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2800000039

第39章 妙语的智慧(1)

不一样

战国时期,有人问墨子:“你总是说人们应该互相爱护,世上的人也没有因此得到你什么好处,我不讲什么互相爱护,世上的人也不曾受到我什么坏处。所以,你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实际上没有一点作用。这样,不见得你好在哪里,也不见得我不好在哪里。”

墨子说:“比如有一家的房子被火烧着了,张三打算提了水去救火,而李四却打算拿些油浇在火上,让火烧得更旺些。他们两人的想法,虽然还在头脑里,都还没有变成行动,可是你说说看,这两个人哪个对,哪个不对呢?”

那个人回答说:“当然是张三对,李四不对啦。”

墨子说:“我和你,不也像张三李四一样吗?”

有了好的想法才会有好的行动,想法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行动的基础。

少说废话

墨子有个学生叫子禽,有一次,他问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呢?”

墨子回答说:“话说得太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啊叫啊,弄得口干舌燥,但是从来也没有人去注意它。而报晓的雄鸡,每天只是在天亮时叫上两三遍,人们却对它很注意,因为听到鸡叫,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所以话一定要说到有用处,废话还是少说为好。”

废话太多的人,就算说出了有用的话来,也容易夹在一大堆废话里被人忽略掉。废话,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爱说废话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胆战心惊的猴子

有一次,庄子对别人说:“你见过猿猴吗?它们在高大的树林里能够快速地攀爬,灵巧地跳跃,十分自由,就算后羿、逄蒙这样的神箭手也拿它们没办法。但是到了多刺又矮小的灌木丛中,它们就会变得缩手缩脚,左顾右盼,十分紧张。这并不是它们身手不灵活,而是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利,不能充分地施展才能的缘故啊!”

一个人的本领虽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再大的本领也发挥不出来。

安知鱼乐

庄子和惠施在池塘边散步,水里的鱼时而悠闲地漫游,时而轻快地追逐。庄子看了很久,摇摇头感叹说:

“这些鱼多么快乐啊!”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惠施反驳道。

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而你不是鱼,所以也不知道鱼呀。”惠施有点得意。

“想想你刚才说过的话吧,”庄子微笑着说,“你问我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说明你不仅知道我不是鱼,还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看来,你还是挺知道我的嘛!既然这样,我当然也就知道鱼了。”

庄子很会辩论,但他却是一个不主张辩论的人,他认为争论对人的智慧并没有什么好处,真正的智慧是在静静的思考中获得的。这场关于鱼的辩论可以说庄子赢了。

楚王葬马

楚庄王酷爱养马,他给那些最心爱的马披上华丽的绸缎,把它们养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让它们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

有一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死了。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左右大臣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不听,还下了一道命令:“凡是为葬马的事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优孟听说了,闯进王宫就号啕大哭。楚庄王吃惊地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那匹死了的马啊,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用一个大夫的葬礼来办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应使用国王的葬礼才对啊!”

楚王说:“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呢?”

优孟回答:“我看应该用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棺椁,调遣大批士兵来挖个大坟坑,发动全城男女老幼来挑土。出丧那天,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敲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摇幡招魂。建造一座祠堂,长年供奉它的牌位,还要追封它一个万户侯的谥号。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原来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楚王这时终于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优孟在含蓄地批评他,便说:“我的过错就这样大吗?好吧,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优孟答道:“事情好办,依臣之见,用灶头为椁,铜锅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姜大蒜,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把它葬到人的肚子里。”

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是首先值得考虑的。

晏子论罪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

有一次,景公外出打猎,叫大夫烛邹把鹰放出去抓猎物,结果烛邹不小心,逃走了一只老鹰。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

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

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然后晏子回头对景公说:“主公,臣已经将烛邹的三条罪说完了,大王现在可以将他处死了!”

景公脸红了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

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獐鹿之辨

北宋时有个名人,他既是诗人又是当时的丞相。他就是王安石。他有一个儿子叫王雱,从小就很聪明。

在王雱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南方来的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一头鹿,一笼关起,放在客厅里。

王雱从来没见过这两种动物,感到很新鲜,整个上午都在客厅里玩。

客人见他玩得很起劲,就开玩笑地对王雱说:“别人都说你人小聪明,我来考考你怎么样?”

王雱说:“先生请讲。”

客人说:“我问你,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王雱看了半天,明明不懂,但却振振有词地回答道:“这还不简单?獐旁边的那只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

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避重就轻,巧妙回答。

诋毁机智避祸

清乾隆年间,杭州的南屏山净慈寺有个和尚叫诋毁。此人聪明机灵,心直口快,喜欢议论天下大事,对朝廷多有不敬之辞。

乾隆皇帝对此早有所闻,巡视江南来到杭州时,为找茬儿惩治他,于是乔装改扮成秀才来到了净慈寺。

乾隆随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劈开的毛竹片,指着青的一面问诋毁:“老师父,这个叫什么呀?”

按照一般的说法,显然叫“篾青”。诋毁正准备答话,蓦然,从乾隆的言谈举止中意识到了什么,脑子里马上闪出:“篾青”的谐音不就是“灭清”吗?于是,眼珠一转,答道:“这叫‘竹皮’。”

乾隆原以为诋毁会答“篾青”,这样他就能以对清朝政府不满的罪名,立即处罚他,不料被诋毁巧妙地绕过去了。乾隆不甘心就此罢休,随即将竹片翻过来,指着白的一面问诋毁:“老师父,这个又叫什么呢!”诋毁心里想,若回答“篾黄”,则正中乾隆的计策,因“篾黄”与“灭皇”同音。于是诋毁答道:“我们管它叫‘竹肉’。”

乾隆皇帝的这一招又以失败而告终了,他心中不快却又不好发作,而机智的诋毁和尚则躲过了杀身之祸。

对于那些有意要伤害自己的人,一定要见机行事,不能落入对方的圈套。

十里桃花万家酒

唐朝有个诗人名叫汪伦,他年轻的时候家住在安徽泾县桃花潭边的小镇。他十分仰慕当朝的大诗人李白,只可惜无缘相识,一直想寻个机会亲睹一下这个“诗仙”的不凡风采并交个朋友。

有一次,碰巧李白遨游名山大川到了皖南。汪伦寻思:有什么方法能够结识李白呢?

他忽然间想起李白生平有两大喜好:一爱喝酒,二爱桃花。于是他灵机一动,给李白写了封邀请信。信上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封信以后,觉得正合他的心意,于是欣然赶到桃花潭来见汪伦。

两人寒暄后,李白说:“我是特地来观十里桃花,尝万家酒店的酒的。”

这时候,汪伦才告诉李白:“十里桃花说的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潭西一个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

李白听罢,才知自己上了汪伦的当,大笑不已,并称赞汪伦聪敏。

李白在汪伦家盘桓数日,临别之时,李白感激汪伦一片盛情,特作了《赠汪伦》绝句一首相赠。

汪伦利用李白爱桃花爱喝酒的特点,说暗含歧义的话,让李白始料不及,乖乖地“上当”了。

不死之药

一天,有一个人拿着刚刚研制成的“不死之药”来拜见楚王。负责通报的官吏拿着此药进宫通报,另一位官吏拦住问:“这药可以吃吗?”通报的官吏说:“可以。”于是这个官吏将药抢过去吃了。

楚王知道后大怒,要杀死这个抢药吃的人。这位官吏从容地说:“我问那个通报的人‘这药可吃吗’,他说‘可以吃’,我才将药吃了。所以,我没有罪,罪在那个通报的官吏。而且那个官吏说我吃的是让人不死的药,如果大王您杀死我,那就不能算是‘不死之药’了。可见,是那位献药的人在欺骗大王。大王,您现今要杀我这个无罪的臣子,来证明那人欺骗大王,不如放了我啊!”

楚王一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又都合情合理,于是赦免了他。

吃药的官吏妙打擦边球,把责任巧妙地推给了别人,让楚王也无可奈何。

一副对联

苏东坡年少时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其父苏洵看见后,不禁为孩子感到担心,小小年纪就如此狂妄自大,自满自得,如何能够虚心求得上进呢!可是撕掉对联,肯定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他沉思了片刻后终于想到一个好法子……

一日,当苏东坡再次看到这副对联时,他脸红了。原来对联变成了: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深深体会到父亲的用意,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抓住对方的心理,用巧妙的办法,让他人自己意识到错误,才能更有效地促使其改正。

说话的艺术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有很多以前的穷朋友想凭借这种关系来求得官职,有些人直接把从前在一起的一些恶作剧或不太光彩的事情全部说出来,以为这样就可以使皇上怀念旧情而重用自己,结果不是被轰走,就是被推出斩首。

但是,有一个小时候在一起玩的伙伴却凭着一张巧嘴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他也不远万里前来拜见皇上,皇上问他有什么事要禀报。他向皇上行过大礼,然后不慌不忙地说:“万岁,曾记否?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这个伙伴既把小时候在一起偷豌豆、煮豌豆的事情说了出来,又顾及了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当时在煮豌豆的过程中,罐子不小心被打破了,自己只顾抢豆吃而被红草叶哽住,幸亏得到了这位好伙伴的帮助,才用菜叶把红草带下了肚子。朱元璋马上封他为御林军总管。

说话是一门艺术,话说得好,说得得体,才会让人接受,才会赢得好人缘。

范缜驳斥因果报应

魏晋南北朝时,王子萧子良和范缜发生了一次争论。

萧子良笃信佛教,大肆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而范缜却极力否定这一套骗人的鬼把戏。

有一天,两个人又在一起讨论信仰问题。

萧子良质问范缜道:“你从来不相信因果报应之说,那么为何有人富贵一生,有人满腹才华却终生不得施展以至于潦倒一生,默默无名?”

范缜灵机一动,指着庭前开花的树,巧妙地打了个比喻:“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因果报应,所谓神佛鬼道,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都是骗人的理论。好比门前的这棵树,它开满了无数的花朵,这些花朵同出一根,本来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狂风吹来,这些花就会随风而落。有的花瓣飘向厅堂,落在厅堂床席这些干净雅致的地方;有些则穿过篱笆,落到茅坑那样污秽不堪的地方。花瓣还是花瓣,只不过它们的落脚点不一样罢了。”

“就像您生在帝王之家,我生在平民之家一样,贫富贵贱在我们身上有着天壤之别。但不一定就是因为您前世积德行善,恤贫怜苦而注定今生享受荣华富贵;而我前生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注定要劳累受苦一辈子,这只不过是因为出生的巧合罢了。”

一席话说得萧子良哑口无言。

与随风而落的花儿相比,人都有选择环境的自由,但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原因之一就是有人对生活缺乏真切的认识,对即将面临的处境掉以轻心,置身其中而不知;而有人却能知非不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远离可能惹火烧身的环境。

不以口才论人才

汉文帝到上林苑的虎圈去看虎,对虎圈管理员的口才很赏识,要提拔他为上林苑负责人。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这人如何?”

文帝说:“是位智者。”

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如何?”

文帝又说:“也是位智者。”

张释之说:“这两位智者说话,经常张口结舌,结结巴巴,哪像这位一张口就喋喋不休,能说会道呢?秦朝时候的刀笔吏,争相比赛看谁说话办事更敏捷干练,却从来没有从人的角度考虑。这种坏风气一直延续到了秦二世,整个大局也就四分五裂,不可收拾了。如今陛下仅仅因这个管虎圈的小官吏口齿伶俐就破格提拔,恐怕天下会从此追随这种风气,争逞口舌之能,而没有实际做事的人了。有道是上行下效,陛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于是文帝没有提拔那个小吏。

狮子如果只知道咆哮,还不如马蜂的毒针厉害,立论高远而不去实施,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埋头做事。

忠臣与直士

曾经有人问魏明帝时的楚郡太守袁安:“已故的内务大臣杨阜忠言直谏,你为什么从来不称赞他是忠臣呢?”

袁安回答道:“像杨阜这样的大臣只能称‘直士’,算不得忠臣。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直士’呢?因为作为臣子,如果发现人主的行为有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使君王的过失传扬天下,反而给自己捞了个耿直之士的名声,这不是应有的做法。已故的司空陈群学问、人品样样都好,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但他与其他大臣见面时,从来不议论皇帝过错,只是几十次地上奏章指出哪些事做错了,哪个缺点必须改,有批评,有建议,而同僚们却都不知道,因此后来人都称赞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和真正的忠臣。”

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言而无行不如行而不言。

白马非马

公孙龙是赵国平原君的宾客,特别善于辩论。他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白马不是马”。

一天,有个客人来见公孙龙,问他:“白马为什么不是马?”

公孙龙反问他:“可以说马是白马吗?”

“好像不能这样说。”那人迟疑地摇了摇头。

公孙龙说:“既然不能说马是白马,又怎么能说白马是马呢?”

“可是,白马明明是马呀!”

“不一样,”公孙龙说。“白马是由白色和马两部分组成的,它不仅含有马,还含有白,所以既不能说白马是白,也不能说白马是马。”

那人总觉得“白马不是马”这样的说法有点不对头,可是又说不过公孙龙,只好摇摇头走了。

语言永远也不可能全面地反映事物,很多时候,实实在在地去感受事物比根据语言去了解事物,要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质。

惠施的比喻

惠施觐见梁王时,有人对梁王说:

“其实惠施没什么本事。你看他说话,就知道用比喻,如果不用比喻,他一定没法把事情说明白。”

同类推荐
  • 医学探谜

    医学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医学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你最喜爱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爱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每个故事都是一次奇遇,用心感受,会有属于自己的惊喜!故事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感悟生命的。一个精致的、符合自己心情的小故事,或许可以改变你当时的心情,或许在改变你心情的那一瞬间改变你的思想,甚至改变你的一生。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心态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心态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怀,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感动青少年去做一善良的人,做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不平则鸣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机敏谐趣(中华美德)

    机敏谐趣(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热门推荐
  • 神话昊天

    神话昊天

    人生起伏,观曼珠沙华枯荣往复人世浮华,陷三生石畔前世今生圣道沉沦,视天地万物蝼蚁走狗巫妖魔道,破碎洪荒,皇天始立凌霄殿仙冥神人,演义封神,苍天方入圣道途鸿钧路,天道中,守公道三界有序轮回道,后土心,悯世人六道长生昊天帝,仁皇境,炼玄界异世天尊看不一样的玉皇大帝,不一样的洪荒世界,尽在此书中怪是天书语不尽,故将彩笔谱此文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谢谢大家。
  • 最后一位阴阳师

    最后一位阴阳师

    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人害怕鬼还是鬼害怕人?符咒封印的是恶鬼还是良知?地府传出的是鬼哭还是神嚎?他、玩世不恭,百无禁忌,炸天宫,拆地府,以凡人之躯驾驭万千鬼神。血液中流淌着中国最后一代阴阳师的鲜血的他,本以为步入大学便可以和阴阳师自此画上句号,谁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 鸿蒙帝尊道

    鸿蒙帝尊道

    这是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唯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如蝼蚁一般任人宰割。慕枫一个经脉尽断的少年,凭借一本亘古未有的神奇功法踩天才、灭世家、踏万里河山,一步步走向巅峰。为红颜,屠戮苍生,为苍生,重塑天道,笑傲寰宇,唯我独尊,是谓鸿蒙帝尊道。
  • 六界武神

    六界武神

    六界之内,让所有人臣服于脚下。爆踢妖界之皇,吊打魔界之主,完虐天界天帝。六界之内,唯我独尊。
  • 青云闲庭

    青云闲庭

    仙道茫茫,往来求索,空恨百年;儒世求安,谦谦君子,莫不风流。陆铭,被父亲寄托仙宗之中,独身了确心愿,荏苒时光,黄发成黑,少年郎,却志在寻亲解惑,出世入世,诸子百家,明枪暗箭,爱恨情仇......
  • 乾坤人主

    乾坤人主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四海八荒,魍魉魑魅闹九州,乾坤兴亡过手。封神几行姓名,仙坟鬼冢荒丘,豪杰英雄战天公,滚滚龙争虎斗。乾坤大陆浩瀚莫测,广袤无边,这里奇珍遍地,万族林立有人、有妖、有魔、有怪,千罗万象无所不包。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让这座大陆分崩离析,亿万碎片崩向各个不知名的时空,我们的故事便从其中一个不起眼的碎片大陆展开吧——
  • 灵异短篇

    灵异短篇

    温馨提示,本故事大多是虚构的,不必害怕。最好别在晚上时候看,否则,小心鬼来找你哦~
  • 落天龙劫

    落天龙劫

    谁说天无情,谁说佛无爱。从你离开那一刻起,注定我将为你重来。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互联网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互联网

    本书主要介绍全球性的信息系统——互联网。从它的发展历程入手,进一步介绍互联网的结构、原理、作用、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厉害了我的金箍棒

    厉害了我的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斤,可长可短,能粗能细。林浩在一座山神庙中得到金箍棒之后,他的人生就彻底浪了起来。开药田,办工厂,原本贫穷落后的穷山沟在林浩的努力下,变成了各路美女都向往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