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2800000053

第53章 管理的迷思(3)

反过来,如果弓一直落着而不张开来。弓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用,比喻老百姓一直休息而不去辛勤劳作,就会懒惰,果真如此,文武两王也是没有办法的。老百姓的劳逸结合,就像弓的一张一弛,这就是文武治民的办法。

文武治民如此,其实管理亦如此,要善于调节,有紧有松。

不以一眼废双眼

唐朝诗人皮日休写得一手好文章,但他的长相却令人不敢恭维,因为他有一只眼睛非常不雅观。

一次,皮日休去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偏偏主考官郑愚有个毛病,喜欢以貌取人。当他阅读到皮日休的文章时,十分欣赏,认为皮日休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把皮日休招来进行面试。

郑愚本来想好好提拔提拔这个才华出众的皮日休,可是,当皮日休来到他面前的时候,郑愚不禁大失所望,原来皮日休的左眼是下塌的。郑愚刚才的欣喜之情一下子全被皮日休的眼睛给冲跑了,他想:“此人才华横溢,但相貌却是如此丑陋,真是可惜啊!”

于是,郑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皮日休说:“年轻人,你很有才华,我也非常欣赏你的文章,本来是想好好录用你、提拔你的,将来你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可是为什么你的一只眼睛竟然会是这么个样子呢?”

当皮日休听到郑愚说自己的眼睛的时候,他并未感到有任何的尴尬和难堪,他一边揣摩郑愚的心理,一边机智地回答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主考大人,我来参加考试,凭借的是自己的脑子和多年苦读积累的学问,而朝廷也是需要我的学问来治理国家的啊。听说您对小人的考卷颇为欣赏,假若您是由于我的相貌而埋没了人才,那您的一世英名不就全毁了吗。别人会认为您选才不力呀。我想主考官大人您不会因为我的一只眼睛而毁掉自己的两只眼睛吧。”

郑愚听到皮日休的话后,心中顿时对其产生了好感,态度也完全转变过来了,于是当机立断,判定皮日休金榜题名。

人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他可以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整个社会群体也应该给人才提供发挥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最佳场所,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不拘小节

春秋时期,梁国有一个君王,他从上任开始,就发誓要把国家治理好。因此,他每日兢兢业业,费了不少的心思。

他制定了多如牛毛的法律,连人们在大路上走路的姿势都作了限制;又任命了一大批官吏,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负责,各司其职,把老百姓管得死死的。

尽管如此,他还不满意,他每天都会去各处巡查,发现官吏有失职之处,他就会严加责罚,甚至撤职。

尽管如此,他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贪官污吏多如牛毛,老百姓生活极其艰苦,盗匪迭起,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梁王十分苦恼,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做错了。他听说杨朱很有才华,就来向杨朱请教。

杨朱告诉梁王说:“治理国家就好像把圆球放在手上玩耍一般容易,根本不要费这么大劲。”

梁王说:“你连家里的一妻一妾都管不好,连田里的草都除不干净,但说起治理天下却滔滔不绝,你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杨朱不慌不忙地说:“你见过儿童放羊吗?很多羊聚在一起,是因为有一个小孩子拿着鞭子放牧,要羊向东,羊群就向东;要羊向西,羊群就向西。”

“可是,如果让尧帝来把每只羊都牵上,还让舜帝拿着长长的鞭子跟在后面,羊反而不好放了。”

“而且还有这么一句话:能吞下大船的鱼不在支流中生存;鸿鹄只在天空翱翔,不落在低矮的屋檐上。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志向高远。黄钟大吕不能和繁杂的乐音合奏,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振聋发聩的乐律。”

“所以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今天君王你身居高位,志向远大,可是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结果往往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来,使本来应该管的事反而没有管,你说这样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

梁王听后,茅塞顿开,认为杨朱的话确实有一番道理。

企业管理者,就应该把分内的事做好。事必躬亲,效果未必好;只要把自己应做的做了,也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企业就会得到治理。

用人所长

齐宣王准备建造一座宫殿,于是去搜寻各地的能工巧匠。有人从鲁国请来了一位很有名的石匠,但齐宣王却不重用他,让他和木匠们一起工作,让这位石匠觉得痛苦不堪。

齐宣王问他:“你是嫌工钱少了吗?”

石匠说:“不是,我只是想打石砌墙。”

齐宣王却说:“木匠也是人才,那边也急需要人,你还是去做房梁吧。”

石匠点点头走了。

孟子听说这件事后,立即上朝去拜见齐宣王,说道:“建一座像宫殿一样的大房子,找木料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木师找到了上好的木料,大王肯定会十分高兴,认为他能按自己的意图很出色地完成任务。如果木师把木料由大砍小了,大王就可能会发怒,认为他不会办事,担负不了大王给他的任务。您说我说得对吗?”

齐宣王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正发愣间,孟子又说话了:“从出现了社会分工开始,各人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钻研,他们勤勤恳恳地学习一门技术,期望将来能在实践中运用。”

“如果有一天您见到一个学有专长的人,却对他说:‘把你那些专业技术暂时放到一边,听从我的分配吧。’结果会怎么样呢?这实际上就无法让别人发挥技术长处了。”

“假如您有一块未经雕饰的玉石,尽管它价值连城,但您还是要请玉匠来雕饰它。”

“然而治理国家却不同了,它不像玉匠雕玉石那样简单,只要按您的意思雕就行了。治理国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他们如何干,大王只能提出一些原则,却不能代替他们的大脑,更不能不顾别人所学所长,而强行要求他人一定要按自己的意思办。”

“否则,那就和要玉匠依自己的意图雕饰玉石没什么区别了。”

齐宣王感到孟子的话是有针对性的,他意识到自己对石匠的工作安排有些不妥。

待孟子走后,他赶忙派人把那位石匠叫来,让他去凿石砌墙。

使学有专长者“行其所学”,首先可以避免人才浪费,其次还可以使学有专长者在工作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发展。又因学有专长者能“行其所学”,从而心情愉快,安居乐业,这样,不仅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减少内部消耗,加强部下与部下、部下与领导之间的团结合作。

释鹿得人

鲁国国君孟孙有一次带领随从进山打猎,臣子秦西巴护卫在他的左右。在打猎的过程中,孟孙亲自活捉了一只小鹿,他非常高兴,下令秦西巴把小鹿护送回宫中好好喂养,以供日后尽情玩赏。

在秦西巴回宫的路上,他发现有一只大鹿跟在他的后面,眼睛紧紧地盯着他手里的小鹿,发出凄厉的哀叫,他手里的小鹿也发出哀叫声附和着。见此情境,秦西巴明白这是一对母子,母亲在召唤着可怜的孩子。

秦西巴心中不忍,于是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一下就冲到了小鹿身边,带着它离开了。

秦西巴看此情形,不禁热泪盈眶。但他很高兴,很欣慰。带着幸福的感觉,他回到了宫里。脑子里全是母子团圆的舒畅之情,几乎忘记了孟孙的交代和嘱托。

孟孙打完猎回来,秦西巴就将实情告诉了他。没想到孟孙一听就大发雷霆,厉声喝道:“谁让你自作主张放走鹿的,你的眼里还有我这个国君吗?”

秦西巴本想解释,但孟孙根本就不给他机会,下令将秦西巴赶出宫门。秦西巴只好怏怏地离开了宫廷。

过了一年,孟孙的儿子到了念书的年龄,孟孙要为儿子找一位好老师。很多大臣都向孟孙推荐合适的人选,但孟孙都觉得不太满意。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被自己赶出宫门的秦西巴,于是派人将他请了回来,任用为太子的老师。

左右臣下很不理解孟孙的做法,他们问道:“秦西巴当年擅自放走了大王所钟爱的鹿,他对您是有罪的,您现在反而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孟孙笑了笑说:“秦西巴不但有着高深的学问,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小鹿都有怜悯之心,宁可自己获罪也不愿伤害动物的母子之情,现在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可以放心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下属,掩盖狭隘的个人利益,从大局出发,正确地看人、选人和用人,不可“为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不可公报私仇。在人才的选用上,关键要看一个人的人品和信念。

网开三面

成汤在做部落首领的时候,一日奉召觐见夏桀。他乘车路过杞邑,看见好多农人在田野里猎取鸟兽,一面下网一面祷祝着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的,从四面八方跑出来的鸟兽啊,请都入我们的网吧!”

成汤看见此种情形,慨叹着说:“上有残民以逞的君主,下有残酷不仁的百姓,无怪国事日非、生灵涂炭。如果人人都这样残忍,再这样赶尽杀绝,非但人类难以存在,鸟兽亦将绝种了。”

于是,成汤将农人所下的罗网扯去三面,仅留一面,并且祷祝着说:“蜘蛛作网以杀昆虫,本来就已觉得残忍,而人类仿效更觉不仁。今天我成汤网开三面,恳请世界上的鸟兽们,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高飞,愿意向下的快跑;仅留这一面,捕杀那些糊涂不怕死的。”他一边说一边不住虔诚地磕头祈祷。

汉南地区的国家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成汤的仁德。于是,四十多个国家都归顺了成汤。人用四面之网捕捉野兽而未必能得,成汤仅一面之网,却能使四十余国归顺,可谓极具智能。

成汤仁慈,泽于禽兽,所以四方归之。内心格局深广、为人宽厚者,最适合担当领导的重任。

齐桓公散谷

有一次,齐桓公担忧地对管仲说:“大夫们多数是兼并财产而不肯分出一点,使五谷在库中腐败却不肯散发给贫苦百姓。”

管仲说:“请您下令召城阳大夫来问罪。”桓公问:“这是为什么?”

管仲说:“城阳大夫的宠妾穿着华丽服装,连家里养的鹅和鹜都吃黄米饭。他的家里经常敲钟鼓,吹笙号,大摆宴席,而同姓的兄弟没有衣服来御寒,没有食物来果腹,这样的人让他在其位置,能向国家尽忠吗?”

齐桓公听后就召来城阳大夫,摘了他的官帽,命令封闭他的大门,不得随意出走。

那些受封赏的官宦之家见到这种情景后,立即争先恐后发放积存的粮食,送给远亲近邻。还有的功臣之家广纳城中贫病孤苦和不能自立的穷人,分给他们救济粮。从此以后,国中没有饥饿的百姓。

赏罚都不一定要直接施到每个人身上,可以用杀一儆百和示范的作用来向大家昭示一种好恶倾向,来取得要达到的效果。

攻原得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领导者只有守信用,才能取得部属的信任。做人只有讲信义,才能交天下朋友。

刘邦得天下之因

楚汉相争中,刘邦逼得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夺取了天下。建立汉朝以后,刘邦在洛阳南宫设酒宴,说道:“今日设宴,各位不用隐瞒我什么,都说说自己的真实看法吧。我夺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

高起、王陵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陛下性情随便而且爱羞辱人,项羽虽然仁慈而且爱护人,但是陛下使人攻占城池夺取土地,打下的城池土地就会封给有功的人,和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而项羽嫉妒有才能的人,有功劳的就杀害他们,有才干的就怀疑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人记功,夺得土地却不给人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用计谋策略,决定战争的胜利,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不断粮路,我不如萧何;组织指挥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虽不才,但是我善于使用他们,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就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重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纳才任贤”是古代君王成就大事的最基本方法,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己之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应该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曹操虽胜责己

三国时期,北方的乌桓经常骚扰边境,曹操决定讨伐乌桓,当时许多将领都认为这一举动十分危险,唯独谋士郭嘉极力赞成。后来曹操力排众议,采用郭嘉之计,率军出击,一举将乌桓打败,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班师归来,曹操调查当时有哪些人不同意北伐计划。

那些人认为要遭到曹操严惩了,一个个都十分害怕。不料,曹操却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大家很奇怪:事实证明劝阻北伐是错误的,怎么反而得到赏赐呢?

曹操说:“此次北伐,的确是非常冒险,胜得非常侥幸,完全是靠天意帮忙,这不能当做正常现象来看待。大家的劝阻,是出于万全之计,因此要奖赏大家,我希望以后大家要更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此以后,大家更加尽心尽力地为曹操效劳了。

有功劳归自己,有错误怪下属,这是领导者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合格的领导者,总是能够肯定下属的成绩,承担自己的错误。

老仆役教育范讽

宋朝时,御史台衙门有一名老仆役,向来以刚正不阿而出名,他有一个怪异的举动:每当御史有了过失,他就立即把手中的廷杖直立起来。后来,衙门中的人便将他的廷杖挺直与否作为御史办事贤与不贤的标志。

后来,范讽担任了御史。有一天,他接待客人,他亲自告诉厨师该如何准备饭菜,一连给厨师吩咐了四遍。厨师刚走,他又叫回来,一再叮咛。

这时,范讽回头一看,这位老仆役的廷仗已经直立起来了。他觉得奇怪,就问老人,他犯了什么过失。

老仆役回答说:“凡是指使下属,都只制定章程,然后要求他完成任务就够了。如果他不照着章程办,自然有固定的刑法来处置他。何必喋喋不休呢?假使您做了宰相,要治理天下,你能做到每一个人都去告诉他怎么做吗?”

范讽听了,十分惭愧,十分佩服。

《汉书·艺文志》:“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秉要执本是统治的权谋,领导的艺术。那些不会做领导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却管不好单位,做不出成绩,因为他不懂得秉要执本,没有抓住根本。

燕昭王求贤

同类推荐
  • 失落的帝国(人猿泰山系列)

    失落的帝国(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地球“发烧”了(趣味地理卷)

    地球“发烧”了(趣味地理卷)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差异的学科,是最美丽的科学,也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科学。为什么这样说呢?
  • 老少乐哈哈

    老少乐哈哈

    《混血小帅哥:老少乐哈哈》汤米的爷爷奶奶是一对快乐老小孩,也是两个老活宝。他们和汤米来到山里的二叔家度假游玩,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汤米居然让公鸡下了个咸鸭蛋,奶奶讲笑话,把死人都逗笑了。汤米和爷爷奶奶还发生了哪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呢?请跟随汤米到神秘的大山里走一趟吧!
  • 小人国历险记

    小人国历险记

    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五兄弟中排行老三。在剑桥大学读了三年后,给伦敦一位著名医生当助手。我从小喜欢航海,决心做一名船医。我费尽口舌,终于说服了父亲,同意让我出海。从此,我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航海生涯……
热门推荐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 天佑之莫哀

    天佑之莫哀

    一段尘封往事,引出千年秘辛;穿越三世为人,方才百炼成仙。历尽变异波折,最终以身化龙;肩挑天下恶毁,练就铁血雄心……四个天纵之才,撑起末日宇宙。参透气运,掌握生死福祸;穷极苍穹,探求科技本源。天赋神目,堪破时空玄异;一心为正,再现侠武辉煌。武侠有,修真有,玄幻科幻也有。热血在,感动在,亲情爱情都在。一切尽在《天佑》。
  • 立处黑暗顶端

    立处黑暗顶端

    一位名叫李俊的少年,因为从小心中就有着一股热血劲,并且向往着可以立于黑道的顶端,俯视世界。从而走上了混黑道的经历,在黑道上的路程历经千难万险,有过生离死别,一直不放弃。
  • 愿凡生

    愿凡生

    与“圣母”否?不与,与怎能成就自我。与“世众”争否?争,不争怎能让他人藐视。无意圣母,不看世众。致力于平凡的人生,却被环境所迫变得坎坎坷坷,曲折离奇、富有传奇的一生。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纵横英雄世界

    纵横英雄世界

    新人网游,欢迎进来看看.喜则收,厌则出.勿骂,无理取闹者BS到死!觉得本书还可以的请投推荐和收藏,谢谢。
  • 逆天修炼之无可阻挡的路

    逆天修炼之无可阻挡的路

    一段都市故事,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处处受人白眼,遭人欺侮。想看他如何逆袭,将欺负他的人踩在脚底吗?点开小说吧!
  • 记住,在这里我爱上了你

    记住,在这里我爱上了你

    她,暗如夜是一个二十四世纪的孤儿,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却在十岁那年被一个杀手组织看中,成为组织中的一员。他,夜倾邪在外人的眼里是一个是一个王爷,在内人眼里他是一个很被皇上重视,而又非常冷酷。一对分明联系不上的人又怎会联系到一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神魂霸体

    神魂霸体

    重新创作,全部修改,感谢各位喜欢的朋友!
  • 三世情缘:琳儿

    三世情缘:琳儿

    从神秘的异世界大陆,到特殊的朝代,至如今的现代,两人注定绑在一起。他们的记忆被抹去,第三次见面,她恢复了记忆,再次面对他不知何去何从。那两世的,不知是痛还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