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900000007

第7章 “我们的目的(6)

当然,毛泽东不可能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所有的人都像林克一样去阅读。他根据对象不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也不同。由于毛泽东身边年轻的警卫、卫士、服务人员,多半是工、农子弟,他们较单纯,但文化水平低,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缺乏,阅读哲学著作有困难,毛泽东就要求他们从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开始。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中央警卫局还为他们办了文化补习学校。

为了适应他们的文化水平,毛泽东有时也有选择地推荐他们读一点通俗的理论小册子。

1960年,毛泽东又给林克写了一封信,让他帮助找书:“冯契著《怎样认识世界》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印行,1957年出版,我想找四、五、六、七、八本送给同我接近的青年同志阅读。请你找一找。如找不到此书,则找别的青年人能够阅读的哲学书,要薄本小册子,不要大部头。请你办一办,几天之内找来送我为盼!”毛泽东认为冯契的书写得通俗易懂,又不是大部头,比较适合身边工作人员阅读。

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还有,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家喻户晓,几十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子和国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毛泽东的读物来源和印章

毛泽东与书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无论是他的办公室,还是卧室,玉泉山、中南海丰泽园……甚至在游泳池和休息室里都放着书。毛泽东的读物都是怎么得来的?他曾经使用过什么样的藏书印章?

毛泽东的藏书。

走进中南海丰泽园的毛主席故居,你一定会被里面那简单的陈设所吸引。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的住处,这里既不是什么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没有名贵的古玩字画,除了一些朴实无华的生活必需品外,到处都是书籍。书架上、桌子上、茶几上,就连睡觉的木床上也有一半码放着一二尺高的书。

毛泽东的书库在丰泽园菊香书屋院内的西厢房,这里收藏着他藏书中的精华,也是他最喜爱及平时常用的书籍。菊香书屋的西房,南边过厅的五个书架,是专为毛泽东个人藏书的地方,这里藏书达几万册,是解放后逐渐建成的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又适合他需要的个人藏书室。

可以说,毛泽东完全生活在书的海洋中。这种起居格局,直到他搬到游泳池后依然保持着,给每一位亲眼目睹过的人们,特别是到过这里的外国朋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此有过细致的描述。他说:“这是一间中等大小的房间,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桌上、地下也堆着书。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领导人的会客室。”

毛泽东藏书的来源

据毛泽东的最后一名机要秘书张玉凤介绍:“主席藏书有多种渠道,有的是自己买的,相当一部分是别人赠送的,也有一部分是战争年代随着他转战南北,一直保存下来的。”“当年打土豪时,吃的穿的都分给穷苦乡亲或手下将领了,而好的书爱不释手,主席就自己保留了下来。”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图书稀缺,毛泽东总是千方百计找书读,尤其是想方设法收集马列著作。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就是在1932年4月红军打漳州时收集到的。

到陕北以后,毛泽东还通过各种渠道从国民党统治区购买各类书报。在延安,他的书逐渐多起来了,并有专人替他管理。他的书起先被放在离住处不远的一排平房里,后因日机轰炸,又被搬到一个很深的窑洞里,保护起来。

毛泽东十分爱惜自己的书。有一次,他的一些书被别人搞散失了,他非常生气,这件事他一直没有忘记。

1947年从延安撤退的时候,别的东西丢下了很多,但是他的书,除一部分在当地埋藏起来以外,大部分,特别是他加了批注的那些,经过千辛万苦,辗转千里,以后搬到了北京。这些书是毛泽东藏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珍贵资料。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读书的条件好了。

为建设毛泽东的个人藏书室,田家英花费了不少心血。

在逄先知接管图书不久,毛泽东就提出,要把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图书都给他配置起来。这个要求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后来实际上也没有做到,由此可见他对书的酷爱。当时毛泽东的书总共还不到十个书架,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逄先知离开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就是1966年夏,他的藏书已达几万册,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又适合毛泽东需要的个人藏书室。

毛泽东的藏书,除马列著作和鲁迅全集以外,一些著名类书和丛书,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备要》、《万有文库》(部分)、《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各种世界名著翻译丛书等等,基本上配齐了。

毛泽东的个人藏书可谓丰富,但仍不能满足毛泽东的需要。他还经常要身边工作人员向一些图书馆替他借书。

1958年夏,北京图书馆换发新的借书证,身边工作人员特地给他办了一个。北京图书馆的同志出于对毛泽东的敬重,把他的借书证编为第一号。

甚至在外地,他也要借书,杭州、武汉、长沙、广州、成都、上海、庐山等地都有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说起借书,有一桩趣事不可不提。众所周知,毛泽东非常喜欢书法,在少年时代,他就爱好王羲之的字。1959年4月以后,他不再担任共和国主席的职务,退居二线。这时,他休息时便练练书法,好像是有意陶冶性情似的。

毛泽东的书法。

一辈子克勤自俭、奉公廉洁、生活极其朴素的黄炎培老先生那里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他视如命根,珍藏多年。当毛泽东知道了这一国宝后,也很想一睹为快,便想向黄炎培借阅一下。

倘若是别人来借,黄炎培倒要考虑一下,当他听说毛泽东要借这本真迹,当然一口应诺,答应借一个月。

一拿到这本王羲之的真迹,毛泽东简直是如获至宝。在这一个月中,他只要工作一停下来,便翻开这本真迹,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一会儿凝视着字迹仔细琢磨,一会儿又提起毛笔,对照着练习。有时练到兴头上,连警卫员叫他吃饭都叫不应。

可是,刚刚过一星期,黄老先生就沉不住气了,似乎毛泽东要昧了他的宝物似的。或许是这本真迹太珍贵,或许是黄炎培本人太珍惜的缘故,他便频频打电话来询问。有一次电话打到值班室,正逢毛泽东的警卫员尹荆山接电话,只听黄炎培在电话中问:“我借给主席的那本王羲之真迹,主席看完没看完?什么时候还?”

“这……”尹荆山迟疑了一下,“这情况我不太清楚,我给您问一下。”

于是,尹荆山便借给毛泽东倒茶的机会,对毛泽东说:“主席,黄炎培那边又来电话了。”

“嗯?”毛泽东掀起眼皮,淡淡的眉毛开始收拢。

“他们……”尹荆山顿住了,知道毛泽东有点不愉快,不知怎么说才好,过一会,才吞吞吐吐地说:“他们……又催呢。”

“怎么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毛泽东一听,便知是为那本真迹的事。顺便将手中的烟嘴摔到桌子上。因为当时赫鲁晓夫正在逼债,所以毛泽东随意说了这句话。

“主席”,尹荆山见毛泽东这个状态,怕他生气,连忙解释说,“他们,他们不是催要,是问问。就是问问主席还看不看?”

“我看!”毛泽东喝口茶,重新拿起烟嘴,语气转缓和一些了,“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们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可是,过不多久,黄炎培又打电话来了。因为上次询问没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所以这次电话竟直接打到毛泽东那儿。毛泽东只得抓起了电话。

黄炎培在电话中一听是毛泽东的声音,便先谈了一些别的事情。到最后,他还是问了那本真迹。

毛泽东在电话中问道:“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

此后,毛泽东便更加抓紧地研读从黄炎培那儿借来的“国宝”。

一个月快到了,毛泽东将王羲之那本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给尹荆山,郑重地关照说:“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

尹荆山说:“黄老那边已经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

毛泽东摆摆手,说:“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还,他失信,谁失信都不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事后,毛泽东对黄炎培的催讨评价是:“不够朋友够英雄。”

身为党和国家领袖,毛泽东却以朋友和君子之间的交往对待黄炎培先生,于平凡之处见伟大。毛泽东对黄炎培敢于不给面子的多次催讨,给予“够英雄”的评价,体现了对黄炎培的赏识,同时也显示出毛泽东的胸怀和度量。

毛泽东的印章

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不过,他早年的书籍是没有藏书印的,他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书上用毛笔题上自己的名字。

比如,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一本石刻线装本《诗经》,现收藏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本名《诗经备旨》,全名为《经元堂诗经附考备考》,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雾阁邹梧冈编辑,其封面上毛泽东用毛笔书写了“润芝”二字。

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论语》。

此时的毛泽东还读过石刻线装本《论语》,系宋朱熹所辑《论语集注》,现仅存下册,毛泽东当年在封面上用毛笔书写有“咏芝”二字,这是毛泽东早年用过的另外一个名字。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内还收藏有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过的《曾文正公家书》(清光绪己卯传忠书局刊印木刻本),现存该书的第四、六、七、九卷四册。每册封面右下方都有毛泽东用毛笔手写“咏芝珍藏”四字。

毛泽东最早的藏书印究竟在何时,是什么,目前还无法确定。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赠送给新开办的气象训练班一本《自然地理》,该书上钤着一方“毛泽东藏书”印迹,这很有可能是他最早的藏书印了。

还有,毛泽东曾用过他的手书草体“毛泽东”三字印章,印色为蓝色的。例如他所藏的两套郭大力、王亚南合译《资本论》(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的封面上就钤有这种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藏书日益增多,这时,在毛泽东的藏书上分别钤有两种朱文铁线藏书印章,均出于篆刻名家之手。这两种藏书印章的印文相同,都是“毛氏藏书”四字。

其中一枚印章出自北京篆刻家刘博琴之手。刘博琴出身于篆刻世家,他擅刻铁线篆文,功力颇深,风貌稳重遒道劲,秀丽娟美,平整中见精神,在京城琉璃厂有“博琴笔”之誉。早在1937年秋,毛泽东曾找刘博琴刻过“润之”一印。十几年后,大约是1949年,毛泽东再次派人找到刘博琴,并交给他一封刻印的信件。交代刘博琴此印要仿明代一方古印上的那种字体,印文为“毛氏藏书”。刘博琴刻好此印后,毛泽东就让人钤于他的藏书上,就连他在延安时期读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河上肇著,李达等译,昆仑书店1930年11月版)等书籍上也钤盖上了此印。

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印章。

另外一枚印章出自上海篆刻家吴朴之手。可能是因为刘博琴刻的那方已有磨损了,1963年,毛泽东委托全国工商联主席陈叔通在上海替他再刻一方藏书印。而陈叔通与吴朴交往甚密,所以就请吴朴奏刀。吴朴(1922~1966年),字朴堂,号厚庵,浙江绍兴人,西泠印社创办人吴隐从孙,幼承家学,擅金石书画,入秦出汉,不拘一家。吴朴刻这方印章时,妥善处理了印文中“毛氏”和“藏书”四字笔划疏密和布局的矛盾。他在谈起刻治“毛氏藏书”印时说:“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所藏书之多不胜数。书多,盖印多,印面就容易磨损,必须深刻才不至于磨损,上下线条又必须一致。”毛泽东对吴朴刻的这枚藏书印同样非常喜欢,后来,在他的许多藏书上都钤有这枚印章。

把书作为礼物赠送外宾

毛泽东不独藏书,还经常向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人送书,推荐书。他还把书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到访的外宾。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游泳池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会见时,毛泽东把自己读过并画有眉批的书《楚辞集注》送给田中角荣。田中角荣很高兴,他通过翻译问毛泽东:这本书是送给他个人的还是赠送代表团的。毛泽东知道后十分肯定地用手指着田中角荣说:“就是送给你的。”田中角荣欣喜若狂,双手捧着《楚辞集注》,用日本民族特有的礼节方式,一边鞠躬,一边连说:“谢谢,谢谢。”过了半年,田中角荣又把毛泽东赠送给他的《楚辞集注》复制品返送给毛泽东。毛泽东也是十分高兴,这本《楚辞集注》的复制品后来就一直被收藏在毛泽东在游泳池的书房里。

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读书观到

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

他爱读书,但却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他从不搞虚玄的学问。

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行动果断。

他用自己的一生圆满地实践了他所崇尚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读书观。

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其早期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读书观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毛泽东爱读书,但他却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毛泽东读书,最善于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是毛泽东读书基本的读书观和出发点。

正是由于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革命救国等实事求是思想,才有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否则,中国还得在黑暗当中摸索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史和世界史都得改写。

历史证明,凡是学问越做越虚、越做越玄,脱离实际的时候,离危险也就不远了。

宋朝和明朝,空讲理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八股文盛行,四书五经被读成了死书无经,结果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大汉民族最辉煌的时期过去了。中间虽然出了几个文武兼备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辛弃疾等,无奈人数太少,他们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宋、明王朝的灭亡给中华民族和汉族知识分子以巨大的刺激,曾经富裕、辉煌的王朝,却被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给打败了,这让自视文明开化的汉族秀才们开始反思。

宋末时有“器”和“理”关系的争论,“器”就是“实事”,理是“是”,争论的焦点是理于器中还是相反。民国初期,北京大学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这一争论的延续。

后来,明末清初,汉族知识分子更加开始讲究学以致用。

最早提出知行合一的是王守仁,字阳明,他是明朝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此后,知识分子受其影响,有了学以致用、不尚空论的特点。王阳明之后是王船山(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他们都是大学问家,同时又都习兵尚武,这种学风在中国湖南扎下了根,影响到曾国藩、张之洞,乃至后来的毛泽东。这是一个群星灿烂、英雄迭出的时代,而造就这些时代英杰的就是实事求是和学以致用的学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只讲主义,不讲武装。毛泽东告诫他,革命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陈独秀不信,半年后的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向共产党大开杀戒,共产党的发展几乎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后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之后,上了井冈山,并说共产党要学蒋先生,要抓武装,要农村包围城市。

同类推荐
  • 耿介孤忠:寇准

    耿介孤忠:寇准

    本书共分为青年时代、北兵压境、悲壮北征、真宗继位、澶渊之盟、贤相王旦、二次罢相、寇准的才情七章,结合史实,通过经典事例,展现了“大忠”之臣寇准的人生传奇。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作为开创大唐盛世的开元之君,其本身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唐朝初年的命运。首先,他是一个有抱负、敢作敢为的英雄少年,他敢于与父亲一起晋祠许愿、毁隋立唐。其次,他是一个懂得隐忍之道的政治家,在唐初那种血雨腥风的储君斗争中,他安全脱身,最终凭借“玄武门之变”除掉对手,夺取帝位。再次,他是一个勇于自我检讨的清明之君,在他的统治时代诞生了诸如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清廉干臣。最后,他还是一个深受百姓拥戴、为历史所公正评价的有为之君,如此世间才有津津乐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以及青史留书的“贞观之治”。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徐向前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位和他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这样评价他: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找、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材料许多取自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这不仅是因为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且,这本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富个性,许多议论也相当深刻和精辟。在老帅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面前,似乎一切其它的论述都是多余的。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将这些材料(包括红四方面军战史等其它史学著作、资料)加以梳理,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一评论。严格地说,《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属于编著。
  •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名副其实的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即便是小商小贩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梁实秋的饮酒、喝茶\吃烧饼加油条,吴文藻的求婚,徐志摩的情书,石评梅的殉情,无不说明了民国人的爽利、真性情,以及讲究生活的风尚。《旧时的盛宴》通过名家之笔,构造一席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民国盛宴。
  • 智勇双全:蔺相如

    智勇双全:蔺相如

    本书讲述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一己荣辱为念的高尚品德。内容包括:蔺相如生活的时代、范睢入秦、对峙上党、长平之战等。
热门推荐
  • 帅气假校草:美男碗里来

    帅气假校草:美男碗里来

    “他不过是把你当作那个人的替代品!你到底明不明白!”萧翊枫朝苏若雨大吼。可苏若雨现在什么也听不进去,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明明之前很清楚要什么,现在却迷失了。究竟澄夜里到底有没有那个人的踪影,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从英国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个人……可现在……苏若雨甩开萧翊枫的大手,独自一个人在雨中行进。她累了,真的很累……韩煜城心疼她,却不知道怎么对她,只是默默地为她撑起一把伞,陪她度过……即使她不接受……
  • 黑白伞下血寂然

    黑白伞下血寂然

    黑白的时间,在米索不达米亚街道上,在索落魅紫的街角上,在月牙泉下,你的倒影,是黑白。那个梦境万籁俱寂,连我们彼此的呼吸都听不见。我站在黑暗的角落,灰色是我的嫁衣。我看着你。你一无所知,迷茫的眼瞳。我睁开眼睛,你已经没有了呼吸。——这是恶魔的誓言。——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嘘。。。安静。。。已陌,已殇,无言,那是一场华丽的谢幕。或许你我已不再时。你已经没有了心跳。在冰凉的地上,你冰凉的身体,冰凉的脸。下雪了,我的心被雪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在心中的伞下。你看着我,你的黑白双眸中,是我。在夏夜的宁静中,轻吻你的脸,你的呼吸我已听不见。在黑白的世界里,好冷好累,真希望你还在。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妃重生,仙君追妻路漫漫

    魔妃重生,仙君追妻路漫漫

    仙魔之战,将两人分开千年。那么千年后的现在两人在人间再次相遇。不同身份,一个将军府嫡女、一个令人一见误终生的五皇子;不同性格,一个冷艳+扮猪吃虎、一个腹黑到连他爸爸都畏惧几分。段一:某女:“夫君~~把你的千年冰蚕丝给我当琴弦呗,好不好嘛”(撒娇状)某男:“不要再扭了,扭伤了腰,夫君会心疼的,嗯?”(作者第一次写文,哪里不对请多多包含。)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浮尽京华

    浮尽京华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一朝穿越,北燕王朝国破,家亡他,南晋太子风华绝世,一代枭雄他她相遇,是劫,是宿命是谱写一曲江湖情仇,亦或绘一幅刀光剑影。宗玄尧:阿霁,你流的泪我愿为你以血还之云霁:呵...我只愿今生从未遇见你...穹顶之上她满身是血,匍匐在男人脚边。眼里满是哀求男人割断两人之间的丝绦,绝尘而去。初见他未有三千烦恼丝她亦是青青罗裙“喂!小子你叫啥?”“...”“不说话,难道是哑巴?”“......”“你嘴角抽什么抽,啧啧,可怜见得,不仅是个哑巴还是个面瘫呀...终了,才明白,爱与恨只隔了一道光阴的距离。前方的路,将何去何从...
  • 祖巫补天

    祖巫补天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 茶与咖啡:经济交往与文化礼仪

    茶与咖啡:经济交往与文化礼仪

    本书对于各种人际关系和场合上可能存在的差异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如何给小费、饮食、穿着、报酬方式、什么时候适于讲笑话等话题。
  • 爱妃,给本王站住

    爱妃,给本王站住

    一朝穿越,她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女魔头,却也成了众美男趋之若骛的对象。一入江湖,才知江湖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混啊!在马车上碰见帅王爷?王爷算什么?照样惹!偷画的时候遇倒霉皇子?皇子算什么?照样欺负!恼羞成怒了?“有什么招尽管使出来!你攻我守,你追?我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随身空间圆梦

    随身空间圆梦

    求你们别乱带入,什么涉及敏感话题,大家当我在写平行空间行不姜茗为了保住父亲的心血,带着空间先穿修真界,再穿异界,后回到现实,以便帮父亲度过难关,圆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