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4700000010

第10章 仲夏的闹剧(2)

7月9日,北京附近驻军第一、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师相继响应讨逆军,包围北京城。公使团劝告清室解除张勋军武装。第二十八师长冯德麟因为参与复辟,在天津被捕。雷震春、张镇芳在丰台被捕。驻扎在徐海地区的辫子军听说张勋被困北京,一片混乱,一些兵痞乘机哗变洗劫店铺。冯国璋命刘询率军沿津浦线北进,肃清沿线辫子军。冯国璋下令将留守徐州之张勋部队改归倪嗣冲节制,将原来的名称定武军改为安武军,由张文生统带。这样,冯国璋兵不血刃,收回张勋盘踞的徐海地区。

7月10日,段祺瑞电告清室,要求撤除帝号,优待条件继续有效。张勋占据北京南池子,通电斥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及各督军背信卖友;同时电告段祺瑞,谓清室帝号不能取消,要求安排自己返回徐州,否则决死一战,并宣布复辟内幕。

7月12日,讨逆军分三路发动进攻,长驱直入北京城。从黎明到中午这一段时间,炮声隆隆,野战炮、机关枪和步枪响成一片,张勋的寓所被炮火击中,上百个从江西景德镇运来的精美瓷缸被击碎,数百条金鱼散落一地。上午十时,张勋的部下们扯起五色旗投降,投降的条件是缴械者每人发给路费八十元,剪掉辫子,回山东河南安徽的老家。张勋带着几个随从盘踞在自己的公馆附近,进行最后的抵抗。与张勋关系不错的京师警察署总监吴炳湘从荷兰使馆借了一辆汽车,派了一个人,带着两个荷兰人和一个德国人,插着荷兰国旗,驶进张勋公馆内,劝张勋上车去荷兰使馆避难。张勋死活不答应,几个人不由分说,将张勋架上了汽车。矮小敦实的张勋哪里经得起几个人的莽力呢,只好被架上车一走了之。看起来严肃无比的政治事件,在那个仲夏之夜,最后以如此滑稽的方式收场。在此之后的有关报道和信息是,这一场闹剧中,旁观者比战斗方遭受了更大的损失:在这一场十数万人参加、动用飞机大炮的战斗中,双方死亡人数只有二十六人,重伤七十六人,其中半数以上还是平民。这样的结果,还真像是莎士比亚的一幕剧,一幕带有喜剧色彩的街头剧。也难怪此后有戏剧家以张勋复辟为题材,创作了一个半严肃半诙谐的剧本《复辟潮》。不过这部剧本从未公映,原因是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总有人不喜欢旧话重提。

尽管张勋复辟得到了平息,张勋的行为遭到了各方面的谴责,不过仍有很多人相信,这一事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背景——张勋筹划这一运动时,应该得到过诸多领袖人物,包括很多地方督军的明确保证,否则张勋不可能胆大妄为孤身入京操作如此大事。这当中的谬误,只在于张勋缺少政治智慧,做事过于急切和热烈——等到发现形势不利时,蓦然回首,只有自己孤单伶仃,所有人都弃之而去。后来,有历史学家在分析晚清和民初一系列事件后得出结论:每当一个人致力于,并有能力做某件事情时,总会被他所谓的朋友卑鄙地出卖。没有人愿意给予明确的承诺,也没有人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责任,在一切都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会首鼠两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叛徒。

张勋的失败,还等同于帝制的失败——帝制终于如过街老鼠般丑陋了。张勋的失败,更有助于这个国家坚定地维护共和政体。它不一定是人民的选择,却一定是历史的选择。当然,有关于历史与人民之间的某种差异,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各种各样的解释。最起码,这一切不像历史教科书那样,显得简单、直观、武断以及一厢情愿。

向德宣战

当段祺瑞扫荡了张勋的辫子军,再次将溥仪和一帮遗老遗少赶进紫禁城后,这个合肥人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成了“再造共和”的大英雄。相形之下,那个黄陂人却因为犹豫不决和无原则,羞赧难当无地自容。这时候,一心想参战的段祺瑞自然不愿意黎元洪复位,他考虑以怎样的方式让黎元洪下台。好在黎元洪很快有了自己的态度,他先表明复职纯属流言,承认自己犯下了“五大罪”:不能疏通国会;尔后又解散国会;援引张勋;不能反抗复辟,托庇于外国医院等。尤其是解散国会,让黎元洪羞愧难当,自责“寡草随风,卒隳操持”,“岂有辞条之叶再返林柯,坠溷之花重登衽席。心肝俱在,面目何施!”坚决要求辞去大总统职务。祸不单行的还有,在此期间,黎元洪家中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命案:黎府的卫队排长突发疯癫,用刺刀连续刺死队长和两名士兵后冲出门外,被追上的卫兵击毙。血案发生后,黎元洪受到很大刺激,更没有心思要求复出了。

黎元洪坚决辞职,按照《临时约法》规定,应由副总统冯国璋继任总统。据说,在南京的冯国璋第一时间收到段祺瑞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四哥快来”。冯国璋收到电报后又高兴又得意,拿着电报纸到处对人说:“你们看,芝泉这个粗!芝泉这个粗!”这个时候,尽管诸多力量呼吁段祺瑞就任总统,不过段祺瑞仍坚持依法办事;并且,看起来冯国璋和段祺瑞之间尚有着很不错的私人关系。

7月14日,段祺瑞由天津入京。次日,段祺瑞以代理总统冯国璋的名义任命汪大燮、刘冠雄为外交、海军总长。18日,又任命汤化龙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财政总长、林长民为司法总长、张国淦为农商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从人员构成来看,段祺瑞新内阁以研究系和交通系为班底,毕竟,研究系和交通系有很多执政精英。这样的方式,似乎与段祺瑞任人为亲的方式不一样。看得出来,段祺瑞重新出山之后,也试图纠正和调整自己,努力给公众传达海纳百川的新形象。

1917年8月1日早晨,冯国璋抵达北京,受到首都各界的热烈欢迎。在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眼中,一向低调的冯国璋“身材矮小,看起来很聪明,秃头,有一双敏锐的时常转动的眼睛,待人彬彬有礼,讲起话来语言精练,声调优美”。当天上午,冯国璋来到黎元洪东厂胡同的住所,看望黎元洪并劝说其复职,黎元洪坚持不就。半小时后,冯国璋告辞。8月6日,冯国璋通电全国,宣布就任代理大总统。任期为接着完成袁世凯当选大总统五年时间余下的一年。就职通电中,冯国璋先是盛赞段祺瑞及其僚属,又乐观地展望目前的形势:“从此府院一体,内外同心,意见果不涉分歧,大局可渐臻统一。”冯国璋深知,眼前最大问题仍是如何结束南方分裂以实现全国统一。同时,如何重建中南海(新华宫)和紫禁城之间的关系,也是目前的任务。冯国璋和段祺瑞没有借张勋复辟的机会废除“清室优待条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惩罚张勋以及同谋者,甚至连他们的财产也没有剥夺。一段时间后,逃亡的张勋也得到了赦免。至于年幼的溥仪,就更谈不上对他有所追究了。在冯国璋和段祺瑞看来,虽然前清皇帝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符号,也是值得尊重和正视的。

反正伊始,是否恢复被黎元洪解散的国会,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民国成立才六年,国会已两度解散,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恢复,而是能不能恢复。梁启超认为,这次解散国会,是因为督军团给黎总统施压,现在恢复,等于否定了督军团的意见。况且旧国会已威信扫地,国民党议员又大部分南下,很难招齐人马,应另敲锣鼓另开张,召集新国会。这个主意,正中段祺瑞下怀,段祺瑞实在是被国会搞得无所适从,在他看来,少了这样一个成事不足坏事有余的机构更好。不过无法回避的一个法律问题是:冯国璋的副总统是国会选出来的,如果要退回临时参议院时代,冯国璋的总统地位,就没有法律依据;总统不合法,内阁当然也不合法。如果只退国会,总统、内阁不退,法律依据何在?因为没有国会,本届内阁只是由总统直接任命总理,就法理而言,亦属非法。这样的结果,遭致南方的强烈不满和攻击,也成为孙文“护法”的理由。

除了外部矛盾之外,冯国璋也为内部的稳定煞费苦心。到北京的第三天,冯国璋拜访了老同学段祺瑞和王士珍,“三杰”齐聚一堂,促膝而坐,相谈甚欢。北洋时代,王士珍、冯国璋和段祺瑞被称为袁世凯的“龙虎豹”,不过三人性格有很大的不同:王士珍看起来超脱淡然,凡事不愿卷入是非;冯国璋看起来精明智慧,待人接物持重老到,善于处理复杂关系;而段祺瑞则耿介能干,颇能抱团夺权。有记载说,这一次三人会面,冯国璋紧握段祺瑞的手,开玩笑说:“以后咱们再也没有什么府院之争了。”随即,又对王士珍和段祺瑞说:“咱们三人从此要一条心,通力合作,在咱们三个人中间,无所谓总统、总理、参谋总长。”

后来有关书籍在阐述冯国璋与段祺瑞的关系之时,似乎格外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其实就冯国璋与段祺瑞而言,在两人共同就职的不长时间里,总体上合作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参战的态度,对一些内阁以及地方人事的任免,以及对日本和英美的外交政策上,等等。双方彼此克制,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合作实属不易。对于段祺瑞内阁,冯国璋表现得很尊重,对其决策一般不干涉。而段祺瑞对冯国璋这个总统也给足了面子,冯国璋就职后,段祺瑞从10月8日起,每天派一位官员向总统报告政情。与黎元洪时代相比,双方配合明显改进。这个时候的直系和皖系,由于冯国璋尚在,并没有产生明显裂变。当然,由于中国政治斗争的传统、总统府和内阁的分权不明,以及各派系的根深蒂固,冯国璋、段祺瑞之间产生的一些矛盾,或者对一些东西认识不一,也是正常的。

有一则见闻,某种程度上能说明冯国璋与段祺瑞的关系,这一则见闻,是曾任段祺瑞内阁秘书长的恽宝惠在文革前口述,由一位叫王毓超的老先生记录,收录在《北洋人士话沧桑》这本书当中,节选如下:

一天,细雨初晴。冯国璋(时任代总统)打电话到国务院,约段祺瑞(总理)到公府去,有事面谈。恽宝惠(曾任冯的公府秘书长,时任段内阁秘书长)告诉段时,段说:“好,咱们去,开开柜子,带点钱,大概冯老四又想赢我几个。”他认为冯约他打牌。当恽陪着段到了公府见到冯后,才知不是那么回事!段刚一坐下,冯就说:“现在外面都说你竟向日本借债,打内战搞武力统一,你要慎重啊。”段问:“谁说的?是谁在发这种不利于国家的谬论?”冯说:“你别管是什么人说的啦,事情不是明摆着吗?”段说:“政府经济拮据,处处需要钱,入不敷出,不借债怎么办?打内战搞统一,谁愿意打内战?可是你不打他,他打你,就拿湖南的情形来说吧,是我们要打仗,还是他们要打我们?主持一个国家的人,没有不想统一的,难道说你当大总统,愿意东不听命,西不奉令,跟中央对抗吗?”冯说:“可是债借多了,将来怎么还呢?打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枉使生灵涂炭,实在叫人痛心!我看还是都慎重点好。”段说:“慎重是对的,可是不能不干事呀。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还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那时候一瞪眼全拉倒。”

细细琢磨这一段话,至少可以看出三层意思:一是冯国璋跟段祺瑞的关系不错,双方开诚布公,几乎无话不说,也能为此产生争论;二是“段合肥”颇有“李合肥”的“痞子作风”,实用主义第一,诚信服从于实用(与日本的外交,基本是“段合肥”的实用外交,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是以冯国璋和段祺瑞的初衷,似乎并不想打仗,但不打仗怎么办?几乎没有更好办法。这一个来自第三方的见闻,还真是涵盖了很多内容。

没有了黎元洪和国会的掣肘,对德国宣战迎刃而解。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公告,正式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之前与德奥签订的条约协议一律无效。民国政府特别强调,中国参战完全是自主决定的。中华民国代总统冯国璋签署了宣战文告,文告回顾了中国规劝德国调整潜艇政策的努力,并称,出于对国际法的尊重和保护中国公民自身和财产权目的,中国必须与德国断交,并被迫对德、奥宣战,因为德、奥两国一道实施了潜艇战政策,未进行任何修改。宣战文称,中国废除与同盟国之间签署的一切条约和协议。中国将遵守《海牙公约》和其他关于战争人权的国际条约。文告表示,中国宣战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实现和平。冯国璋表示,“中国人民尚未从最近的政治动荡中恢复,而新的灾难又降临到人民头上,作为中华民国总统,我对人民未来的苦难深感同情。”同一天,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照会北京外交部,声明赞助中国在国际上享得大国当有之地位与优待。

中国对德国的宣战,拖延了很长时间之后,终于尘埃落定。参战目的达到了,倔强而自负的段合肥很是扬眉吐气,继“再造共和”之后,自己又很可能成为“战胜国”的领袖——这样的功绩,又有谁可比肩?并且,让段祺瑞感到得意的,还有日本对中国参战所兑现的承诺。这就不仅是“一石二鸟”,简直是“一石多鸟”了。出人意料的是,宣战的反响并没有段祺瑞所想的那样激越。也许,对于这一块土地来说,已没有什么外交事务能引起人们的兴奋了;在很长时间里,外交不是割地就是赔款,或者是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国与列强们的外交,已让人失望透顶。在此之后,荷兰驻华使馆接管了奥地利在华权益,并接收奥地利在华驻军。北京政府颁布公告,允许德、奥两国公民五日内离华,对德、奥在中国官方人士作了象征性圈禁。在北京,建立了德国战俘营,将一些德国官方人士关了进去,虽然限制自由,却是好吃好喝,异常优待;总税务司暂停了对德、奥两国赔款的支付。北京政府取消了德国在华治外法权,没收了德国在华资产,包括银行、企业和作为德侨社活动中心的一些不动产;德国总会被接收后,转交给中国银行使用;北京还拆毁了矗立在东单大街上的克林德牌坊,这个牌坊,是庚子年列强们为了惩戒清军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所有的行动都顺畅无比,未引起任何冲突和意外事件。

同类推荐
  • 深山密室凶杀案:失魂雪

    深山密室凶杀案:失魂雪

    江大心理系研究生那兰受表姐成露之约,与几个同伴来到长白山麓的一个滑雪度假村旅游,合住在一幢木屋别墅。三天后,一场多年不遇的暴风雪封山,他们也因此被困在木屋里,断了电和通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那兰不久就发现了旅伴们的诸多异样,每个人似乎都心怀鬼胎,彼此间的信任极度匮乏。更可怕的是,在与世隔绝的幽闭空间中,木屋里的旅伴们开始一个个离奇失踪、死亡,在无尽猜疑背后,凶手和真相仍遥不可及。那兰等幸存者被迫逃出木屋,走入茫茫雪海,走上一条更凶险的道路。她逐渐发现,他们这伙人的厄运,和自己前男友谷伊扬正在探索的一桩诡异旧案有关……
  • 最后的骑兵

    最后的骑兵

    骑兵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兵种,已成为一种兵种的标本,而骑兵部队也开始成为一种神秘与传奇的象征。本书结构独特,传说与现实两条线平行进展。作者以一匹野马与成吉思汗的传说,重新构织了蒙古史,从一匹马的视角讲述了蒙古的历史与成吉思汗的英雄故事,昭示了一种全新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则以成吉思汗的第46代孙成天,作为最后这支骑兵连的连长。通过对他身上那些与现代人、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细节描写以及他追寻世界仅存最后一匹野生野马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男人的形象。
  • 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

    河阳农民老奎怀揣炸药包,走进东城区法院会议大厅。一声巨响,举市震惊!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瑞特公司前来河阳投资。面对数十亿外资的诱惑,市委书记强伟与市长周一粲之间展开一系列巅峰对决。在这背后,到底隐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人大代表、具有国际影响的治沙专家秦西岳手执民生之剑,刺破罪恶与贪欲、腐败与麻木的温……
  • 大江湖系列之逃犯

    大江湖系列之逃犯

    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别墅区发生了一件惊天血案,一对与世无争的“闻”姓公婆被害,家中巨额财产被盗。其中有一件价值连城的翡翠如意,据传是晚清末年大内的珍品。为此,刑警队长鲁大治怀疑上了曾经犯有前科的李原海。于是,围绕他刑警们启动了刑事侦察的程序。由此开始,一桩长达12年的血案追踪拉开了帷幕……
  • 一个月亮和一杆老枪

    一个月亮和一杆老枪

    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感悟和融合一个灵魂对一个灵魂的叛逆和忏悔。
热门推荐
  • 战乱界

    战乱界

    从那一天开始,我的一切都被我抛弃了。------战歌
  • 王妃很妖孽:霸气王爷宠上天

    王妃很妖孽:霸气王爷宠上天

    那天,她从高高的山上跳下。不料穿越,变成废物小姐。本以为,也就这样平平淡淡、毫无恩怨的度过古代一生,可偏偏,就有人来招她。“王妃~”某王爷从马上跳下来,兴奋的大喊。“不在~”某王妃从院子里逃出去,大声的一叫。夜里——“王妃,你又不乖了!”某王爷一脸邪恶的抱着某女”想添个儿子不?“江山如画,却不敌她,一笑风华……
  • 超幻想次元

    超幻想次元

    聆歌人生三大目标:搞事,搞事以及搞事。于是他进入了《超幻想次元》
  • 侯门贵女宅斗日常

    侯门贵女宅斗日常

    穿越深宅做宅女,哪有不躺枪的理儿?什么虾兵蟹将,表姐庶妹搁这儿添乱。雪芊轻笑一声:“见招拆招,老娘自有妙招!”一路整治贪姨娘,拍飞恶姐妹,踢开花男渣,发誓重活二世,定要谋个幸福结局来!
  • 寒冰易融

    寒冰易融

    某校御姐莫含在做任务时结识了袁少琛,两人在接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时,发现了一个时常5年的大案
  • 课外英语-爱的力量(双语版)

    课外英语-爱的力量(双语版)

    本套书共50册,分为美国各州的小知识,七彩缤纷的音符,优美好看的小散文,开心时分的短文,经典流传的寓言,超级高效的短句,实际有用的词汇等等在这些书中,备有单词解释,相关简介,或中文翻译,便于同学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真正进入文字的内涵当中,准确地和文字进行交流。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精品散文,全书分爱心天使、温暖亲情、亲情教育等板块,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爱的力量、爱的伟大,阐释了爱的真谛,很有阅读价值。
  • 江湖小调

    江湖小调

    只有看见朝曦我才能记起我是她的东篱哥哥,其余的时间,我只知道我是不念旧情嗜血凶残的无常。今生素白去哪里,我便在哪里,定用一生守护她周全。——东我只有赢了她,才可以爱她,否则至死她都是我的敌人。——尾我已经欠她一生,又岂能为自己的妻儿性命而陷她于囫囵!——李思成我这一生活得窝囊,至死不敢露出真面目,可见过我的女子只有你一个,我不祈求可以活命,只希望死在那段桃花盛开,一个调皮可爱的女童撕开我面具的那一刻,周而复始,直至思虑麻木。——纸千变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帮她,她杀了我的爹爹,却也报了我心中久久纠结的仇恨,或许像他说的一样,我也许爱上了她。——千腾
  • 凌夏府主

    凌夏府主

    当异世少年,遇上玄幻修真,当男主遇到奇葩师傅,这两者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抓窝大叔带回家

    抓窝大叔带回家

    一朝醒来变成个七岁娃娃???这也就算了,你们有见过非得让人做皇帝不可的么?“大长老,请你解释一下,你们家七岁的娃娃需要侍妾?哦,不是侍夫。”凑热闹出兵?骑马???不好玩,我要骑老虎。“将军,你不学好,你的威风呢??怎么净学天辰色诱我。”某只娃娃看着一个两米的巨人做一脸呆萌状。
  •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