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4200000090

第90章 典故·轶事(3)

有一次。村上的一个人得了重病,请了大夫来看病,大夫开完药方后说,这味药在煎时要两根七寸长的公鸡毛做药引子。病人的家属找遍了全村都没有找到大公鸡。忽然有人想起他家有一只每天按时打呜的公鸡,叫声响亮,想必那只公鸡很大。

病人的家属来到他家后,果然见一只大公鸡在院中啄食。但他一听要拔他家公鸡的毛,便一口拒绝了他们。在病人家属的再三请求下,他才说,这样吧,病人需要吃鸡补养身体。我这只鸡也正想卖。你们把这只鸡买去吧,给我五钱银子就行了。

那家人因急着要以鸡毛做药引子,只好花五钱银子买走了那只大公鸡。其实,在市场上买这样的鸡连二钱银子都用不了。

后来,村上的人都说他家的鸡都像铁公鸡一样。一根毛都拔不下来。

013中山狼

明马中锡寓言《中山狼传》,记述了中山一只恶狼被打猎的赵简子用箭射中,逃命中被过路的东郭先生救下,狼不但不感恩,反而想吃掉东郭先生的故事。

后以“中山狼”比喻恩将仇报、毫无良心的恶人。

014恶作剧

“恶作剧”是现在人们众口流传的俗语,指令人难堪的戏弄。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书中记载: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读书人,在去汝州的路上遇到一个僧人,二人结伴同行,谈得颇为融洽,到太阳下山时,僧人便邀请韦生到他所在的寺院去住宿。韦生欣然答应。但僧人带着韦生继续走了许久,仍没到寺院。

韦生唯恐他不怀好意。暗暗地从靴子中取出弹弓,又从怀里掏出十几枚铜丸,准备就绪后便责问僧人道:“师父,你说寺院不远,为何现在已经走了二十里却仍然没到,这是为什么?”

僧人支支吾吾地不回答,只说还要往前走。韦生这时断定他是一个强盗,就拉动弹弓射去。正中僧人后脑勺,但僧人若无其事。韦生又连发四弹,弹弹打中。僧人这才捂着中弹的地方,慢条斯理地说:“郎君莫恶作剧!”韦生一看这家伙有点本事,也就不再用弹射他了。

后来韦生随僧人到了寺院,只见数十人列队迎接。僧人这才告诉韦生说:“我本是此间的强盗,对你的钱财起了心,并没有什么好意。不知你也有高强的技艺,让人钦佩。还好你用弹弓打的是我,如果是别人,早就支持不住了。”说完,用手一摸脑后,五个弹丸落地,而后脑毫无伤痕。然后这个僧人设宴款待韦生,二人互相敬慕,于是结为好友。

于是,“恶作剧”一词便从此传了开来。

015眼中钉

“眼中钉”,现在常用来比喻心目中最憎恶的人。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被百姓视为眼中钉的人是五代时后唐的赵在礼。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后唐明宗时,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在礼是个胸无点墨的武夫。他倚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就横行霸道,巧取豪夺,为所欲为。宋州百姓敢怒不敢言,都把他看成是眼中之钉,肉中的芒刺。

后来有一天,朝廷下旨将其调往永兴。宋州百姓听说这一喜讯后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无独有偶,宋真宗时也出了一个万人恨的“眼中钉”。当时,有个叫丁渭的大臣,善于溜须拍马,他为迎合皇帝心意而大兴土木,又网罗奸臣,排斥忠良异己,搞得全国百姓民心沸腾,怨声载道。当时曾经流传着的一首童谣唱道: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

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钉”和“丁”谐音,“眼中钉”即指丁渭,“寇老”即指寇准。可见人们对于丁渭是恨之入骨,而对寇准则是无限怀念的。

此后,人们便常用“眼中钉”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016三脚猫

人们常用“三脚猫”一词形容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

“三脚猫”一词,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非熊即飞熊)。”文中的“三脚猫”是一种动物。

后来,明朝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相当不错,却“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后来,“三脚猫”就成了技艺不精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017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人们常常用来批评一些不负责任或不了解情况的人说的话,那么,究竟“三不知”指的是什么呢?

明人姚福在《青溪暇笔》这部书里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概本《左传》。”

再查《左传》中有这么一段故事:鲁哀公二十一年,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文子以为不了解敌情未可冒然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他的意思是: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要对整个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都弄清楚,才能最后决定怎么办。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

可见,“三不知”的意思就是说对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全然不知道。

018绿帽子

“绿帽子”,现在多用来指妻子有不忠行为的男人,它是从“绿头巾”这一俗语演变而来的。

古代汉族人很看重色彩,在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独尊儒术的推行,儒家礼乐制度日臻完善,服饰的颜色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唐代官制规定,六品、七品官着绿服,八品、九品官穿青服。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郡司马,官职只是九品,所以《琵琶行》诗中才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他的《忆微之》诗云:“折腰俱老绿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白首扔屈身于地位低微的绿衫行列中。

到了元明之际,政府明令规定乐人、妓女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以标志所从事的是贱业。《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青头巾。由此,“青头巾”就与娼妓之男性亲属有了联系。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因此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绿头巾”。

019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乱麻”,常用来比喻办事果断干脆不拖泥带水。这个俗语来自一个历史故事:

根据《北齐书》记载:北齐第一个皇帝高洋,小时候内心很聪明,但外表显得很隐晦,大家不了解他,只有高欢觉得他有独特之处,高欢说:“这孩子在见识和谋虑上都超过我。”

有一次,高欢想试一下儿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十指协调能力等等,就给他们每人一团乱丝,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整理好。

儿子们都拿着麻各自到一旁去理。别的孩子一根根抽,一根根理,可是由于麻很多地方打结了,都连在一块,抽这根带那一根,越理越乱。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只有高洋抽出腰中宝刀,三两下把丝团砍成几段,还说:“对乱的东西就必须斩断。”

高欢听后,连连点头。

从此,“快刀斩乱麻”就成了传颂他的聪明才智的故事。

020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的字面意思是说,大树倒了,寄居在树上的猢狲(猴子)也就散了。用来比喻为首的人一倒台,依附他的人也就随即溃散。

这句俗语出自宋人庞元英的《谈菽·曹咏妻》:宋高宗建立南宋后,奸诈的秦桧作了宰相,权势很大。他有个叫曹咏的亲戚,也是一个势利小人,见秦桧得势,就对他百般巴结逢迎,秦桧一高兴,也就封了他作大官。

曹咏有个叫厉德新的大舅子,却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不但不与曹咏同流合污,而且对他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经常用犀利的言辞讽刺、挖苦他,曹咏见厉德新对他这样无礼,便怀恨在心。暗地里利用自己的职权,指使地方官对厉德新进行种种刁难与威胁。厉德新是个硬骨头,怎么整都不屈服,并依然对曹咏冷嘲热讽。

后来,秦桧死了,失去了这座大靠山,曹咏可就什么都不是了。不久,曹咏便获罪被贬到新州(现在广东宝安),厉德新终于不再受他的欺压了。他托人给曹咏捎去一封信,里面装着一篇名叫《树倒猢狲散》的赋,对他加以讽刺。赋中把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桧”确是树的一种),把趋炎附势如曹咏之徒比作一群猢狲。猢狲依靠着大树作威作福,那么大树倒了,猢狲们自然就东奔西散了。从此,“树倒猢狲散”这个俗语就流传了下来。

021浪子回头金不换

游手好闲的、不务正业的青年人常被人称作“浪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说:不务正业的人,一旦改邪归正变好了,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比之金子还要珍贵。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都是不少的。

晋代人皇甫谧出生在河南新安县一个官吏家庭,从小娇生惯养。但是,一场战乱却让他家破人亡,失去了父母,他被叔母收养下来。叔母见他这么小就父母双亡,十分可怜他,对他仍很放纵,皇甫谧仍然过着一种娇生惯养的日子。

这样,皇甫谧从小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他经常和一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混在一起,消磨岁月,无所作为,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浪子。

叔母见他变成了这个样子,非常痛心,觉得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皇甫家的列祖列宗,忧愤加愧疚和操劳,不久就病倒了。皇甫谧回想起叔母的养育之恩,再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惭愧和悔恨。于是他痛改前非,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做一个有用的人。从此,他早起晚睡耕作劳动,勤奋攻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他不幸得了重病,下肢瘫痪,为了战胜病魔,使自己能够站起来,他又潜心研究医学,几年之内通读了大量医书,并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上万次的针灸实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022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说的一句口头语,表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的意思。

据说我国早期的谶纬家、阴阳家们都认为三七相乘的积是不祥的数。三国时期的陈琳在《神女赋》中写道:“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意思就是说,东汉建立二百一十年,到建安时期该遭厄运了。

其实,这段时间还不到二百年,二百一十年不是确指。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把三和七的积二十一看作是不祥的了。后来,这一看法经过长期演变,就逐渐出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口头语。

023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墨守成规的同义语,意思是小心谨慎,不敢逾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这里的“雷池”,是古代的一个湖名,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

“不敢越雷池一步”,出自古文原句“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即“请你不要越过雷池一步啊!”

这个典故出自东晋时期的一个故事,晋明帝的大舅、护国将军庾亮执掌朝廷大权。因为他凡事从国家全局出发,刚正廉明,任人唯贤,所以在朝廷内外,颇有威信。

明帝以后,成帝即位,庾亮派温峤担任江州刺史,镇守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发兵作乱,带领大军直逼东晋的都城建业(南京)。温峤得到消息后,为了保卫都城,就想援兵东进,和苏峻交战。庾亮知道后,马上派人送信给温乔,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说我担心西部防线,远远超过东边叛军起兵的历阳一带,请你不可越过雷池一步。

原来,庾亮早就知道苏峻在历阳招兵买马,妄图谋反,所以,下了诏书让苏峻到京城来任大司农一职。这样,苏峻离开老巢就不能有什么作为了。苏峻逼不得已只好提前起兵作乱,而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准备充分,即使是造反,也构不成很大的威胁了;温峤哪里明白这许多曲折,所以急率地想要发兵征讨。这样就可能使西北边陲防备门户大开,其他国家军队势必长驱直入,和苏峻叛军恰好可以里应外合,这样平乱反而会成为灭国之举。

“雷池”这一地名,现在已不重要了,它已变成了“特定界限”的意思。

024照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这个俗语多用来比喻事情简单、容易,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办到;也比喻头脑简单,只知道马马虎虎模仿,不能发挥创造性。这句话语出《宋史》,其中有这样一个典故。

北宋初年,有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他的文笔相当不错,被推为一时之冠。陶谷自己也自恃不凡。可是他做了好些年起草文告的工作,官职都没得到升迁,一些人常为他感到惋惜。

终于有一次,他托人在宋太祖面前推荐自己,想让自己去到外地做官。赵匡胤听了这位官员对陶谷的一番盛赞之后,却颇不以为然。他淡淡一笑道:“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意思是说,起草文告这样的工作,无非是照着前人的旧文本,抄抄写写,其间改换几个字句,就像照葫芦画瓢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如此盛赞。

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事后,他心灰意懒,写了一首诗自嘲。其诗道:

官职须有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陶谷大彻大悟之后,再也不指望自己的才学能给自己带来晋升的机遇了。

后来,“依样画葫芦”这句诗,逐渐演变成了“照葫芦画瓢”的俗语。流传到现在,则成了“毫无创见”的同义语。

025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宰相的心胸很宽阔,豁达大度,可以在肚子里面行船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基于“大人有大量”的基础之上的。它最初也确实是由一位宰相之口说出的。

宋神宗时期,朝廷在向契丹、西夏的军事斗争中屡屡失利,不得不每年“纳岁币”给契丹、西夏,这样就造成了人民沉重的负担,国家财力耗费甚巨,再加上国家机构繁多,官员严重超编,办事效率也不是很理想,使得国家更加内外交困。

在这种情形下,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提出了改革的计划,对一系列的国家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改革的步骤过快,有些做法过于偏激,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新法实行不久便遇到来自保守派的强大阻力,宋神宗在阻力面前不了了之,变法失败了

王安石见变法不成,便告病还家。他只带一名童仆就走了,为避免沿途地方官前来迎送,打扰居民,他嘱咐童仆不要透露他的官职,只称作过往游客。童仆不依,反问说:“相公微服潜名,倘或途中有人毁谤于你,如之奈何?”王安石从容地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从来人言不足恤;言我善者,不足为喜,道我恶者,不足为怒。只当耳边风过去罢了,切莫揽事。”

就这样,主仆二人一路缓缓而行,一路上,王安石遇到不少对他推行新法进行攻击谩骂的人,但他都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宽容了他们。人们因此非常佩服他。就这样,“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便流传了开来。

02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句俗语。它常用来比喻高高在上的官员或有权势的人自身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却遏制规限百姓的正常行动。这句俗语来自民间,但却真有其事。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西班牙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西班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傲世黎明

    英雄联盟之傲世黎明

    满地殷红林,凤凰火独鸣,烟尘尽,笙歌起,然似落花狼藉唯忆别惜
  • 天幻神梦

    天幻神梦

    来历神秘的白衣少年,随着宇宙第一奇书《幻象无极》的觉醒,开始苏醒往昔的记忆,宁静的沧澜大陆波澜涌起,少年能否完成自己的夙愿,在面对娇俏可爱的妹妹、美丽大方的妖族公主、跨界而来的冥界战姬......又将如何抉择
  • 我的世界之天下无双

    我的世界之天下无双

    侯祥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称霸世界,征服天下,无所不能,无敌天下。
  • 异界追美高手

    异界追美高手

    晨浪,一个莫名成妖的少年。放弃自己锦绣前程,被拖入一场天地间至强者的争斗中,妖神、神尊、剑仙,星修者的天下已经来临,新的神明在如花一般美丽的后宫中成长;杀伐果断的爱恨情仇中,藏着一个少年逐渐成长的灵魂。
  • 最强囚徒

    最强囚徒

    身赋神秘血脉的元昊,凭借先天双元灵,修炼滔天魔功。辗转各族,名望?美女?宝物?统统收入囊中。且看元昊武动乾坤,在风起云涌的天问大陆谱写不朽传说。揭开古域,飞仙传闻,在妖魔并立的世界,成就至尊之位。妖族,海族,魔族,邪族,神秘人族等一一粉墨登场。
  •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不但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蓝本,使孩子在开始他们的人生之前,就能够了解随之而来的欢喜、挑战与责任,而且更适合每一个成年人阅读,成年人可以在重复阅读这些故事时提醒自己并纠正自身行为的偏差。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书能给大家带去欢乐与启迪,希望这些美妙的故事能帮助每一个阅读《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的人了解智慧对生命的价值,获取前行的动力并因此感到满足。
  • 喂,那个男人是我的

    喂,那个男人是我的

    姻缘球?什么鬼?!外星吗?还要什么“缘人证”。WTF?!咬牙切齿:“我待不下去了!”好言相劝:“乖~”“你说我不会生出来像你们这样的怪物嘞吧。””不怕不怕,有老婆你这么好的基因改造怕什么~““说的也是,小闵子,我要吃酸的。”“好,老婆~”
  • 忧伤的九夏

    忧伤的九夏

    对不起,米粒们,因为选错分类了,所以这本书被分到恐怖惊悚了,新书将于20182月4日首发发,名于《暗夏的光》,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青铜镜

    青铜镜

    高中生严巧是个性格懦弱、内向自卑的孩子。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她在学校备受欺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次偶然的机缘、一面神秘的古镜、一个白衣的翩翩少年,将她带入了一个似曾相识的神秘世界。在此,各种光怪陆离的经历使得她渐渐由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蜕变成玩世不恭、艳冠群芳的风流才女……
  • 驱魔学生

    驱魔学生

    命运总是捉弄人,哪怕是鬼也不例外。短篇感人驱魔学生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