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4700000005

第5章 《周易》之基本知识(5)

文首由六个阳爻符所构成的“瘙棤”,称为该卦之卦象,它是由两个三画的乾卦重合而成。这个卦就是六个爻组合而成,其中六个爻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名称,从下而上,分别叫初爻,二、三、四、五爻,上爻。为了区分,《易经》把阳爻“—”称为九,把阴爻“——”称作六,因此,此例中,全部由阳爻构成的乾卦之六爻的名称,由下而上分别叫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上九。至于用九,是乾卦所特有,除坤卦有“用六”外,其余各卦仅有六个爻。

其次,卦象“瘙棤”之后的“乾”字为此卦之卦名,而乾卦名后的“元享,利贞”,则为该卦之卦辞,用以从整体上宏观地说明这一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卦辞原叫“彖辞”,从唐代后为卦辞,卦辞之后是爻名,如初九、二九等等;爻名之后皆有一些说明的文字,这些文字即称爻辞。例如,在卦中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由于一般卦皆为六爻,故有六条爻辞。只有乾坤两卦例外,它们分别有七条爻辞,可见此两卦的重要性。其余六十二卦,皆为六条爻辞。《易经》共64卦每卦6爻,共为三百八十四爻,加坤乾多出两爻,共计三八十六爻,故爻辞为386条。

二是研究它在认识天道和人事等问题上的经验和训教,把它看成义理之书,这一研究内容在《系辞传》中已开始了。《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是说《易经》研究内容有天地之道、人道等多方面的问题。用今天的话说,《易经》是一部古老但内容新颖的近代“软科学”之书。

三是研究《易》的象数关系,通过对象数的研究去弄清《易经》的实在内容。所谓象,是指卦象(以及《易经》中其它象,如“河图”、“洛书”、“太极图”等图象)和八卦所取事物的象,再加上卦辞和爻辞中讲到的物象。例如,乾卦象“瘙棤”所取事物是天,它包括爻辞中的龙,这皆是象的范畴。所谓“数”,指的是《系辞》中提到的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以及我们利用“广义量化理”研究“太极图”、“河图”、“洛书”中的量化问题,皆是数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应把象、数研究看成一个完整系统,那么,《易经》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应是“象·数·理”的完整思想与理论体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思维方式是由直观模式(相当《易学》的象)入手,通过数理的试验与研究,最后,导出研究对象(系统)的一些定理、定律或方案,以及原则(原理),乃至法规、政策等等,这正是“理”的内涵。由此观点,历史上出现的《易经》研究派别,即义理派与象数派,是应合而为一的。因为《易经》本身也提到阴阳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对《易经》研究的两个派别而言是一样的,象数不等于义理,但它们之间与阴阳二性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具有哲理化的倾向,而近代哲理又离不开数理。故两派合为一家,利用《广义量化》方法,去研究《易经》的内涵、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该是现代《易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任务与目的。

四是研究用《易经》占卜的积极思想,纵观历史,乃至今天的中外,有不少人用《易经》之卦去预卜自己前途的凶吉,以及对各种事物的预测等等,这是事实,正因为如此,《易经》才幸免于秦始皇焚书之祸,幸存而得以发展。鉴此,作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应实事求是地去考查它的运作过程,以及它的积极方面。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和科学家朱熹,他认为在《易经》的占卜中,包含了天下万事万物之理,他说,《易》与《诗》、不同,“它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事理,只一两个字,便是一个道理”。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即认为《易经》中包含了很多生活经验与教训,这里面蕴寓着一定的哲学道理。例如《周易译注》的作者黄寿祺先生和张善文先生认为:“《周易》的经部分,虽以占卜为表,实以哲学为里,应当视为一部独具体系的哲学著作”。吉林的吕绍纲与金景芳两位先生也有类似上述看法,又如吕绍纲在其《周易阐释》中说:“《易》自产生而发展到《周易》,已是一部哲学著作。它产生于卜筮,保留着萄筮的形象哲学”。总之以上诸位学者,皆认为《易经》是一部智慧的书籍是历史上以普周为中心的周代各国的复杂史事,是周灭商的历史进程与其成败的记载,是历史事件的反映,也是论证事人的书,用今天的术语说,它还是管理科学或软科学。其中有不少实例的推理过程是与现代科学推理相一致的。并且,还包含了不少科学知识。例如,可以通过“艮”卦来解《易经》中的科学知识。“艮”卦卦爻辞的编排十分整齐,有序,有严格的逻辑性,卦辞“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道不见其人”,这里说的是保护身体不仅要注意背部,而且应注意全身,爻辞从初六到上九依序讲要注意脚趾、腿肚、腰、胸腹、脸、额的健康。所以“艮卦”可算是一部医学专着。由此,还看出《易经》是一门完整的系统科学。

在《易经》的卦中,隐含了很多逻辑性很强的哲理。不论是由阴爻“—”与阳爻“—”两者组合成八卦,还是从两个八卦组合成六十四卦中一个别卦,皆反映了哲学上的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的思想。例如,需卦,是上坎下乾,坎指的是水又是云,乾为天,天上有云,云成雨降下成甘霖滋润生物,但需要等待云为雨的条件齐备了才下雨。若按需与须二宇音义相通去理解,则要耐心等待。上述需卦是乾坎合一,若把干坎两卦上下位置互换,则成乾上、坎下卦的讼卦了,乾是阳,阳上升。坎是水,水性是下降的,一往上,一朝下,两者是对立的。《序卦》曰:“饮食必有讼。”人类是依赖饮食而生存的,动植物生存生长皆离不开水,水的来源在古代主要依靠雨水,雨水降落的地区受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制约,不会是均匀的,粮食的丰产与歉收也因之不同,饮食如果成了问题,即为《易·序卦》所言:“饮食必有讼”。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有是有非,有曲有直,争辩曲直是非,就引起“讼”。在人与人间的讼是口角之争吵。这种口角之争不能解决问题时,就动手打起来。国与国争吵,就往往导致战争。这正是《周易来往·卷三》中的“师兴由争,故次于讼。”师者,众也,其卦坎下坤上。以卦象论,地中有水,为聚众之象。聚众即兴师动众,于是引起不安定的战争。于是,就导出“师卦”的坎下坤上,即,《彖传》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师众是指挥军队。贞是公正之义,自身公正,就是以身作则,使属下三军都公正起来,这是好的统帅,有可能为天下之王。坎有险的意思,坤以德主顺,这就是顺理而行险,因此取得好的结果,即“以众正,可以王矣”。以上是坎下坤上之师卦。如果将其倒过来,则成坤下坎上,这就变成“比卦”了。“比”是相亲之意。

这就是一变在“讼卦”之后为“师卦”,“师兴由争”,争会引起不亲,人与人之间不亲,国与国之间不和,于是就有战争。“比卦”是“师卦”的反转,故走向好的方面。《周礼·职方氏》中言道:“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这谓犹亲为比。比卦卦辞,“比,吉”,彼此相亲是人类生活“及国与国之间最喜庆之事,和平景象是人类共同祈盼之事。这种别卦的上下卦互换,意义截然不同,这正是两卦的相对性。”“比卦”给人类指出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古人云:“以建万国,亲诸侯。”(《比卦·象辟》)由此可见,“比卦”与“师卦”互换,即是“错卦以兴理”。错卦即为倒卦,这种上下互换,就表达了巧妙灵活的辩证思维方式。

总之,由“需卦”开始的演泽分析,直到“比卦”,这中间出现“讼卦”、“师卦”。从这种演泽逻辑可以看出,《易经》诸卦间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因此,《易经》是一部研究哲学和逻辑学的好教材。

八、研究《易经》的目的

近几年来,世界上掀起了《易经》热,主要原因是在发达国家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但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又不得不去寻找一些解决当前困境的办法。《易经》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观,使他们看到了摆脱目前困境的曙光。据说,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对《易经》的重视日益高涨,从美国来看,《易经》的新译本就有近二十种之多,年销量竟达几十万册,读者遍及社会中各阶层。日本的梅原教授通过他广泛而长期地研究欧洲哲学之后,感慨地说:“西方文明像瘟疫一样威胁着现代世界。尽管西方科技与方化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但却潜伏着严重危机,因为西方大多数人,自我赏识他们的科技成就,和前所没有的超过前代的享受而骄傲自满,以为只要如此发展下去,可以通过‘万能’的科学去谋取人类所需求的一切,自然会走进人间天堂,但是事实并非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恰恰相反摆在他们面前的竟是人类文化和生存皆受到严重的威胁,象原子、核子武器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人口的失业,大气和人类地球的污染越来越逼近人类,要摆脱这些困境,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到东方文化宝库中,特别是到《易经》中去找寻”。

华裔科学家、哲学家陈慰中教授在他八三年出版的《中庸辩证法》中,曾提到中国思想界,从《易经》、《老子》到王夫之、戴震的辩证法与大自然有密切的联系,是有人性和人道的,可称谓“中庸辩证法”。他认为今日人类危机,要重新从哲学开始,哲学的解放要从辩证开始。辩证法的解放,先把它从逻辑的错误中解放出来,但不要否定逻辑的优势,而要加进传统的中庸,自然界阴阳对立,及事物的相辅相成。在对唯心论、唯物论、辩证法、伦理学、人性论等众多理论问题思考之后,可以看出通过积极的调和,相互补充,阴阳互易的方式来融合人类思想精华,这正是陈慰中先生的“中庸辩证法”。客观世界的事实正如《易经》所说:宇宙间森罗万象,视时间与空间因素、阴阳、刚柔、静动、变易与不易、复杂与简单、矛盾与统一、对立而和谐,都在阐明客观的事实真像。所以《易经》的哲理不是把对立的事物,看成你死我活的矛盾与对立,而是以阴阳互易,积极调和而相互补充。例如,《易经,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其意是:以前圣人创作《易经》的意图,是为了探究宇宙万物之本性,发掘宇宙自然法则一贯的真理,所以将天的法则,定义为阴阳,将地的法则,定义为刚柔,将人的法则定义为仁为义。阴阳是气,气凝集成柔与刚的形体,仁是柔和的德性,义是刚直的德性,因而有八卦兼备三才:“天、地、人”的道理。

上述所论,正是东西方所追求解决困境的哲理。也是天人关系和宇宙自然法则的一贯真理。

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在讨论《易经》思维方式中,曾研究了《易经》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这一思维方式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都通过阴阳五行而安排的,都是来自于易理,它对近代科学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启迪作用。而且提出了解决各种困境的可行途径。例如,首先,我们从《易·系辞》中领悟到对目前状况要进行体制改革的道理与必要性。《系辞上》曰:“日新之谓盛德”,其意是说,社会是发展的,各种制度也应跟上社会发展,也即“日新”,这对社会改革是很重要的启示。“革卦”还说:“顺乎天而应乎人”,其意是如果按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才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要进行改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易经》的原因之一。

第二,《易·乾卦》“彖”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是指大自然,行健是指运行不止,也即大自然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根据天人合一的道理,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因此,人也应与大自然一样永远前进。

第三,从上述中庸辩证法中,还可悟出一些对时空因素的不偏不倚原则。这一原则可用于目前造成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对寻求抑制膨胀的办法,都有启示。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皆因经济过热,偏离自然的发展轨道所致,以《易经》的观点说,就是位置(空间)不对,时间也不对,也即发展过快,因此,必须进行宏观控制来放缓发展速度。速度中蕴含了时间因素,因此,提示我们今后务必按《易经》提到的,按时空因素进行不偏不倚的处理问题与制定计划。

上述种种论述,皆说明我们为什么研究《易经》的道理。

同类推荐
  •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本书作者用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孟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戏虐的方式,以全新的视角讲解孟子及其思想,兼论中国历史与社会文化,其批判性的思考方式给读者以启发,引导其独立思考。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决战

    决战

    身怀灵根,道婴之体,一朝入道,天下由我!一个小贼,修仙练道,演绎出如何精彩缤纷的故事。“我的梦想?有女人,有无上法力。不要惹我,更不要惹我的女人,否则我就往死里虐你!!!”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老字号再战江湖

    老字号再战江湖

    一部老国货的起死回生奋斗史。伴随国人成长的老国货日渐落败,象征童年和青春的符号消亡了吗?不!为了重现昔日的辉煌,老字号们从没有停止过战斗……风云起兮,商战不止,且看老字号们再战江湖!
  • 散花庵词

    散花庵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风华:邪魅王爷追悍妃

    绝色风华:邪魅王爷追悍妃

    一分乖张.二分腹黑.三分龟毛的她,却遇到了四分妖孽.五分奸诈.六七八分无耻的他。数次交锋,回回受制,还被这妖孽扬言要重振夫纲!士可忍,妻不可忍!某女大发雌威,看她如何将大灰狼教化成灰太狼,变成极品妻奴一枚!某日月色当空,她红着脸怒骂,“浑蛋!”他捏着她精巧的下巴,慵懒一笑,“那你就是浑蛋的女人。”
  • 读心改变命运: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智慧

    读心改变命运: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智慧

    本书全面讲解读心术这一高效交际工具,涉及社交礼仪、言谈举止、谈判等方面的内容,再现了各种交际场合中的典型案例。
  • 许诺诗

    许诺诗

    天涯何处不断肠云雨巫山换悲凉相逢若是尘缘错不教多情叹参商--许诺
  • 神级无敌修真系统

    神级无敌修真系统

    一个平凡的少年本想蹉跎的过完这一生,没想到天意弄人,一个来自修真世界无数大能合力创作出来的一个系统意外绑定了他,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人求支持
  • 妖孽公主的七个夫君

    妖孽公主的七个夫君

    “小砾砾,你要对人家负责哦”“额。。昨天。。发生什么事了?”“小砾砾,你要不认账?昨天。。。”她将头埋在膝盖上,相信不用说夜砾也应该明白了.“陈稚雅”蓝临风咬牙切齿地看着死死抱住他的某女“把你的爪子拿开”“小风风,你就从了我吧?你看我们俩都一起洗过那么多次澡了,我应该对你负责呀”萌宝看着欺负他的几个土匪,扯着喉咙喊:大爹爹二爹爹三爹爹四爹爹五爹爹六爹爹七爹爹你们快来救我呀!名副其实的花痴女居然赢得了七个风华绝代的男子倾心,成就了东盛国的一个不朽传奇。
  • 神坦心绮

    神坦心绮

    至高的天元宇宙,众神国强强争霸,漫无边际的神之战火毁天灭地。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名为神坦的种族历代守护着流往黄泉的零之河。直到某一天,赤红的血光染红了这片安详的天空,永劫黑暗的魔神降临,无情之刃将生灵屠杀殆尽。当零之水渗入世间,一段崭新的神话也就此开始了……“生命的法则是等价的,无论弱小还是强大,她永恒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