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4900000060

第60章 事物规律(1)

001想当然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二十世孙,鲁国人,为汉朝末年文学家。孔融曾任北海相,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孔北海。

东汉末年,曹操赢得官渡之战,领兵攻破袁绍的根据地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随军入城,发现袁绍的儿媳甄氏长得非常漂亮,十分喜爱,便请求曹操将甄氏赐给他做老婆。曹操见了甄氏,觉得她果然美丽无比,万种风情,便为曹丕迎娶。

孔融对此事极为不满,写信给曹操说:“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将纣王的妃子赐给周公。”这是讥讽曹操的虚构故事,曹操看完信不解地问:“这个故事出自什么经典?我好像没见过。”孔融回答说:“用现在的事例推测,就能设想会发生那样的事。”

曹操这才知道孔融是在讽刺他,气得不行,但是孔融是有名的大臣,当时不能拿他怎么样。

孔融早就看不惯曹操。曹操曾颁发过一道禁酒的命令,认为酒可以亡国。而孔融写信反驳说:禁酒是不得人心的,因为酒对人的好处由来已久,而且这好处直接关系到事业成败、安邦定国。他还列举了大量酒的德政,从尧一直说到汉高祖。

孔融还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那是不是连婚姻也禁了?最后得出结论:“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哉?”

曹操见他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

他杀孔融的罪状是“不孝”。

因为孔融有下列两个主张: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将瓶内的东西倒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天下饥荒,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

曹操就小题大做,硬说孔融不忠不孝,把他杀了。

不过反过来想,孔融的被杀自己其实也有责任,谁叫他恃才傲物呢?

成语释义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那样。

故事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出处译文

从现在的情形,就能设想原来是那样的情况。

002盘根错节

东汉时期,太尉李修手下有个官员,名叫虞诩,他饱读诗书,才能出众。

当时,东汉王朝内部腐败不堪,豪强地主欺压百姓。羌人不愿意受豪强的欺负,起来反抗,很快威胁到并州、凉州一带。大将军邓骘主张将凉州放弃,集中兵力守住并州。不少人见局势危急,又觉得大将军的建议是舍一指而保全身之策,确实有理,就随声附和。只有虞诩觉得这样做不好,他认为如果放弃凉州,对于战争的全局不利。

邓骘见虞诩居然公开和他唱反调,非常生气,就想找个机会对虞诩进行打击报复。没过多久,朝歌发生了老百姓同地主武装对抗的事件,许多官吏被气愤至极的百姓所杀。朝廷见百姓竟然擅杀朝廷命官,就多次派兵镇压,但收效甚微。邓骘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借刀杀人,就下令调虞诩去当朝歌的县令。

虞诩的亲朋好友都觉得虞诩此去朝歌,真可谓九死一生,无不为他担心害怕。虞诩却笑了笑,信心十足地说:“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从事容易的工作。这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盘根错节的树,怎么显得出斧头的锋利呢?”

他到朝歌后,开动脑筋想办法,充分运用他治理百姓的能力,终于平息了民变,缓和了阶级矛盾。天子得知虞诩竟然解决了众人解决不了的难题,非常高兴,决定对虞诩加以重用。很快,虞诩就被提升为武都太守。

成语释义

原意是树木的根互相盘绕,枝节交错,不易理清。常用来比喻事情纷繁复杂,不好处理。还可以比喻某种势力根深蒂固,极难消除。盘:盘绕。错:交错。

故事出处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出处译文

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从事容易的工作,这就是我的职责。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盘根错节的树,怎么显得出斧头的锋利呢?

003异曲同工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着名的文学家。他在汉景帝的时候当过武骑常侍。他创作了许多有名的辞赋,例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他的辞赋以辞藻瑰丽,气韵起伏、宏大着称。后人把他当做“汉赋”的代表人物。

距司马相如大约70年以后,汉朝又出了一个叫扬雄的人物。扬雄,字子云,是当时着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同司马相如一样是成都人,而且也善于写赋。扬雄很仰慕司马相如的文采,他写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等赋在形式上受到司马相如的启发和影响,但是也写得独特而别具一格。

于是,后人喜欢把司马相如、扬雄相提并论。两人的文笔都奇妙非常,但是又各具特点,所以韩愈说他们“异曲同工”,对他们的文学才能进行了高度赞扬。

成语释义

比喻不同艺术作品的做法和内容虽然不一样,但都很出色。也比喻两句话的说法不一样,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的两种做法都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故事出处

唐朝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出处译文

子云和相如两个人,就像不同的曲调却演奏得一样好那样。

004节外生枝

朱熹是宋代着名的理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着书,他认为读书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逻辑推理上去读,不要管别的问题。

吕祖谦的弟弟吕子约不同意这种观点,朱熹就提出,读书不要左遮右拦,没必要多惹麻烦,以免节外生枝。

成语释义

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出了新的问题。现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故事出处

宋朝朱熹《答吕子约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出处译文

话说得过多,就会产生另外的解释;枝节上长出其他本不应该长出的枝杈;这样的话,即使是读了万卷书,也没有什么用。

005百川归海

汉高祖的孙子刘安,位居淮南王之位。他非常好学,有过人的才华,曾召集宾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技艺的人员几千人,集体编辑了一部《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共有十万多字。

《淮南子》中有一篇着名的文章《泛论训》,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其观点还是符合朴素唯物主义的。

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山洞里居住,生活艰苦得不行。后来,圣人出现,带着人们出洞建造房屋,摆脱了山洞里的生活。圣人又教会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种地和打猎,使人们过上了更安定的生活。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用礼乐教化人们,使人们的思想有所约束。

“由此可以证明: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如果古时候的制度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就一定要废除;如果适合今天的情况,就应当发扬光大。

“正如千千万万条从各处流来的江河,最后都会汇合流入大海一样,尽管每个人做的事情不尽相同,但人生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把社会建设好,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成语释义

原意是所有的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故事出处

《淮南子·泛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出处译文

众多河流虽然源头不同,但最后都流向了海里。

006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晋国想灭掉虢国。但是要到虢国去打仗,虞国是必经之地。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又怕虞国不答应。

晋国的大夫荀息对晋献公说:“请您把那块垂棘出产的宝玉和屈产出产的宝马,赶快送给虞国国君,然后提出要借路进兵,他肯定会一口应承下来。”

献公摇摇头说:“垂棘的玉石是我祖传之物,很有纪念意义;屈产的那匹马,我最喜爱了!如果虞国把礼物收下,又不肯把路借给我们,我们就吃亏了。”

荀息说道:“一定不会出现那种情况。虞国国君这个人我是了解的,他如果不愿意借路,肯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而他接受了礼物,一定会把路借给我们。尽管他将礼物收下,但玉石和宝马,也只是暂时由他保管而已,最后还是能够收回来的。把玉石放在虞国,就如同把它从内室移到外室,把宝马送给虞国,就如同把马从圈里牵出来放到圈外来养一样。您的忧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晋献公觉得荀息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他带上玉石和宝马,到虞国去借路。虞君见到美玉和宝马,非常喜欢,就答应晋国借路进兵。

虞君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宫之奇,他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对劲,就说:“国君不可答应晋国的要求呀!虢国是我们的友邦,我们的关系如同嘴唇和牙齿一样,利益相关。前人说过:‘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虢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虞国在支持;虞国之所以存在,靠的是虢国的支持。如果我们把道路借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被灭掉后,虞国在当天晚上也难以存在。面对这样不幸的前景,我们又怎能把道路随便借给晋国呢?”

虞君听后,觉得宫之奇在危言耸听,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宫之奇见国君不听自己的劝告,就带着全家老小,逃往曹国避难。

晋献公见道路已经借到,就命令荀息统率军队向虢国进攻,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消灭了虢国。晋军得胜之后,借口要整顿军马,就在虞国驻扎下来。荀息趁虞君不防备,突然对他进行袭击,把虞国也给灭了,并俘虏了虞君。

荀息捧着那块玉石,牵着那匹宝马,回朝报功。晋献公看了看美玉,又看了看宝马,高兴地说:“美玉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就是宝马老了一些啊!”

成语释义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互相依存,彼此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一方受到打击,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

故事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出处译文

谚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就是在说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007齿亡舌存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位被称为老子的哲学家。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曾在衰微的周室担任守藏室史(相当于图书馆馆员)。他有一位名叫常枞的好朋友,二人经常对一些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天,常枞身染重病,老子急忙去探病。常枞把嘴张开,让老子看了看,然后对他讲:“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依旧存在。”常枞又问:“我的牙齿到底怎么样了?”老子老老实实地回答:“已经没有了。”

常枞停止说话,陷入了思考,然后又说:“我的舌头照旧存在,而牙齿却已没有了。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老子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道:“舌头之所以还在,是不是因为它的质地柔软呢?牙齿之所以脱落,是不是因为它的本性刚强呢?”

常枞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对呀,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普天下的所有事物,都难逃这个道理呀!”

老子在辞别常枞后,对“柔”与“刚”的道理进行反复琢磨,他思索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以后,他看到周室日益衰败,难以挽救,就不再对周天子多费口舌,辞官而去。

当他经过函谷关时,把守关隘的官员尹喜羡慕他的学问,就请求他留下一部着作。老子急于出关,就一气写了一部五千字的书,名为《老子》。

因为这本书的上篇命名为“道篇”,下篇命名为“德篇”,所以此书又有《道德经》的名称。

在《老子》中,老聃将齿亡舌存的道理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曲则全(忍受委曲才能保全自己)”、“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能够任意穿透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者处于劣势,柔弱者占有优势)”等带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直到今天,《老子》中的观点对人们仍有较高的启示作用。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为人处世采取柔顺温和的态度,常常可以保全自己;而采取刚强激烈的态度,往往会使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

故事出处

汉朝刘向《说苑·敬慎》:“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

008细水长流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临终的时候,对弟子们作了一些有关修行和持戒方面的教诲。

释迦牟尼主张修行的恒久性,他告诉弟子们:“你们应该勤奋、持续地修行。修行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流淌,最终能够穿透岩石。”

成语释义

比喻只要努力不辍,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任何困难终可克服。

故事出处

《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出处译文

你们应该勤奋、持续地修行,修行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流淌,最终能够穿透岩石。

009探骊得珠

战国时,有个人去见宋襄王。宋襄王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赐了他车十乘,并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自从宋襄王赏赐他以后,开始扬扬得意,看不起别人,包括当时很有学问的庄子。

于是庄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了,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他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了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就没命了。”

故事讲完以后,庄子对那个自高自大的人说:“宋国的深,好比九重深渊一样,宋襄王的猛,好比骊龙一样。你能得到宋襄王的赏赐,只不过是偶然遇上宋王的一时糊涂而已。如果换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一定会遇到危险。”

成语释义

比喻冒着大危险而得到大利,也比喻做事写文章能得到要领。

故事出处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出处译文

贵重的珍珠,只有九重深渊下骊龙的下巴上才有。你能得到它,一定是碰巧遇上骊龙睡着了。如果骊龙清醒的话,你哪里还能活着出来哟!

010水落石出

北宋时期,出了一位名叫苏轼的文豪。他为人豪放,学问很深,聊起天来颇有文采。一天,他和朋友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游览,心里很高兴,就写下了一篇文章,名为《后赤壁赋》。

当时正是十月,夜晚的月光特别皎洁,苏轼和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在城外散步。由于与清风明月做伴,大家有了做诗的心思。于是,他们各自吟起诗来,顷刻之间就得了不少佳句,心情格外愉悦。

同类推荐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与理论的书。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天庭传奇1

    天庭传奇1

    一个平凡少年,误得万世古咒后的故事。百年神朝。妖魔与仙交织的故事。
  • 腹黑竹马来袭呆萌小青梅快跑

    腹黑竹马来袭呆萌小青梅快跑

    二岁时女孩毫无预兆的走进他的心里,不打一声招呼六岁他发现当初那个女孩已经融入他的生活十五岁他喜欢她二十二岁一手毕业证一手结婚证他说在这什么都善变的人世间我想陪你看一看永远。他是商业界的帝王,他在商业场上厮杀,她是他的公主,称霸着他的世界。世界皆知他杀伐无道,却不知他宠妻入骨。〖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绝壁宠文。〗〖结局1V1〗
  •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

    她,冷漠,她,腹黑,她,温柔;他冰冷,他,傲娇,他花心。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花落知香迟

    花落知香迟

    彩蝶弄月香袭影,云住花落知君情。暮歌性喜竹,不喜花。白苏不解,并且很不乐意,你凭什么不喜花?一日闲来无事,就跑到人间各地偷了各种各样的花摆在暮歌的窗边。第二日醒来,暮歌却一直的打喷嚏,连带着身上各种各样的红痘痘。白苏很不明白:你一个鬼界的二殿下,凭什么还要对花粉过敏?……暮歌好无奈,凭什么鬼界的二殿下就不能对花粉过敏?
  • 穿越火线:枪王争霸

    穿越火线:枪王争霸

    卿子彧发明的游戏,令全世界的人可以真实的感受丧尸围城,枪王对决。那么如果有一天,这个游戏所打的每一枪一弹都可以造成真实伤害并且无法退出……死亡游戏——穿越火线。谁,能活到最后?谁,能拯救他们?Angle丶Demon战队,能否拯救世界,敬请期待。
  • 成长万岁

    成长万岁

    每一个人都从青春年少走过,每个人都有一段成长的经历,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懵懂,叛逆,张狂,充斥着这段岁月。这段岁月就像一枚没长熟的青梅,当我们回首这段岁月,常常会为当年的青涩懊悔。虽然我们会感叹当初那样或者这样的缺憾不尽任意,可这段岁月却是我们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正是因为这段成长的岁月铸造了我们人生的性格,人生的态度,回首这段成长的岁月我们会不由的振臂高喊:成长万岁!
  • 异界之凤凰戒

    异界之凤凰戒

    神殿之上,四处刀光剑影:“黛莉亚,你竟与黑暗之子为伍!”面对千军,她只是扬眉冷笑:“是又如何?”兵临城下,烽火硝烟弥漫:“黛莉亚,我们把背后交给你!”面对同伴,她总是低眉浅笑:“定不辱命!”他举剑问她“黛莉亚,这样值得吗?”她温柔微笑:“亲人的幸福是我活着的方向!”
  • 一代大能

    一代大能

    天赋极高遭同族嫉妒,丹田经脉被废,一副天骨令他重生,却不想天骨之内藏有.......
  • 少年降妖师

    少年降妖师

    少年凭借着先天优秀的通灵能力与一双阴阳眼成为了一名降妖师,冷静又强大的少年,力求消灭天下所有的妖怪。但是他却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明白了,人类与妖怪,与其他物种,应该相互理解,而明白了这一切的他,又该如何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
  • 杂事

    杂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