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3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我很难用几句话说明这本书的特点。我想在这本书中介绍的是,在人民民主国家人是怎样思维的。因为,我观察的对象,主要是作家和艺术家这个群体,首先是研究在华沙或者布拉格,布达佩斯或者布加勒斯特起着重要作用的作家和艺术家群体。

困难在于,那些撰写有关今日的中东欧文章的人通常都是反对派的政治家,他们得以移居国外,或者曾经是共产党员,现在公开宣告自己的绝望。我不希望把我也算入这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因为这不符合事实。我属于那类绝大多数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变成莫斯科的附庸之时,竭尽全力表示自己的屈服与顺从,并且被新政府利用。根据政府的要求,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政治活动,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至于我自己,我从来就不是共产党员,尽管我在1946-1950年期间,曾担任过华沙政府的外交官。

问题是我既远离正统思想,而由于身在西方易断绝与体制的联系,在我的祖国这种体制的性质愈来愈明显,为何我还是一度成了这种体制的行政和宣传机器的一部分?我希望,在分析我的朋友和同事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时,我的这个问题哪怕能部分得到回答。

在那些年代,我感到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但身后仍拖着一条长链,这个链条总是把他钉在一个地方。这个链条有一部分是源于外在的因素——但与此同时,也许更重要的是,在于我本身。从外部因素看: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设有个学者,在东欧的某个城市,拥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而且他非常依恋自己的实验室。他会轻易地放弃这个实验室,还是宁可付出高昂的代价,只是为了不致丧失他生命中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个实验室就是我的母语。作为一个诗人,我只有在自己的国家才能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只有在那里才能发表我的作品。

这个链条同时还有来自内部的因素:那就是,我担心,有些事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有那么一些人能够忍受离乡背井的流亡生活,而另一些人却把流亡视为极大的不幸,并且随时准备妥协让步,只为不丧失自己的祖国。此外,还应同时注意到一点:游戏对人有极强的吸引力。正如许多东欧国家的人那样,我也曾参与过玩这种游戏:妥协让步,对外公开表明自己的效忠,为了维护某些价值实施一些计谋,采取一些复杂的步骤。不过,玩这个游戏有时很不安全,因为,想让那些参与游戏的人(我曾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彼此协调一致其实很难。我本人也是如此。我曾觉得,我跟我那些在华沙的朋友本是一致的,我采取与体制决裂的行动,在我看来是不忠顺的表现,最终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

1939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年轻诗人时,我的诗歌得到华沙某些文学咖啡馆的认可;我的诗歌,就像我特别珍视的法国诗歌那样,很少人懂,近乎超现实主义。尽管我的志趣是文学,但对于政治问题我却也不陌生——我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并不满意。后来,战争爆发,纳粹占领了我的国家。我在这种情况下度过了几年——战时的经历使我改变了许多。战前,我对社会问题的兴趣与关注,仅偶尔表现在参加反极右派团体与反排犹的活动之上。在国家被占领期间,我对文学的社会意识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纳粹的残暴深刻影响到我的作品的内容;与此同时,我的诗歌变得更易懂——正如常有的情况那样,当诗人渴望向自己的读者展示某种重要的东西,他便极力使自己的诗歌为读者所理解。

1945年,来自东方的新信仰征服了东欧。那时在华沙的知识分子圈中最时髦的事,就是将共产主义与早期的基督教进行对比。爱德华·吉本爱德华·吉本(EdwardGibbon,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在当今这个时代更值得一读,而且很有对照性。实际上,欧洲的部分人是信仰异教的,但由于红军的胜利,注入新信仰成为可能。为了使国家机器能顺利运作,自然需要好好利用一下这些异教分子。我也曾被认为是个“好的异教分子”,这是由于我对右派极权主义怀有敌视态度的缘故。也就是说,新政府可以期待我逐渐接受新信仰的正统理论。

我对新的世俗宗教所持的态度,首先是对它所依据的辩证法(这不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理解的唯物辩证法,而是指列宁与斯大林所理解的)是不信任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不受到它的巨大影响——而和其他人不一样。我曾试图让自己相信,我能够保持独立性,并为自己确立一些不能逾越的原则。但随着人民民主国家势力的发展,我作为作家所能回旋的余地越来越窄——但无论如何,我不愿意承认自己被征服了。

对很多人来说,一个来自人民民主国家的公民到西方去寻找避难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有些对东方有好感的人却认为:“如果某个人在华沙或布拉格的生存能得到保障,但还是决定出走,那么这个人肯定疯了。”我跟国家决裂之后,一位法国共产党员的精神科医生在巴黎就提出了这样的论点,他说我可能是个精神不健全的人。我认为,这种性质的出走既不能证明这个人是疯子,也不是一种什么有过失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个人这样做的确切动机,必须按照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做出分析。

我的国家比较晚(亦即在1949年到1950年)要求作家和艺术家毫无保留地承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就是说,要求他们百分之百地承认其哲学的正统性。我非常吃惊地发现,自己无力服从其要求。多年以来,我内心与这种哲学进行了多次对话,同时,还跟几个接受了这一哲学的朋友进行过相关讨论。因为情感上的抵触,我最后义无反顾彻底抛弃了这个不能被我接受的理论。经过长时间权衡,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论据,正是在此基础上我完成了此书的写作,它不仅试图与那些拥护斯大林主义的人们对话,也是我跟自己的对话。在本书中,观察与反省是同步进行的。

作家在人民民主国家的处境其实很好。在那里,作家可以完全献身于文学创作,这能给他们带来与高官显贵至少不相上下的收入。但就我的观点,他们为维持生活水平所付出的代价还是有点太高。说到这里,我有点担心自己是否过分自我恭维,把自己视为一个做出决定仅仅是出于憎恶暴政的人。实际上,我想人们行为的动机是十分复杂的,不可能单单只有一个。当面对诸多丑陋时,我也曾倾向于闭眼不看,但求能让我安心寻求诗韵,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我所能做的一切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出走!

现在,我努力利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人们,在东方帝国范围之内的那些国家,人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很多秘密。每每我思考这个能让我认清的新的社会制度的时候,我总有一种非常诧异的感觉,也许我能把这种诧异之情写入我的书页之中。“怎样做一个波斯人?”孟德斯鸠孟德斯鸠(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1689-1755),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拜占庭帝国”这个说法的流行,孟德斯鸠出力甚多。这样问,是想表示:“巴黎人的疑虑是,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不同于他们所了解的另一种文明?”“在斯大林主义的国家能怎样生活,怎样思考?”——很多人都提出这样的问题。总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得以研究今天人类怎样去适应这种异质化的特殊环境。

我不是这种制度的信徒之一,但这样也许更好,这使得我的离开并没有给我留下常常由于叛离教派而产生的仇恨感。如果我命中注定毕生都是名异教分子,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应该努力用更好的方式去理解新信仰。今天有很多心灰意冷,或正忍受着痛苦,或觉得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找不到希望的人,他们都在崇拜这个新信仰。但是,“理解”并不意味着“宽恕一切”。我的言论同时也是一种抗议,我否认教条有权为以其名义所犯下的罪行进行辩护。现代人如果忘记了——与有尊严的人相比——自己是多么可悲,我就要剥夺这种人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过去和未来的权利。

同类推荐
  • 盗墓往事:新疆盗墓家族自传

    盗墓往事:新疆盗墓家族自传

    与其他盗墓小说、灵异小说完全不同,《盗墓往事》是记叙“我”亲身盗墓经历的故事,也是一本新疆盗墓家族的自传史。书中记录了20余次探墓盗宝的详细过程,出现了神秘的狗头金、古剑、肉石、干尸、太岁、五帝钱以及价值连城的玉杖、高僧金刚子等宝物,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在牟尼教(明教)墓室的无妄之眼中取得的一颗夜明珠。盗墓是一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儿,“我”中过水银毒,遭遇过暗格藏有箭矢的宝箱。最要命的一次,是在一间大墓室里遇到了十几口棺木,主棺居然是千年罕见的金丝楠木棺,墓室的掌灯童子手臂是触发古墓机关的导火索,却被不明情况的“我”一刀砍下……“我”该怎样脱险?大墓里究竟发现了什么样的惊天宝器?墓主人又会是谁?亲自去看看吧,领略一下中国不为人知的古老的墓葬文化。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 幸福只需一张床(闪小说亲情篇)

    幸福只需一张床(闪小说亲情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尤苏的质问

    尤苏的质问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

    一份外国考古学家的秘密笔记,竟意外揭示了大漠魔城的所在之地!按照秘密笔记的提示,金坤等成功进人了大漠魔城,岂知却遭遇九宫八卦悬棺阵、“地下血湖”、四维空间、剧毒蜈:蚣群……他们在青铜门后发现的巨大浮雕会暗藏着《易经》的终极,秘密吗?相传四千年前,“神龟负书”于大禹,助其制服水患,事实果真如此吗?凑齐三件古玉尸衣,得到的上古地图指向了一个叫冰河圣城的地方,它在哪里?那里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万灵之源?走进大漠深处的魔鬼之城,探寻尘封千年的远古世界,揭开“万灵之源”的神秘面纱。
热门推荐
  • 娱乐大陆

    娱乐大陆

    娱乐大陆,一个电影、电视、歌曲、综艺极度发达的神奇世界。这里不但有光怪离奇,以假乱真的投影世界,更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念即天地的造景师。但更离奇的却是:“等等,你说你是个明星,这个我懂,其实我也是,但你说这里所有的名人都是什么超自然能力者,这个我就不理解了”“what?你说演员是这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一个行业,好多知名影星拍戏时,都被什么妖魔鬼怪给吃了?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纳尼?我唱个歌还需要什么乐力,还要造出什么歌境?你说的这什么什么呀”“我真是醉了,为什么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明白,但连在一起,我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呢?”一个21世纪绝世红星,穿越异界的故事,虽用尽主流元素,但绝不显得凌乱违和,不信,您就看……
  • 轮回战天录

    轮回战天录

    紫衣神剑少年郎,三尺青锋谁能挡?狂人傲骨战四方,血染天下皆惊惶。七星聚,乍露锋芒。威势显,日月避让。轮回现世,各方动荡。沐家儿郎,举世无双。试问当世英豪?三主七星,皆为太上!
  • 朕的娇妻不好惹

    朕的娇妻不好惹

    一次意外的马桶事件,令她穿越到了一个没有记载的古代。一次刻意的谋杀,令她死于二娘的计划。当她代替她,为她报仇。二娘,我死了,你还会好过么?
  • 鼎灭世

    鼎灭世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天使无双

    天使无双

    瘦弱的初三在校学生赵雷,因为一次意外邂逅了一位大美女王琳从而进入了一款叫做永恒之梦的游戏当中。起初不愿意进入的他在王琳的威逼利诱下终于是妥协了,但令他没想到的事情却发生了。美女,萝莉,御姐,大叔,正太,游戏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玩家让赵雷体验了这个神奇世界中的一切。有一天,一切突然改变。所有的玩家们都没有想到,一只无形的黑手正朝他们悄悄袭来!
  • 三国之龙腾万里

    三国之龙腾万里

    一个现代理科生无意中掉入时间虫洞,出人意料的变成了三国中一个废物“操!我要一万人!什么?没有?不给?好吧,我去给刘备几条小米加步枪!”“宣德啊……皇叔啊……我跟你借个人!什么不借?我给你一万人!”“孙权呢~我和你借几条船呗!不给?行!我去把大乔接走!”哥是谁?哥是皇帝!董卓呢?Md!我的发电机好了没有!
  • 心灵的回音

    心灵的回音

    童年时经历过一场意外的四位少年,长大后重逢竟遇到星界使伊莉丝,并卷入了星界的纷争。只有沿着星星的指引,在不同的时空,经历不同的磨炼,集齐所有的星空之匙,才能开启星界大门.....
  • 名心

    名心

    一代君主,通情达理,被人民戴爱,直到她的生活闯入了一位女子,把他装在心里,却又狠狠地抛弃,沦落为暴君。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逸乱乾坤

    逸乱乾坤

    为救胞妹,为除废物之名,为了获得更强的力量,他独自闯荡,身世逐渐浮现,战主宰,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