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500000021

第21章 心理暗示:利用人的受暗示性,不知不觉影响对方(2)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将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结果怎样呢?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碎了。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坏了,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碎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都是角度不同,道理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窗户上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而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以及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呢?

与此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会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不轨;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会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没有得到纠正,会使这种情况日趋严重等等。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产生不容小视的影响力。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

20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其中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认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因此,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事案件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7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20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入手,地铁站的犯罪率果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同时他又开始治理地铁车厢的卫生。车厢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干净了。

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暗示和诱导作用。

算命先生的心理学把戏

由于暗示作用的人格基础是脆弱的,暗示作用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虚假的幻想之上,所以,暗示作用总是面临着失效的危险。

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就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

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甚至可以说,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就存在着接受暗示、控制、操纵的渴望和需要。

由于这些人自身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和不安全感。他们的内心往往会通过幻想作用,制造出各种神话,幻想着有无边的神,可以接管他们,主宰他们的命运,为他们带来好运。

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算命。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程度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概括起来,暗示作用的本质,就是人由于自身弱点,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严重的可以达到不加分析批判就全盘接受别人的观点,甚至是异端邪说。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越容易被别人控制和奴役、越容易相信异端邪说、越容易“走火入魔”。从这个角度讲,对于暗示过分敏感、愿意轻信各种奇迹神功的人格,实际上是一种弱点和缺陷。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幼稚。意味着一个人人格的不成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很容易刚出“法门”、再入“神功”,从“走火”跨进“入魔”。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巴纳姆效应作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受试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受试者竟然认为多数人回答的那份检查表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着名的杂技演员肖曼在评价自己的表演之所以受欢迎时认为自己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巴纳姆效应说明在人类的思想意识领域有诸多共性的东西,而人们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容易被共性欺骗。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者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在人们认识自我的时候,容易被共性欺骗。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它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心中处处有个“我”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理智的人心中应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左右我们行动的自我,另一个是作为旁观者的自我。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行为才不会发生大的偏离。

一直以来,“自我”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自私自利。而“忘我”则被人们奉为一种崇高的,受人尊敬的,应该追求的境界。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不可能表现出无私,而会对社会、他人表现出极大的漠视。比如说,你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别人,你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你自认为你侵犯了别人。如果一个没有自我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不会说“对不起”,因为在他心里自己与别人没有界限,他撞到别人就像自己的左手打到了右手一样,有什么必要说“对不起”呢?最终一件小事却成了一件民事纠纷。所以,“忘我”不是一件好事。对人对己都是一样。

一个忘我的人,等同一个灵魂已经出鞘的人,他将任人摆布,因为他活着的仅仅是肉体。如果我们不想落入别人的陷阱,就要处处有个“我”在。缺乏这种主体意识,即使你的头脑处于极度清醒的状态,都有可能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

举例来说。商家把自己的商品说得天花乱坠又时不再来,你可能被他们的言语打动了。此时,你应该考虑下:我需要这种商品吗?即使这种商品真的如商家所说——价廉物美,但如果你不需要它,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一件漂亮的丝绸衣服,对一个常年生活在纬度极高的人来说,有意义吗?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吗?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商品,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当我们的需要和商品相冲突时,或者我们根本不需要这种商品时,那这个商品对我们来说就没有用处。我们买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呢?不管它有多价廉物美。

这种商品在我们的消费能力之内吗?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确需要某些商品,而且是非常的需要,但它不一定能成为我们的购买对象,因为它的价格超出了我们的购买能力之外。一位高级跑车的推销员告诉你这种跑车的速度有多快,座位有多舒服,安全系统有多强,出门有多么气派。的确如此,他并不是信口开河。但你的财力在这跑车的价格之上吗?如果你变卖所有的家当,购买了这辆车,你会感到舒适、气派吗?毫不夸张地说,你不会感到舒适、气派。相反,你的心理感受只能是“花钱找罪受。当然车是好车,而是与你这个人、具体说与你的消费能力不匹配。

我们购买某种东西的动机是什么呢?

在某一个人购买了某种东西之后,你问他买它的理由。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说:“它好,我需要。”其实,这只是最简单的理由,或者说是表面的动机。内在的动机可能和表面的动机是一样的,这说明这件商品我们买对了。但也有可能不一样。

对大多数人来说,购物的内在动机并不是实际需要,而是周围的人都买了所以我也要买;周围的人和我的一样,所以我要有更好的;我的偶像也在使用这种商品,所以我也要使用……所有这些动机都不是理性的,而这正是商家为消费者设置陷阱的最好点。比如,为什么很多广告都启用名人,原因就是他或她都这样做了,你还等什么呢?

可见,心中处处有个“我”在,必要时进行自我批判是一个必不可少程序,尽管有时不一定准确。如果你按照上面所说的做了,那么你落入对方设置的圈套的几率就小得多。

当然,我们不必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环境影响都要去那么深究,比如,你的书掉在地上,别人帮你捡起来,你说声谢谢就行了。但面临对个人而言意义相对重大的事件来说,就必须要有一个“自我”跳出来审视这一切。

如果有很多人对我们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始了,只要你跟他们信一种教义,他们就能庇佑我们的安全。这时,“自我”如能出来问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始了,有什么依据吗?这些依据有没有道理?即使开始了,他们真的能庇佑我们的安全吗?他拿什么来庇佑我们?这一连串的发问中只要有一个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你就不会轻易掉入那些邪教为你设置的陷阱。

心中存在一个“自我”还不够,往往需要两个。

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一个理智的人心中应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左右我们行动的自我,另一个是作为旁观者的自我。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行为才不会发生大的偏离。

人们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这里指用超高技巧布置得陷阱)、出现非理性行为,从个体内部的因素来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作为旁观者的自我。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正在赌博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要输,还是下了重注,把钱输掉之后,连自己都不能理解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为什么?他只有一个左右自己行动的自我,这个“自我”得不到相关行为合理性、适宜性的反馈信息,只是一味地向前走。出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一个“作为旁观者的自我”的存在,会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理性。反之,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的概率就会增大很多。

同类推荐
  •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本书作者凯文·达顿是一名精神病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还有一个精神病至交,为了获得最一手的精神病人资料,他潜心研究精神病30余年,甚至不惜把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最终解码精神病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岁后认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学常识,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等。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本书根据女性一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人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分别从身心、爱情、家庭、婚姻、生活、处世、职业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提出了许多科学、有效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帮助女性增进各个人生阶段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千金难钓:妖孽暗少惹上身

    千金难钓:妖孽暗少惹上身

    披上伪装,她是难以近人的冷面少女。铅华褪尽,她是千金宠儿,黑夜中的喋血女王。为了心底最深处的仇恨,她入院就读,从一个高贵的千金变成平凡的少女。从此,与命运纠缠……但是,当遇上某个冷心冷情的少年时,自己的生活慢慢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他死缠烂打,她避之不及。当丑男对上冷面女,众人哄嘲:“绝配!”他织下爱情的巨网,将她拢入网内,逃无可逃……当某天她发现自己出现在他的床上时……他无赖:“都吃干抹净了,你要负责。”她冷眼相对:“吃亏的是我。”他眸中潋滟生光:“那我负责也行。”她:“……”当卸下一切伪装,原来她不是她,他亦非他。不过,在这个爱的谎言中,到底是谁先惹了谁……
  •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

    她是众人艳羡的的高贵公主,倾城绝美,性情软弱,身后无数男人为她争风吃醋,不惜命丧。他是一朝君王,邪佞霸道,万民称臣,无人敢敌。绝色公主对上冷酷君王,她的到来让表面平静的皇宫内幡然巨变。说我性子软?说我好欺负?说我打着内定皇妃的幌子,占着整个王朝最尊贵女子的身份,其实就是抓了一手好牌,却打成一番烂局?靠!非要逼我告诉你们我这一切其实都是装的?
  • 吸血鬼殿下我们从新开始

    吸血鬼殿下我们从新开始

    几年前失去了你,现在牢牢的抓住你。意外的死亡,奇迹的复活,但记忆却.....
  • 恋江江梅

    恋江江梅

    她辗转奔波却迷失在了烟波浩渺的陌生水域,承载夙愿的木船时而颠簸旋转,时而触礁搁浅,始终望不见岸的影子,觉得自己这只迁徙的天鹅,盘旋盼顾筋疲力尽,就是找不到落脚栖息的沙洲,本该姹紫嫣红的女儿梦中充满了忧伤和无奈,幻觉与现实环环紧扣蟒蛇似的缠着她,她逃离物欲的狙击,躲开邪念的偷袭冲出恶俗的围剿.....
  • 程柚

    程柚

    希望可以在作品中表现出人性的一些特点,又有轻松的剧情。虽然是科幻,但可能会有许多的心理学的内容,一篇拙作,希望读者见谅。
  • TFBOYS虐心恋

    TFBOYS虐心恋

    还是在那个繁华的小镇,他们未曾变化,而她却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她........小凯,对不起,我终究还是负了你。
  • 盛世红莲:离歌

    盛世红莲:离歌

    她是乱世中妖治魅惑的红莲,一舞不倾城不倾国,只为倾得那人的一颗心。他是历经十多年沧桑忍耐一步步才坐上宝座君临天下的九五至尊,心中似明镜,早已对情爱弃之若履,上天却把妖治的她送到他的怀抱……而这九州天下,几方觊觎,他能否守住?保证完本,不保证更新速度,建议养肥再看。
  • 最强替身

    最强替身

    他曾经是不可一世的豪门纨绔,却未曾想到,有一天他失去了一切。原来,他并不是豪门巨子,而是一个用来当幌子的替身而已。天差地别的境遇转换,令得他一度迷失,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在自己真正的亲人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只是,谁也想不到的是,他终究败给了残酷的现实……意外的,他重生到了自己十六岁的时候,此时的他,拥有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各种优越条件,能够享尽各种玩乐,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机会再一次,他不会再让自己遗憾终身,他要运用自己宝贵的记忆,以及自己强大的决心,逆转人生,主宰一切!
  • 海侃三国

    海侃三国

    来自现在的司马海一与来自未来的诸葛太阳如何在东汉末年书写属于自己的恩怨情仇。
  • 王俊凯:你的虎牙调戏我了

    王俊凯:你的虎牙调戏我了

    “讨厌的王俊凯,啊啊啊”“怎么?还想让我亲你?"王俊凯挑眉道,“哼,你太霸道了,再也不理你了”蓝淼淼扭头跑了,经历了重重波折的他们,最终还是不顾一切的在一起了,这种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没有一点瑕疵。夕阳西下“小凯,我爱你”“我也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