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700000063

第63章 经济科技篇(12)

1876年,参加博览会的人们见到了肖尔斯的打字机。但人们对它的反响并不热烈。它被博览会上展出的另一个发明——电话机挤到一边去了。雷明顿为了使打字机有好的销路,就把打字机借给数百家公司使用。这样一来,打字机销售的前景终于有了好转。

进入19世纪70~80年代,大众对打字机越来越欢迎。肖尔斯打字机在压纸卷轴下方打字,所以如果不将纸卷出来,则无法看到打出来的文章,这种打字机被人们称为盲打字机。

1892年,托马斯·奥利弗对打字机进行改进,创造出一种斜键的打字机,可使打字者见到打字的印点。1893年,弗朗茨·瓦格纳研制了类似于奥利弗的打字机,操作员打字时能看见打印点,由于这次成功的改进,他获得了专利权。约翰·安德伍德购买了瓦格纳的专利,并成立了一家专营新型打字机的安德伍德打字机公司,公司成立的时间是1895年。

在19世纪90年代,很多打字机都不约而同地设有两个键盘,有两个字母表,一个是大写,一个属于小写。1904年史密斯公司引进出品了一种打字机,能够通过对键盘的操纵,在大写和小写之间进行切换。

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又重新改进了打字机。伍德斯托克公司开发出电动打字机,国际商务机器公司将原有设计加以改造,安装了一种球,使之将铅字带动,在固定的纸上一行行移动。

在19世纪晚期,打字机对女性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从那时开始,打字机操作员大多由女性担任,一个女性就业的新天地被打开。

那时候,男性占据几乎所有的秘书岗位,他们觉得新出现的打字机并没什么价值,如果使用该机器,就是对自身能力的贬低和侮辱。

而女性担当打字机操作员的角色后,很快人们就将她们称为打字员。到20世纪前10年,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这个新岗位上找到了工作,这件事情的作用可不小,它为以后的妇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世界上打字机的种类已多达几百种,其中较为有名的,有上行打字机、前行打字机、带打字轮的钟型打字机、带打印杆的打字机等。现代精巧的电动打字机与原来的打字机相比,少了几分怪模怪样,功能却有所进步。可是,当年肖尔斯创造的键盘却几乎毫无改变地流传下来。

传真机的由来

1842年,英国有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钟表制造商,他第一次提出,可以用电线将画面传送到远距离的地方。他的观点是关于传真机的最早设想。

进入80年代,“尼普科夫圆盘法”被德国工程师保尔·尼普科夫发明。传真技术真的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1895年,由于受到电报技术的影响,美国科学家格雷将电报的原理运用到传送图像之中。他把发送端的描画针在发送原件上扫描,将原件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发出去。同时,他还创造了新方法,使接收端的描画针的所描方式,与发送端的方式完全一致。

在当时的英国,着名科学家考珀的研究与格雷基本相同。两人几乎同时成功地完成了这种探索。

1904年,美国人亚瑟·科恩试图用电线传递一幅照片,结果取得了成功。这是人类第一次传输照片。1904~1910年间,这种新方法被巴黎、柏林和伦敦的几家报纸采用,用于交换照片的工作。

1925年,世界上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在美国无线电公司问世。它的结构包括发送机、接收机两部分。

人们将这些20世纪早期的传真方法称之为“有线传真”。进入上世纪30年代,各家报纸交换照片时总是采取这种方法,这些现象都习以为常了。像美联社这样的媒体和公司能够通过有线传真,把照片发往世界各地的订户。

这些机器使用光电管辨别像素的明暗度,然后使之转换成电子信号,当然,这种信号是能够通过电线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接收机发送电荷到纸上,在纸上变成标记。

传真技术除了在报纸业得到广泛应用以外,还应用于传输气象云图和X光照片,以及警方对指纹和罪犯照片的传输。上世纪30年代后期,有些新机构期望能够出版可以直接通过传真机输往国内的报纸,但过了不久,电视机被发明出来,那些机构的想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1966年,复印机的两大主要生产商联合了起来,它们是施乐复印机公司与玛格纳沃克斯公司。这两家公司合作后,就向市场推出了商用传真终端机。1966~1972年间,其他一些公司见这个市场不断扩大,是个可供人淘金的矿产,于是也加入进来。这些公司中的佼佼者,就是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业公司(即现在的3M公司)。

当时美国的传真机约有30000台之多,这样导致不同技术之间兼容性的问题出现。而且,当时的传真机速度很慢,传输一页纸就要花6分钟的时间。有的机器依靠的是热敏成像技术,工作时,光线不足、图像模糊和纸张易碎等问题也很容易出现。

1962年,罗伯特·韦尼考夫试图用其他方法将信号传送出去,也就是通过某种设备,完成从图像到数码记录的转换。1969年,他成立了一家电子图像设备公司,专门生产一种数码传真机,并进行销售。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第三代数码传真机出现了,其速度已发展到传输一页纸连一分钟也用不上。后来出现的第四代数码传真机,其速度不仅被传输速度所制约,还受到终端打印机速度的影响。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传真机在商业、学校、政府机关,甚至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复印机的由来

众所周知,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由于发明了蒸汽机而名扬天下,但他发明早期的用来复印信件的机器的事情,人们就不大清楚了。

1780年,瓦特取得了一个信件复印机的专利权。他把一张非常薄的纸压在一篇用特殊墨水写的文稿上,一份反字的复件就这样印制了出来。这张纸非常薄,甚至可以在另一面将字看得清清楚楚。

进入19世纪后,人们普遍喜爱瓦特的复印机,这种机器得到广泛运用,复制出来的材料还在档案研究工作中得到使用。

其他的复制设备中,较为着名的,还是托马斯·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的复印机。它属于蜡纸模板复印机,将墨汁压挤到蜡纸上,使一个正字的复本生成。

1884年,蜡纸油印机问世,它的发明者是A.B.迪克。机器用纸的背面总是涂有一层特殊油墨,可以用明胶材料把油墨提取出来。然后用手摇或自动启动进纸机印出多份复本。复印出来的材料大约复印100份或更多时,仍然显得非常清晰。

油印机和明胶蜡版在很多领域,尤其是教育界得到普通的应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另外一些复印方法问世,复印的多种技术开始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照相复印技术涉及到利用一两种摄影技术的设备。人们也将照相复印机叫做直接复印机,它是在1906年被发明出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把照片直接置于光敏纸上而不是胶片上,这种机器不但能加快复印的速度,还能使复印变得简单易行,非常方便。

而蓝图复印技术则需要一种接触摄影,要在半透明的纸上写或画上原件。蓝图的白纸中含有一种铁化合物,遇光会发生反应,通过氨气显影原件被复制出来。这种方法一次的复印量并不大,但能带来非常精确的效果,适合长久保存,如果用在建筑绘图和法律合同上就显得太理想了。

在多种复印方法中,热熔印刷法较为有名。它跟热作用和热敏感材料有很大关系。1944年,卡尔·米勒根据深色比浅色更易吸收热的事实,带领明尼苏达采矿及制造公司(即现在的3M公司)经过不断实验,使一种“红外复印”的新方法问世。

这个方法是利用红外线,对一张热敏纸进行直接照射,从而“烧烤”出复本。红外复印在需要一个或多个临时复本文件时很有用。不过它的图像非常容易褪色,时间长了会使纸张变碎。人们觉得这种方法的缺陷太大,所以对它并不看好。

静电复印于1938年出现,发明者是美国的发明家、物理学家切斯特·卡尔松。它利用静电电荷、干粉状的墨,通过加热使印迹在纸张上熔合。1938年10月22日,卡尔松复制了图像,取得了成功。卡尔松的试验是在家里进行的,到了1948年,他开始寻求做生意的门路,投资了一家小摄影公司“翰乐”,以完成对新机器的销售。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台,“翰乐”的名字被改成了“施乐”,仍拥有广大的顾客。

1951年,施乐复印机开始进入市场,1959年,普通纸复印机问世。它使用了一个特殊的铝鼓,外面用硒包裹,不导电但在黑暗中可以带电。一面镜子把图像反射到硒鼓上,带静电的黑暗部分将提取墨粉。然后沿着鼓滚动一张带有静电的纸,纸上就会出现图像。静电复印和油印相比,产生的效果非常突出。

第一张彩色照片的由来

1861年5月17日,伦敦皇家学会举行物理学教授麦克斯韦关于《三种基本颜色的理论》的报告会。麦克斯韦决定在报告会上用实践来证明他的三种成分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制出物证,他和助手在明亮的阳光下,以黑色天鹅绒屏幕为铺衬,拍摄用三色彩带扎成花结的照片。

他们分三次拍摄,每拍一次都得更换滤光器。然后,在报告大厅里挂三盏吊灯,吊灯上都有玻璃摄像正片,在每盏灯的透光镜上面都安置了分别装有红、蓝、绿三种基本色源的滤光器。

准备好了以后,麦克斯韦向助手示意,点亮了吊灯,闪烁着白光又稍带一点儿淡蓝色的色彩。人们拭目以待,在等待奇迹的出现。突然,第一盏灯的红光穿过整个大厅,然后是绿色和蓝色的光在空气中闪烁。

当这三种彩色图像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它们的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彩色图像,就如同用画笔饱蘸了质地纯正的颜料画出来的一样。

这样,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事实验证了他的三种成分理论。这一天也就是彩色照相出现的纪念日。

第一张光学照片的由来

1839年8月15日,在法国科学院大厅里展出了一张光学照片,它是巴黎画家和舞台布景设计师路易斯·达意尔发明的。而光学照片的发明也有一个故事。

有一天,路易斯·达意尔正在把一张薄片感光,忽然天空乌云密布,遮住了阳光,只好把这张感光不足的薄片放进化学药品柜子里。3天以后,他取出薄片,发现上面的风景异常清晰。

他立即取出各种化学药品,甚至连温度计里的水银也拿来作为试验药剂,以便证实他的新发现。他把碘化银薄片短时间感光,然后放入稀释水银溶液中显影,再用苏打水碱溶液冲洗定影,终于获得了一张清晰的风景照。就这样,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张光学照片。

指纹侦破的由来

1686年,马尔丕哥教授运用当时新发明的显微镜,发现指纹的纹线都是从手指顶端的圆环和螺旋线中引出来的,他的论文题目是《指纹纹线放大若干倍》。1823年德国普克尼教授指出:手指最末端指骨上的纹线,多样性和差别性非常突出。他制定了一些标准,把纹线划分为九个类别。

1858年,英国驻印度的行政长官威廉·赫胥尔,要求居民在契约上既要签字又要按指纹,这是第一次由官方规定在很大范围内运用指纹。1877年,赫胥尔提出了一份报告,要求将指印作为鉴定识别犯人的工具,他的报告没有得到批准,但赫胥尔却在自己管辖的省份大力推广了这一方法。

1889年,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福尔茨医生的论文《识别犯罪的第一步》。文章提出,只要在犯罪现场上发现、提取有关指纹,就能够发现犯罪分子,尽管罪犯可能会通过其他手段对手指进行掩饰,但指纹仍然是不变的。

这一理论为实践部门所接受,成为现代指纹科学中最早提出的理论之一。

石油名称的由来

我国很早就有使用石油的记载,但古时不叫“石油”。秦汉时候,在高奴县人们发现洧水上漂浮一层黑漆似的东西,搜集起来,可以当燃料。这种未经提炼的石油,又稠又黑,犹如黑漆,所以当地人叫它“石漆”。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瞢车(作为车轴的润滑剂)及燃灯,极明。”段成式把石油叫“石脂水”。

正式把这东西称做石油,是北宋的沈括。他在《梦溪笔谈》这部笔记体着作中说:“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当时他还弄不清石油的生成,也不懂开采,只是看到喷冒于地面的一些油苗。但他所起的“石油”名词,由于形象且通俗,一直沿用到今天。

润滑油的由来

英国的物理学家瑞利平时很注意观察各种事物。有一天,瑞利的家来了几个客人,瑞利的母亲沏好茶,将小茶碗放在碟子上,端到客人面前。

然而,母亲稍不留神,茶碗在碟子里一滑,热茶洒了出来,溅到了客人的衣服上。瑞利的母亲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边拿出手帕帮客人擦衣服。

这时,瑞利注意到,碟子开始只有一点点倾斜,茶碗就滑动了。可当母亲一只手忙着帮客人擦衣服时,另一只手中托着的碟子虽然倾斜得更明显,茶碗却一动不动,像粘在碟子上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瑞利没有放过这个小小的细节。

瑞利用茶碗和碟子反复实验,终于弄明白了碗碟之间的秘密。原来,茶碗和碟子表面总有点油腻,使碗碟之间摩擦减小,很容易滑动。当洒了热茶后,油腻融解了,茶碗在碟子上就变得不大容易滑动了。

瑞利又进一步研究,他发现利用油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少固体之间的摩擦。后来,在瑞利发现的基础上,人们不久就发明了润滑油。

混凝土的由来

混凝土是建筑业常用的材料,一般是由水泥、水、沙子和碎石混合制成的。由于水泥和水能够产生化学反应,所以能把沙、石凝结起来。人们使用大小不同的沙石,可用小石子将大石子的间隙填满,而沙子则将小石子的间隙填满。

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就能制造混凝土。他们发现,如果将少量火山灰加入到石灰之中,制成水泥,再加入石子和沙子,比较耐久的混凝土就会形成。这种物质既可防水,又能在水中凝固,强度更高。因为当时的火山灰来自维苏威火山附近的波佐利,所以罗马人管这种混凝土叫做波佐利石。

火山灰是非常有用的建筑材料,含有氧化铝、硅和铁等化学物质,只是罗马人不知道罢了。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实际上与近代“波特兰水泥”相同。他们用这种材料建造了很多优秀的建筑,如万神殿的大圆顶、罗马地下水道和地上渡槽、庞培城剧院的基座,以及戴欧克里兴皇帝浴池的穹顶等。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覆灭,原来制造水硬性水泥的技术,随着逝去的罗马而一度失传。后来的中世纪城堡和哥特式教堂的大墙,足有3~4米那么厚,一般是用碎石在两层砖石中填塞而建成的。

同类推荐
  • 步枪科技知识

    步枪科技知识

    武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本书主要包括军事枪械、弹药火炮、装甲战车、舰艇航母、航空航天、导弹武器、前沿武器等现代武器的各种类型和品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和系统性。
  • 新课程百科知识——世界著名数学家

    新课程百科知识——世界著名数学家

    本书介绍了多名世界著名数学家,如毕达哥拉斯、梅文鼎、祖冲之等。
  • 科学奥秘丛书-宇宙的奥秘

    科学奥秘丛书-宇宙的奥秘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很多划时代的发明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一些给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
  • 动手做实验丛书--电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动手做实验丛书--电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本系列从书主要介绍动手做实验,电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的方法详解。
  •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热门推荐
  • 大神终结世界末日

    大神终结世界末日

    2220年,变异者入侵地球,大举消灭人类。人类生存面临考验,看淡定哥如何击败变异者,拯救世界。
  • 天机破之贺兰王都

    天机破之贺兰王都

    上古酒樽牵动孙家命运是诅咒还是谋杀?黄金城中的鬼魅正在慢慢走出大漠是灾难还是命运?当四个盗墓家族后人拨开重重迷雾的同时究竟是什么在等待着他们?他们的危险来自那里上古王都中幽灵?还是人心迷茫的虚伪?天机破,探险系列之一将让我们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观作品,黄金城;魄魂岛;贺兰王都让众人亲临冒险一同解开重重迷雾。
  • 斗破榜

    斗破榜

    自炎圣封帝破碎虚空之后,九州五地一域在无人触及斗帝领域。
  • 傲世无双:绝色女仙要逆天

    傲世无双:绝色女仙要逆天

    她,修仙界公认潜力第一人,一不小心却在仙劫中陨落;重生第三星域,一朝飞升,势不可挡;他,妖界尊主,精心策划,置死地而生,只为毁她仙骨!冰尘:“你想飞仙?先问问本尊主手中的妖剑!”璃梦:“你想毁我仙骨,我必不死不休!”……
  • 旅游记

    旅游记

    一部生趣盎然、充满哲思的小说。以旅游者的视角将自然山水、人文胜迹、民风民俗与人的本性、命运相结合,以此反映社会的变迁,人心的浮沉。《旅游记》可谓旅游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与旅伴们一起,或骑毛驴骡马,或乘轮船飞机,时而若一个行者,随遇而安;时而又像一条航船,经受着大风大浪。作者于旅途中目睹耳闻了沿途景致和异闻趣事,领略了个中哲理,依着旅程的顺序,每到一处,是怎么看的,何样想的,就怎样写,便写成了这几十万言。《旅游记》主人翁胡艳丽美丽善良、年轻单纯,在旅途中,在旅伴的诱逼下与之发生关系怀孕,不得不与其结婚,而婚后丈夫却背叛了她。胡艳丽断然与背信弃义的丈夫离了婚,却陷入了生存困境。
  •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在岁月的蹉跎中,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伤痛,也有过安慰。青春是年少时代的一场春梦,让人掩面还羞,在沉默中体味孤独的美好。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我们一起在这样那样的风里,吹散了流年,感怀了一代又一代的哭诉与成长。
  • 拐跑落难千金

    拐跑落难千金

    两个容貌相像的女孩,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揭开了一段尘封了六十多年前的往事。苏城豪门小姐霍钰彤与萧家少爷随从叶城相爱,霍家生意惨败,钰彤被迫嫁给萧家长子做妾。叶城和钰彤连夜私奔,却被人陷害分隔两地。叶城追至南京,投奔杜明远司令手下,在寻找钰彤无望的情况下不情愿地迎娶了杜司令家的千金。歌舞升平的上海,他和她再度相遇,霍钰彤却已是沪上有名的交际花,叶城却始终无法忘怀年少时的恋人。他们能否在一起?让我们一同梦回民国,梦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探寻最初的爱。
  •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修改命运

    修改命运

    叶歌被从天而降的命运系统砸晕了过去,莫名其妙的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什么?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的命运,能兑换各种超能力?想要飞,没问题。想要痛扁超人,没问题。想要大战蝙蝠侠,更没问题。只有你想象不到,没有本系统办不到。那还等什么?叶歌欢快的加入了改变自己和改变别人的命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