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900000012

第12章 最有趣的诗文(11)

众人不服,纷纷诘问,谓不应以今人插入。书生解释说:“我叔叔为明朝人,为清官,非古人而何?”大家这才无话可说。书生又续道:

我叔亲不要。

什么不要?清明时节两纷纷。

其叔闻之,深感惭愧。

唐代杜牧《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清明”乃廿四节气之一,属于时间名词。

书生则因其与两个朝代连称相同,用双关法赋予“清明”以新意——借指“清朝”和“明朝”,又将“雨”改为“两”(形似字),痛快淋漓地讥讽了其叔的变节行为。

026吃菜比人大不同

一人贪吃,上桌如风卷残云,很快将盘中美味吃得精光,同桌有一文士,笑吟诗云:

三生有幸与君逢,吃菜比人大不同。

象箸飞来忙似箭,银牙咬去快如风。

眈眈虎视魂先出,投投雅抓手不空。

更有高招人不觉,眼睛不住望盘中。

027依样画葫芦

传说清朝时候,有一个文人路过太行山,在葫芦崖下歇息,在石壁上题诗一首:

人见太行愁,我见太行喜。

我不喜太行,家住太行里。

后来,又有一个文人路过这里,读完这首诗,他也想写一首诗留念,但东想西想总想不出来,后来便在这个人的诗侧边这样写道:

人见葫芦愁,我见葫芦喜。

我不喜葫芦,家住葫芦里。

过路人看了这先后两首诗,都议论纷纷,不知是谁在后一首诗上面加了批语:

葫芦崖下套诗文——依样画葫芦。

028讽刺诗

讽刺诗贵在有味,辛辣嘲讽,入木三分,像重庆火锅,越辣越有味。

中国最早的讽刺诗可能要数《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如《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另有无名氏一诗,也堪称讽刺诗之精品: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些诗作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其生命之强。

029颠倒歌

自古至今,民间有许多颠倒歌流传,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是非颠倒的怪事。汉代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大意是说:被举荐的秀才,腹内空空,不懂得诗书;被推举的孝廉,与父分居,不赡养老人;自称寒素清白一尘不染的人,却是浊如污泥的伪善者;那些居于大宅高堂的所谓良将,却是胆小如鼠的怕死鬼。

后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也用颠倒歌来诉说自己的不满,反对社会的不公:

泥瓦匠,住草房;

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

种田的,吃米糠。

编凉席的,睡光床,

当奶妈的,卖儿郎。

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十分有力的讽刺效果。

另外,北京地区还流传着一首悖理民歌:

太阳起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姐房中头梳手,门外口袋把驴驮。

这类民歌在各地都有,它所描写的事物都是逆情悖理的,但人们读后不仅不会去追究它的真实性,反而觉得新奇有趣。在特定的场合,这种诗歌会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情趣。有时,给儿童念念,用来测试孩子的理解力、辨析力,也是生动有趣的好材料。

030夏衍笑变历史教训

明末清初,有一首传诵一时的打油诗:

闻道头须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1974年,夏衍在狱中偶然想起,把它改为:

闻道人该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整是由他整,人还是我人。

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031集俗语诗

清代有人把七字的俗语集在一起,编了一些绝句,借以反映社会和讽刺人世,摘录几首如下:

其一:

小人得志乱癫狂,不管旁人说短长。

千丈麻绳终有结,一身做事一身当。

其二:

今日人心最不平,不图来世有人生。

黄狼钻在鸡棚里,吸尽黄河洗不清。

其三:

寅年要吃卯年粮,光打精来精打光。

东手接来西手去,一双空手见阎王。

其四:

创业容易守业难,日求三饱夜求安。

得闲且过今朝事,坐吃山空海要干。

其五:

事无难易在诚心,哪怕山高水又深。

如把工夫加十倍,何忧铁杵不成针。

其六:

火烧尾巴尚从容,灯尽油干命运终。

开好天窗说亮话,外头好看里头空。

其七:

终日奔波假作忙,前人种树后人凉。

吃了黄连无处话,好似雪上又加霜。

其八:

满地黄金又白银,横财不赋命穷人。

当光吃净谁来问,少了铜钱断六亲。

032百姓遭殃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官署设在江夏(今武汉)城里。这年农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万寿(清朝称皇帝、皇太后的生日为万寿)。

为了热烈庆贺慈禧生日,全城各个衙署都大肆铺张,到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彻夜不熄,耗费的国库银两数以万计。

张之洞还请来了各国驻鄂领事,大摆筵席款待。又召集军界、学界的乐队,演奏西洋音乐,齐唱新编的《爱国歌》助兴。

当时,张之洞的一位幕僚,素有“怪人”之称的名士辜鸿铭也在席上陪宴,他对张的亲信梁鼎芬说:“满街都在唱《爱国歌》,怎么听不到有人唱《爱民歌》呢?”

梁鼎芬说:“您何不试编一首?”辜鸿铭捋了捋髭须,略一沉思,便对梁说:“我已经有了妙诗四句,您是否愿意听一听?”

梁一面点头回答“愿意”,一面挥手示意,让客人们安静下来。只听辜鸿铭用福建官话高声吟诵道:

天子万年,

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

百姓遭殃!

四句诗刚刚诵毕,顿时满堂哗然。那位总督大人张之洞,更是惊愕得张大了嘴巴,久久合不拢。

033好了歌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首好了歌。语言明白易懂,内容却丰富深远。对这首歌的评价是后人感兴趣的红学话题之一。

全文如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034监生进文庙

清朝末年,公开卖官爵。除正式考试由科举而取得功名者外,目不识丁的人只要用银子就可以买到功名。“监生”这个功名就是用银子买来的。不过,用银子买来的功名,是被科举出身的举人们瞧不起的。因此,文庙祭祀,监生们没有资格参加。

四川南溪县有一个土匪名陈元卿,便买了监生这一功名。有一次他钻进文庙,意欲参加“祀公大典”。被举人秀才发现了,一起轰他,有个解元还要打他。结果,这位监生抱头鼠窜逃出文庙。有人为此吟打油诗曰:

监生进文庙,孔子骇一跳;

颜渊喊出去,子路叫灌尿。

035不知何事要商量

一位先生常穿团花马褂,逛荡街头,如有人问他:“何往?”他总说:“某大人找我商量事情。”其实并无此事。

于是有人以诗相讽:

团花马褂走街坊,无事居然有事忙。

直说太爷在请我,不知何事要商量。

036江上吟诗赠“盗”

晚唐诗人李涉为人正直,洁身自好,曾任几年太学博士,因常写诗抨击权贵,讥讽朝廷,因此被罢黜官职。

在他坐船返乡的一天晚上,于皖口江上遇上一伙绿林豪客。首领听说是李涉博士,就带着歉意插剑入鞘说道:“我们兄弟浪迹江湖,劫富济贫,专杀贪官污吏。既然是李博士,我们知道你的为人,决不会为难你。不过,久闻李博士诗名,今日巧遇,请李博士留诗一首。”

李涉顿感意外,脑海中浮现出近年来官家横征暴敛,逼得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的情景。于是,他欣然吟咏了一首七绝: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日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

众豪客一听无限感慨,齐声呐喊:“谢李博士赠诗。”

037唐伯虎续诗戏秀才

有一天早上,唐伯虎路遇两个酸秀才。那两人不知他是谁,只顾胡扯乱谈。忽然前面有一盏灯,两人便要以灯为题,赋诗联句,一个秀才说:

远看一盏灯;

另一个秀才半天才憋出一句:

近看还是一盏灯。

第三句便没有词了。

唐伯虎笑着对他们说:“我替你们续两句如何?”

秀才问:“你能续什么好句?”

唐伯虎说:

一个糠布袋,一个死苍蝇。

两个秀才听了很是不满。又往前走,看见一座山,两个秀才又要作诗。一个说:

远看一座山;

另一个说:

近看山一座。

唐伯虎说:“我再给你们续两句吧!”

山上石头掉下来,两个脑瓜都砸破。

两个秀才听了,十分恼火。再往前走,又看见一棵梨花盛开的梨树。一个秀才说:

远看一棵树;

另一个说:

近看两股杈。

唐伯虎续道:

一股叉着你,一股叉着他。

两个秀才大怒,拉唐伯虎去找县官评理。县官听了两个秀才的诉说后,问唐伯虎:“秀才讲的可是事实?”

唐伯虎说:“我是好心好意给他们续诗。”

县官又问:“你是怎么续的?”

唐伯虎说:“他们前两句是‘远看一盏灯,近看还是一盏灯’。我续的是‘清光驱暗影,长夜伴人行’。”

县官点头说:“这两句续得好。”

唐伯虎接着说:“后来他们又作了两句‘远看一座山,近看山一座’。我续的是‘幽谷生白云,飞瀑从天落’。”

县官鼓掌说:“好诗,妙极了!”

唐伯虎最后说:“他们作的梨树诗是,‘远看一棵树,近看两股杈’。我续的是‘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县官一听,知道唐伯虎有学问,连忙下堂来,向他作揖致敬,把两个酸秀才呵斥一顿,赶走了。

038巧改数字诗

北宋哲学家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在这首别具一格的诗里,巧妙地运用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寥寥几笔便描绘了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成了一首绝妙的数字诗。

新中国成立前,有人有感于乘坐公共汽车的困苦,就仿照上面那首数字诗,改动了几个字,对那破烂陈旧而速度又慢如蜗牛的电车进行了嘲讽: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039剥皮诗

“剥皮诗”即拟古,是旧瓶装新酒。它是按前人有影响的诗篇的骨架,改动部分诗句,赋予新的内容的一种诗体。它表现了一种艺术上的翻新,较原作为佳者亦不乏其例,仍不失为一种创作。有时,剥皮诗自成一格,能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

宋代程颢有七绝《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清人仿拟此诗,只改动了五个字,戏作《惧内即景》诗,对怕老婆的人挖苦得入木三分。诗云:

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040时文叹

清代诗人徐大椿的《道情·时文叹》讽刺读书人可是别开生面,令人捧腹: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欺人技。

三名承题,两句破题,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掌高低,口角嘘唏。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

辜负光阴,白白孚迷一世,

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041讽僧诗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可他在与寺庙住持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住持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诗颠倒了一下次序: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042绝句

杜甫有一首《绝句》传世: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诗句简练,讽刺辛辣。

043汤水鸡买否

有一个姓杨名叫永鸣的人,想吃黄杏却总也买不到,于是写信给岳父,请求代买。

同类推荐
  •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的音养与提高,都离不开扎实的词汇基础。为了帮助中考学生突破英语词汇这一大难关,强化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我们特编写了本书。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傲慢与偏见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傲慢与偏见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从职业指导全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出发,按照注重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和高职高专学生成长特点编写而成。它立足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健康成长。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职业发展篇、就业指导篇和创业教育篇。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本书适合于普通高职高专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使用,其他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职业指导、咨询与培训机构也可以参考使用。
  • 中学英语同步阅读精编(高一上)

    中学英语同步阅读精编(高一上)

    本书以教材的编写体系为主线,以单元话题为中心、相关话题为基本点去选择文章。所选文章都是围绕中心话题去展开,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单元的话题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本书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大多数出自于近期出版的英文图书、杂志、报纸和一些知名英语网站。内容涉及名人趣事、文娱体育、旅游环境、科普知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饮食文化等。本书主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的阅读理解题主要以选择型题目和任务型题目为主。这是目前英语考试中最常见的两种阅读理解题型。相信同学们通过强化训练,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本书以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豆豆”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映射出广大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编者从这一年龄段(小学1-2年级)孩子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课程学习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生动有趣、轻松幽默的小故事,给出具体建议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盲点。本书内容简洁、活泼、通俗、易懂,图画精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起到教学参考作用。
热门推荐
  • 伊人倌

    伊人倌

    也许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命运这也许只是一些人逃避事实的措辞但世事无常在这里你也许会感受到何为身不由己
  • 悟道修尸

    悟道修尸

    警告警告,这是现代小说……世界上有许多鬼和异类它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进入往生轮回从而破坏了轮回界永恒的规则。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道士的存在。然而,因为道士的存在太过泄露天机所以他们的寿命终究比不上常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是神先放弃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世人!她,是茅山掌门的徒弟精通各种道术然而,命运使然在捉妖除魔的途中被御尸者袭击成为了半人半尸的奇怪物种一个不死不灭的存在,其实我不是一个道士,我是一个各个种族都容不下的异类……我怕血,却以血为食我不想杀人,却无法阻止漏斗的流沙我变得越是平凡,对别人来说越是灾难所以,天,也要失去公正吗我等待着,天失去公平,血,漫上圆月那么独自留下的,只是嗜血吗
  • 唯我仙王

    唯我仙王

    曾经最为耀眼的神坛之子曾经无数人为之倾倒的绝世天才曾经可以登临武道巅峰不朽存在如今却从神坛之上跌落,沦为凡人……
  • 青虾

    青虾

    我们可以把自己比喻成各类事物,高大到可以说是世界的巨人,亦可以卑微到一粒尘埃,我把自己比作青虾,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水生生物。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塑造自我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塑造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从宝宝排泄物看健康

    从宝宝排泄物看健康

    是不是很多妈妈会觉得宝宝的便便很肮脏,换完尿布就赶快丢掉都不会仔细看呢?其实宝宝的便便会透露出重要的健康讯息哦!像性状、颜色,闻气味等,从现在开始,学会读出宝宝便便的健康信号。而且,不光是宝宝的便便,包括宝宝的尿液、汗液、鼻涕、痰、眼屎、耳屎这些脏脏的东西,其实都是宝宝健康的报警器哦!从这些宝宝排泄物中发现一些疾病的先期预兆,及时干预,可以让宝宝免除疾病的伤害,家长和宝宝也不用经常跑医院累的人仰马翻了。而且,一些看似没有异常的宝宝排泄物,其实也隐藏着很多大病,及时了解,可以让家长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延误对病情的治疗。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妖华

    妖华

    女高中生突然被杀掉重生为妖,在异世界她过上了世界上最幸福的日子,但是变故突起。父母被杀,兄长失踪,父亲遗言:“幽幽,世间世事无常,我和你娘都是命数中定,至此之后不要在涉足这件事了。你和若风隐姓埋名,好好活下去是我和你娘最大的希望。”幽幽颤抖着看着握住手中的另一只手缓缓落下。紧闭的眼角流出骇人的血泪。“爹娘对不起……孩儿不能答应你们。孩儿一定会找到凶手,然后,我定要他粉身碎骨永世不得超生!”为什么?天地要夺我好不容易获得的幸福?!果然还是太天真了吗?那么!从今以后,挡我者,无论天地,只得一死!天真退去,真心冰封。却遇到了他……世人皆道妖魔可怖,妖魔却道最险人心。乱世之中,妖华四起。
  • 四大战役之淮海战役实录(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实录丛书)

    四大战役之淮海战役实录(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实录丛书)

    本书侧重交代在这次战役中国共两党的斗争策略、战役决策、遣将用兵,特别是国民党军如何失败、人民解放军如何战胜的某些细节,并非只是描写某些不能公开的内部秘密。
  • 巫石

    巫石

    少年以毛在广场上迎着月光散着步。一双深邃的淡蓝色眼睛在高塔闪闪发亮。