,视不同情况分为“即时满足”、“延迟满足”、“不能满足”三种处理方式。

对于孩子的基本要求,比如天寒了需要买棉衣,文具用完了需要补充新的,这样的要求我们当然要即时满足。即时满足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所需之物是当前必须之用。比如,有一次依依刚下楼上学去,就又返回来取伞,因外面下雨了,我一边检讨我的疏忽一边找伞,可是就是找不到放哪了,而且眼看依依要迟到了,依依提出拿钱去买一把伞。这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要求我当即点头应允,给了她钱,目送她到楼下超市买雨伞。

而更多的时候是“延迟满足”。

同类推荐
  • 精典教育-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

    精典教育-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

    本书是作者夏洛特·梅森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后写成的,介绍了孩子的思维过程,使家长在教育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书中,夏洛特·梅森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避免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2002年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在个人成长规律和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兰海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融会贯通,探索兼具中西特色的“新教育法”,推出了“无痕教育”、青少年“通识教育”、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教育项目,并针对教育现状,开发出了青少年成长顾问项目、父母成长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十多年来,因着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互相促进,这些项目和课程均取得良好效果,她引导家长积极面对孩子的成长,陪伴和带领上千名孩子走上自信、快乐的成长之路。
  •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本书选取了母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您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母亲。全书从10个方面入手,包括与孩子如何沟通、如何引导孩子的健康心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树立信心,学会宽容,学会赞赏,懂得感恩,学会谦让,积极创新等方面,阐述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供培养好孩子的方法,为母亲教育孩子提供诊断、指导,帮助母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 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本书分别从生活、学习、沟通、心理、品质五个方面列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56个大问题,并且提供了详尽实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才艺塑造篇

    才艺塑造篇

    全书分为学习才艺的目的和选择;才艺选择与培养原则;怎样发现孩子有无绘画发展潜力;怎样发现孩子有无美术发展潜力;怎样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等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我的修真室友

    我的修真室友

    我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来到大学的我却发现惊人的秘密,我的室友居然都与我们不同,都来自一个未知的新世界……
  • 假面英雄

    假面英雄

    李凡是个平凡的少年,在一天傍晚,他得到一张面具,从此,一切变了......
  • 都市箭侠

    都市箭侠

    一阵光华闪过,雷明顿重新出现在熟悉的寝室之中。镜子里的雷明顿同样没有丝毫改变,那个呆了十年的角斗士空间如同一场梦境储存在雷明顿的脑海中。看着胳膊上的7F烙印,雷明顿知道那不是一场梦,从1000个融合黄忠之魂的英雄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却选择回到现世,回到自己的故乡。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霸道校草的甜心丫头

    霸道校草的甜心丫头

    【全本免费完结!阎慕芹的故事《冷酷校草的专属嚣张丫头》】冉夕乔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让她心动的人了,她一直都以自己为中心,脾气很坏,在同学的心里她是个不好惹的主,但有一天她遇到了比她还要不好惹的四个校草,而且其中有一个校草竟然让她有了心动的感觉……
  • 碎心劫

    碎心劫

    天帝之女羽露下凡历劫,与太阳神之子严苍相遇,爱了这个作为凡人的她不该爱的人,为此沉沦一生。
  • 残雪妃歌

    残雪妃歌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都市白领,花语集团的首席总裁,怎料一朝穿越,竟变成了爹不疼、娘早死,姐妹欺的嫡出三小姐。嫡女又如何?不疼不爱、不受宠就算了,可为何还要将她赶尽杀绝?她也仅仅只是八岁的孩子而已。六年的韬光养晦,她强势回归,誓要为原主夺原本回属于她的一切。只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的男人,让她头疼得想杀人;她严重怀疑,他真是那个外界传言残酷暴冽、风流成性的花花王爷?
  • 阴阳殒

    阴阳殒

    大千世界,莽莽臻臻;鬼厨降世,一梦万年;第七位面,鬼神皆惊。通往未知的门,菩提下的魅影,三生石上的名字,凋零的血月纷飞旋转交织,寻找着太阳的印记。
  • 冷漠界主的淡漠夫人

    冷漠界主的淡漠夫人

    当古武界传人,医毒双绝踏天下的邪医重生隐世家族昔日的废物今日的家族第一人少主无欲无求无情无素。掌握大陆的霸主冷漠无情,嗜血成瘾却宠妻如命。本以为她不会爱上任何人,可是当他毒发跌落悬崖时,青丝成白雪时,对着天立下毒誓,伤欺他者,接受她的怒火,不死不休。为了他不惜进混沌界与整个世界为敌只为了他。没有对与错爱与不爱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原来真的有前世今生,来生万世生死相随!
  • 欲登仙

    欲登仙

    一座祖传玉鼎,居然有将物品提存到极致的功能,从此华衍的人生.....什么,你居然制符用的还是黑狗血,呵呵,那我就不告诉你我用的其实是真龙血啦。什么,你居然不敢多吃丹药怕有丹毒,呵呵,那我就不告诉你我像吃糖豆一样吃丹药啦。什么,你居然连炼器的材料都凑不够,呵呵,那我就不告诉你我家马桶都是太乙精金做的啦。什么,你体内真元居然还斑驳不纯,呵呵,那我就不告诉你我的真元没有一丝杂质啦。那你的心性和肉体总不能也能提纯吧,哦,好像真不能。诶,你总不会认为我就这一件宝贝吧.....会有热血但不会无脑,会有多美但不会种马。
  • 心灵鸡汤: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Ⅱ)

    心灵鸡汤: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Ⅱ)

    春天,缕缕耀眼的阳光冲破厚厚的乌云,给予万物以新生的希望;夏天,斑斑热情的阳光穿透了茂盛的枝叶的缝隙,给予人们片片舒爽的阴凉;秋天,丝丝柔和的阳光折射熟了枝头的果实,给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勇气;冬天,捧捧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固的冰雪,给予人们不怕困难的信心。有阳光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自信的笑脸;只要有阳光,就必然有希望。阳光,充满爱意;阳光,充满生机;阳光,充满力量。当阳光成为一种品质与气质,我们的守望就会显得从容与殷实;当阳光成为一种指示和能量,我们的守望就是一季沉甸甸的丰收。阳光就是一剂良药,它能够排除我们体内消沉的因素,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并且充满自信。缕缕阳光如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