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700000012

第12章 生活用品篇(12)

中国的漆器和它高超的制作工艺,很早就被周边国家引进,以后又传入中亚和西亚,大约在17~18世纪又被带到了欧洲各国。漆器不但是中国对全球文明的卓越贡献,而且产生了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作用。

青铜器的由来

人类在运用铜的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人们已经用铜来制作器具。后来,人们在铜里加入少量的锡,就产生了铜合金。这种铜合金原本是金黄色的,可是生锈以后大多是青铜色的,因此被人们称为青铜。

青铜比起一般的铜来,质地显得更为坚硬,更容易加工和铸造。人们非常喜欢青铜,用它来制作对生活有益的工具和锋利的武器。

公元前1700年,欧洲爱琴海沿岸的人们开始用青铜器取代一般的铜器。人们发现,青铜可以被用来进行冷锻,它能被敲制出非常快的锋刃。在特洛伊城附近,人们发现了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铜合金,含锡量为10%。欧洲人认为,从这时起,青铜器时代才正式开始。

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青铜已普遍被用来制作工具、武器和铸造物,包括被用来铸造新修的埃及底比斯神庙的大门。

在中国的古代,青铜器也受到很大的重视。那时候的青铜武器,无疑是青铜器中的优秀代表。

早在商周两个朝代,青铜器就已经普及开来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全球的学者把那个时代命名为中国的青铜时代。最晚从公元前1500年起,青铜器铸造技术就在中国出现,那时的工匠们利用纹饰精细的模子,铸成气势宏伟的青铜大鼎。

在这些青铜大鼎中,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也是最宏大的。它有875公斤重,器形庄重,花纹瑰丽,即使放在世界铜器大家族中,它也是罕见的珍宝。

喇叭的由来

喇叭是一种把电波转变成声音的设备,它的最后完善经过了几代人艰苦的探索。

1874年,维尔纳·冯·西门子通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喇叭发明的专利权。在此之后,福里斯特和埃德温·阿姆斯壮联合攻关,对喇叭进行了第一次重大改进。1912年,他们创造了增强信号的方法,使这种设备能够适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可是,在成功之后,两人都觉得自己的贡献比对方大,于是展开了长期的专利权之争。

1924年,通用公司的切斯特·赖斯和爱德华·凯利在电线圈周围环绕了一块与框架中的锥体或膜片相连的磁铁。这种设备在当时非常有名,有“无喇叭扬声器”之称,它借助了膜片内的微小运动。

1929年,哈罗德·布莱克在喇叭中装入了不同频率、不同大小的锥体,使声音失真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0年代后期,收音机和留声机中运用了人人称赞的无喇叭扬声器,不需使用耳机便可收听的设备在家庭中也流行起来,少量听众也可以聚在一起收听收音机节目。有喇叭的扬声器则被安装在卡车上或一些公共场所,用来播放录音或无线电广播,供外出的大众消愁解闷。这是三四十年代用声音做大众传播媒介的典型方式。

扬声器在1912年和1913年刚出现,就在露天集会和政治聚会中得到广泛使用。在接下来的20年里,它们在政治上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很多政客都愿意使用它,如意大利的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这两个臭名昭着的独裁者,就是借助扬声器扩大其政治影响的。再后来,扬声器在许多公共场合中被用来为演讲和音乐表演扩大声音效果。

纽扣的由来

在印度谷的莫衡乔达罗被发现的纽扣,在世界纽扣历史上是最为古老的。人们发现了距今已有5000年的一种护身符,它是用贝壳精雕细琢而成的,上面穿了两个孔,很可能是被当做纽扣来使用的。

但是有人指出,用于衣服上的纽扣的发明权应属于古罗马人。而用小木棍和绳套相扣的纽扣,则是由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近东人首先研制出来的。

从中世纪起,人们不仅用纽扣来做美化身体之用,更用它来固定衣服。如果对法语中的bouton(纽扣)作词源学上的分析,纽扣的制作过程就一清二楚了。该词来源于bouter,原意是用来描述书籍封皮、金属器皿和刺绣上的装饰的,后来才产生了“固定”之意。

14世纪以后,欧洲的纽扣多取材于贵重金属、水晶和玻璃之类的东西,素为妇女所珍爱,她们常用这类纽扣从肘部一直扣到袖口。在中国,纽扣的使用情况与此大致相同。那时候,可能只有上流社会的贵族,才用得起这些赏心悦目但价格不菲的扣子。有人说,它是一种非官方地位的标记。至于收入一般的平民百姓,只用得起用布条拧成结的布扣子。

到了18世纪,伯明翰生产的纽扣越来越好,终于成为英国纽扣制作业的中心。由于机械化生产的兴盛,纽扣的产量成倍增加,价格自然也变得便宜了很多。纽扣大多是用薄金属板冲压而成的,有的还在纽扣背面焊上穿线孔。

1807年,丹麦人桑德斯通过不断革新,使纽扣的制作方法变得较为完善。他的革新措施其实也很简单,只是用机械把两个金属圆片扣在一起。1825年,他的儿子用帆布凸出纽扣背面,桑德斯苦心研究出的成果被取代。在与镀金纽扣的竞争中,这种包起来的纽扣逐渐成为时尚。

19世纪以后,用软化的牛蹄制作的便宜的角质纽扣开始出现,这无疑是纽扣制作业革新的标志之一。而在塑料被用做材料以后,纽扣变得很平民化,只需花微不足道的钱就能买到它。

蜡烛的由来

在远古时代,人们需要照明时,就使用被雷击过并着火的树枝。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纤维物质做成灯芯,只要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油、脂肪,它就会长明不灭。早期的灯呈三角形,有一个碟形的托盘,用来盛油,灯芯放在油里,有一端伸出碟外。

说到蜡烛,人们认为它的发明应归功于意大利奥维亚多附近的伊特拉斯坎人。这是因为,考古学家在他们的墓葬里找到了迄今最早的一支蜡烛。不过那时的蜡烛,所用的原料与现在的迥然不同,它用的是在动物油脂中浸泡过的棉麻线。这就是说,蜡烛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了。

中国人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就已经注意到蜡的分类,那时的蜡有动物脂类的蜂蜡、植物质类的白蜡、矿物质类的石蜡。

那时候,人们一般喜欢用白蜡来点灯,制作方法是这样的:将一劈两半的竹筒底部钻透,使之出现一个小眼;用一根棉线芯穿过这个小眼;再把两半的竹筒严丝合缝地捆绑起来,然后灌入一些熔化好的白蜡水。等到冷却后,把捆绑小绳解开,一根蜡烛就大功告成了。

可是,在西方,做蜡烛的原料还是以动物脂肪居多,像那些大的灯塔就是使用这种蜡。很多可怜的穷人实在饿得没法,就想办法去偷吃主人家的蜡烛。有些守塔人肚子饿了也会找一两根蜡烛来尝一尝。

蜡烛容易引发火灾,所以,火炬和蜡烛需要放在专门的容器里,于是就出现了烛台。使用烛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督教徒把蜡烛视为宗教的神物。

17世纪,法国贵族勃布雷兹开动脑筋,发明了一种模铸蜡烛,使蜡烛的产量突然增多。这样一来,大多数人才用得起蜡烛。从那以后,在晚间工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1825年,康巴塞雷斯引进了一种辫状烛芯,这是制烛技术上的一个极大的进步。在那以前,烧焦了的蜡烛芯会给蜡烛继续燃烧制造障碍,这就需要人不停地去剪烛花,无形当中浪费了人力。而使用辫形烛芯的蜡烛,就免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同年,谢弗勒伊尔和盖吕萨克两人合作攻关,争取到用粗硬脂酸制造硬脂烛的专利。这样一来,蜡烛制作技术的攻关便告一段落,蜡烛这一生活常用品就此定型。

漂白粉的由来

在远古时代,漂白纺织品的技艺就出现了,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都生产过白色的亚麻制品,可是他们使用的漂白方法至今还是一个谜。

从十字军东征一直到18世纪,荷兰人漂白的工艺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工匠们把亚麻制品浸入碱性染料里数天,洗净后在阳光下晾晒若干星期。这种“浸泡”和“晾晒”的处理,要交替进行五六次才能完事。然后,亚麻制品还要被浸入酸牛奶或奶油里几天,泡后洗净晾干,方算大功告成。

当时漂白工艺的实施者真的很辛苦,因为这种工艺需要很大的地方,还要费好几个月时间,实在麻烦。

1736年,英国通过了允许增加衣料成分中的棉花的法令,该法令极大地刺激了漂白工业。1756年,弗朗西斯·霍姆博士通过刻苦钻研,提出用稀硫酸作为奶油的替代品,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缩短用传统方法漂白的时间。1774年,瑞典化学家杜勒经过不断实验,出人意料地发现了氯,这无疑为漂白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个叫贝托莱的法国化学家,第一个认识到这种新气体可以对亚麻产生漂白作用。1785年,他细心琢磨,研究出一种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来漂白的化学方法。

贝托莱兴奋得不得了,他把这种方法告诉了瓦特,瓦特也很高兴,又告诉了格拉斯哥的坦南特。很快,“贝托莱法”在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开始被投入实践。但是,它用起来却很麻烦:一来,漂白者要自己制造氯气;二来,它的气味实在太难闻,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快的情绪。

1799年,坦南特开动脑筋,对这种漂白法进行重大改进。他把次氯酸钠消毒液法稍微变通一下,让氯气通过石灰发生作用,这样就发明出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漂白粉。

化学漂白法的发明在化学工业史上可是一项重大成果。不然的话,棉纺织工业和造纸业就难以得到迅速发展。

后来,人们觉得这个领域还有可供研究的空间,就做了一些取代漂白粉的尝试。但是,除了用便宜的电力来电解食盐,制造次氯酸钠以外,其他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可见,坦南特为人类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

洗涤剂的由来

1890年前后,德国有一位名叫克拉夫特的化学家,发现有些物质有着与肥皂相同的特性。后来,美国发明家特威切尔用分解脂肪的催化剂进行了一些实验。1913年,比利时化学家赖歇勒尔经过细心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长链烷磺酸的盐可以被当做洗涤剂来用,在酸存在的情况下,它的性质比肥皂还稳定。

没过多长时间,英国科学家马丁和麦克贝恩开发出各种磺酸盐和别的有烃分子长链的合成物质制成的洗涤用品。但是,这些产品耗费的成本太高,不是化工企业所能承受得了的,难以进行批量生产。

1917年,由于协约国集团的重重封锁,德国境内的天然脂肪严重缺乏。贡特尔和黑策尔这两位化学家,研制出新的洗涤剂并进行批量生产。在当时,法本化学公司把这些产品作为润湿剂销售给纺织工业部门,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

20世纪20年代,法本化学公司对普拉茨、戴姆勒发明的伊格庞洗涤剂很重视,并组织人力、物力,专门销售这种产品。同时,瑞士化学家阿格寒在研制通用洗涤剂方面也作出了重大成绩。他发现,如果加入复合磷酸盐,合成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就能得到极大限度的提高。

有的科学家发现,如果生产洗涤剂时使用带石油基的原料,不但成本低廉,还能产生让人满意的效果。从那时起,在发展洗涤剂制造业方面,各石油公司都积极推动,为这种产品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9年,德国分析化学家克赖斯突发奇想,要用微量的荧光物质使纺织品变得亮起来。这个想法带动了商业运作。

在工业化国家中,由于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各种洗涤剂的名气很快打响。

洗涤剂是一种合成化合物,与肥皂相比,去污效能更高。在洗涤剂的众多分子之中,有一个“亲水”原子团非常喜欢水,又有一个“疏水”原子团,脾气非常坏,对水一味排斥。疏水原子团容易和脏物油渍粘在一起,而亲水原子团可以使水内聚成水滴的趋势减弱,使混有洗涤剂的水深入纺织品的纤维之中,从而把疏水原子团与脏物一起冲洗出去。

在众多洗涤剂中,洗衣粉是最为常用的。与肥皂相比,洗衣粉能通过驱散浮垢的方式来洗净衣物。像每一个家庭主妇知道的那样,洗涤剂有多种类别:粉状洗涤剂有洗净羊毛、丝和人造纤维的功效,在干洗衣机中使用粉状和液状洗涤剂效果较为理想,重型液态洗涤剂则可以洗涤一般的东西。

洗涤剂中的多数类别同时还有杀菌的功效。当然,从个人卫生方面考虑,一般还是不宜用洗涤剂代替肥皂和香皂。

一般的洗涤剂难以去除鸡蛋之类的蛋白质污渍。不过,有一种叫做“酵素”的化学物质,却是分解蛋白质的高手。1967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普罗科特-甘布尔公司第一次开发出一种生物洗涤剂,其中就含有一定的“酵素”成分,因此效果奇佳。

家用电器

电视机的由来

1850年,一个名叫巴克韦尔的英国人创建了一个传输手迹和线条图的电传系统。他在金属板上用不导电墨水写字,然后用几组金属针进行扫描,每根针都与一条电路连接起来。在接收端,每一条金属针线路的电流都在一个旋转的鼓上留下印记,原来的手迹、图表则在接收端得到重现。

1884年,扫描图盘在德国首次出现,发明者是科学家尼普科夫。这个发明首次提出以飞快的速度传输图像的实际方法。1906年,迪克曼、格拉吉利用布劳恩发明的阴极射线管将图像重现的设想变为现实。不过,它属于传真系统,还没有达到电视系统的技术水平。

1908年,苏格兰工程师坎贝尔·斯温顿向人们提出一种科学构想,把阴极射线管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工作之中。

1925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发明了一种电视系统。他使用一个孔径上带有透镜的尼普科盘来对影像进行扫描,每秒5幅图像,每幅图像80条扫描线。在这个装置中,他充分使用电子管放大器,尽管图像不算大,光线暗淡且东摇西晃,但人的面貌还是能看清楚的。

因为缺少资金,贝尔德亲自拜访了一位店铺老板,并与他商定,每天在店铺里放电视以吸引顾客,老板则每星期付给他酬金25英镑。

1929年,英国的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事业,平均每秒处理12.5帧图像,每帧30行。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艾夫斯研制出一套电视设备,可以在扩展电话通信中使用。在华盛顿与纽约之间,这套设备播送了每秒17.5帧、每帧50行的图像,取得极大成功。到1932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发射的图像达每秒24帧、每帧120行的水平。

1933年,兹沃里发明了电子摄像装置,极大地推动了电视技术的发展。后来他通过不懈努力,又成功研制出异常灵敏的正析摄像管。几年后,英国的麦格里研制出性能更加突出的摄像管,从而为提高电视图像分辨率铺平了道路。

同类推荐
  • 趣味生活小史

    趣味生活小史

    栗月静创作的《趣味生活小史》分衣食住行四类,选取有代表性的角度,做了有趣的博物考察和普及介绍,《趣味生活小史》主题如粉色服装、波尔卡圆点、婚纱、厨房、赏花、观云等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篇幅精悍,信息充分,配有相关的精美图片,展现了极具趣味的生活史,对有志于探究生活趣味的读者有相当的助益。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探索未知丛书-走遍天下

    探索未知丛书-走遍天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探究式科普丛书-宇宙中的岛屿:星系

    探究式科普丛书-宇宙中的岛屿:星系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在宇宙中观测到了约一千亿个星系,它们有的离我们较近,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它们的结构:有的非常遥远,目前所知最远的星系离我们有将近一百五十亿光年。本书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星系的定义,阐述了星系的演化、类别,以及它与星云和星团之间的区别。
  • 科学文库——讲述天文故事

    科学文库——讲述天文故事

    本书主要讲述的天文故事包括:无边无际的银河系、浩瀚广阔的太阳系、光明温暖的太阳、冷静清幽的月亮、人类生活的地球、地球的姐妹金星、巨大无比的木星、快速转动的水星、充满神奇的火星、象征时间的土星、奇特复杂的天王星、轨道怪异的海王星、天文仪器的诞生、天文历法的变更、四季更替的奥秘。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我的全才老婆

    英雄联盟之我的全才老婆

    ”我老婆是游戏界的传说,我老婆的老婆是音乐界的传说。“”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打酱油的(泪目)“本书又名《我老婆才是主角吧》。
  • 网王之狼少攻略手册

    网王之狼少攻略手册

    [逗比妹子来袭,少年准备好招架了吗?]小花孤凉有三好,脱线无脑易拐跑。“忍足,如果你喜欢我,就应该大声说出来。”面对乳齿认真严肃的小花孤凉,少年无奈扶额,喂喂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房里藏了多少我的照片吗→_→“哎呀侑士君半夜三更孤男寡女同床共枕什么的,人家好羞涩呀~”嗯如果你不要这么一脸期待躺在床(上)一副任君摘采的模样或许会更加有说服力的。少年摸着下巴默默吐槽。“嘤嘤仁家好冷好寂寞好空虚呀!”少女捧着脸蛋用绵羊音将‘呀’无限延长。“小花孤凉!”“到!”少年一忍再忍,无须再忍,在小花孤凉湿漉漉的眼眸中出现晶莹的水珠之前一把将她提起扔到了床(上),将门反锁……|辣么萌的文妹子们舍得不收藏嘛~[蛋花哭qwq
  • 夜游江湖

    夜游江湖

    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一个引起全民热潮的虚拟世界,一款武侠网游横空出世!在刀光剑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心中的绝世英雄!你呢?
  • 都市最强武尊

    都市最强武尊

    一次意外,来自异界的陆铭误入空间裂缝,历经九死一生最终得以逃脱,然而,他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地球!养伤一年,陆铭决定,我要混迹都市。从此,脚踢太子党,拳打地头蛇!清纯女同桌、美女校花、火辣教师,还有娇俏可爱的小萝莉,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新书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 最强魔武

    最强魔武

    武,不可!魔不可!强者为尊的世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本武神图,战遍群雄,一本乾坤图燃点苍穹。两本神典,到底有着什么秘密?偌大天魔真无化神修士?是什么将那群雄抹上迷纱?一阶强者榜,又有几人能俯视众生?热血燃烧的斗志,是否就能驰骋大陆?身居巅峰是否就能无敌?看百里若风如何冲破逆天枷锁,成就最强魔武。让最强魔武带你去领会那魔武的世界,追求不一样的最强!
  • 饕餮记

    饕餮记

    饕餮者,善饮而暴食之兽也。因其能食,仅余一口一嘴,贪婪暴虐而无矩。这是一个讲述能吃的孩子的故事。
  • 游戏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游戏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所有这些小游戏都简单得令人吃惊,操作起来也毫不费力,实验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就在你的身边。这些妙趣横生的小游戏看似简单,其中却隐藏着并不简单的科学原理,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巨大兴趣,也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培养了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启发孩子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在游戏中走近科学。
  • 赤发的龙妖

    赤发的龙妖

    生活在仙岛的孤儿,赤发的龙妖君彦在有一天从一个自称仙子的女子柳仙月口中得知了父母的事,决心变强去寻找父母。跟随着柳仙月,君彦来到了柳仙月的宗门,也即他父母的宗门——昆仑。成为了昆仑最小的弟子,并在那儿,认识了很多人,也结识一生中的好伙伴,但是,他却不知道巨大的阴谋正向他接近
  • 梦里寒花玉箫泪

    梦里寒花玉箫泪

    “你要回家吗?”“我不回去,你根本就给不了我一个家!”“我恨你,请你不要在出现在我的身边,你永远都那样势力,我看你怎么得到你的幸福。”“我不要你,我要我自己的幸福!”“好,等着瞧,我看这个世界上谁会给你幸福!”“不用你管,你永远不懂我的心!你的眼里只有你自己!”“好吧!我的眼里只有我自己。可是我真的爱你,你就不能爱我吗?”“再见吧!我的爱人。谢谢你给我曾经幸福的时光。”故事在风雨中慢慢演绎,她真的走了,他再没有回来。最后,只有他一个人站在风里,等晚来的人回家。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也许,一切都会回来。...........
  • 降世巫书

    降世巫书

    孩子啊!你听过你的长辈给你讲过这样的故事没,那是关于巫术的故事,要讲完这个故事,可能要花上整整一年的时间,但是现在,你想听我讲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